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平安身子微微前倾,低声问道:“大人可查清楚了蛊族的目的?

    “如此大张旗鼓,他们到底想在京都得到什么?”

    高弘义点了点头,“查到了,他们偷走了一样东西。”

    “偷东西?”这倒是方平安没有想到的。

    “妖族犯境,蛊族乱京的那日,宫里的奇珍阁同时被盗。”

    高弘义神色中略有忧虑道:“多年前由南境军从蛊族手上夺来的一件至宝战利品被他们盗走了。”

    听到这里,方平安恍然大悟。

    怪不得蛊族那点人手便敢来京临撒野,原来全都只是佯攻。

    庆州瘟疫是声东击西,妖族攻城也是声东击西,就连蛊族大闹京都都还是声东击西。

    谋划了这么久,做了这么多,只为了偷一样东西。

    看来那件至宝对于蛊族来说,似乎真的很重要。

    更关键的是,他们还得逞了。

    谁也不知道蛊族会不会借助那件至宝,做出足以威胁大乾国祚的举动。

    “那陛下怎么说?”此事关系甚大,不是方平安可以干涉的了。

    “陛下盛怒,前日已下旨向南境增兵。”

    高弘义缓缓起身,神色阴冷道:“我大乾衰弱不假,可还没到任人挑衅的地步。

    “近年边境颓废,国民低沉,确实需要一场大胜来鼓舞人心了。

    “既然蛊族愿意当这个出头鸟,那便让他们知道,让天下所有人看到,大乾还是当年那个大乾。”

    听到这话,方平安也是颇为认同地点了点头。

    别人都闹到你王都来了,没有理由不反击。

    不过大乾眼下内忧外患,东南西北四境皆有不安,能做出这般决定,这位弘运帝陛下的魄力还是有的。

    毕竟常理来说,一国之末,要是本本分分守土,还能安享晚年,尽可能延绵国运。

    但如果一味的励精图治,整肃朝纲,反倒有可能加快王朝的覆亡。

    不过事无绝对,打破常理,打破规则,便有打破命运枷锁的可能。

    “攘外必先安内,陛下对南蛊用兵,国内的稳定,便又要辛苦大人了。”

    方平安也是起身拱手,恳切道:“小人身为京兆府一员,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高弘义转头看了方平安一眼,浸润朝堂多年的他怎么会听不出来,这不过是表忠心的官场套话罢了。

    但套话归套话,说出来的,便必有它的用武之地。

    “既然你有这份心思,那本府也就不客气了。”

    高弘义轻咳两声,吩咐道:“酉时,来我府上,有要事找你。”

    ‘老油条,无利不起早,天天就想白嫖。’

    方平安斜了斜眼,拱手领命。



第七十三章 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酉时,有要事。

    真不知道高弘义说的是不是正经要事。

    不过就算是,估计也还是把自己骗过去,然后白嫖。

    没办法,谁叫人家是老板呢?

    出了京兆府衙,方平安便是径直离开了内城,但并没有回十三号分部,而是改道去了登甲巷。

    在庆州的时候,自己那位前院正老师说过,他是收到郑子规的传信才赶来庆州见自己一面的。

    显然,郑子规是不放心自己在庆州的安危,所以才请来了老师。

    如此说来,是他欠了郑子规一份人情,应该去拜访一下。

    来到登甲巷的问心馆,方平安放眼望去,这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附近的百姓都习惯,也更放心到这里看病求医。

    所幸,今日坐馆的不是郑子规,自己来得也不算冒昧。

    医馆的下人通报之后,不多时,郑子规的医童小庆便是走了出去。

    “公子请跟我来。”或许因为自己现在已是郑子规的师弟,所以小庆对他的态度和称呼都比之前客气了许多。

    跟随小庆,方平安进到了郑子规的书房。

    此时,郑子规正坐在书案前,对现成的药方进行修改。

    当他看到方平安过来,顿时便是放下了笔墨,起身笑脸相迎道:“永宁回来了?”

    方平安连忙上前,拱手道:“平安见过师兄。”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

    郑子规轻轻扶起方平安,关切道:“可有受伤?”

    “承蒙师兄赠丹,并无大碍。”方平安感激道。

    的确,如果没有临走之时郑子规给的大把丹药,他们壬亥伍不可能这般全身而退。

    无论是基础的疗伤补气丹,还是方平安的那枚元气丹,都帮他们解了一大围。

    “没事就好,来,坐。”

    待到方平安落座书案对面,郑子规问道:“见到老师了?”

    方平安点了点头,“见到了,多亏师兄修书老师,才解了庆州之难。

    “对了,师兄,师弟还不知老师名讳,烦请师兄告知。”

    “是师兄疏忽了。”

    郑子规自责地笑了笑,言道:“老师他姓孟,名昱,字去疾。”

    “去疾?”方平安好奇道。

    郑子规点了点头,解释道:“老师幼年多病,几近夭亡,后来家中长辈便为老师取了‘去疾’二字,希望老师将来能够无病无灾。

    “而也正是因为少时多病,老师才能够很早学习医道,最终成为一代大家。

    “到了现在,老师行走江湖,悬壶济世,去疾二字,更与他老人家的理想神合。”

    听郑子规这么一说,方平安倒是想明白了。

    昱与去疾,看似没有关系,但昱有光明之意,作为医者,去除疾患,不就是在为世间带来光明吗?

    而老师他那时与病痛斗争的经历,也正好铸就了如今的性情。

    与孟昱相见之后,方平安发现,他虽然已有古稀的高龄,但心境却是完全不老,甚至隐隐还有争强好胜,从不服输的年轻气质。

    “老师对你印象如何?”郑子规温和道。

    方平安正了正坐姿,将自己与孟昱相识的过程,以及后者是如何考校他的,又是怎样凭借六品悬壶化解庆州蛊毒的全部细节,通通说给了郑子规听。

    “看来老师对永宁你也是十分的认可。”郑子规抚须笑了笑。

    “若无师兄举荐,师弟也没这般荣幸拜在老师门下。”方平安感恩道。

    “说到底,还是永宁你足够优秀,才能博得老师青睐。”

    郑子规夸奖道:“既然老师决定回京亲自指点,那么以永宁你的资质,必能在医道之途上,高歌猛进。”

    “师兄过奖了。”

    ……

    方平安在问心馆书房里与郑子规促膝长谈半日,直到未时方才意犹未尽地离去。

    作别郑子规后,方平安还是没回除怨司,而是寻径去了许慎的府上。

    许慎的家境还不错,虽然没住到富庶的内城里去,但却也是在内城城门口外买了房产。

    按照许慎曾经向他提起过的路线,方平安摸索了大半个时辰,方才找到前者的住处。

    那是一间二进的院落,不设前庭,但有后院。

    门匾上写了两个不算大气的微暗红字,许府。

    这般宅院,在京都虽说还称不上阔绰,但也不便宜了。

    叫了门,开门的正是那日为方平安和许慎赶马去云鹿书院的老张。

    因为认识方平安,门房老张便是没有多问,得知来意后,就径直引他去了许慎的书房。

    见到许慎,一袭灰衣的他正在窗前诵读圣人经典,不时摘抄几句,添加自己的注解。

    不得不说,他的这几位前辈好友,都不是游手好闲之人,拜访几次,不是在处理公务,便是在学习修行。

    这大晌午的,刚行过午饭,都没有小憩一会。

    “子重师兄。”见许慎沉浸在书海之中,根本没有注意到自己前来,方平安轻呼道。

    闻声,许慎方才抬起了头,一脸欣喜道:“永宁你回来了,请坐请坐。”

    方平安与许慎在茶桌前入座,门房老张带门退去。

    “我不在朝,消息得到的慢了点,前日去找你时才知道你被调去了庆州。”

    许慎述说道:“怎么样,没有受伤吧,师兄应该去送送你的。”

    “多谢师兄挂念,师弟无碍。”

    方平安反问道:“师兄前日找我是有事吗?”

    “对了,你不说我还忘了。”

    话完,许慎匆匆起身,自书房角落处的箱笼里,取出了一只雕工精致的木盒。

    木盒长有十五寸,宽约三寸,通体淡黄,材质光滑,正面刻有错金的云纹,盒头写了一个朱色的“霍”字。

    许慎将木盒置于茶桌上,一本正经地介绍道:“这里面装的,便是霍大师亲手打造的,玄字上品的毫锥法宝。”

    “玄字上品?这么快?”方平安惊讶道。

    他还以为,这般级别的法宝,至少也要一月时间才有可能做得出来。

    许慎解释道:“小师弟你运气不错,年关将至,这原本是霍大师为老师准备的新年贺礼,老师上门传达你的请求之后,霍大师便将它拿了出来。”

    听到这话,方平安神色见喜,但内心却是迟疑了起来。

    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第七十四章 千机



方平安忽然发现,自己的运气似乎好得过分了。

    虽然不是那种走路都能捡钱的好运,但这般恰到好处的运气,也一样十分诡异。

    在庆州文溪村的时候,在他与壬亥伍的众人即将被五十人集怨灵碾杀的时候,李升恰好出现了。

    虽然是高弘义让李升有事便来寻他,但前者却是到得太巧了,不早不晚,不偏不倚。

    在他对庆州蛊毒为难的时候,孟昱恰好来了。

    虽然是郑子规修书给孟昱,找他前来的,但后者如果不是恰好便在庆州附近的话,就算想来,也不可能及时地出现。

    再到现在,方平安想要法宝毫锥,霍大师那里又恰好有一件现成的,让他捡了便宜。

    虽然这些人脉都是方平安自己建立的,虽然这些因果的开端都是他自己主导的,但那些人就是这般正正好好地出现在了他的命运里。

    危机总能被解除,事事都会很顺利,如此运气,反倒可能预示危险。

    再往前推的话,当他苦恼买不到好的毫锥法宝之时,许慎又恰好告诉他,自己有办法。

    当他对陈大儒案毫无头绪的时候,他又恰好在刑部除怨里遇到了许慎。

    自己的运气,一天天见好,方平安再怎么心安理得,也不得不起疑了。

    到底是什么东西导致了他身上这种“恰到好处”的运气呢?

    莫非自己真是所谓的气运之子?

    方平安想问题,总会朝最坏的情况去考虑。

    虽然这种运气目前还未对他造成什么恶劣的影响,但却是不能不提防。

    总之,现在最需要的,便是先要尽快知道这运气的来源。

    “永宁,你看可还满意?”

    方平安愣神思考之余,许慎已是将木盒打开。

    木盒之中安安静静躺着的,是一支通体墨黑,头部续有雪色白毛的毫锥。

    因为是法宝,无需考虑纸上的画画书写,所以这支毫锥的做工便是显得磅礴大气。

    笔杆的粗细与成人大拇指相差无几,笔头更是饱满有形,长度也较一般的毫锥要多上几分。

    整体看上去,给人以明显的豪迈恢宏之感。

    而在笔身上,清晰可见多处晦涩的鎏金铭文,书写的乃是这个时代都极为罕见的古字,除了造器师,几乎很少有人能明白其中真意。

    之前听许慎提起过,这种铭文一般都是对器物法宝本身有增益效果的辅助之物。

    比如可以提升法器的坚固耐用程度,比如能够为法器加持不同的属性,再比如可以让法器具备非比寻常的能力,等等。

    每位造器师手上持有的铭文都不尽相同,而这也是造器师水平差异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类型的铭文决定了法器的上限,同一类型不同稀有级别的铭文决定了法器的下限。

    至于其他的,便是造器体系内部的区别的了,许慎不太了解,方平安自然无从得知。

    方平安伸手取出那支毫锥,无需细看,单凭材质与做工,这支毫锥便比他在内城花费五十两银子购买的毛笔珍贵上百倍。

    毫锥法宝,一般都是儒家体系经常使用,在他们手里,估计能玩出花来。

    但方平安一介武人,除了拿来施展“写经成法”之外,便没有什么其他大用了。

    说起来,还真有点暴殄天物。

    “这支毫锥的名字,叫作千机,永宁你知道为什么吗?”许慎嘴角含笑,挑了挑眉,卖了个关子道。

    方平安摇了摇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