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地有越国舟师(水军)驻扎,过江倒也方便,渡过钱塘江,再穿过余杭,便是吴国国境了。
至少,在禹杭境内他们是安全的。
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宠信的理由
扎好营帐,自有甲士负责饭食,勾践与逢同在营帐中稍作歇息。
罗长风与阿青各带两名剑士忙活开来,罗长风带剑士搬来些石块,做了个简易的灶台,命甲士寻来大量柴禾。
随即到一辆马车内搬出一些物件,首先便是一块一面被烧得发黑的青铜板,青铜板有着一些弧度,上面那一面微微内凹,这样可以保证油不溢出。
将青铜板架到简易灶台上,随即在下面烧起了火,待得青铜板被烧烫时,阿青与另外两名剑士,也搬着几个带盖子的釜甑过来了。
打开盖子,里面全是猪肉,这些猪肉已被切成一片片薄薄的肉片,几乎都是五花肉,因为做铁板烧,五花肉才是最好吃的,纯瘦肉反而缺了几分口感。
阿青用盐与各种罗长风的“独门香料”将五花肉腌了,剩下的,便只需放到青铜板上翻烤即可。
罗长风取出一个皮囊,里面装的却是豆油,这个时代的植物油中,也只有豆油了。
在青铜板上撒了一层豆油,等到油被烧到开始冒烟,他便以“挟”夹着一片片肉片放到了青铜板上翻烤。
春秋时期的筷子可不叫筷子,也不叫“箸”,箸是汉朝之后才这么叫的,而一直到明朝才叫做“筷”,在汉朝之前,筷子都是叫“挟”。
不过春秋时期,各国文字不同,写法就有点差别,《礼记》把筷子称为挟,《管子》上却把提手旁换成了木字边。
虽然部首不同,但强调的内容却都是“夹”,充分说明春秋人给这两根小棍取名字的时候,强调的是它的实际用途,简单明了。
不过许多人都不知道,《周礼》的餐桌礼仪中,并不提倡使用筷子。
《礼记》上明确要求:“羹之有菜者用挟,无菜者不用挟。”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菜的时候用筷子,没菜的时候不用筷子。
还有“饭黍毋以挟”,即吃小米饭的时候不要用筷子,因为小米饭是一种可以祭祀天地的高贵食物,筷子这种东西是配不上它的,能够配上小米饭的只有“匕”,即匙子。
所以其实华夏老祖宗吃饭的时候,就跟后世吃西餐一样,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勺子,吃菜的时候用筷子去夹,吃饭的时候用匙子舀。
但罗长风可不管这些破规矩,什么周礼,什么仪节,在他眼中就是狗屁,怎么方便怎么来,从他不让阿青学礼仪便可看出一二。
看着罗长风夫妇俩的动作,四名剑士与许多甲士都围了过来,其实最主要的是,他们是被烤肉的香气吸引过来的。
而在罗长风他们开始烤肉时,火头军的饭食也准备好了,罗长风便对一名剑士吩咐道:“伯渂,去请大王与逢大夫来吃菜。”
“是。”叫伯渂的剑士咽了口唾沫,转身往大帐飞奔而去。
罗长风与阿青一边翻烤着五花肉,一边将一些野葱花洒上去,那香气不由更浓了几分。
勾践与逢同很快就出来了,他们一出帐篷,隔老远就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
勾践不由来了兴趣,对逢同笑道:“寡人从不知,咱们这位年轻的将军不仅神剑无双,还有这么一手‘绝学’。”
逢同附和道:“是啊!罗将军与夫人,皆乃非常人,自有非常之能。”
两人说话间,便已到了那被甲士们围住的圈子前,剑士伯渂喝道:“大王到,尔等还不让开?”
甲士们闻言忙不迭的散开,让开了道路,逢同对甲士们挥挥手,道:“都去食飧(吃完饭),尔等不饥否?”
甲士们这才恋恋不舍的散去,自去火头军那打饭吃,不过罗长风与阿青烤肉的法子他们都学到了,打算等回去就试试。
可惜他们只学会了铁板烧的法子,却不知道那猪肉的腌制方法与香料,就算学会了,也做不出那般美味。
勾践好奇的看着那青铜板上铺满的,已烤得焦黄的五花肉,笑问道:“长风,你这是什么名堂?”
罗长风起身道:“禀大王,这是末将自创的食法,末将称之为‘铜板烧’,还请大王品尝。”
“铜板烧,有趣,那寡人便来试试你这铜板烧。”勾践饶有兴趣的跪坐了下来,接过阿青递过的碗与挟,碗中已有不少烤好的五花肉,因放了一会儿,也不烫嘴。
勾践尝了一块,顿时眼前一亮,大赞道:“果然美味,哈哈,想不到长风你如此会吃。”
罗长风道:“大王若喜欢,末将回去便将这铜板烧之法,传给宫中庖厨。”
勾践欣然道:“大善。”
罗长风对逢同伸了伸手,道:“逢大夫请。”
“罗将军请。”
逢同也跪坐了下来,罗长风却是盘坐,阿青则是并腿而坐。
阿青看了看勾践与逢同,问道:“大王,逢大夫,你们这么坐着不累吗?阿青平日如此坐不一会儿就累了呢!”
“呃……”勾践闻言一怔,哭笑不得的道:“此乃仪礼,就算累也要如此坐啊!”
罗长风道:“大王,恕末将直言,在正式场合,遵循仪礼无可厚非,那是君子风范,说白了,是做给别人看的。”
“不过平日生活中,或非正式场合,其实无须太过在意仪礼,如何令自己舒适便如何来,大王以为如何?”
勾践与逢同对视一眼,齐齐一笑,道:“长风此言大有道理,既如此,寡人今日便放浪形骸一回,哈哈哈哈……”
勾践说着,改跪坐为盘坐,果然感觉轻松舒服了不少,看向罗长风的目光不由更亲近了几分。
逢同见此也自换成盘坐之势,他此刻似乎有些明白,为何罗长风会得大王如此信任与恩宠了。
因为与他在一起的时候,没有丝毫压力,可以完全让自己放松下来。
他既无君子之风,也无王霸之相,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胸无大志,但偏偏他又本领非凡,这样的人不受君王宠信,何人能得君王宠信呢?
四名剑士取来了饭食,奉予勾践几人,随即便坐在不远处吃饭,随时处于护卫状态。
第三卷 第二十五章 刺客
几人边吃边烤,边烤边吃,可惜,因为孔丘那家伙给君子作了定义,要“食不言,寝不语”。
所以勾践与逢同都是默默吃饭,不言不语,毫无后世那饭局上的热烈之感,这却让吃烧烤少了几分乐趣。
肉准备了许多,青铜板也够大,阿青食量不大,吃得差不多后,便烤好一些用碗盛了,站起身来。
只见她走到四名剑士面前,笑道:“你们也尝尝,这烤肉可好吃啦!”
说完给他们碗中一人扒拉了一些烤肉,看着阿青那充满善意的澄澈眼神,与她脸上那纯净的笑容,四剑士心下感动不已,纷纷道谢。
勾践看着阿青的身影,缓缓放下了匕挟,叹道:“长风,寡人有些明白,你为何会如此宠爱阿青了,寡人在她身上,看到了雅鱼的影子。”
侧头看着阿青的罗长风脸上,浮起一丝温柔的笑意,转回头看向勾践,道:“如此说来,大王对王后也是一般宠爱了?”
或许是被罗长风的微笑所感染,勾践那刚硬的脸上,也有了几丝柔和之意,“那是自然。”
罗长风点点头,道:“这很正常,大王与末将虽为君臣,身份不同,但我们有一样是相同的。”
“哦?”
“我们都是男人,而且,都是好男人。”
勾践闻言微微怔了怔,下一刻却是大笑出声,“哈哈哈哈……说得好,此话深得寡人心,哈哈哈哈……”
……
次日一早,队伍再度启程,渡过钱塘江,很快就穿过余杭,在日落之前,已至距离槜李(后世嘉兴)不过二十余里之地。
依旧在一条小河旁扎下营寨,这次罗长风带着阿青到林中猎了一头鹿,勾践又享受到了另一种,与铜板烧截然不同的烧烤美味。
吃完晚饭时,夜幕已经降临,勾践与逢同罗长风阿青围坐篝火旁叙话,逢同正色对罗长风道:“罗将军,如今已到了吴国国境,我等须提高警惕,勿要给人以可乘之机才是。”
罗长风道:“逢大夫放心,长风省得,我与阿青……”
正说着,罗长风忽然神色一凝,脑袋微侧,似在倾听什么,口中却若无其事的说完了后面的话,“会注意好护卫的。”
勾践与逢同见状微微一怔,正要开口相询,却见罗长风贴着胸前竖起一指,轻轻摇了摇。
阿青虽不明所以,但她不是笨人,她知道罗长风有超人一等的耳力,甚至通过听声,可以辨别出事物的形态,当下也不作声。
勾践与逢同终于意识到,罗长风是发现了什么,当下不动声色,只紧紧盯着他,也不四处乱瞟。
因为他们很清楚,就算他们转头四顾,在这黑夜之中也什么都看不清,反而容易打草惊蛇。
数息之后,罗长风忽然站起身,往身后的黑暗处行去,阿青娇声问道:“长风,你干什么去?”
罗长风声音正常的道:“我去更衣(上厕所的委婉说法)。”
“哦!”
……
距离越国临时营地十数丈外的一处凹陷处,罗长风离开方向的另一边,一道黑影静静的趴在那凹陷内。
他整个人都融入了黑暗之中,一动不动,甚至连呼吸都微弱到了极点。
他极有耐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手,静静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的那一刻。
他没有直直盯着勾践几人,因为他知道,窥视的眼神会引起对方某种感应,所以他只是用眼角余光注视着勾践他们。
勾践他们所在之处的周围,不仅有四名剑士来回巡视,还有两队甲士戒备。
他是一个刺客,是一个比他祖父更加专业的刺客,他不会强冲硬杀,他会寻找最合适的机会,一击必杀,然后神不知鬼不觉的撤离。
可惜,这次他注定要失败了,因为他不知道,他的任务目标身边,有一个超出规格外的人物。
“地上很冷,有什么事,不如过去坐在火堆旁聊聊。”
一道清冷的声音自身后传来,他双目顿时圆睁,是那个去更衣的剑士,怎么可能?他怎么可能会发现我?
在这春寒料峭的夜晚,汗珠却唰的自太阳穴冒出,顺着脸颊向下滑落,只不过,那汗珠是冰凉的。
他也是决断之人,既然已被发现,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惟拼死一搏尔。
好在对方只有一人,只要杀掉他,自己趁着夜色,未必便没有逃脱的可能。
想到此,他的手缓缓摸向了剑柄,他的剑很有特点,剑鞘是布的,出鞘时不会有声音。
“如果你不想连句话都没能留下,就无声无息的死去,我劝你还是不要去碰你的剑。”
身后的声音更冷了几分,他心下骇然不已,他能看到自己的动作?
如此黑暗的环境,连他自己都看不到自己的剑在哪,只是记得放置的位置而已,对方竟能清清楚楚的看到自己的动作。
他的心沉了下去。
……
勾践几人坐了没一会儿,便听得一声清脆的长剑出鞘声响起。
“锵”
所有人齐齐转头看向那个方向,四剑士与甲士们顿时被惊动。
“那边有动静,去看看。”
“点火把。”
四名剑士分出两人冲了过去,而一道绿影比他们更快,瞬间越过他们,往声音传来的方向冲去,不是阿青又是谁?
勾践与逢同站起身,在两名剑士与一队打着火把的甲士簇拥下,也往那边行去。
行过十数丈后,勾践便看到地上躺着一个黑衣人,左手捂着右手背,鲜血正自指间不住滴落,一把三尺长剑掉落在他身旁。
那把剑与越国的剑大不相同,剑身比越国之剑要薄,在火把火光的映照下,刃上宝光流动,变幻不定。
勾践将之拾起,举到面前查看,却见勾践脸上陡然间罩上了一层青色薄雾,当真是剑气映面,发眉俱碧。
勾践沉声道:“是风胡子亲手所铸之剑,能用上此剑,看来你的身份不低。”
此时那刺客被罗长风以长剑指着咽喉,不敢动弹,听了勾践此言,只是沉默不语。
“嗯?”翻看长剑的勾践忽然双目一凝,他发现,在靠近剑柄处刻着一个字——鱄。
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 跳梁小丑
勾践看向那刺客,两眼微眯,凝声道:“原来是鱄设诸之后,没想到伍子胥杀寡人之心,竟如此之盛,这次可是下了血本了。”
罗长风也诧异的看着地上刺客,居然是他的后裔。
说鱄设诸知道的可能不多,可一说他另一个名字,那基本上就无人不识了。
鱄设诸,正是以鱼肠剑刺杀了吴王僚,华夏历史上的四大刺客之一——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