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阳公主-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乐闻言一口气就提了起来,“平阳你!”

    非礼?亏平阳说得出口。

    “你——你跟沈孝是什么关系,你今天怎么总是帮他!”

    亏她前段时间还把李述当姐姐!

    安乐生气地瞪了李述一眼,却被李述一道冷冷眼风给逼了回去。“他是父皇重用的大臣,我是父皇的女儿,我跟他就这种关系。我只知道一件事:父皇都要重用的人,我不会甩脸子给人家看,拆父皇的台。”

    安乐被李述噎了回去,偏不知道要回什么话,可满心气又散不了,只能冷哼了一声,转头就怒气冲冲地走了。

    李述对身旁侍女吩咐道,“去找找杨驸马,让他赶紧把安乐领回去,安乐再在宫宴上待下去,迟早要跟父皇发脾气。”

    侍女领命忙下去了。

    李述低声嘟囔了一句,“就安乐那个脾气,真要是跟父皇顶嘴,父皇能被她气到肝疼。”

    说罢抬起眼,就见刚才还被安乐欺负地一副小媳妇模样的沈孝这会儿正看着她,肃冷脸上是淡淡笑意。

    李述却不对他笑,瞧了他一眼,颇有点怒其不争的意思,“别看安乐她张牙舞爪的,可她没什么实际威胁,你怎么还能被她欺负去?”

    她画了严整的妆容,显得非常端庄冷冽。

    于是在朝堂上冷硬到谁都不怕,见谁就敢弹劾谁,被世家又厌又惧的沈大人,就这么在李述的恨铁不成钢的目光下,默默地低下了头,表示自己知错了。

    自己不该被安乐欺负,然后让李述来关切地救他。

    这模样……这分明才是被训斥的小媳妇样子啊!

    作者有话要说:  吗哒我一定要快点走剧情。不能再让他们腻味了!

    感谢地雷:

    ~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8…08…13 06:56:04

    与黑恶势力谈笑风生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8…08…13 10:55:27

    苜蓿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8…08…13 12:09:33

    breathesky2007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8…08…13 19:10:58

    冯安不安扔了1个地雷

    ☆、第 70 章

    #70

    水池里水波泛起响动; 李述低眼; 见是一尾金鲤正在游动。那金鲤浑身金黄,唯有尾部带赤; 有一种金尊玉贵的漂亮,除了宫闱,民间根本就见不到这样的鱼。沈孝刚就是看金鲤看出了神。

    李述忽然就从水池里移开目光; 认真地看着沈孝; 非常严肃道,“这个鱼不能钓。”

    金鲤是贡品,非常非常金贵; 沈孝可别手痒痒去钓鱼。李述至今还记得,他在她府上接二连三钓鱼的事情。

    沈孝:……???

    这个道理需要她讲?他又不是钓鱼狂魔!

    算来二人自从十月初在千福寺见过后,这近一个月都没有见过面。主要是沈孝最近很忙,忙着审查黄河沿岸那些贪腐的官员。

    沈孝无意识地捻了捻掌心; 低眼含笑,看着面前的李述。

    她今日盛装,乌发盘成高髻; 簪着一整套红玛瑙头面。长眉用黛笔画过,唇也勾上红色; 一双眉眼格外鲜明。

    李述因身体偏瘦,相貌偏冷; 跟大邺流行的珠圆玉润这一款不符合,因此从没有人将她往美人这个词上靠。

    但她盛装之后,浓眉红唇; 整个人其实非常冷艳,动人心魄。

    她说话时,耳畔鲜红欲滴的玛瑙坠子就一晃一晃的,趁着她格外白皙的肤色,就有一种将人魂都勾走的美色。

    沈孝觉得目光都不能从她脸上挪开,半晌才找回自己的声音,道,“那本《舆地记》很好看。”

    李述送他许多册绝版书,里头就有讲山川形势的《舆地记》,那书将全国各地山水形势都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是非常珍贵的书籍。

    当然,《舆地记》是很好看,但她的小红花其实更好看。

    李述就笑了笑,她猜沈孝会喜欢那册书,所以才送的。

    沈孝既然懂黄河治理,想来对山川形势什么的都比较感兴趣,幸得她藏书颇多,专门挑了这类书籍送他。

    沈孝内心就想,她生辰可快到了,她都送了自己一套绝版的书,自己该送些什么才能合她的心意呢?

    愁人。

    一旁的金城杵在那儿,那么个大活人,但李述和沈孝的目光愣是没往她身上放,仿佛她不存在一样。

    金城看着李述和沈孝,他们俩距离并不算特别亲近,保持在一种客气的范围内,可即便如此,二人却不显疏离,甚至更加亲近。

    仿佛二人之间有某种特殊的氛围,将他们俩围绕起来,别人都插不进去。

    金城忽然就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她咬了咬唇,走近李述,一脸担忧的模样,“平阳姐姐,安乐姐姐气冲冲地跑走了,会不会出事啊?要不我去找找她吧,我怕下人劝不住她。”

    李述听了就一叹。

    安乐那个臭脾气,真是一刻不让人放心,一会儿没人盯着她就能闹出事来。

    她对金城道,“我去找她,你就别去了。”

    好歹安乐若真发起火来,李述有本事压下她。若是金城去了,那只是多了一受气包。

    李述不多耽误,急匆匆就往安乐刚跑走的方向走去,侍女连忙跟上,转眼间这水池上就走光了人。

    沈孝一直目送李述远去,直到她那身华服消失在回廊后,他才慢慢收回目光来。身上才透出一点没藏住的失望气息。

    这才见面说了几句话呀,她就走了。

    沈孝内心正不舍,忽听身旁金城公主细声细气地问,“沈大人跟平阳姐姐好像很熟呢?”

    嗯,当然熟了。他还单方面拉过她的手腕呢。

    沈孝对着金城,神色是客气又疏离的模样,违心撒谎,“臣跟公主并不熟,只是偶尔见过几面。”

    *

    御花园西北角有一座赏景用的二层小楼,李勤一边搀着正元帝往那边走,一边汇报自己治理黄河的事情。

    十月初李勤刚接了黄河差事,第二日就去了黄河畔,风餐露宿,不辞辛苦盯着下头的人干活,日夜都不敢合眼,好歹如今勉强稳住了黄河灾情。

    为了赶上正元帝的寿辰,他昨夜才从黄河畔赶回长安城,奔波过后,他今日的气色显得很疲惫,但反而更有种历经大事后的沉稳。

    李勤道,“父皇,黄河水患已基本控制住了。这一个月以来,儿臣命工部和兵部日夜加固河堤,没有让黄河彻底泛滥。但即便如此,也有三处堤坝没撑住决堤了,儿臣只能将沿岸百姓疏散开来,幸好没出人命大事。”

    这也是难免的,只有三处决堤已经算是治水及时了,若是放任不管,怕是整个河南道都能叫水给淹了。

    正元帝点了点头,刚说了一句“做得不错”,迎面就吹来了一阵十月底的凉风,皇上当时就咳嗽了几声。

    到底年纪不轻了,身体大不如前。

    李勤见状,连忙搀着正元帝进了赏景小楼避风,“天气越来越凉了,父皇别太熬了,您要当心身体。”

    正元帝叹了一声,“家事国事,哪个事不得操心。”

    怎么可能不熬?

    政事还好,有朝臣分担,老七如今也显露出能力,能分忧了。

    可家事呢?把太子关了禁闭,正元帝心中正是难过时候,那毕竟是他最看重的儿子。

    上了二楼,李勤扶着正元帝坐下,捧了一盏热茶,正元帝喝了几口,缓了缓咳意。

    李勤站在正元帝侧面,躬身站着,正好替皇上挡着风,“儿臣接下来准备让工部征发劳工,在黄河沿岸修造缕堤和遥堤,用双堤来治水:遥堤能预防洪水泛滥,缕堤能确保水流迅疾,冲刷泥沙。这样等明年入夏,就算再下暴雨,也不会有今年这样的灾情了。”

    正元帝刚从咳嗽里缓过来,此时声音没什么中气,“这次朕原本害怕河南道整个都要被淹了,幸好有你提的这个治水的法子。”

    李勤谦虚地笑了笑,“这都是儿臣应当做的。”

    正元帝问,“黄河沿岸不少郡守都撤了官,新换上的人可有好好做事?”

    李勤:“父皇放心,新换上的都勤勉能干,儿臣治理灾情时多亏了他们相帮。”

    正元帝就点了点头,“让沈孝去查那帮人,果然一查一个准。多亏沈孝将黄河沿岸的官儿都捋了一遍,把其中的蠹虫都挑出去了。”

    正元帝近来对沈孝愈发倚重了。

    沈孝不仅有智谋,做事也非常干脆利落。他将黄河沿岸的贪官污吏挨个审查了一遍,才不管那些官背后有什么世家姻亲关系网,该搜集的罪名一个都不落。

    他根本不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会得罪多少人,他每一封弹劾奏章上去,黄河沿岸就有一个郡守锒铛入狱。

    他就像一柄刀,将满朝密密麻麻的关系网斩了个干净利落,但同时,也得罪了越来越多的朝中官员。

    正元帝越来越倚重沈孝,就是因为沈孝得罪的人越来越多,他变得越来越孤直。

    正元帝喜欢这样孤直的臣子,因为这样的臣子没有任何退路,所以只能效忠于皇上一人,不会有任何旁支的心思。

    如今在朝中,沈孝几乎就是正元帝的代名词。从前世家厌他嫌他,如今世家畏他惧他。

    李勤见正元帝主动提起沈孝,自然也顺着夸赞,“儿臣治水顺当,都要感谢沈大人将沿岸贪官清理罢了。”

    正元帝点头,“沈孝是个能臣。”

    说谁就看见谁,正元帝目光向下随意一扫,恰好就看见了沈孝的身影。

    不远处的池子上,沈孝正站在那儿,身边站着……金城?

    远远看去,一个高瘦挺拔,一个小巧玲珑,竟然十分般配。

    池子上,李述走后,沈孝就不欲和金城公主多待,况且他跟金城又不熟,没什么好说的。

    他行礼告退,“臣还有事,先退下了。”

    转身就走,留下金城在原地,目光一直追随着他。

    正元帝膝下的公主有二十多个,除了少数几个受宠的,其他的他根本记不过来。

    这会儿看着金城,正元帝也不知那是他排行第几的闺女,但不知不觉间她也长成大姑娘了。

    ……可以拉出去联姻了。

    正元帝心念一动,忽然就问,“沈孝好像没有家室?”

    世家子弟有联姻的功能,因此成婚都非常早。朝堂里像沈孝这种二十五了都光棍一条的人实在是太引人注目。

    自从沈孝成了御前红人后,有一些不跟世家混的官员都打上了沈孝的主意,想跟他联姻。

    李勤敏感地察觉到正元帝的话中深意——父皇想让沈孝当女婿?

    沈孝是孤臣,又十分能干,父皇越来越倚重他了,自然也要好好将他拉拢在手心里。

    更何况沈孝是父皇立起来的寒门典范,如果将公主下嫁给了寒门,这对天下寒门子弟是多大的激励?

    虽说沈孝没有家世,但他自己有能力,官升的快,金城那样在后宫里一抓一大把的公主,抛出去联姻一点都不心疼。

    李勤回答道,“听说沈大人没有婚配,估计是从前用功读书,误了成亲年纪。”

    顿了顿,李勤忽然漫不经心地说起一桩家常笑话来,“说到婚配,平阳皇姐和离也小半年了,今儿想给皇姐拉媒保纤的人可不少。皇姐嫌得跟什么似的,宫宴一散就不知道跑哪儿躲清静了。”

    正元帝听了就笑,“平阳就这个脾气,不喜欢别人在她跟前绕,人一多就躲清静。”

    沈孝毕竟是朝臣,没啥感情;可平阳是闺女,闺女的婚事才是最让正元帝头疼的地方。

    李述受宠,谁娶了她,谁家就是娶了不小的助力,也难怪有那么多人都盯着李述的婚事。

    但也正是因此,正元帝不可能再让一个世家子弟来尚李述,否则这不是给世家增添力量么!

    可除了世家子弟,朝廷里剩下的就是些不入流的官,那些人也配不上李述。

    李述年纪也不小了,虽说公主再老都是凤凰,不愁嫁,可姑娘家韶华岁月就这几年,也不好让李述蹉跎下去。

    愁啊,怎么就没有一个官位高,但是跟朝中那些弯弯绕的势力都没关系的官儿?

    方才刚提起的那个名字忽然就跃入脑海。

    沈孝?

    如果沈孝尚平阳呢?

    这是个一石三鸟的好处。

    一来解决了平阳的婚事难题,沈孝是个孤臣,没身家没背景,平阳受宠,对他而言也发展不了什么势力。

    二来沈孝做驸马后,就成了纯粹的天子朝臣,同正元帝是翁婿关系,做事只会更加鞠躬尽瘁。

    三来,皇上都把最宠爱的平阳公主下嫁给寒门出身的沈孝了,这意义不亚于千金买马骨,一定能吸引更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