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言顿住,停下来望着他不说话。
郑隐没好气道:“放心,真就露个脸,魔道大战结束,你爱去哪去哪!”
……
江夏城。
地处乾国东北,有山有水,平原广布,有言称其为‘三环水绕、沃野千里’,且冬长严寒,夏短温湿,十分适合作为战略区域。
天空时不时的有修士飞过,那是各派收到命令的弟子,前来报到,或独行或三五成群。
地面上,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战火烧过的痕迹。
残破,荒凉。
又赶了数天路,来到一处平原,少有人烟,沿着平原边沿地区穿过几十里路,终于看见大片的营地和远处巨大的江夏城,那是朝廷官兵和仙道盟的大本营。
这次大战,听说朝廷那边派了一位知兵的文臣总督前线战事,有先斩后奏之权。
营地距离城池并不是很远,大门打开,有一队队士兵来回穿梭,抬着伤兵往来,看样子是刚经过一场战斗。
许多伤兵哀嚎不止,有的断了手臂,有的中了箭伤,甚至有的肠子哗啦啦的流了一地,躺在地上抽搐,还没完全失去意识。那将死未死的惨状,给众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而有些士卒靠在营帐边,抬头望天,双眼无神,显然早已麻木。
方言愣愣的看着这一幕,对内心的冲击有点大,前世生活在一个太平年代,不曾见过这样的场景。后来变成一条蛇,在十万大山里虽然时常为了猎物厮杀,但那毕竟不是战争,没有眼前这一幕来的直接而具有冲击力。
………………………………
第四十九章 韩湘
方言决定力所能及的的做点什么。
上战场厮杀显然不现实,不说危险程度,就她那点修为,还不够别人塞牙缝。
于是,当她下意识的救了某位战场下来,身受重伤,却又因为人手不足,无人救治的士卒后,她找到了新世界的大门。
护士!
不仅工作轻松,而且她发现还有气运值可以拿。
薅羊毛的机会怎能错过?
除此之外,每天夜晚她还跑去帮助仙道盟的修士们制作符箓,主要是这玩意儿好用,以后行走江湖坑蒙拐骗,离不开它。
方言自此以后,就过上了繁忙的生活,白天救人,夜晚去学习制作符箓。
反正现在打仗,不仅物资奇缺,人手也不够。
正好给了她如鱼得水的机会。
唯一的不好,就是每天都要面对血液的味道,跟铁锈差不多。
方言只好暗自告诫自己,把这次的经历当做一次修行,控制本能的修行。
她怕今后万一哪天丧失理智,变成一条人人喊打喊杀的妖兽,那就真是得不偿失。
偶尔得闲,方言会去江夏城不远处的河水里大吃一顿。
营地不远处的河流是从左边几十里外流下来的,于是方言打算往左边去,那里不仅有山有树还有水,是个天然的野炊场所。
河面宽广数十米,从北往南流,河上雾气蒸腾,那是北方冰川融化后的坚冰散发的雾气,有丝丝的凉意。
听营地的士卒说过,平日里喝的都是这条河里的河水。
这条河上游的源头乃是北方极地的冰川,融化后冰川雪水流往南方,士卒们平时都在几十里外的下游打水喝。
方言避免让人说三道四,特意跑到上游偏僻的地方来进食。
跳进河里,化作本体青蛇。
都怪蛇类嗅觉太敏锐,这些日子在营地里闻多了鲜血的味道,眼馋的厉害,好几次差点忍不住要吃人,逮着机会方言就会出来解解馋。
吃饱喝足,又在水里玩耍了大半天。
方言准备上岸,却忽然听到了隐约的笛声。
原本方言还未在意,但自打注意力集中过去,忽地发现,笛声响起的方向,竟有一抹人影,若有若无。
方言当即屏住了呼吸,不自觉的向那里靠近了一些,这样,人影就更清晰了,甚至看的清楚轮廓。
嗯?!
那人显然也发现了她,停了吹笛,转身望了过来,隔着茫茫雾气,说话的语气带着几许无奈。
“你这蛇妖,没有打杀你已是仁慈,还不快逃,又凑上来做什么?”
方言知道对方是个修为高出自己不少的家伙,赶紧上岸化作人形,从脖子上摘下玉佩,双手奉上,以免被降妖除魔。
“我是青冥剑宗道藏峰弟子……”
那人穿着一身紫色直裰道袍,腰间扎条同色金丝蛛纹带,黑发束起以镶碧鎏金道冠固定着,修长的身体挺的笔直,整个人中又透着与生俱来的高贵。他双手接过方言递来的玉佩,放在手里仔细的瞧,然后抬起头看了方言一眼。
原本稳固的道心刹那失神,不知为何心里有了几分紧张,呼吸也变得短促。
“你是青冥剑宗的师妹吗?”
方言点头,不敢说话。
那人看了半晌,才意识到失礼,赶紧还了玉佩。
“你叫什么名字?”
方言抬头,接过玉佩,在脖子上戴好,为了防止眼前的情况发生,她早早就弄了根绳子,把玉佩挂在脖子上,而且不容易掉。
她漫不经心的道:“我叫方言。”
那人尽量让自己显得从容不迫,点头道:“好名字……”
说完就卡住了脖子,不知该如何继续,幸好方言在系着玉佩,没有认真听。
那人自我介绍起来,“我叫韩湘,衍星宗大师兄,家师乃衍星宗掌门吕正一。”
方言赶紧拱手作揖,“见过韩师兄!”
韩湘呐呐无言,摆摆手,道了句免礼,莫名其妙的转身走了。
……
回到营地。
方言除了白天在伤兵营当护士,偷学点医术外,就是晚上去学习画符,最近学完了符箓的基础知识,开始着手实践。
符箓由铭文书写生成,由禁制演化而来,符箓上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线条,其实就是铭文禁制的一种演变。
这种演变后的铭文禁制,叫作符文。
刚来的第一天,没有着急让所有低级弟子做事,而是将所有召来的弟子分成十来个小组。每个小组都在不同的营帐里,被安排好了座位,由一位长老或高级弟子教授符箓的基础知识和制作。
先是大概的学了些基础知识,了解符箓上的线条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何原理,再让大家学习铭文禁制的演变过程。
今晚开始学习画符,发下本汇集了各类符箓的书籍,目的为了让大家熟悉每一种符箓。
方言数了数,共有七种大类,分为五行与阴阳,每一种大类还有许多小的分类,比如说金类符箓,里面就包含了数十种小类,用处最为广泛的是雷符,而雷符又有七十二种变化。
其中有一种变化,让方言挪不开眼睛,脑子里想的东西甚至飘向了别处。
这种变化后的符箓名称叫作‘炸雷’。
书里的描述是:雷符第三十六种变化,取朱砂,或虫与妖类血,将符刻于黄纸,可生裂效,如雷暴。
简单的翻译过来,意思就是,取朱砂,或者动物和妖类血液,将符文刻画于黄纸,可产生炸裂效果,如同雷暴。
看到此处,方言蹙眉思索,如果把黄纸换成箭矢,不知道有没有一样的功效。
若是有相同的功效,那岂不是可以把炸雷符刻在箭矢上,漫天飞羽直接进化成漫天神雷,到时候一阵箭矢飞过去,足够对手喝一壶。
脑补出将来对手一脸懵的画面,方言莫名的有种喜感,强忍住开心继续往下翻书,准备把这门重要的学问全刻在脑子里,回去后慢慢把它吃透。
简略翻过,大家开始在师兄的指导下画符。
每人发了一支专门用来画符的箓笔,看材料好像是用兔毛制成,属于最普通且效用最一般的那种,不过用来对付寻常鬼类和魔物已经足够了。
为了学好这门学问,方言刻意的追求每一个细节,务必把所有细节都做到极致。
………………………………
第五十章 学习的生活
第一张符,方言画的是普通雷符,能召唤出一道雷电。
结果:失败!
第二张符,画的是普通火符,能产生火焰,燃烧目标。
结果:出来一道小火苗……
第三张符,画的是普通水符,能聚集周围游离的水汽,形成一道小型瀑布。
结果:成功!
这个……
方言看着凭空出现的巨型瀑布,心中怒骂:这也太成功了吧!!!
只见,营帐顶端凭空出现一道瀑布洪流,水声轰鸣,足够淹没整个营帐。
众人一阵惊叹,随后哗然,开始骚乱起来。
正在教授某位低级弟子的师兄转眼一看,赶紧结手印施法:“逆水真诀!灭!”
到底是金丹期的高级弟子,出手后瞬间将方言惹的祸摆平。
这位方言还不知道名字的师兄抹了抹额头的冷汗,心有余悸:“师妹,刻画好符箓后交于我手中便可,自有师兄弟会负责鉴定,可千万别乱来了……”
方言尬笑,起身对众人赔礼,“对不住,让各位师兄弟受惊了。”
众人深吐一口气,纷纷叹息。
师兄安慰道:“没事了,没事了,师妹下次注意。”
……
冬季来临。
叛军作战方式发生了改变,放缓了进攻节奏,不再如同以往那般摆着一副以命换命的架势,拼死进攻。
战争发生频率减少,方言也清闲了许多。
本想去找到仙道盟的长老会,请个长假去休息冬眠,却不料人还没出发,就接到长老会的调令,被分去了炼丹配药,依然是打下手。
很快方言就发现炼丹配药是个偷学的好机会……
随着战争频率的减少,受伤的士卒大幅度的减少,只留下许多养伤的士卒。
但是那些在正面战场战斗的修士却闲了下来,许多修士多多少少身上带着伤,他们需要丹药的调养,另一个就是有许多人通过战场的生死搏杀,有了感悟,需要闭关。
闭关,啥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丹药。
所以,炼药营忽然间发现,战争少了,他们却更忙碌了。
方言每天就在炼药营的专属区域,某块全是炼药房的地方给人打打下手,不过她的虚心好学和认真专注,赢得了大多数修士的好感,无论男女。
当然,她也认识了不少人。
譬如眼前这位看上去憨憨的小哥,名叫廖仕进,据说上山修道前是个秀才,由于考举人考不上才跑来修道的。
他是东华宗通元峰的弟子,负责给某处丹房的炼丹炉看火,最近方言和他混得比较熟,主要是因为他有个习惯,喜欢在看炉火时大声的念书,用以打发无聊的枯坐时间,甚至经常指出书里的错误,跟方言分析的头头是道,很有成为话痨的潜质,也方便偷师学习。
就像现在,他手里举着本正在看的道藏书,跟方言絮絮叨叨的分析。
“师妹啊,你看这书里面说:证内景之盈虚,故乾坤进退、火候周天、铅汞相投,悉言主建天心,运精气,初成水,然后凝丹……铅汞炼丹,这简直狗屁不通!”
说完,廖仕进摇摇头,将书籍翻过一页,指着某处嗤笑起来,“后面这里又说:此法效气液相成,同天地契,故云长生久视,今之人每以心息敷衍,若可行,则囊袋涨风亦所谓有道……整本书都在自说自话,误人子弟,想当初入门第一课,师父就说过,铅汞炼丹,服之能杀人!”
方言不敢靠炉火太近,只能远远的蹲在一旁,眼睛死死的盯着炉火,认真记住炉火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双手捧着下巴,方言懒洋洋的点点头,表示自己在听着。
“不行,我得告诉其他借这本书的师兄弟,铅汞所造之外丹,皆有大毒,服之反伤性命!”
廖仕进拿起旁边的毛笔,沾了沾墨水,开始在书籍上批注起来,念念有声道:“铅有大毒,善能杀人!”
写完,他还拿起书籍看了一遍,颇为满意的点头。
这本书,方言记得好像是他从某位师弟那借来的……
廖仕进成功留言后,丹炉里的丹药也练成了,急忙起身开炉。
方言也感觉起身,跟着去看。来到廖仕进手下跑腿一个多月,方言在这段时间里,把自己从伤兵营偷学而来的半吊子的医术磨炼的越来越高。
要知道,每一个高级炼丹师差不多都是医道圣手的医术水平。
方言认真观察收取丹药的每一个步骤,在心里默默记好,等下次学得差不多的时候,就找一些容易又常见的丹药练练手。
将来回到大山,自己种一片药田,自己炼丹,自给自足。
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