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里河山别样红-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日军获得的只是人影皆无的空县城和空村庄,可不管怎样,这却是日军同民众当武装交战以来,首次从其手上夺取的地盘。对杉山元来说,仅此一点,意义就十分巨大。他知道武藤章不会在这方面说谎,可他却一定要弄清楚人民军挫败日军攻势后却后撤的原因,这关系到日军下一阶段作战的方略。

    把山下奉文找来后,杉山元把武藤章发来的电报递了过去,并说道:“山下君,你先看看这电报,然后再说说你的认识。”

    山下奉文快速但仔细的看完电报后,皱着眉头想了一阵,轻声说道:“晋北、绥东这几天风雪不断,人民军在这个时候后撤,一般情况下,应该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气候恶劣的冬季,兵力向后收缩有利于其缩短补给线,减少后勤上的压力;二是在我军跟进追击时,延长我军补给线,增加我方后勤压力。

    可不管是晋北还是绥东,人民军后撤的距离都不大,特别是晋北方向,从杨官屯、王官人屯到聚乐堡一线,也就十五公里左右。这点距离在物资充足时对后勤上的影响并不大,也就造成了人民军后撤令人疑惑的地方。

    若说对方是引诱我军深入,可也没有放任我军构筑工事而不做攻击的道理。这是另一个让人疑惑的地方。”

    山下奉文的分析,不但没有让杉山元减少心中的问号,反而又增加了几个。皱着眉头苦思不解后,杉山元转而问道:“从开战以来,西北向山东、苏北的空运情况有没有大的变化?”

    “只要天气适合,西北向山东空运物资的行动就没有中断过。这几天虽然晋北、绥东风雪不小,可陕北一带并未受影响,那里的机场也仍在使用。今天一早鲁北、豫东的部队还上报了民众党飞机经过的情况,同以前相比,没有变化。”山下奉文挠了挠头,又给杉山元心中增加了一个问号,“若说人民军撤退是因为后勤压力,那他们大可暂停对护卫军的支援,转而解决晋北、绥东作战物资的问题。可现在空运照旧,只能说明其后撤与后勤无关。或许,这是人民军诱我军入彀的手段?”

    杉山元白了他一眼,问道:“人民军在我军立足未稳时不打,现在我军已构筑了阵地,双方也只保持对峙状态,有这样诱人入彀的手段吗?”

    既然想不明白,杉山元索性不再继续费脑筋,转而说道:“不管如何,人民军此次后撤都标志着我军取得了胜利。这是同民众党武装交战以来,帝**队首次获得的胜利,意义重大。为了向各界宣示我军的胜利,可组织记者去绥东、晋北两地现场报道。”

    !#

    

………………………………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二)

    

    第十三章:纵横驰骋(二)

    民众党武装自去年出战晋北以来就成为横亘在日军心头的一座大山,并随着民众党武装取得的一次次胜利带给日军越来越大的压力。不管是杉山元还是日军大本营,都需要一场对民众党武装的胜利来宣扬日军的功绩,哪怕这个“胜利”中夹杂着不少令人费解的问题。

    杉山元决心已定,日军控制下的媒体开始大肆宣扬起“晋北大捷”的消息来。一时间,为日军涂脂抹粉、夸张其词的报道充斥于报端。杉山元本人也在中外记者面前,挺胸腆肚、踌躇满志地表示“支那人民军正步步败退,皇军收复大同指日可待”!

    “我们主动后撤,扔了一片白地给杉山元,他都能把牛皮都吹到天上!还指日可待,也不怕闪了他的舌头!”柳继峰听着收音机里传来的外界报道,不屑地笑道,“等再过一阵,小鬼子丢盔弃甲、狼狈逃窜时,我倒想看看这老鬼子会是怎样一副嘴脸,又能有什么言辞!”

    “什么嘴脸?我敢肯定,这老鬼子到时候不是灰溜溜地闭口不言,就是恼羞成怒后的大发雷霆!”陈海澜也笑道,“绥东方向我们是不会退了,驻蒙军的装甲突击力量又基本上被我军消灭了个干净,现在又是风雪天气,就是莲沼蕃想打,他也要先解决好部队的后勤供应,特别是冬季取暖问题再说。而晋北这边,等过些天再退到周士庄一带,这场战役也就基本到头了。在此之前,就让杉山元欢喜一阵又有何妨?”

    对于这场战役,榆林战区按照部队轮替的次数,分成了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人民军要在绥东商都、兴和一线,以及晋北杨官屯、王官人屯一线,尽可能地打掉日军的重火力及其装甲突击力量,削弱日军开战以来的攻击势头。在这一阶段,人民军以夜间防守反击,白天主动攻击为主。当然,到目前为止,人民军已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

    第二阶段,人民军在绥东后撤到壶卢海、隆盛一线,在晋北则后撤到采凉山、聚乐堡、下高庄一线,并由轮替上来的部队在防御作战中进一步消耗日军有生力量。在这一阶段,因夜间天气温度降低,作战行动基本上放在白天进行,人民军采取的是阵地防御战为主。这也是人民军眼下正在执行的任务。

    第三阶段,人民军绥东防线不变,晋北防线则进一步后移到大同以东不足二十公里的周士庄一带。轮战部队在前期依然固守,但后期则在空军、重炮部队的配合下,歼灭日军一线兵力,追击溃败日军,恢复原有防线,并趁机进占浑源。这一阶段,以空军的绞杀战,地面部队的反击战、追击战为主。

    除第三阶段因追击日军,时间可稍做延长外,其他两个阶段都为二十天的时间。在这前后六十多天的时间里,归榆林战区指挥的数十万人民军将轮番上阵,通过和日军的实战来进一步锤炼自己的锋锐。

    “到目前为止,战况的发展仍在我们意料之中。但现在风雪阻路,日军又在大肆宣扬他们的‘胜利’,杉山元这老鬼子会不会见好就收还真有几分说不准。”徐超远提醒道,“万一小鬼子在聚乐堡、下高庄一线止步,那我军随后的作战可就有些难度了。”

    陈海澜沉吟片刻,点头说道:“这种可能确实有,但最多也就是小鬼子跑的快些,多逃出一些罢了,对整个战役,乃至整个华北局势的影响并不大。不过,攻占大同的诱惑力总比占领商都、兴和两个空县城和一些空村子要大得多,而只要杉山元这老鬼子贪大,那我们的方案就不会落空!”

    杉山元的贪念比陈海澜等人预想的还要大。他不仅想攻占大同,还想占领集宁、丰镇,打通绥东与晋北之间的联系,为其后恢复整个晋北和绥远做准备。

    占领绥远是为了抢占战略优势,在阻遏人民军向外扩张的同时,还能趁机建立和完善自东北而延伸至西北的、针对苏蒙方向的战略包围圈,以防范苏联插手中国事务并为其后日军北上做准备。

    而攻占大同乃至整个晋北则是为了掠夺资源,其中主要是煤炭资源。

    在华北方面军控制区内,能开采煤炭的地方有不少,可开滦煤矿虽然产量大,但其盛产的却是烟煤而非优质无烟动力煤,加上开滦矿务局自34年起就为英国人所独占,日本人可不想占了大半个华北后,再掏钱向英国人买煤。关东军占领的东三省倒是盛产优质煤炭,可从关外向华北运煤距离太远不说,还要占用北宁线的铁路运输资源,实在太不划算。至于河北、平津等地的一些小煤矿,或因产量低,或因煤质差,都不符合日本人的选择标准。

    综合比较起来,优质煤炭资源丰富、距离平津地区距离又近的晋北大同等地就成为日本人志在必得的所在。

    除了物质利益上的考量外,对恢复晋北、绥远所能带来的武勋的期望,也是促使杉山元进兵的另一大原因。当初晋北、绥远在驻蒙兵团手上丢失时,该兵团并非华北方面军麾下,而是直属日军大本营指挥的军级单位。这丧师失地的责任自然找不到杉山元头上。不过,若是杉山元能从人民军手上重新把晋北、绥远给夺回来,单凭其击败民众党武装这份荣耀就足以使其远超同侪。

    “阁下,人民军这次后撤,有不少令人疑惑的地方,还是谨慎一些的好。”对于人民军的撤退和日军的跟进,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山下奉文总觉得有点不对头,便劝道,“冬季运输不便,衣食和弹药尚可保证,可部队每日取暖所需的燃料却是个大问题。一旦人民军空军攻击我军后方运输线,那前方部队将陷入极大危险之中。”

    御寒衣物、被服之类的物资,整个冬季只下发一次就够了;弹药在没有消耗到一定程度之前也无须天天补充;食物虽然每天都处于消耗状态,可每人一日三餐也不过是几斤的重量;在冬季的严寒中唯一需要昼夜供应的就是取暖用的燃料。

    若是在别的地方,日军还可驱使当地民众为其提供木柴或挖煤来补充燃料不足,但晋北、绥东一带的民众,先被阎锡山迁移走了大部分,后因躲避战火又逃亡了一部分,剩下的又被进驻该地的人民军给全部迁走,日军自此次开战以来就没见过当地民众的人影,这取暖燃料也只能靠后方运输。

    日军控制的平绥铁路至今尚未修复到阳高,而从阳高到聚乐堡一线还有数十公里的路程。这段路程并不算远,可因公路曾遭受过人民军的破坏,虽经日军修复却依然难走。山下奉文担心,若人民军空军攻击日军后勤运输线,在严寒天气下,前线日军恐怕有不战而溃的危险。

    “山下君,你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但除非民众党隐藏了其空中力量,或者民众党不顾护卫军那边接手的近两百万豫东民众的死活,否则,人民军能用于晋北、绥东方向的空中力量将极为有限,并不足以威胁我军后勤运输。”杉山元并未听进山下奉文的提醒,摇了摇头,又继续说道,“经过这些天的作战,前方部队已有了躲避人民军重炮轰击的经验,部队的损失也降低不少。就现在战局而言,正是我军一鼓作气收复大同、重占绥东的良机!”

    人民军空中力量被牵制,重炮威力又因日军有了防备而打了折扣,日军在一线兵力上又占据优势,这几方面结合起来,使渴望创立武勋的杉山元坚定地认为,只要前方部队再努力一些,胜利将指日可待。

    “阁下,山东、苏北、皖北等地秋收并不差,虽然护卫军那边新增了近两百万人,可粮食方面的缺口应该不会太大,人民军暂停半个月的空运还是有可能的。现在晋北、绥东夜间的严寒已使夜战难以持续下去,一旦人民军空军再把矛头对准我军,那战局有急速恶化的危险!”考虑到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山下奉文仍忍不住提醒道。

    “山下君,你多虑了!”杉山元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又道,“护卫军此前救助黄泛区灾民时就因储备物资不足而向区域内民众收购余粮,那时他们还可组织灾民耕作以求秋收后能实现自救。可从现在到明年夏收前,这新增的近两百万人只能靠护卫军的储备来维持。

    我已仔细算过,人民军每天空运的数量弥补护卫军的缺口外,只略有剩余,民众党的空中力量绝没有可能全用在晋北、绥东!”

    在杉山元看来,就算每人每天需要一斤粮食,护卫军新接收的近两百万豫东民众也要耗用上千吨。即便护卫军能自行解决多半,剩余四、五百吨的缺口就要靠西北空运来解决。

    民众党现在使用的运输机和轰炸机都是由美国道格拉斯的dc…3型飞机改进而来,dc…3的载重量在三吨以下,民众党改进的飞机其载重也不会超过四吨。别看西北每天出动近三百架飞机进行空运,可其中有百多架是护航用的战斗机,其他近两百架飞机中还有部分要运载航空油料,这样算下来,每日空运的粮食确实只有四、五百吨的样子。

    杉山元在日军中有“陆航第一人”之称,他对人民军空运数量不会估计错误,但若护卫军再次收购其控制区内的余粮来解决粮食不足呢?那人民军空军岂非能随时对日军发动攻击?

    山下奉文刚要把问题提出来,可看了看杉山元那坚定的神态,又把话给咽回了肚子里。凭“傻瓜元”认定事情就一条道走到黑的作风,山下奉文就是说的再多,杉山元也不可能听得进去。何况,山下奉文自己也并无可靠根据,一切也只是他的猜测而已。用模棱两可的猜测来劝阻杉山元,山下奉文可没有丝毫把握。

    在杉山元的坚持下,从12月19日开始,日军在晋北、绥东对人民军发动了一次次的攻击。可人民军凭借构筑好的工事,加上又是轮换上来的生力军,不但顶住了日军的多次攻击,还在二十天的拉锯战中给日军造成了近三万伤亡。其中战死的约有七千多,但因伤病和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