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都收下,一块带到别的地方才好,省得在这里祸害新疆
双方虽然各有心思,但也算得上是宾主尽欢。其后,马鸿逵便返回了镇西,抓紧清剿周边匪徒,扩充起所部兵马来。
既然马鸿逵这个宁夏省主席得到了新疆方面两万人粮饷的帮助,马麟在得知消息后也老了脸皮上门拜访金树仁,希望能得到同等待遇。
“你们这些回子合着跑我这里,学美国人搞起‘门户开放’来了?”金树仁心中腹诽,又有些不满青马对马仲英部的纵容,但也不好当面说的太过。讨价还价之后,金树仁便以青马负责平定从黄芦冈到七角井一带为代价,同意由新疆方面为青马提供两万人的粮饷。
此后,青马、宁马两部,一边清剿当地匪徒,打击马仲英部,一边招兵买马壮大自身,直到33年春天迪化发生政变。
33年春天长城一线激战的时候,青马、宁马以冰雪尚未消融,所部难以出疆为由,推掉了南京方面的调兵命令。但在4月12日,迪化发生的政变却将两部都卷了进去。
与原本历史上政变发生后,金树仁通电下野不同,政变发生后,金树仁并没有逃到塔城,而是到了马鸿逵所部的镇西,并通过电报约集青马、宁马以及盛世才率领的省防军一起攻击叛军。
有了诸马的介入,盛世才也知道再难坐视,便率部参与到清剿叛军的行动中。到5月份的时候,叛军被镇压下去,原新疆政府参谋处长陈中、迪化县长陶明樾、航空学校校长李笑天等叛乱首脑均被处决,金树仁重回迪化主政。
为了感谢诸马,在各部离疆前,马鸿逵部将担负镇西、木垒河、奇台等地防务;马步青部将担负从黄芦冈至七角井一线防务;而年后到疆的马步芳部将担负若羌、尉犁、库尔勒一线防务。至于盛世才,则率领省防军驻防于焉耆、托克逊、吐鲁番、乾德等地。
盛世才虽然掌控了所部省防军,在新疆的地位也大大上升,但与原本历史上借政变一跃成为新疆边防督办相比,却差得远。只是,盛世才也知道,经过这次叛乱后,金树仁肯定相信客军比相信省防军还多些,而眼下诸马在侧,可不是自己闹意气的时候。不过,这客军总有离开的一天不是?届时盛某人再想办法就是了。
而通过这次合作平叛,加上两家原本就有的情分,以及还要面对共同的敌人,青马、宁马也靠近了不少。马鸿逵原本辈分比马步青、马步芳兄弟高,加上又是一省主席,还有个能直达天听的老子,因而在联合对付人民军一事上,青马愿意推其为首。
到6月份的时候,青马、宁马的总兵力已经壮大到了近6万人,正在马鸿逵等人合计着出兵向东的时候,却又听到了孙殿英就任西北屯垦督办,并率部奔赴青海一事。诸马一番计议后,便决定与其联合出兵,共同对付人民军,以恢复甘、宁、青等地。这也才有了马鸿逵长途跋涉来见孙殿英,谋求诸马联孙一事。
……
在41军军部,孙殿英听完马鸿逵所讲述的前后经过,盘算一番后,说道:“听兄弟这么说,这个人民军战力确实不可小瞧,兵力又有10多万,单靠我们双方联合恐怕一时收拾不了他们啊。”
诸马和孙部联合后,总兵力将达到13万,刨除留守后方的兵力,也有近12万人的可战兵力,这基本上和人民军的兵力持平。可对方凭借工事固守总要占不少便宜,因此,孙殿英有些顾虑。
“只要大哥点头,到时候肯定不止我们这些人马。”马鸿逵满有把握地说道,“陕西的杨虎城、井岳秀,陇南的鲁大昌,甚至驻扎在南郑及川北的胡宗南也都会加入进来,而绥远这边,怎么也要派兵相助。到时候,我们至少有20多万兵力!”
顿了下,马鸿逵又道:“别忘了,平津、平绥线附近的兵力现在可是不少。若是南京方面能再调过来一些,甚至30万兵力都有可能!”
陕西杨虎城、井岳秀两部出动的兵力不会低于4万,而鲁大昌和胡宗南两部也能出动4万多兵力,绥远方面能出动的兵力也应该有两万左右,这就有了至少22万多的兵力。而平津及河北、察哈尔等地,现在尚有东北军4个军,以及中央军17军、庞炳勋40军、宋哲元29军、商震32军等部共近30万兵力,若是南京方面能把这些兵力再抽调过一部分来,凑出30万大军并非难事。用30万大军对付10万多的人民军,就算不能一举将其平定,可至少也能收复部分地区。
“没说的。出兵这事我应下了。”孙殿英答应得挺痛快,不过随即提出了条件:“只是,我们双方的联军可不能听杨虎城的指挥。他指挥进攻‘民匪’都两回了,每次都是大败,哥哥我信不过他。”
马鸿逵在政界、军界打滚多年,闻弦歌而知雅意,明白孙殿英想过把指挥的瘾,当下便说道:“杨虎城是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这一仗总体上恐怕还会是他负责,不过,我们这边可由大哥你来出面指挥。”
孙殿英也知道自己取代不了杨虎城,可青马、宁马加上孙部,能出战的兵力已经有12万多,做个方面指挥也是不错。
“若是此战后能一举恢复甘、青、宁三省,我和马麟等人愿意共同保举大哥出任甘肃省主席!”为了激励孙殿英,马鸿逵咬咬牙,又放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筹码。。。。
更多到,地址
………………………………
第四章:厉兵秣马(四)
西北屯垦督办,这名听着不错,可说白了就是带人去开荒种地的。这样一个职位根本无法与主政一方的甘肃省主席相比。不过,听了马鸿逵的许诺后,孙殿英心中暗喜的同时还有几分惊疑。
甘肃省主席此前是马鸿宾,在31年雷马事变后,先被雷中田等人扣押,随后又被人民军给扣押至今。而由于甘肃大部为人民军掌握,南京当局也就没再任命空头省主席。
“甘肃省主席此前是你那堂兄,兄弟若是保举我就任甘肃,那合适么?”孙殿英压下心头的喜悦,试探着问道。
“没什么不合适的。”马鸿逵挥手说道,“甘肃省主席本来要落在兄弟我头上,是家父在当局面前一力推荐我那不成气候的堂兄。可结果,他在甘肃竟闹得如此结局,而家父也因此抱病在天津静养。就是甘肃恢复后,马鸿宾他也没脸再在甘肃任职。”
听马鸿逵简略地解释前后过往,孙殿英明白他不是在敷衍自己后,这心中的喜意也便难以掩藏,笑着说道:“这事要真成了,哥哥我可要好好谢谢兄弟。”
“谢什么?与其便宜别人,还不如便宜大哥呢。”马鸿逵说的挺仗义,可心里却明白,要真想让这位把兄弟拼力,没有代价是不行的。
至于真把甘肃拿下后,孙殿英能不能出任甘肃省主席,那可完全要看南京方面的意思了。这事就是成不了,他也怪不到马鸿逵头上。可以说,马鸿逵等于给孙殿英画了个大大的馅饼
既然决定联合出兵了,那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为促动杨、井、胡、鲁等部一起进剿“民匪”了。不过,这事可要南京方面点头才行。而且,要想能顺利出兵,还要提前积蓄各种作战物资,特别是要准备好孙、马联军12万多人所需的粮秣。
马鸿逵虽然急于救出陷在宁夏城中的亲眷,可也知道动用2、3十万大军围剿“民匪”,没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做准备,根本就落实不下来。何况,眼下冯玉祥的同盟军已经越来越招南京、北平方面的顾忌,这平绥线会不会因故再次中断也是两说。
商定好一应事务后,马鸿逵取得双方联络用的密码本后便赶回新疆。他还要将与孙殿英达成的协议通告青马诸人,并带兵出疆。当然,为了预防万一,新疆这边作为后路,怎么也要留下点兵力的。
接到青马、宁马诸人,以及孙殿英所提的对“民匪”进行第三次围剿的建议后,正在庐山和汪兆铭等人举行时局会议的老蒋脸上多了些笑容。尽管这些军头们也是为了各自利益,可他们能主动请战剿匪,怎么说也是令人高兴的事情。何况,这也是中央力量介入西北的一个机会。若是能借此将北平附近中央军的第17军派过去,在南有胡宗南,北有17军的情势下,平定民匪后,尽早掌控西北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思虑一番后,老蒋便准备发布命令,可恰逢黄绍竑要去北平,在行前来拜访老蒋,老蒋也便想听听他的意见,看能否从平津、河北一带抽调部分兵力共同围剿“民匪”。
“华北方面虽然还有30万左右的兵力,可长城一战,各部损失不少,加上现在日军的威胁并未完全解除,此时实在不宜调部队去西北。”黄绍竑直言不讳地说道,“何况,现在察哈尔还有冯焕章的同盟军。”
长城一战损失最大的并非各部伤亡减员,而是军心士气。以血肉之躯和敌军的坦克、飞机、大炮抗衡,即使爱国官兵不惜性命拼杀却依然战败,这样的结果对每个参战人员的冲击都非常强烈。加上当局在指挥上失当,战后又屈辱地签署《塘沽协定》,愤懑之下,若是现在就调兵去打人民军,这战斗力还能有多少实在是值得思量的事。
而冯玉祥组建的抗日同盟军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苏联大使馆在7月16日公开发表声明,否认援助冯玉祥一事,可在南京当局看来那不过是欲盖弥彰罢了。同盟军内心向南京当局的人此前曾报告说,同盟军成立之初确实接受过一批来源不明的装备,而同盟军中有中共势力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
在同盟军收复被伪军占领的多伦后不久,7月17日,冯玉祥发布通电,请南京当局取消《塘沽协定》,否则该部将“从事规复东北四省工作”。同盟军这样一支极可能失控的力量放在眼下华北这个极为敏感的所在,一个不好就会惹出大乱子。南京当局好不容易和日军达成一个缓和局面,可不能让冯玉祥等人给搅和了。
“同盟军的事情要及早处理。”老蒋断然说道,“不过,若是两三个月后从华北抽调部分兵力到西北,季宽看可不可行?”
黄绍竑想想之后,回道:“均座,能不能从华北抽调兵力去西北,不仅仅要看华北中日间的局势和能否早日解决同盟军问题,还要看晋绥方面的意见。军队经平绥线西进,怎么也要打消阎百川的疑虑。”
阎锡山复出后一再表示配合南京当局,可要是众多部队从他家门口过,还要让他沿途提供吃喝,阎锡山能否同意还真是个问题。
“季宽提醒的是,是我忽略了。”老蒋用手揉了揉太阳穴,又道:“这样吧,季宽回北平后,抽时间去一趟太原,代我拜访一下阎百川,想办法打消他的疑虑。顺便帮我给他带封信。”
不过,黄绍竑领命之后,没等他返回北平呢,同盟军那边却又有了新变化。
在南京和北平派人说服下,同盟军中开始分化。而冯玉祥在此时却又走了一手臭棋,他竟派人把想投靠南京的东北义勇军首领邓文给杀了。
邓文一死,人人自危。大家跟你冯玉祥是来打日本鬼子的,不是跟你来和中央作对的,更不是跑这里让你砍脑袋玩的
邓文的副手檀自新生怕落个同样下场,很快便率领义勇军3个师又2个旅投靠了南京当局。其后,方振武费尽千心万苦从山西拉来的抗日救国军张人杰部以及热河军的5个师也投靠了南京。就连29军留在察哈尔驻守的佟麟阁部也准备靠拢南京。
一下子,同盟军原本12万多的兵力就减少了一半。只剩下原西北军吉鸿昌、方振武部的1万多人,还有一些民团、土匪改编的,以及新招不久的总共5万来人。而战斗力比较强的那1万多人,吉鸿昌部又基本上被中共给控制了,真正能听冯玉祥的也就方振武部的几千人。
就在邓文被杀的当天,冯玉祥通电指责南京当局,声称要抗日到底。在同一天,平绥线下花园至柴沟堡停止通车庞炳勋、冯钦哉、孙德荃、吴克仁、王敬久、关麟征等部奉命进入察哈尔。当然,由于同盟军扯着抗日的大旗,进入察哈尔的各路军队并未与其交战,但虽然不打,可这么多部队停在那里就是实实在在的威慑
而此时,伪军李守信部又已逼近多伦。冯玉祥见势不妙,急谋退路。随后几日,冯玉祥展现了令人瞠目的角色变换。
8月2日,冯玉祥发表声明,表示不愿意内战,向南京当局示好;8月3日,冯玉祥宣布取消他同盟军司令的头衔,把察哈尔省府张家口让给原属29军的佟麟阁,以迎接宋哲元回察哈尔收复权力;8月6日,冯玉祥宣布将察哈尔权力全部交给宋哲元,自己退隐。
紧要关头,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