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之神话逆袭-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卷 第三十章 伍子胥的悲哀

  姑苏城,吴王宫。
  夫差临朝升殿,部分官员在太宰伯嚭的领头下,竞相对夫差歌功颂德,鼓吹他大败齐国的丰功伟绩。
  伍子胥一众却是一言不发,冷眼斜睨着伯嚭一党,脸上不屑之色甚浓。
  夫差正听得飘飘然,瞥眼间见到伍子胥一脸不屑,语带嘲弄的道:“相国谏寡人不当伐齐,今得胜而回,子独无功,羞是不羞?”
  伍子胥沉着脸,冷冷道:“天之将亡人国,先逢其小喜,而后授之以大忧,胜齐不过小喜,臣恐大忧即至也。”
  夫差闻言面色不虞,沉声道:“久不见相国,耳边颇觉清净,今又来絮聒耶。”
  说完闭上双目,再不看伍子胥一眼,伍子胥心下是又怒又恨。
  怒的是夫差一意孤行,不肯纳谏,留越国这个心腹大患在身后,却对小胜齐国一场而沾沾自喜。
  恨的是伯嚭一众佞臣,好大喜功,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吴国早晚得毁在这帮奸佞手中。
  忽然,双目紧闭的夫差脸色微变,眉头紧锁,双目猛睁,直勾勾的看着前方,口中喃喃自语道:“怪哉,怪哉。”
  伯嚭关切的道:“大王何事惊扰?”
  夫差凝眉道:“方才寡人闭目时,恍惚间隐见四人相背而倚,须臾四分而走,又见殿下两人相对,北向人杀南向人,却不知这是何兆头?”
  伍子胥上前一步,怒目圆睁,沉喝道:“四人相背而走,四方离散之象也,预大王麾下离心离德,众叛亲离。”
  “北向人杀南向人,为以下犯上,臣子弑君,大王若不及早省悟,定有杀身亡国之祸。”
  夫差大怒,斥道:“汝言太不祥,寡人所恶闻。”
  一旁的伯嚭眼珠一转,上前拜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四方离散,皆奔走吴庭,投靠大王,吴国将称王称霸,代周而兴,此亦以下犯上,臣犯其君也。”
  夫差脸色这才好看了不少,赞赏的看向伯嚭,道:“太宰此言方为正理,相国耄矣(老糊涂了),所言不足为信。”
  伍子胥气得胸膛起伏不定,死死盯着伯嚭,恨不能生噬其肉。
  可惜他派出的三拨刺客,尽皆失败,勾践终究还是顺利的来到姑苏。
  如今兵权尽数掌握在一帮佞臣手中,他手下实是派不出更多人手了,否则哪怕他倾尽所有,也定要将勾践置于死地。
  伯嚭对伍子胥的目光直接无视,对夫差笑道:“大王,越王亲率臣属,携大批财帛前来道贺,昨夜已至王城,此正乃四方奔走吴庭之应验,不知大王何时接见?”
  夫差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道:“传令下去,于文台摆开酒宴,请越王赴宴。”
  “是。”
  ……
  吴宫文台。
  勾践带着逢同、罗长风、阿青与四名剑士,步上长长的台阶,到得文台之上。
  罗长风等挎剑之人被拦在了文台阶梯口,与吴国卫士相对而立。
  勾践与逢同则是进了文台,明明同为诸侯国君王,但勾践与逢同走到夫差面前时,却齐齐俯身拜倒,道:“臣下勾践,拜见吴王,恭贺吴王大胜齐国,威震天下。”
  罗长风此时心下暗暗庆幸,得亏他们是被当做卫士对待,否则要他去向夫差跪拜,他宁愿直接拔剑砍死他。
  迄今为止,他只在拜陈近南为师、向青母求亲时跪拜过别人两次,一者为师,一者为亲,皆在罗长风心下可拜之人的行列。
  天地君亲师,唯独这君,他并不认为有什么值得自己跪拜的。
  夫差满意的颔首微笑道:“越王请起,且入席。”
  “谢吴王。”勾践与逢同起身,转身走向席位时,不动声色的瞥了伍子胥一眼,一抹微不可查的寒芒一掠而过。
  伍子胥也在看勾践,他想不明白,他是如何闯过他所布下的三道杀机的。
  鱄季丞身为鱄设诸亲孙,自小苦练武艺,其剑法莫说吴越两国,便是在整个天下,也能排入前十。
  他精通刺杀之道,出手击无不中,从无失手的记录,却在去刺杀勾践之时,一去不返。
  如今勾践好好的在此,鱄季丞自是有死无生,他所安排的三道杀机中,按理说鱄季丞才是最有可能得手的,可是……
  伍子胥下意识的看向了那边,侍立在台阶口旁的罗长风等人,两眼微微眯了起来。
  感应到伍子胥的目光,罗长风微微扭头,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那一眼漠然至极,便似在看一个死人。
  伍子胥心下一震,好可怕的眼神,便是鱄季丞也绝无这般眼神,勾践手下竟有如此异士,吴国危矣。
  便在伍子胥心下暗暗思忖,要如何设法除去勾践这个心腹大患时,忽闻夫差朗声道:“君不忘有功之臣,父不弃有力之子,今太宰嚭为寡人治兵有功,吾将赏为上卿。”
  “越王孝事寡人,始终不倦,可谓忠心耿耿,吾欲赐他土地,再增其国,以酬助寡人伐齐之功,于众大夫之意如何?”
  在场大部分官员皆已与伯嚭狼狈为奸,闻言自是齐赞大王英明:“大王赏功酬劳,此霸王之事也。”
  伍子胥听闻此言,不由浑身一颤,怔怔的看向夫差,他不思打压越国,除去勾践,竟还要再赐予他土地,增其国力,这与将剑递到对方手中,令对方杀己有何区别?
  “万万不可。”
  伍子胥顾不得再琢磨如何挑事,霍然起身,走出案桌,跪伏到夫差案前,泣道:“呜呼哀哉,忠臣掩口,谗夫在侧,邪说谀辞,以曲为直,养乱畜奸,将灭吴国,庙社为墟,殿生荆棘呐。”
  夫差拍案而起,大怒道:“老贼多诈,为吴妖孽,乃欲专权擅威,倾覆吾国,寡人以前王之故,不忍加诛,今退自谋,无劳再见。”
  伍子胥抬起头,难以置信的看着夫差,他做梦都想不到,夫差竟会就此将他罢免。
  一旁一直垂首不语的勾践与逢同眼中,齐齐闪过一道精芒,那边的罗长风嘴角亦勾起一抹讥讽之意。
  如今的夫差,早已不复年轻时的英明,他自认吴国在他的治理下,日渐兴盛,其功不下乃父。
  因此慢慢变得刚愎自用,在伯嚭一众佞臣的歌功颂德中飘飘然,听不进半点逆耳之言,伍子胥这等诤臣,遇到如此昏君,可谓是最大的悲哀。


第三卷 第三十一章 情人眼里出西施

  伍子胥悲愤交加,仰天叹道:“老臣若不忠不信,不得为前王之臣,龙逢遇夏桀,比干遇商纣,忠臣见诛,君亦随灭,臣与王永辞,不复见矣。”
  说完再不多言,站起身,失魂落魄的下了文台,经过罗长风时,扭头深深的看了他一眼。
  罗长风毫不退缩的与他对视,依旧是一副看死人的眼神,伍子胥知道,对方一定是杀自己而后快的。
  心下充满了悲哀,惨笑一声,径直顺着台阶下了文台,回府而去。
  夫差余怒未消,恨恨的盯着他离去的方向,勾践冷眼旁观,那边伯嚭下意识的看向他,勾践微不可查的对他使了个眼色,脑袋向夫差偏了偏。
  伯嚭秒懂,当下开口对夫差道:“臣闻相国年前出使齐国时,以其子托于齐臣鲍氏,恐怕早有叛吴之心,望大王明察。”
  夫差怒目圆睁,瞪视着伯嚭道:“竟有此事?为何不早报?”
  伯嚭叹道:“相国乃是先王之臣,德高望重,且叛意未显,臣下不愿朝中失和,以乱朝纲,故不敢轻言。”
  “但如今相国叛意已露,臣下再不敢隐瞒大王,还请大王恕罪。”
  夫差挥手道:“罢了,太宰也是为国家计,恕你无罪,来人。”
  站在罗长风等人对面的两名卫士侧身抱拳道:“在。”
  夫差沉声道:“赐伍子胥‘属镂’以死。”
  “是。”
  有侍者将“属镂剑”捧上前,交到卫士手中,卫士双手接过,对夫差躬身一礼,便即转身去了。
  勾践与逢同眼中齐齐掠过一抹快意,罗长风心下亦大感痛快,雅鱼的仇,可报得几分了。
  伍子胥刚至府中,卫士后脚即至,卫士一言不发,只将属镂剑递到伍子胥面前。
  伍子胥接剑在手,惨然笑道:“王欲吾自裁也。”
  闻讯赶来的伍子胥家人见此,皆恸哭失声。
  伍子胥脱去鞋袜,赤足走下台阶,立于中庭,仰天悲呼:“天乎!天乎!昔先王不欲立汝,赖吾力争,汝得嗣位。”
  “吾为汝破楚败越,威加诸侯,今汝不用吾言,反赐我死,我今日死,明日越兵至,掘汝社稷矣。”
  伍子胥说完,面若死灰的看向家人,幽幽道:“吾死后,可抉吾之目,悬于东门,以观越兵之入吴也!”
  说完拔剑出鞘,自刎其喉而绝,伍家上下齐齐跪伏在地,哭声震天。
  两名卫士对视一眼,轻叹一声,上前取回属镂剑,回文台复命。
  夫差问道:“伍子胥死前,有何话说?”
  卫士不敢隐瞒,将伍子胥死前所言一五一十的说了,勾践闻言忙故作惶恐,起身离席,拜伏于夫差面前,道:“勾践对大王之忠,日月可表,天地可鉴。”
  “伍子胥心怀鬼胎,死前还要挑拨离间,意在挑动吴越内乱,予齐国可乘之机,还望大王明鉴呐!”
  夫差伸手虚扶道:“越王请起,寡人又岂是如此无智之辈?”
  说完又对那两名卫士道:“去,取伍子胥首级,挂于盘门城楼之上,取其尸,投入江中。”
  卫士自领命而去,夫差冷哼道:“日月炙汝骨,鱼鳖食汝肉,汝骨变形灰,复何所见(你还能看得见什么)?”
  众臣齐赞夫差英明。
  夫差赐死了伍子胥,即封伯嚭为相国,顶了伍子胥的位置,又要为越国扩大封地,勾践坚决推辞,夫差这才作罢,也因此,更加相信勾践忠心耿耿。
  次日,勾践一行回返越国,来时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去时却是一身轻松,兴高采烈。
  伍子胥既死,吴国再无回天之力,攻灭吴国之期,指日可待。
  待回到越国,范蠡文种等人听了这一路上所发生之事,不由大为庆幸有罗长风夫妇在。
  又听到伍子胥被伯嚭构陷,遭夫差赐死,更是欢欣鼓舞。
  说完事情,勾践欣慰的看向罗长风,笑道:“本次前往吴国,长风处置果断,护得寡人周全,功不可没。”
  “发现艾叶草这等疗伤圣药,亦是大功一件,赐金二百斤,以酬其功。”
  罗长风抱拳躬身道:“多谢大王赏赐,愿为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待回到府中,青母见罗长风又带着大批金回来,喜得是见牙不见眼。
  伍子胥已死,夫差对越国毫无防备,勾践攻灭吴国之心益急。
  范蠡命薛烛督率良工,铸成了千千万万口利剑,罗长风也负起了责任,每日到大营,督促越国剑士习剑。
  又一年后,万事俱备,时机成熟,勾践兴兵伐吴,战于五湖之畔。
  罗长风与阿青亲率三千剑士而前,范蠡率两千剑士策应,吴兵逆击,两军交锋。
  罗长风与阿青神剑无敌,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犹如探囊取物,越国剑士长剑闪烁,吴兵当者披靡,吴师大败。
  夫差一退再退,直至余杭山,罗长风与范蠡兵合一处,衔尾追击,二次大战,吴兵始终挡不住越军的快剑,夫差兵败自杀,越军攻入吴国都城姑苏。
  再度站在姑苏城内,心情却已完全不同,罗长风与阿青跟着范蠡直杀到姑苏台下。
  站在那高达三百丈的台阶之下,范蠡浑身都止不住的颤抖了起来。
  阿青看得稀奇,不由脆声问道:“范蠡,你怎么了?”
  范蠡扭头看了阿青一眼,指着姑苏台上,道:“你曾问我为何至今未娶,我今日就告诉你,因为我今生唯一想娶之人,就在那上面。”
  阿青偏头看向上方的姑苏台,笑道:“我猜,她一定很美吧?”
  范蠡缓缓点了点头,喃喃道:“是的,她很美,她是这天下最美的女子。”
  “是吗?”阿青眼中的好奇不由更多了几分。
  罗长风看了看阿青,道:“听说这天下最美的女子,名字叫西施,可在我眼中,阿青才是世间最美的女子,这就叫‘情人眼里出西施’。”
  阿青甜甜的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垂下了头。
  范蠡听了罗长风那句“情人眼里出西施”,不由哈哈大笑,罗长风此言虽是在说,自己心爱之人,在自己眼中才是最美的,但也从侧面肯定了西施的美,他心下十分高兴。
  “走吧!让我们去见见这位天下第一美人。”
  “走。”范蠡精神一振,大步跨上了姑苏台的石阶。


第三卷 第三十二章 真正的聪明人

  范蠡带着罗长风与阿青,并一千剑士冲上姑苏台,直奔馆娃宫而去,那是夫差给西施安排的住所。
  命一千剑士守在宫外,范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