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少这次,高弘义没有白嫖。
“咳咳!”
听到方平安这话,高弘义突然轻咳了两声,小酌了一口茶水道:“小事,你满意就好。
“不过你要真想感激本府的话,那便帮本府一个小忙吧。”
方平安就知道高弘义腚里没好屁。
而正当方平安准备毕恭毕敬回答之时,他忽然顿住了。
无他,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
不能总让高老贼这么肆无忌惮地剥削自己。
方平安一改谦逊的神情,白眼道:“大人,出什么事了咱直说好吗?
“不就是换囚案的审讯遇到了难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听到这话,高弘义一下子噎住了,本来准备好的对话,被方平安这一手“不按套路出牌”给彻底地打乱了。
不多时,反应过来的高弘义看了看周围,确定四下无人之后,狠狠地瞪了方平安一眼,生气道:“臭小子,演到这里你给本府不演了是吧?
“本府告诉你,俸禄没有了!”
没有就没有,几两银子罢了,能有幸亲眼见到你高弘义吃瘪,值了。
然而,看见方平安一脸毫无所谓,甚至隐隐窃喜的神情之后,高弘义更气了。
他当即拍案道:“还有,这件差事你要是不给本府办好,不但陛下那里的封赏没有了,本府还得治你的罪,听明白了吗?”
闻言,方平安猛然抬头,不服地望向高弘义道:“大人,你这是公报私仇。”
听到这话,高弘义轻笑一声道:“怎么,你今日才认识的本府?”
没意思,咋还急了呢?
方平安无奈地摇了摇头,正色道:“大人,真是换囚案的审讯遇到了问题?”
方平安还是有点不可思议。
这件案子说什么也不应该会被翻过来吧?
“没错,确实是钟钧与淮易侯的那件案子。”
高弘义也是很快进入了状态,严肃道:“所以叫你过来,想听听你的意见。
“平日里,本府手下,就属你方永宁鬼点子最多了。”
这是夸他还是骂他呢?
知道不是纠结这些鸡毛蒜皮的时候,方平安拱手问道:“案情进展如何了,还请大人说得详细一点。”
说到这个,高弘义便是来气,以隐怒的语气,将审讯的经过告诉了方平安。
原来,当得知钟钧与淮易侯串谋,暗中换囚,草菅人命之后,弘运帝大怒,命高弘义全权负责此案,一查到底。
自前日开始,高弘义便是召集人手,在京兆府大牢里连续审问了钟钧一干人等两天两夜。
可得来的结果却是,钟钧与一众刑部官员全都一口咬定,对于换囚案,他们并不知情。
由于换囚一事历时久远,根本无迹可寻,因此也完全无法证明,钟钧他们说了假话。
又因为,在证据确凿之前,钟钧仍是刑部侍郎,朝廷三品大员,高弘义还不能对他胡乱用刑。
不过真要说起来,以钟钧的头脑,估计即便是大刑轮番伺候,他也是不会松口的。
所以,从宋启被捉拿归案到现在为止,高弘义可以说是寸步未进,一筹莫展。
还是时代的限制,久远的悬案,太难确定证据了。
听完高弘义的讲述,方平安皱眉道:“大人,钟钧一派的刑部官员可以嘴硬不承认,但淮易侯呢?
“他儿子宋启可就在那里,活生生的一个,淮易侯总不能说,他也不知情吧?”
闻言,高弘义摇了摇头道:“这个倒是没有。
“但淮易侯自称,事发之时,他去了通州,走访名医,医治战伤。
“经过调查,确实如此,有那位通州名医为证。”
通州,乃是京都的邻州之一,也是相距京都最近的一州。
这个淮易侯倒也聪明,刻意提出医治战伤,以此来告诉高弘义,他为大乾流过血,是有军功在身的。
只是他的借口,也并非没有破绽。
“大人,那会不会是他,与那个所谓的并州名医事先串通好的呢?”方平安疑问道。
对此,高弘义还是摇了摇头道:“除此之外,本府也第一时间便飞鸽传书询问了通州御史,他们的人确实在那段日子里,见到过淮易侯。”
为了京都的发展与安全,京都四大邻州负责监察之人,全都是弘运帝亲自挑选的,他们不可能被淮易侯或是钟钧收买。
所以,有通州御史作证的话,淮易侯或许真的没有说谎。
可如此说来的话,这件案子的主要责任,好像还真被他们给摆脱掉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你真的想知道
虽然大乾律法中,有“风闻之事不得入罪”、“疑罪从轻从无”的规定,但刑部换囚一案,总不可能是凭空而来的吧。
难不成还是宋启自己从死牢里跑了出去,然后找了一个跟他长相相似的人再送了进来?
钟钧与一众刑部官员可以说不知情,淮易侯可以说不在场,那这个换囚的罪名,总该有人来当吧。
“淮易侯言称,是他府中的管家,为了表示忠心,买通狱卒,救出了宋启。”似乎知道方平安的疑惑,高弘义无奈道。
听到这话,方平安眉头紧皱,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他沉声问道:“那名管家呢?”
“死了。”
高弘义随手从书案上拿起一份卷宗,递给方平安道:“三个月前,死于盗匪劫杀。”
“那被买通的狱卒呢?”方平安几乎没抱希望地追问道。
“也死了。”
高弘义再次拿起三份卷宗,摇头道:“负责那日值守的,共有三名狱卒。
“这三人,继那位侯府管家之后,三个月以来,接连去世。
“其中,一人死于家中,他家人上报说是患病。
“一人死于河里,据围观百姓说,是为了打捞物件溺亡。
“一人死于林间,被山野猛兽分食。”
听到这里,方平安欲言又止,最终轻叹了口气。
他和高弘义都十分清楚,这四人的死亡,绝对另有隐情。
但是,且不说他们找不找得到问题所在,即便他们现在查到了这四人的真正死因,那也对“刑部换囚案”没有丝毫帮助。
毕竟死人可不会说话。
死无对证,是钟钧与淮易侯敢不认罪的最大依仗。
现在,除非刑部与淮易侯府有人愿意招供,否则的话,这件案子便不可能有任何结果。
而既然连高弘义审讯了这么久都毫无收获,说明他们早有对策。
只要不认罪,便绝对可以不死。
一时之间,方平安与高弘义都陷入了沉默。
“大人,此案如果就这么不了了之,会怎么判?”方平安疑问道。
高弘义轻轻摇了摇头,坐到了茶桌旁,沉声道:“刑部之中,钟钧与负责宋启一案的所有官员,只能定以玩忽职守之罪。
“钟钧作为主审,走失人犯,虽造成严重影响,但最多也只会连降三级,罚俸三年,甚至表现若好,还有升迁的可能。
“其他官员,负次要责任,降级一品,罚俸一年。”
“淮易侯呢?”
方平安皱眉道:“既然他说是他的管家为了表忠心使出换囚手段的,那么后者便不可能不将宋启的踪迹告诉他吧?”
“这个他倒是没有否认。”
高弘义仍是无奈道:“但淮易侯言称是爱子心切,家中又有老母劝阻,他一时心软,才没有带宋启投案自首,愿意领罪。
“只是淮易侯有军功在身,再加上谋事为亲子,律法中有减罪之说。
“所以,对于淮易侯,最多只是罚俸,甚至不会降爵。”
听到这里,方平安的眉头皱得那是更紧了。
这个结果,无论他还是高弘义,都不能接受。
方平安是因为私仇,以及迫切想要拔掉幕后之人爪牙的目的。
而高弘义则是因为公义,与急切想要整顿大乾朝堂风气的计划。
宋启的下场,方平安没有问,也无需去问。
因为即使他们不对宋启怎样,郭恪也会对其不依不饶。
宋启最后,一定会被执行原判。
但钟钧与淮易侯,方平安与高弘义却是没有办法将他们彻底毁灭。
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么好的机会如果都不能把钟钧与淮易侯置于死地,那么将来便很难再伤得了他们了。
“怎么样,你有什么想法没有?”
高弘义投来希冀的目光道:“要不是实在没有办法了,本府也不会叫你过来。”
“大人,卑职可以看一看,此次涉案的刑部官员履历吗?”方平安想了想,拱手问道。
“随便看。”
见方平安似有想法,高弘义顿时起身,指了指书案道:“就在那里,自己拿。”
方平安颔了颔首,转身拿起书案上的,十几张写满了文字的宣纸。
方平安这一看,便是两个多时辰。
而后,他放下刑部官员履历,抬头望向高弘义道:“大人,卑职有个计划。”
……
两个时辰之后,京兆府大牢。
为了不让钟钧与其他刑部官员串供,高弘义特地将他们分开关押了起来。
且几个身居刑部要职的官员,高弘义还把他们从普通监牢,送到了石墙密室当中。
此时此刻,一处仅有一扇食盘大小窗口的石室中,大门被人从外面打开。
这里关押的,乃是刑部侍郎钟钧的下手之一,刑部正五品员外郎,赵远。
“都进去吧,这是高大人的恩典,一炷香时间,见完了赶紧离开。”石室门口,一道身穿京兆府官服的人影半推开门,严肃道。
随后,便见一道道身影争先恐后地冲进了石室牢房之内。
他们中间,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但无一例外,皆是衣衫华丽,富贵奢侈。
“儿呀!”“老爷!”“爹爹!”这几人各自悲声喊道。
本来还不知发生什么的赵远,愣了愣神,错愕道:“娘,夫人,寻儿,你们怎么都来了?”
“你说你这孩子,娘都告诉你了,别给那钟侍郎卖命,你还不信,现在好了,一切都晚了。”被赵远称作“娘”的那位老妇人一手拍打前者肩头,一边哀叹道。
“娘,到底怎么了,你在说什么?”赵远现在是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老爷,高大人告诉我们,你已经被判斩刑了,而且是明日处决,你快告诉我们,这不是真的。”被赵远称作“夫人”的雍容女子抽泣道。
“斩、斩刑?”听自家夫人这么一说,赵远是更加茫然了。
“爹爹,爹爹,寻儿不要你走,寻儿不要你走。”年仅五岁的赵远之子,紧紧拉住赵远的衣角,哭得是泪如雨下。
看到眼前这一景象,赵远没办法冷静了,他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了门口的京兆府官员。
“你,不,这位大人,能不能告诉我,究竟发生什么事了?”赵远惶恐地乞求道。
石室大门处,那名京兆府的青袍官转身走了进来。
他年轻的面容,在从窗口送来的阳光照射下,显得人畜无害。
他,正是方平安。
第一百七十七章 囚徒困境
“你真的想知道?”身穿京兆府司法少参官服的方平安踱步走上前,居高临下地望了一眼被锁在椅凳上的刑部员外郎赵远。
那一眼中,有厌恶,有无情,有讥讽,还有如看待死人一般的冷漠。
“想,想,还请这位大人告之。”赵远是真的慌了,满头大汗道。
“那行,反正你也是将死之人了,便让你死得明白好了。”
方平安从怀中拿出一纸供状,提在手上道:“高大人念在与钟侍郎同朝为官多年,向陛下保奏。
“只要钟侍郎说出实情,便能将功折罪,只需官降一品。
“钟侍郎欣然同意,说是你收受了淮易侯府管家的银两,执行了换囚的全部过程。
“而钟侍郎,则只是收受了你的部分银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钟侍郎还说了,也是你,为了毁灭证据,杀害了淮易侯府管家与那日的三名狱卒。
“高大人将此话原封不动呈报陛下,陛下雷霆震怒,下令明日午时,在京都刑场,当众处决你,以儆效尤。
“高大人心存善念,允许你的家人妻儿前来见你最后一面,你好自为之吧。”
话完,方平安一息也没停留,收起供状,转身便是朝石室之外走去。
“不,不可能!”
背后,赵远拽动锁链,极力挣扎道:“钟侍郎不可能这么说的,你骗人!”
“赵大人想不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