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要是再多的话,会引起其他大公司的觊觎的。”

    “那要是分散出去的部分被人无序开采,损及华人公司怎么办?”周恬问道。

    “跟他们说明利害。石油是稀缺资源,早晚价格会恢复正常。即便是原来历史上曾经因无序开采导致石油供给远远超过需求,给石油产业造成极大破坏,可在36年的时候也基本恢复正常。只要他们能保本经营,维持石油产能,将来就一定会获得可观回报。要是石油价格真的低于生产成本的话,我们可每年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从他们手中收购一定数量的石油,让他们能够维持正常生产状态。后世不是有什么农产品补贴么?我们现在可以实行石油补贴。这样,我们能够得到足够的石油,他们能够不亏本经营,还可以培养和锻炼石油工人,双方互利。当然,我们也可以派出石油地质专业的留学生跟随学习一些成功经验。”

    “呵呵,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作为保护价,这个办法倒不错。”周恬听了之后笑了起来,“这样不错,我也同意你比例上的分派。而且,在发现石油之后,将油田开采面积分散出售出去,完全可以收回我们前期投入的所有资金。另外,还能获得同洛克菲勒以及华人石油开发公司的合作。”

    “确实不错,这样,不但每年我们能增加一笔收益,还能获得稳定的石油和成品油料,增加我们的战略储备。同时,还可以派留学生到洛克菲勒的公司中学习石油化工方面的技术,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周昊也笑了起来。

    “好了,我们几个先不要在这里高兴了,等过段时间一切敲定再说。”赵振中看着周恬、周昊说道:“前面小恬说的美国排华法案的事情给我提了个醒。我觉得我们对到美国来留学的人员应该进行一些国情教育,把我们国家从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史告诉大家。”

    “让大家清楚从鸦片战争以来我们国家、民族所遭受的苦难;让他们知道正是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列强的侵略,加上我们国内腐朽反动势力的争权夺利,才造成眼下国内的混乱局面;让大家明白弱国无外交,弱国的国民在那些列强眼中更是低人一等;让大家明白,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各种科学知识,以便将来能改变自己祖国的现状,洗刷列强强加在我们身上的屈辱,打破眼前不合理的一切!”

    “我们不靠天,不靠地,就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奋斗,去改天换地!”

    “老赵,你说的这些,我们现在已经在做,只不过没有你说的那么全面。”周昊解释道:“从25年下半年我们弄清楚排华法案的来龙去脉之后,就对当年我们一起都美国的39人详细讲述过。让大家明白我们在美国的状况。26年以后的几批留美学生,到美国之后,在进入学校之前,我们除了给他们详细讲述在美国学习和生活中所要注意的事项之外,就是对大家讲述排华法案的一切。可以说,这已经成了大家在进入学校学习专业知识之前的必修课。”

    “今后,我看可以通过创办《四海之声》,让大家对国内、对世界有个更为清楚的认识。把大家牢牢的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

    “这样也好。”赵振中点头同意,“让大家亲自体会一下美国这个自我标榜民主、自由、平等,自诩为西方民主典范的西方列强,其真实面目到底是怎样一副嘴脸;让大家知道国外列强侵略、欺压、排斥我们华人的真相,也可以进一步坚定大家奋发图强的决心。”

    “另外,通过《四海之声》对国内情况的报道,让大家也认清眼下国内各方势力的真实面目。现在国内两个政党,一个举着日本黑龙会的旭旗,一个举着苏联的国旗,不但双方势成水火,就是他们内部也各成派系,相互倾轧。”

    “那对于我们根据地和护卫军报道吗?”周昊问道。

    “可以有选择的报道。不要说根据地内具体情况如何,只说自治政府通电内容和护卫军战绩就可以。当然,战果不需要详细列明,只说传闻其两次击败大军进剿即可。”

    “老赵,看来我们只能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啊。”周昊感叹道。

    “我们只有这一条路。”赵振中语气坚定地说道。

………………………………

第四章:公司状况(一)

    

    大声呼唤:求关注!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

    ……

    “好了,老姐、老赵,都已经中午了,我们先去吃饭,等下午再说其他情况。”看看时到中午,周昊提议道。

    赵振中、周恬两人看看时间,发现三人不知不觉间竟谈论了一上午,也就同意下来。

    在食堂用餐的时候,赵振中看着不时经过身边并笑着和三人打招呼的留学人员,想起一事,便问道:“对了,我记得前年的时候,和李云凤他们一起到美国的留学人员中有个叫方范的青岛大学学生,他现在怎么样?”

    “哦,你问他啊”,周昊想了起来,“要是别人我还真不一定清楚,不过他是唯一一个不属于四海学校出来却跟大家一起到美国留学的人员,印象也就深刻一些。”

    “你知道,他家境不错,自己不用担心在美国这边的用度,自然也就不属于我们每月资助人员的范围。加上他的思想认识和我们有些不同,也就有些瞧不起我们那些还经常到工厂做工的留学人员。因此上,他虽然也和我们留学人员当中的一些人有些往来,不过却不属于我们这个团体。听说他今年夏天离开美国,到欧洲去了,说是要去学习欧洲强国的军事。”

    “唉……强扭的瓜不甜。算了,由他去吧。”自己在这个时代想招拢的一位名人就这样离去,而且似乎又回到其原本历史上的轨迹,这让赵振中有些无奈。

    在原本历史上,方范是从25秋年开始到日本留学,并在29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随后又与同学一起去去法国慕漠尼航空学校学习航空、去德国学习炮兵技术的。而现在,方范虽然没有在日本留学的经历,却还是在29年的时候去了欧洲。

    午饭后,三人在一个小型会议室休息了一会儿,赵振中便开口问道:“上午小恬说了两件让我很惊喜的事情,下午你们有什么好消息告诉我?”

    “除了那两件事情之外,还有另外几件也值得高兴的事情,就是几个公司的发展情况还不错,我们同纽约、波士顿当地华人社团的关系也比较密切。还是先让老姐和你说说纽约这边公司的情况吧,这可费了她许多心思。至于波士顿那边,等过几天我们过去的时候再给你做详细介绍。”

    “也好,我就先说说纽约这边几家公司的情况。”周恬点头同意。

    “在26年年初,我们虽然开始投机股市,但只是通过我们自己私下成立的资金管理委员会来运做,并没有成立什么公司。在26年年底,股市投机获得了很大收获,加上我们这边留学人员增加,同当地华人社团的关系也密切起来的时候,我们决定成立一个属于我们华人的公司。在1927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同纽约、波士顿华人社团合作,成立了第一家公司,华美投资公司。”

    “‘华美’这个名字还是波士顿华人社团的一位领袖人物给起的,表明公司是华人在美国开办的意思。为了便于投资,公司本部设在纽约,在波士顿有分部。纽约这边的公司本部就离我们这个庄园不远,过两天带你去看一下。”

    “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只是为我们那个私下成立的资金管理委员会作掩饰,并没有什么对外业务。在27年夏天的时候,李云凤带来了你给我的那封信。在信里你曾提到过沂蒙山区生活物资匮乏,当时我和小昊认为你那边紧缺的物资虽然多,可衣食方面应该是最重要的,于是我们就收购了一家棉纺织公司和一家食品公司,并分别更名为天衣工纺公司、天源食品公司。在27年底到28年初,小昊第一次回去所带的那些棉布就有小半是我们工纺公司生产的,其他则是在市场上收购的。而粮食则是以食品公司名义收购的原材料。”

    “现在这两家公司的发展都还不错。工纺公司除了原本的棉纺织业,还扩展到被服加工;食品公司除了面粉加工外,已经能够制作饼干等日常食品。”

    “当然,华美投资公司在成立后进行的最大的一笔投资就是在东得克萨斯购置土地的行动了。只要发现石油后,所投入的100多万美金最低限度也能获得翻两番的收益。”

    “这几项确实做的不错,不过,还可以调整一下,也好和国内的需求和发展情况相对应。”赵振中建议道,“天衣工纺以后还可以尝试改进面料,尝试开发染料和染色工艺,让留学生中学习相关专业的多练练手,也好为将来我们国内发展纺织行业进行技术储备。”

    “等过两年他们回国后,我们也可以根据这边的技术积累,改进根据地内的纺织行业,生产出适合我们需要的服装。比如说,在作战中能发挥重要作用的迷彩服。”

    “食品加工也是如此,可以在现有饼干生产之外,尝试开发压缩饼干等军用食品。”

    “至于石油方面,就按照我们上午说的,等和华人社团洽商之后,再成立相应的的公司具体负责那个油田的开发。”

    周恬听了赵振中所说的建议后,点点头,随手用笔在一个小本子上记了下来,又接着解释道:“染料和染色工艺的事情我们一直在重点关注,而且,这不仅仅是纺织公司的事情,还关系到不久之后一种药品的生产。工纺公司中有一个留学生组成的小团队在研究染料和染色工艺的开发,现在已经有了很大进展,相信过段时间会有结果。不过,你这几条建议不错,我们后面可以照此进行调整。”

    “除了刚才所说的这几笔投资之外,我们还有其他几家公司。其中有小昊负责,刘成海和李云山具体管理的光明电器制造公司、安泰机械公司,以及我和李云兰负责的圣心医药公司。”

    “这几家公司都是小昊28年年初返回美国后建立的。其中,电器公司和机械公司的研究开发等具体事情,要问小昊了,我基本上只负责提供资金。至于我和云兰负责的医药公司,现在已经可以生产一些医疗器械和消毒剂,并且已经准备好在这几个月里申请一份消炎药品的专利。”

    听了周恬的简略介绍后,赵振中有些动容,他笑着说道:“我以前是提示过你们,要在美国大危机爆发之前尽可能地建立起几个企业的框架,引进少量设备进行生产。这一方面是让自己的人员熟悉工厂运做、机器操作,培养和锻炼人才;一方面是为大危机爆发后的扩张奠定基础。至少,有了这样几个相关产业的公司存在,我们以后再收购其他公司进行扩张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会因为是突然冒出来的华人势力而显得过于突兀,增加收购的困难。不过,我没想到你们不但开设了公司,还能做到如此地步,这也是意外之喜。”

    “要不是美国佬那该死的排华法案限制,让我们束手束脚的话,还应该做得更好的。”周昊满是遗憾。

    “不要太贪心了。”赵振中提醒他道,“要是你们在美国短期之内就发展起一些大公司的话,反而会引来那些大势力的觊觎。现在这样子就很不错,虽然看起来公司发展状况不算太好,可别忘了,为我们带来真正丰收的是小恬在股市上的收益。而股市上的收益又很分散,基本上不会引起什么麻烦。”

    “道理我也明白,可就是心里有些不甘啊。”周昊嘀咕道。

    “对了,现在成立了这些公司,在人员管理和待遇方面没有出什么问题吧?”赵振中问道。

    “我们这几个公司中除了少量的美国技术人员外,基本上都是留学人员和当地华人在运做,加上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薪资待遇方面又按照美国同行业水平,因此管理上基本不存在什么大问题。”

    “而且,通过我们自己那个资金管理委员会,从26年股市投机开始,我就将巨额资金都分散成相对比较小的份额操作,并且要求大家严格遵循保密制度,相互之间不得探询其他人员具体从事的事项。在你来之前,只有我自己清楚股市整体收益情况。这样,就很好的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周恬解释道。

    “唉……有了老赵,我这个老弟就没地位了,老姐有好事也不先告诉我一声。”周昊怪声抱怨起来。

    “呸!我当时让你协助我做好股市的事情,你这家伙说什么有我负责就行了,你要抓紧时间掌握专业知识。现在却怪我?!你皮又痒了是吧?”周恬脸带羞红,两眼瞪着周昊,伸手就去揪周昊的耳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