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护送百姓撤离。”手持长枪,身穿银甲的人影面向壁虎毒物,背对众人号令道。
“是!”兵士齐声领命,招呼衙役,护持还在惊恐中的百姓退去。
“娘,好威风的大哥哥,他是谁?”人群中,一名被妇人反抱在怀中的稚童指着银甲身影崇拜道。
“嘘,别乱说话。”
一旁,一名京兆府的衙役沉声道:“那是五皇子,靖王殿下。”
第六十七章 太医院院正
在各方高人大显神通之后,京都内的局面算是稳控住了。
但京都之外,却是仍有上千的妖物围攻,阵仗颇为庞大。
不过好消息是,围攻京临的妖物虽然众多,但大多都只是八品七品的小妖,偶尔能见到十几只六品在充当指挥的角色。
至于五品,也就四大城门各有一只罢了。
而京都的防护,乃是自大乾开国以来便设下的,几乎也有五百的年岁。
这五百年来,阵法日日更新,年年迭代,才铸就了如今的九重大阵。
九重大阵全部开启,自然不是这些区区小妖能够撼动的。
只是大乾国力日衰,边境不安,大多军力都在远疆。
等到城中的高品强者腾出手来,或是等待千里外最近的平城军驰援,大阵虽不会被破,但想来还是会受损不小。
到时候维修起来,将又是一大笔钱财,大乾的国力只怕又得削弱几分。
眼下驻守在四处城门楼上的,冷静下来的士卒与统领显然也知晓这点,他们虽然并不慌张,但脸上难免有焦急之色。
护京大阵无论被破还是受损,都是他们守城之人的责任。
少许的损伤还好,一旦大阵消耗过大,到时候圣上势必会降罪下来。
否则的话,朝廷要他们这些守城卒来干什么,把他们的俸禄拿来维护大阵不好吗?
“这些畜生是攻不进来的,都不要怕,给我瞄准了射,不准浪费一支箭矢。”东门银甲统领高声指挥道。
“大人,您看那是什么?”就在这时,一名目力极好的神箭手指了指远处。
而顺他手指的方向望去,银甲统领也是看到了奇异之景。
京都东门之外的天际上,一朵洁净的白云悠悠而来,明明速度不快,但才三两息,便是从几里外,出现在了近前。
白云恰好离地十丈,既给人并不遥远,亲近之感,又让人望而生畏,视之崇敬。
在那白云之上,立有一道人影。
人影身穿一袭天青色儒袍,头戴端正儒冠。发丝花白,藏于冠内,长须飘飘,隐有神韵。
人影左手捧起竹简,右手操出刻刀,在日光的映照下,让人看不清他的面庞。
但远远望去,却是犹如圣人在世。
“是云鹿大儒!”银甲统领睁了睁眼,喜上眉梢。
虽然他不知道那到底是谁,但自东边来,又有这般浩然之气,定是云鹿书院的先生下山来了。
国子监那些人,远不能与之相比。
听到银甲统领的惊呼,城门楼上的众人皆是松了口气。
云鹿大儒现身,这东门之危,不值一提。
而与此同时,相似的情景也发生在京都西门之外。
只不过从西方来的,不是大儒,而是一位身披袈裟,手持禅杖,慈眉善目的老僧。
“是无量寺的空明大师!”西门统领一眼便是认出了老僧,惊喜不已道。
无量寺,是唯一一个脱离西方佛国,毅然加入大乾的佛门。
也是弘运帝亲允,唯一一个可以在大乾境内传教的佛门。
空明大师与当初在西山法场坐镇除怨的空玄大师一样,都是无量寺的得道高僧。
有无量寺的相助,西门之险,迎刃而解。
……
“杀!”
伴随高昂的喊杀之声,大乾东南,忽有一道金甲身影,引百名轻骑,率众杀出。
若是方平安几人在此,定能认出,那为首的金甲大汉,正是他们当日在东郊山谷里看见的那位。
这支轻骑来势汹汹,虽面对成百上千庞然妖物,但却丝毫没有惧意。
他们气机勾连,身躯仿佛连成一杆长枪,而金甲大汉,便是这长枪的枪尖。
一点寒芒先到,随后枪出如龙。
这杆真气之枪,便这般不畏生死地直冲进了南门妖潮之中。
大乾以北,虽也有一支千人军队赶到,但却并不是南门的这种轻骑死士,而是一支各式古怪奇异兵器傍身的灵巧部队。
在这支军队的中央,立有一杆书写“神机”二字的大旗。
大乾神机营,乃是一支能让境内贼寇山匪,宵小之徒闻风丧胆的特殊军队。
他们使用的,全是由大乾名匠打造的神异兵器,无抵御之法,无破解之机。
只可惜打造神异之兵,需要的财力物力人力巨大,尤其是非名匠不可得。
否则的话,如果将“神机”配给边境军队,大乾国祚,至少还能再续上个几百年。
东大儒,西高僧,南死士,北神机。
一番运作之下,京都危局,基本上可以说是轻松化解了。
但值得所有人深思的是,这些妖物从何而来?蛊人又有什么目的?
他们应该知道,单凭这般阵容,硬闯京临,大闹京都,无异于是白给。
他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宝 书 网 w w w 。 b a o s h u 7 。 c o m
更重要的是,妖蛊二族这是结成联盟了吗?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大乾南境只怕十年之内,都将不复太平。
……
“您刚刚说,谁找我?”庆州文溪村,跟在一名禁军统领身后的方平安略显惊讶地问道。
“太医院院正。”禁军统领神色语气平淡地重复了一句刚刚的话。
太医院,是皇宫里的重要机构之一。
方平安从郑子规那里了解到过,与寻常的封建时代不同,这个世界的太医,可不单单只负责看病。
‘太医院院正?’方平安眯了眯眼。
虽说之前以为庆州盛行的是瘟疫,但规模却是不算太大,朝廷还不至于直接派太医院的头头过来吧?
而且,太医院的院正为什么要召见自己呢?
难不成是高弘义向太医院举荐了他?
总之,方平安现在是一头雾水。
不过好消息是,自己现在可以将蛊毒的事情,正大光明地告诉负责庆州瘟疫的医官的了。
至于他一个小小除怨人是怎么知道并发现蛊毒的,那便只能辛苦郑子规师兄再当一回挡箭牌了。
禁军统领带着方平安一路从除怨司的大帐,来到了文溪村左侧的病患营地。
“院正大人就在里面,你自己进去吧。”禁军统领撩开病患营地的门帘言道。
方平安朝禁军统领拱了拱手,低头走进了与除怨司大帐相差不多,也是极大的白色帐篷。
因为确信庆州传播的不是温病瘟疫,所以自然不必再顾忌会不会传染什么的。
在这里,方平安看到了一张又一张垫了谷物的草席,草席上躺了许多已有蛊毒症状的病患,或轻或重。
而有的草席,已经盖上了白布,被衙役和禁军抬了出去。
在众多草席之间,方平安看到了一位正俯身查看病患病症的人影。
那是一名老者,身穿白袍,肩上披挂褡裢,花白的发丝凌乱,显然并未刻意打理。
怎么看都像是江湖郎中的打扮,方平安歪了歪头。
这是太医院院正?
【PS:嗯,祝读者老爷们520快乐,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六十八章 老师
白袍老者完全不辞辛劳,对待每一位病患都是细心非常,望闻问切,分毫不少。
甚至就连盖了白布,还未抬走的病患,他都是端详了许久。
半晌,待到老者观察完所有病人,这才注意到站在大帐门口的方平安。
他踱步走了过来。
那是一位慈眉善目,姿态温和,眼中隐有神光的老人。
他虽然胡须发丝花白,但脸上却并无太多皱纹,浑身上下皆给人亲近之感。
“你便是方永宁?”
老者站在方平安面前,虽比后者还要矮上半头,但身上的气质,却是让人不敢有分毫轻视。
方平安拱了拱手,应道:“回大人的话,正是。”
高弘义举荐的时候,还连自己的字一起说了?
“你怎么看?”老者转头望了望大帐里的病患问道。
“小人斗胆猜测,应该是蛊毒。”方平安顺理成章地道出了消息。
“哦?”
老者惊咦一声,“眼力倒是还很不错。”
“可知解法?”老者面有期许,又开口问道。
闻言,方平安惶恐地拱了拱手,“大人说笑了,对医道,小人只是有幸读过几本医书,又怎会知蛊毒的解法。”
方平安迷茫了,这蛊毒明显不是寻常蛊人下的,只怕即便是八品的医者也不一定能够破解,更何况他。
这宫里太医院的院正问问题还真是随心得很。
“也对,是老夫要求太高了。”
老者微微一笑,慈祥的神情宛如春风沁人心脾,“那你觉得,对行医之人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对行医之人最重要的?
方平安顿了顿,沉思起来。
自己不过一介武人,太医院院正是何人物,医道大家,自然不可能与他相谈医术高低,医道未来。
那么他问的,应当便是道德伦理的方向了。
俄顷,方平安拱手回道:“小人以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方平安话完,便见老者意犹未尽地捋了捋白须,连连点头之余,满目的欣赏。
半晌,老者感叹道:“小小年纪能有这般觉悟,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医道奇才。”
“大人说什么?”方平安眨了眨眼,怎么又突然夸起来了。
这位老人家说话的方式还真是不拘一格,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子规修书于我,说代我收了一个好徒儿,今日一见,看来所言非虚。”老者含笑点头道。
而听到这话,方平安脑海中却是犹如晴天霹雳。
“大人认识郑老先生……”
意识到自己说了废话的方平安立马改口道:“大人您就是郑老先生的老师?”
“还叫大人,你不是行过拜师礼了吗?”老者微笑道。
闻言,方平安拱手一拜道:“老师在上,请受学生一拜。”
“好好,不必多礼,老夫不是古板的人。”老者虚扶起方平安道。
“老师您是太医院院正?”起身的方平安好奇道。
“前院正了。”
老者摇了摇头,“现任的院正,是老夫大弟子,也是你的大师兄。”
“那郑老……郑师兄呢?”
“子规是你二师兄,你是老夫的第三个弟子,想来也是最后一个了。”
提起郑子规,老者似乎更加欣慰,“子规的医道天分虽然不如你大师兄,但他为人真诚,性情仁善,是个值得传承衣钵之人。”
一门三人,老师在野济世,大弟子在朝为官,二弟子在民救苦,的确是一生奉医。
说来惭愧,到现在方平安还不知道自己老师的名讳,又不能失礼当面询问,只好回去之后,请教二师兄郑子规了。
“老师此番前来,是为了庆州瘟疫吧?”方平安问道。
“老夫一把年纪,也不在乎牌坊什么的。”
老者直言直语道:“为了瘟疫不假,来看你也是真的。”
“学生惶恐,承蒙老师厚爱。”方平安颔首低眉道。
“对了,听子规说,铺婪绞悄阈吹模俊
方平安点了点头,应道:“让老师见笑了。”
“不必过谦。”
老者抬了抬手道:“老夫此次云游,倒也配了几个伤寒汤方,只是大多都不如你的铺馈
不过所幸,还有一剂能够优胜。”
“学生愿闻其详。”
老者微微一笑,略显骄傲道:“若是将你汤方中的昘果换作仱核,效果更佳。
且仱核比之昘果,更容易寻得。”
听完,方平安便是在“本草纲目”里推演了一遍新的铺婪健
果然,老者的汤方的确要比他原本的好上一些。
不愧是济世名医,竟能与医圣一般,为这个世界找到医治伤寒的汤方。
“老师大才,学生心服。”
“你如此年纪能有这般成就,方是大才。
老者感慨道:“我老了,大乾的将来,还是得交到你们年轻人的手上。”
“老师过奖了,与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