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始“京都伤寒案”的时候,方平安觉得高弘义是个十分威严,却又不失心机的大人物。
后来解救许慎的时候,方平安对高弘义有了信任之感。
那次被困刑部,他让李升不惜强闯也要带走自己的时候,方平安便开始认为他是一位值得效忠之人。
到了今天,方平安已经是越来越看不透高弘义了。
许多时候,方平安分不清他是在考验自己,还是真的心思深沉,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对高弘义了解越多,方平安便越觉得他深不可测,令人畏惧。
总之,希望他们两人,最后不会走上对立的局面吧。
反正,方平安追求的并不是权力大小,只要高弘义不触碰他的底线,他可以一直在后者手下听命。
“对了,大人。”
方平安似是想起了什么,询问道:“换囚案的事,您查得怎么样了?”
“正要跟你说这件事。”
高弘义点了点头道:“本府派出去跟踪淮易侯母亲的人,昨日带回了画像。
“可以肯定的是,淮易侯的独子宋启,确实还活在世上。
“你的猜测是对的。”
闻言,方平安稍稍松了一口气,确定了的话,那后面的事情便好办多了。
“大人,他们将宋启送到什么地方去了?”方平安好奇道。
高弘义俯身拿起书案上的一张图纸道:“倒也隐秘,是云台县下辖的一个偏远村子,在深山里。”
接过高弘义递来的图纸,方平安仔细看了看。
不得不说,淮易侯和钟钧的想法倒是不错。
云台县,虽然也是大乾帝都的一个附郭,但却与京临相隔了几座小山,交通不便。
县内人口不多,发展也不太好,平日里少有外人进出,更别说县下的一个小村子了。
宋启藏在那里,还算比较安稳。
“按照你的意思,云台县邻县向京兆府报案的人,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高弘义端起茶盏小酌一口道:“三日之内,应该便能将宋启缉拿归案。
“淮易侯府与刑部两边,本府也已经加派了人手监看。
“以确保这几天,淮易侯与钟钧,不会得知情报而出逃。”
“大人,卑职以为,报案的消息,还需要透露给钟钧,或者淮易侯才行。”方平安提醒道。
迷雾,本就是放给淮易侯和钟钧的,他们要是都不知道,那不成掩耳盗铃了。
“放心。”
高弘义轻轻一笑道:“京兆府里,便有钟钧的人。”
听到这话,方平安睁了睁眼。
高弘义似笑非笑道:“有时候,敌人的眼线,也能为我们所用。”
对此,方平安神色如常,拱了拱手道:“大人英明。”
第一百五十九章 终于等到你
大乾帝都,除怨司十三号分部。
从孟昱居所山野小院回来的当天夜里,方平安便是打开了前者给他的包裹。
包裹中,准确来说有两件东西,只不过另一件是一封书信。
而作为孟昱留给方平安护身之物的那件东西,则是一个约莫成年之人巴掌大小的葫芦。
方平安拿起葫芦,轻轻晃了晃,听到了水声。
随之,他拔掉了葫芦口上的木塞,低头望了望,看到的是散发金光的灵液。
方平安睁了睁眼,虽然他已隐约猜到了葫芦里的东西是什么,但还是不可思议地拿到鼻尖闻了闻。
刹那间,伴随一缕淡淡的清香汇入脑海,方平安顿时感觉神清气朗。
果然,这葫芦里装的,正是方平安曾在庆州见孟昱使用过的,悬壶灵液!
当初,孟昱仅以几滴悬壶灵液,便解了庆州几百人的蛊毒。
可想而知,方平安手上这满满的一葫芦,该是怎样的价值。
另外,在包裹里还有一张纸条,写的是葫芦灵液的使用方法。
葫芦里有孟昱的一丝济世心气,方平安只需以自身真气勾动这丝济世心气,便能得知灵液中所含类别。
也能通过真气与心气的连通,在灵液中找出需要的药效。
见此,方平安迫不及待地试了试。
不多时,他便是喜上眉梢。
孟昱这么多年,云游江湖调配出来的悬壶灵液,果然是非同寻常。
葫芦里的灵液种类,比方平安以往想象中的还要多,覆盖面极广。
可以说,只要有这葫芦在手,方平安现在已经算是百毒不侵了。
且除了解毒之外,灵液疗伤的效果也是拔群。
虽不敢说能够活死人,但肉白骨肯定还是可以做到的。
另外,其中还有不少的增益药效,作用非凡,胜过方平安身上的任何丹药。
如此一来,悬壶灵液,将会成为方平安又一大底牌。
更重要的是,以葫芦的大小来看,不胡乱浪费的话,足够方平安使用一年了。
不过有一点需要注意,葫芦里的灵液,方平安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服用。
有的药效,不是他现在的身体,能够承受得住的。
看来方平安猜得果然没错,孟昱也知道,此番离开,只怕会是很长一段时间,所以他才为自己准备了这么多的悬壶灵液。
老师的恩情,眼下的他也只能记在心里,以后慢慢偿还了。
塞好木塞,收起葫芦,方平安看向了包裹中的那一封书信。
他拿起书信,一眼便是看见信封上写了“走投无路之时可打开”几个大字。
见此,方平安思索了一阵,忍住了好奇,没有选择立马打开。
或许里面的内容,孟昱并不希望他现在知道,所以才留了这句话。
总的来说,孟昱交给方平安的两样东西,悬壶灵液可以成为他的一大臂助,让他有自保之力。
而那封书信,虽说还不知道内容,但孟昱不可能夸大其词骗他,或许到时候真能救他一命。
话说,在见识了自己手上这两件东西惊人的价值之后,方平安倒是真的好奇了起来。
不知自己大师兄沈正心和二师兄郑子规得到的又是什么。
白天孟昱不让他们当面查看包裹的做法,果然是对的。
郑重地将葫芦和书信收进纳玉之中,方平安便是开始了打坐修行。
他主要是想看一看,那颗开悟丹究竟对他的资质有多大的提升。
……
慢慢的,一夜过去。
直到外面敲响了五更的锣声,方平安才从冥想中醒来,睁开了双眼。
他握了握拳,细细地感知了几息。
最终,方平安神色明了地点了点头。
单从吐纳速度来看的话,他现在应该比之前快了将近一成。
这倒是比方平安之前预计中的效果,要好上几分。
但还是那句话,单一的标准,无法衡量资质的高低。
或许那颗开悟丹,只是对修行的裨益比较明显而已。
寅时,又到了方平安日常修行的时间,坚持了许久的这个习惯,对他的帮助还是很大的。
等到以后修为高了,自己可以彻底摆脱睡眠需求的时候,这个习惯,作用还会更加明显。
……
一个时辰之后,方平安便是出门点卯上值。
辰时,一封书信被送进了方平安他们的壬申伍小院。
“这信是谁写的?”接过信笺,方平安开口问道。
“不知道,是一个长得很高大的人交给我的,付了银子,让我马上送过来。”
送信的那人回道:“他戴了斗笠,看不见相貌。”
听到这话,方平安转头与一同过来收信的许立对视了一眼。
巫族,终于来信了!
没有多想,方平安当即便是打开了信笺。
一眼望去,惨不忍睹。
“自己书法不行,也不知道找个代笔,巫人还真是不太聪明。”方平安摇了摇头道。
然而话音未落,方平安便是感觉有一道锐利的目光盯向了自己。
方平安转头冲许立挠头笑了笑,倒是忘了,现在他们这边也有一个巫人了。
好在方平安曾经也是信笔涂鸦的一员,勉强认得出来信上写了什么。
信上说,巫族那边邀请方平安于两日之后的巳时,在京临北门十里外的送别亭一见。
“永宁,你怎么看?”听了方平安念完信上内容,许立郑重问道。
“当然是去了。”
方平安自信道:“我们等了这么久,不就是等这个吗?”
“都好几天了才回信,万一他们有埋伏呢?”许立微微皱眉,担心道。
巫人本就是从北方来的,如今又将会面地点选在北边,要说是巧合,谁信呢。
指不定送别亭周围,就有从未进入过帝都,没有被京兆府记录在册的巫人把守。
这点,方平安心知肚明。
只不过,他们有张良计,方平安也有过墙梯。
从一开始,方平安便没有抱以,这会是一场心平气和谈判的幻想。
到时候,便看谁技高一筹了。
“放心吧,大哥。”
方平安拍了拍许立肩头道:“我有安排,一定让他们乖乖妥协。”
话完,方平安便是匆匆出门,直奔京兆府而去。
如果巫族真的准备在这里耀武扬威的话,那便只好让他们知道,京临到底是谁的主场。
第一百六十章 见面就来惊喜
“大人,巫族来信了。”京兆府书房之内,方平安高举那封书信道。
闻言,本来还在书案前处理卷宗的高弘义,顿时抬起了头来。
而当他看到方平安手中信笺之时,更是欣慰地一笑,起身接过了书信。
“好,来得好。”
看完,高弘义满脸愉悦地望向方平安道:“你有什么计划?”
见高弘义这幅模样,方平安严重怀疑,他其实也准备了一个计划。
只要巫族来信,即使方平安改变主意,不去见面,或是他的计划不好,高弘义也会自己行动,与巫族交易。
这毕竟是关乎到大乾与巫族之间的要事,机会可遇不可求,高弘义绝不会轻易放过。
而一旦让高弘义来与巫族谈判,局势将会完全脱离方平安的掌控。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结果会是怎样,便谁也不知道了。
所以,方平安必须要让高弘义同意,由自己来主导此次会面。
能不能成,便全看他的计划,有没有这个本事打动高弘义了。
方平安拱手正色道:“大人,我只需要三件东西。”
……
一个多时辰之后,方平安走出了高弘义书房,走出了京兆府大门。
他眉头微皱,神情复杂,仰头望了望天。
最后,方平安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谈话的过程比方平安想象中的要刺激,但好在最后高弘义还是认可了他的计划,同意了让他代表大乾,去与巫族谈判交易。
心境平复之后,方平安即刻便是赶往了十三号分部。
他的计划还需要更加的细化与完善,必须保证没有一丝一毫的错漏与疏忽。
另外,他还打算准备一点小东西,为与巫族的交易成功之后,锦上添花。
回到十三号分部,来到壬申伍小院,方平安把许立拉到一边,将计划告诉了他。
在这次会面当中,许立将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起到关键的作用。
所以他必须知道该怎么做,而方平安,也必须知道,前者的真实想法与最终态度。
……
很快,两天时间一晃而过。
这两天里,方平安忙忙碌碌,奔走于除怨司与京兆府之间。
好在到目前为止,他的计划,已是准备周全了。
虽然巫族在书信上约定的时间是巳时,但方平安与许立则是在辰时,便来到了京临北门十里外的送别亭。
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其一,是想暗中探查一下,究竟有没有别的巫人埋伏在此处。
结果很遗憾,他们并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
想来也是,要是巫人真傻到连埋伏都能被人轻易发现,也没有谈判的必要了。
更直白的说,他们要是连这点本事都没有,也不会在生存环境恶劣的北地,雄踞如此之久的岁月了。
其二,方平安是想观察一下这里的地形,为之后他们自己的行动做准备。
比如斗法,比如逃跑,比如大战。
总之,一切的可能他们都要事先预想,尤其是最坏的可能。
其三,则是要想掌握主动权的话,所有的细节都很重要,包括先到。
慢慢的,时间一点一点过去,还有三刻便是巳时了。
方平安站在送别亭中,而许立则是坐在了石凳上。
这是方平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