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他抱着茶壶进自己房间去了。
方言愣住了,“那是我泡的茶~!”
夏季的夜晚凉爽,方言搬了一张摇椅出来院子,看样子有点老旧,估计李凌雲这小子许久没用过。
用凉水冲了冲,洗干净,还能用。
某蛇躺在院里的桂树下,沉沉的睡了……
第二天早早醒来,隔壁的王寡妇已经在院里喂鸡喂鸭,穿着粗布花衣,扎着头巾,嘴里学鸡鸭的叫声,撵着满院子乱跑。
方言睁开眼,笑着跟王寡妇打了声招呼,转眼就看见二狗子扛着锄头去下地,远远的还听见他母亲的声音传来,叮嘱他早去早回,别在路上耽搁。
初晨的阳光照耀,眼前的小镇院落,充满了生活与乡土气息。
伸个懒腰,刚好看见李凌雲拿着书,来到院里早读。
他在桂树下踱步,一手拿书,一手背在身后,摇头晃脑,读着书籍里圣人先贤著述的大道理。
隔壁王寡妇停下手头的事情,走进厨房做早饭。
方言活动了一会儿经骨,跑去隔壁王寡妇家蹭饭,李凌雲这家伙整天不开火,一般都跑去学塾吃食堂。
说直白点,就是去老师家蹭饭。
吃完饭,方言打算继续跟王寡妇学造纸,见李凌雲还在家里,站在院里踱步,见到她后欲言又止,就知道这小子有事求她,估计不知道怎么开口。
想了想,方言顿住脚步,问,“有事?”
李凌雲愣住,手足无措的道:“那个,老师身体欠佳,请了许多大夫都不见好,有人说可能是恶鬼缠身,但是老师不愿意请外头的修士,他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我就想让你……”
方言点点头,手指摩擦着光洁的下巴,“我懂了,又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对不对?”
“不能这么说吧~!”
李凌雲不好意思的挠着头皮,低下头不敢看方言。
“行了,我跟你去,就说我是你的丫鬟或者租客,随便吧~!”
方言大手一挥,颇显豪气,有几分义薄云天的意味。
……
一路上,李凌雲都在介绍他老师的情况。
他老师名叫范希评,除去千年前的那位文教圣人,目前为止是小镇千年来唯一的举人,而他李凌雲是有秀才功名的书生,也是千年来唯一。
方言感到好笑,就李凌雲这样的,要是搁前世,连个村官都当不上,顶天了就是个普通高校的本科生。
在如今这个年代里,想要当个村官,起码得是举人,就像他的老师范希评那种,可惜人家范老师和整天想着祸害乡里的李凌雲不同,一心想着教书育人,瞧不上作威作福欺男霸女的村官,觉得掉价,身上带着读书人的清高。
李凌雲说完,正好路过某处梨园,和青楼不同,这里就是单纯喝茶看戏的地方。
他将右手的果子换去左手,他的左手又提着书袋,重量全压在左边,看上去有点像高低肩,却自认为很潇洒,挥着右手跟梨园的优怜打了个招呼。
结果人家只是招招手,说了句‘公子早啊’!
方言跟着李凌雲来到他嘴里说的那位范希评老夫子家,看样子原本应该是一座南北相通的庭院,现在里面多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听李凌雲说,是因为范希评老夫子父亲这一辈的时候,兄弟叔伯们分了家。
在他记忆里庭院开始是篱笆隔开,然后又砌成了墙,一共变了两次。
一把抢过李凌雲手里的书袋和果子,在李凌雲纳闷的眼神下,方言没好气的解释道:“你提着东西,我空着手,像个丫鬟吗?”
范希评老夫子住的是庭院里一个小小的院子,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正中间是厅堂,里面有几只鸡在歇息,东边是厨房,西边是一间小小的书屋,门口趴着条狗在晒太阳,看见方言来了,瞬间炸毛,往别处跑了。
院子里种着一颗枇杷树,李凌雲嘴里身体不好的老夫子此刻正在打理那株枇杷树。
老夫子大概六十岁左右,花甲之年,骨架较大,不像个南方人,穿着洗的发白的旧衣裳。
李凌雲带着方言在老夫子身后停下,恭敬的叫了声‘老师’。
老夫子回过身,看了眼方言,“你身后这位姑娘是?”
李凌雲介绍起来,说道:“方言姑娘,我最近雇的丫鬟。”
老夫子眯起眸子,嗤笑道:“你哪来的钱雇丫鬟?”
李凌雲说了方言借住的事情,然后解释道:“总体来说,就是她帮我做点家务,用来抵房租。”
老夫子瞟了他一眼,点点头,回身继续打理枇杷树。
“我这里还有房间空着,你多来陪陪我,少往家里去,得避嫌!”
………………………………
第三十三章 是个可爱的老头
方言在院子里无所事事,围着枇杷树转了两圈,发现有两颗硕果仅存的枇杷还吊在上面,黄橙橙的样子,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李凌雲在屋子里做那些之乎者也的学问,听声音好像是被老夫子骂了,动静不小。
大黄狗又跑了回来,躲在柱子后边,偷偷望着某蛇,暗中观察。
方言仰头,看着那两颗仅有的枇杷流口水,只剩下两颗了,也不好摘掉。
枇杷一般都是3…6月份成熟,大概是初夏时节,市面上的枇杷最多。
如今,早已过了初夏,那两颗仅剩的枇杷依旧坚挺。
方言一边在内心感叹龙眠小镇的神奇,一边死死的盯着看,想象会是什么味道。
脚步声传来,被李凌雲气了个半死的老夫子来到庭院透气,见某蛇抬头望着枇杷流口水,忽的笑了起来。
“想吃就摘下来吃吧,不吃也注定要坏。”
方言回头,希冀的看着老夫子,眼睛发亮,似乎在问‘真的可以吗?’
“摘吧~!”
老夫子笑呵呵的挥挥手,眯眼望着庭院里的这株枇杷树,面带温暖,如同随风而逝的记忆。
方言开心极了,轻轻一跳,摘下两颗枇杷,蹲在树下慢慢的吃。
主要是太久没有尝过枇杷的味道了,前世小时候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外婆家门口的那株枇杷树,经常和小伙伴们爬到树上去摘,有一次爬树跌到脚,挫伤了好大一块,走路都一瘸一拐。
老夫子望着枇杷树,还有蹲在树下吃枇杷的少女,笑容温暖。
瞧见方言插在腰带上的烟杆,老夫子回身进屋子,拿出来一袋烟丝,还有一根烟杆,对她招招手。
“你闻闻,这烟丝怎么样?我大儿子在西南,他托人给我带来的,跟咱们这的不一样,可香啦~!”
“尝尝~!”老夫子将烟袋往前递,笑着说。
“好嘞~!”
方言大笑着取出烟杆,开始往里装烟丝。
不一会儿,一老一小,一男一女,一人一蛇,蹲在庭院里吞云吐雾,闲情逸致极了。
屋子里,传来李凌雲抓耳挠腮的痛苦呻吟,一人一蛇相视一笑。
砸吧两口烟,老夫子拿着烟杆在地上敲了敲,磕掉烟灰。
“小丫头是西南来的吧?”
方言歪着头,想了会儿,点点头,“对,大山里来的。”
老夫子笑了起来,点点头,西南女子有抽旱烟的习惯。
“那就不奇怪,跟咱们中原人不同,瞧着就有灵气。”
方言眯起眼睛,微笑不语。
有句话不知道怎么说出口,眼前这个独居的老人,其实所剩生命不多,没有生病,没有恶鬼缠身,就是单纯的年岁大了,没几年好活,接下来身体情况会江河日下,一年不如一年。
这年头,能活六七十岁的人,都算得上是高寿。
老夫子的情况,已经不错了。
午饭是在老夫子家吃的,三菜一汤,两荤一素,简简单单。
饭后。
李凌雲连晒太阳的时间都没有,就被赶回屋里去做文章。
屋檐下,老夫子抽着旱烟找了几块木板,在院里给老黄狗做窝,方言蹲在旁边看,顺带打个下手。
仔细观察和接触下来,发现李凌雲嘴里严厉古板的范希评,其实是个有趣的老头。他亲自给狗窝设计了造型,是一座略显威武霸气的寺庙形状,狗窝里铺了层红色毯子,放着它平时吃饭的碗。
门框上提了字,叫做‘屠恶神将庙’。
老夫子回屋拿来了绘画用的树漆,给狗窝的四周绘上云彩和仙兵。
老夫子伸手招来大黄狗。
大黄狗躲在柱子后边,冲着方言犬吠。
老夫子厉喝一声,大黄狗才跑来,蹲在他身前,低伏着身子,作势欲咬方言,被老夫子拿烟杆狠狠的敲了狗头。
费尽心思才将大黄狗赶进新做好的狗窝,为了惩罚大黄狗对着客人犬吠,拿走了铺垫狗窝的红毯。
然后提笔在狗窝门口写了首诗:
出入朱门四五年,为知人意得人怜。
近缘咬着亲知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老夫子写完,举着笔笑了起来。
方言望着笑眯眯的范希评,这是个充满童趣的老头。
他和别的读书人不同,一点也不迂腐。
傍晚。
李凌雲和方言离开老夫子家,迎着夕阳往回走。
“老夫子身体没事,就是年纪大了。”方言想了想说道。
“哦!”李凌雲点点头,叹息道:“我知道,就是想看看……”
话未说完,就见李凌雲抬手抹掉了眼角的泪水。
方言欲言又止,想起老夫子院里的枇杷树,还有那一袋烟丝,终于下定决心。
“小镇里那些看起来像是坑蒙拐骗的修士,其实是真的有大本事的人,还有他们卖的那些草和石头,有些的确有灵气,你可以去小镇四周找找,看能否找到那种带有灵气的草或者石头,说不定可以延缓几年……”
李凌雲摇头道:“没用,小镇出生的人本就承接真龙遗泽,那些东西对我们没用,小镇很多懒人闲汉就靠捡这个卖钱呢。”
方言明白了,几千年来,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试试总没错……”
李凌雲停下脚步,望着方言,愣愣道:“试试总没错……那就试试,不做点什么,心里空落落的,试试也好。”
从这天开始,李凌雲也加入了‘寻宝’的队伍,每当学塾下课后,或者无事一身轻的时候,他都会四处寻摸灵草和石头。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是本地人的关系,从小在小镇长大,两个月后的秋初。
这小子找到了一布袋带有稀薄龙气的石头,还有一花盆的灵草。
运气好到不行,方言羡慕不已,有次见他找东西累了,翻进某座无人的屋子里去,院里有口井,也就打个水喝的功夫,竟然也能在井里找到带有龙气的灵草。
就这,他还特欠揍的跟方言说“真龙遗泽消散的差不多了,以前小时候,像这样的东西,一个上午就能摸出来一袋子,我当年小时候父母过世后,就靠这个养活自己,摸一袋子,卖给外乡人,能赚不少钱。”
………………………………
第三十四章 日暮秋途
方言鄙视的看着他装,不想搭理。
李凌雲竖起大拇指,傲气凌云的样子十分得意,“想当年,我在小镇里,可是摸石头的这个,那些孩子都不如我!”
接着他又叹息,说现在不如以前了,摸了两月才这么点。
方言想起湖底的那个妖兽,心想可能都被他吃了吧。
中秋那天,李凌雲去湖底摸了两条带有龙气的鱼,又去外面买回来一个瓷盆,把那些石头和草放进瓷盆里,装上水,再放鱼,做了个简易的鱼缸,打算拿去送给老夫子,当做中秋礼物。
晚堂疏雨暗柴门,几人灯火坐黄昏。
晚上,李凌雲没回家。
方言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看着八月飘香的桂树,思考这个世界的月亮上有没有嫦娥姐姐,有没有玉兔,有没有月桂。
隔壁的王寡妇端着饭碗出来院子,见方言一人坐着,想必是还没吃饭,便邀请到家里来,两人一块过节。
这个世界的中秋节是没有月饼的,但是会吃某种用五谷作成的馍,也是圆圆的形状。
住在更里面的二狗子他娘端着一盆五谷作的馍出来,站在月色下高高举起,对着月亮拜了三拜,闭上眼虔诚的说着吉祥话。
王寡妇和方言拿小凳子坐在院里,端着饭碗吃饭,还能一边赏月。
“明天啊……姐姐家的秋茶就能采摘了,你要不要来学炒茶?”
王寡妇扒了两口饭,用下巴点了点院里的茶树。
方言点头,这个得学,以后回大山里,可以自己制茶。
中秋第二天,方言起了个大早,丢了个清洁术给自己,就跑去隔壁学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