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除怨司当刑部尚书-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慎也是起身回应道:“去吧,我不急,院长那边要紧。”

    跟随来传信的书童,方平安再次来到了那片竹林之后的“世外桃源”。

    溪水长流,鸟语花香,陋室在侧,意境非常。

    站在茅屋门前,方平安颔首低眉,恭敬拱手道:“学生方平安求见院长。”

    “吱呀!”伴随木轴转动的声响,茅屋大门徐徐打开。

    方平安理了理身上朴实无华的儒衫,迈步走了进去。

    而当他来到屋内,一眼望去,看到的,是身穿一袭白袍,正侧对自己,一手负背,一手捋须,微微仰头远望窗外,神色深沉的人影。

    的确,这道身影与那日见到的言诲,无论姿态与气息,都有了明显的不同之处。

    日光照耀之下,更是让他的背影显得若有神圣。



第一百一十三章 时机未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云鹿书院,院长居室,言诲微微闭眼,神色享受地点了点头道:“的确是好句。”

    此时此刻,言诲手上拿的,正是方平安昨夜写好的《陋室铭》。

    而方平安也猜得没错,相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与言诲本人十分契合的铭文,他更喜爱应该还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毕竟这一句,非常适合如今这般处境的云鹿书院。

    虽然多年以来书院都备受打压,但只要他们几位大儒还在,只要还有学子勤奋上进,云鹿书院便还是那个云鹿书院。

    还是那个读书人的圣地。

    当然,铭文的“南阳诸葛庐”与“西蜀子云亭”,方平安在查阅史书之后,更改为了这个世界里背景相符的知名大家。

    “孔子云”自然也是更改为了“圣人云”。

    “只可惜恭谨不在了,不然以永宁你的诗才,定能得到他的青睐。”似是想到什么,言诲喟叹了一声。

    恭谨?陈恭谨!

    很快反应过来的方平安神色谦逊道:“老师说的可是陈大儒?”

    “想必你已在先贤馆见过恭谨兄了。”

    言诲深吸了口气,摇头苦笑道:“恭谨兄一生奉公为民,一心投身儒学,从不争权夺利,更未玩弄心机,奈何还是难以善终。

    “帝王猜忌,是奸佞的利器,再坚实的忠心,也抵挡不住。

    “这个道理,恭谨兄怎么就不明白呢,唉。”

    听到这里,方平安也是悲痛惋惜地低下了头。

    其实早在怨灵录里看过陈大儒生平的方平安知道。

    陈大儒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只是不愿相信,那个自己追随与共了三十年的陛下,会真的宁可错杀,不可错放,赐死自己。

    想当初荀令君对曹丞相是何等的忠心,曹孟德又是何等的器重荀文若。

    可结果呢?

    “终无汉禄可食”,却成了荀彧最后,也是此生最不愿相信的遗言。

    志向与身份不同的两人,终究会背道而驰。

    只要坐上了那个大位,人都是会变的,帝王心术,无可揣测。

    以前他们是师徒,是朋友,是知己,但到了登基的一刻,便只有了君臣二字。

    “罢了罢了。”

    沉默了半晌,言诲又自嘲地笑了笑,“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也不知道今日为什么要与你一个后辈说这些,或许是人老了,便多愁善感了吧。”

    话完,一直望向窗外的言诲慢慢地转过了头来,意味深长地看了方平安一眼。

    而方平安从他的目中,仿佛看到了一丝期许,一丝希冀,还有一丝愧疚。

    ‘院长这是希望自己做点什么吗?’方平安皱了皱眉。

    诗才?青睐?

    忽然,方平安的脑海之中,闪过了刚刚言诲说过的那句话。

    或许,言诲是想他施展天分,做擅长之事,振兴大乾诗道,完成陈大儒的遗愿。

    又或许,言诲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曙光,觉得他能为陈大儒洗雪冤情,平反冤案。

    毕竟方平安与京兆府,与高弘义的关系瞒得了别人,但却瞒不过言诲。

    再或许,言诲的真实想法,是两者兼具。

    可能也正是因此,才有了那一丝愧疚。

    方平安大胆猜测,言诲愧疚的,应该是他堂堂一位大儒,居然只能将希望与重任,强加寄托给一个后辈。

    但他也实属无奈,没办法,站得越高的人,往往越容易受人关注。

    他的一举一动,全都被人看在眼里,无论好人还是坏人。

    在云鹿势微的当下,他能做的,或许真没有方平安能做的多。

    言诲希望的两件事情,方平安都会去做,而且是已经在做。

    虽然言诲并没有道出什么有用的信息,但能知道他与陈大儒的关系非常,已是今日最大的收获。

    等到不久的将来,时机成熟之时,方平安会向言诲坦白,更会向言诲追根究底当年之事。

    “老师,可以跟我说说陈大儒的故事吗?”方平安挺直了身子,正襟危坐道。

    虽然方平安知道,眼下言诲不会告诉他太过隐秘的事情,但他却是可以借此,为将来自己光明正大平反陈大儒案寻一个借口。

    毕竟为自己老师分忧,是一个绝不会受人怀疑,非常正当的理由。

    而且,一个儒学后辈在听说了一位儒林大家的冤情之后,心生不忿之意,立誓要为他平反的故事,也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听到方平安的请求,言诲的神色之中顿时浮现出一抹温和,他微微一笑道:“好。”

    ……

    一直到申时六刻,言诲看了看屋外天色,方才停下了讲述。

    他知道方平安的身份与职责,明白后者必须要在宵禁之前返回京都,否则的话,他真的还想再说下去。

    而方平安也听得很认真。

    虽然他早就在怨灵录里见过了陈知忌陈大儒的生平经历,但能从旁人口中,从如此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儒口中再次了解,又是别有一番感受。

    方平安听得出来,言诲与陈知忌生前,必是挚友的关系,亲近无间。

    或许,即使明帝早已经不在人世,云鹿书院仍旧没有回归朝堂的原因,除了国子监故意排挤之外,还有便是,身为院长的言诲放不下当年那段仇隙,打不开心中的死结。

    他不想再踏伤心之地。

    要知道方平安在拜师赵择之后,便从高弘义那里旁敲侧击确认过,当今圣上,并不像明帝那般厌恶云鹿书院。

    不过现在,言诲好似想通了。

    与言诲再次相见之后,方平安才真正体会到了赵择的那番话。

    言诲一定是心中有了计划,才会一反常态。

    难道与“横渠四句”,与那日的顿悟有关?

    想到此处,方平安关切道:“老师为何只闭关了一日,可是有什么问题吗?”

    闻言,言诲平静地摇了摇头,意味深长道:“如果只是为了寻求突破,闭关一日自然是不够的。

    “但老夫觉得,时机未到。”

    听到这话,方平安顿时眯了眯眼。

    时机,什么时机?

    是修为水到渠成,突破的时机。还是已经可以晋升,展示的时机。

    看来,言诲心中,果然已经有了计划。



第一百一十四章 神迹



酉时一刻,方平安起身告退,却是又被言诲叫住。

    再不走,怕是要被拦在城外了。

    虽然到时候还是可以凭借京兆府司法少参的身份令牌通路,但这却是有违他的初衷。

    “听说,之前你在叔选那里拜求了一支毫锥是吗?”言诲也是不紧不慢起身,踱步走到方平安面前问道。

    方平安迟疑地点了点头,不解道:“老师,这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倒没什么问题。”

    言诲一手负背,一手捋须道:“只是你送了老夫这首《陋室铭》,为师本想赠你一支毫锥,既然你已经有了,便换个回礼吧。

    “说说看,有没有什么想要的。”

    嗯?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方平安眨了眨眼,思考起来。

    首先排除与儒家无关的东西,毕竟是言诲给的,总不能索要他手上没有的,那便显得太不知足了。

    那么除了毫锥,文房四宝之中其余三样自己能不能派上用场呢?

    使用有品级的墨汁,在有品级的纸上书写,会不会增强“写经成法”的威力呢?

    而有品级的砚又有什么用处呢?

    对了!

    忽然,方平安意识到自己陷入了误区,他一开始便被言诲的那句话给带进去了。

    为什么非要是文房四宝那样的实物呢?

    儒家的本领,在大乾诸多修炼体系当中,可是首屈一指的。

    随便让言诲传授自己一式,都能胜过许多宝物。

    而即便那些本领方平安现在学不会也根本不要紧,因为儒家会“写字”。

    打定主意,方平安当即低眉拱手道:“弟子有幸,曾在高府尹护卫李升那里见过一次老师神迹,当时惊叹万分。

    “之后,弟子更是日思夜想,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再次目睹,望老师成全。”

    听完方平安的一席话,言诲先是微微一愣,旋即便是恍然大悟地轻笑道:“倒是没想到,永宁你说话的方式竟也是如此中听,以后可以多说点。

    “你说的,是颖雅在我这里,为高府尹求去的保命之法,对吧?”

    方平安重重地点了点头,他说的正是那日李升在庆州使用过的儒家传送秘术。

    “永宁呐,为师得敲打一下你,神迹二字,用得过于轻浮了。”

    言诲似笑非笑,似怒非怒地抬手指点了方平安几下,随意道:“等你日后到了叔选广元,到了老夫这个位置,便会明白。

    “转移之术,不过只是我们儒家言出法随最简单的运用罢了。

    “儒道的本领,其实远比你想象中的要玄妙许多。”

    “弟子愿闻其详。”方平安恭敬拱手道。

    ……

    酉时五刻,云鹿书院。

    望远阁外,许慎仰头看了看天色,又神情急切地望了望院长居所的方向,搓了搓手自语道:“怎么还不出来。”

    而正是这时,竹林小径里,言诲与方平安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许慎快步上前拱手道:“见过院长。”

    言诲含笑地点了点头,一旁的方平安则好像还没回过神来,并无丝毫反应,只是满脸的欣喜之色。

    ‘不得不说,这一次的书院拜访,真是来得太值了。’方平安几乎是心绪难平。

    此次上山,他不仅送上了拜师礼,还从言诲口中得知了不少关于陈大儒的消息。

    至于意外的收获,他本来只想要一式转移之术,可言诲却是给了他三样。

    除去既能逃命,又能追击的传送之法以外,还有两样,是方平安连想象都未曾想到过的神奇之能。

    果真一如言诲说的那般,儒道的本领,玄妙非常。

    “天色已晚,便由老夫送你二人回去吧。”

    言诲招了招手道:“子重,到我身旁来。”

    许慎颔了颔首,与方平安一左一右,站到了言诲身边。

    而听到这话,方平安顿时也是从喜出望外之中回过神来。

    院长这是要给他展示了吗?

    待许慎站定,只见言诲抬起右手,大袖一挥,三人的身影便是毫无征兆,径直消失在了原地。

    而对方平安与许慎来说,他们不过只是眨了一下眼,面前的景象便是完全不一样了。

    刚刚的他们还在书院大坪里,可现在的他们,已经来到了圣贤山下,许府马车旁。

    “上车吧。”方平安二人还没从愣神中反应过来,言诲便是轻声开口道。

    “学生告退。”方平安两人拱了拱手,一前一后坐上了马车。

    随之,透过侧旁车窗,两人再次见到言诲挥了一下衣袖。

    方平安眼前的景象再度变幻,由高大巍峨的圣贤山,变成了平平无奇的除怨司十三号分部。

    对此,方平安深吸了口气,神色略显激动地抓了抓自己腰间的纳玉。

    那里面,有言诲送给他的一式传送之法。

    别说,还真有前世玩游戏的时候,拿到了奖励,然后系统免费带你演示了一遍使用方法的感觉。

    还好临近宵禁,街上已是没什么行人走动了,不然非得被吓个半死不可。

    “师兄慢走。”下了马车,方平安拱手目送许慎离去。

    而待许府的马车消失在巷尾,方平安这才进了十三号分部。

    他习惯性地朝壬亥伍小院望去,那里已是没有了身影流连,想来今日京兆府也没人送卷宗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