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王者-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课迟到的理由,谁知这个学生红着脸怎么也说不出来,老师就算了,让他坐下了。本来学生迟到了,老师问问理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千不该万不该,在这学生坐下的时候,这名无辜的老师望了那学生一眼,就一眼成了这老师侮辱学生的理由。

    这虽是一个小故事,但足以说明,人的眼神的杀伤力有多么的大,萧云可不想被这些古代的人的眼神杀死,开始转动的脑袋,想合适的理由。

    但这可不是上课迟到来的那么简单,弄不好是要死人的,萧云不免有些焦急,脑海里运转了半响,想了半响,终于想出了一个可以勉强作为理由的理由。说是理由其实根本算不上理由。萧云咬了咬牙,心道:“娘的,没法子了,成不成就看老天帮不帮忙了?”

    有了打算,就不惧七王爷的目光了,他迎上七王爷火一般的目光,嘿嘿一笑。却也不说话。

    七王爷盯着他看了半响,淡淡的道:“说说吧,你救下三个反贼的理由?“

    萧云心中早已有了着落,那里还惧这目光啊,呵呵一笑,道:“王爷,下官给你讲个故事吧?“

    “故事?“七王爷惊讶了一下,稍作了停顿,冷冷的说道:“萧大人到有雅兴?”

    萧云红着脸摆了摆手道:“王爷说哪里话,下官不说是想告诉王爷,为何下官要出手相救这三个反贼了?”

    “哦!”七王爷盯着萧云哦了一声,犹豫着道:“难道,答案就在萧大人所说的故事里面么?”

    萧云道:“王爷真是聪明过人啊,一点就透,和你合作简直是太有感觉了,常言说得好,不怕有神一样的敌人,就怕有猪一样的队友!王爷猜的没错,下官的答案就在下官即将要说的故事里面!“

    七王爷嘘动嘴唇默默的念了遍:“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有猪一样的队友!此人说话还当真风趣!”想了想,冷冷道:“最好是这样?”

    萧云赶紧道:“王爷放心,一会儿听了保管王爷满意!”

    “但愿如此?”七王爷收起了问鼎宝刀,冲着殿中央兀自失魂落魄的张士信望了一眼,冷哼了声说道。

    萧云点头哈腰的道:“王爷放心,一定,一定满意,一定满意!”这会儿萧云想不低调一些也不行了,近处的人都用**的眼神望着他,想听听他到底说怎样的一个故事,能让七王爷将这个贼大恶疾的反贼给放了了,远处的人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很有默契地一齐向他看来,众目睽睽之下,萧云就不得不好好蕴量一番了。

    坐在二楼门口的正在人群里寻找萧云,刚才萧云单刀救人的一幕,她因为位置不好,一直没看到,这会儿听人说有人要讲故事,正暗自惊奇:“谁这么大胆,敢在王爷面前救了人,还要讲故事!”正兴致勃勃的找人,一见正是自己要找的萧云,脸上立马露出淡淡的一笑,赶紧搬起了凳子,找了一个好位置,双手托着下巴,两只杏眼宛若一道柳叶眉,进入了痴迷的状态……?

    萧云想了想,慢慢的走到了大殿的中间,抱起双手朝人群里四方看客行了一个大礼,方才蕴量了一下情绪,哈得里一声笑,朗声道:“实不相瞒,下官这故事可有些来历,希望各位听着莫要生厌哦!”

    人群里轰然起了响动,不少人更是窃窃私语。

    小郡主挨着七王爷坐着,两只眼睛瞧萧云满脸的稚气,却要学着老气横秋的样子,不由得抿着嘴巴偷偷一阵好笑。

    萧云蕴量了一阵,方才朗声切入了正题:“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的地盘上有十二个国家,而这十二个国家之中呢,又七个强国,这七个强国就不用下官多说了,诸位也都知道了是吧?“

    “战国七雄吗?秦、魏、赵、齐、楚、韩、燕!”人群里不少人听到这里,还是惊叫了起来。

    萧云拍了拍手,叫道:“不错,大家记性很好!”顿了顿继续道“在这七个强国里,有一个叫楚国,另一个叫齐国!不惜的是在这两个强国之间,夹着一个小国,这个小国名叫宋国!“

    “可怜的娃啊!“萧云做了一个痛苦状,继续说道:”物竞天择,弱肉强食,小国注定是要背那些大国攻打的。不久,楚国就动了打宋国的念头,可一直没有借口,思来想去,决定还是出兵,不过在大战之前,他决定还是要对兄弟国家晋国支会一声,免得动起手来彼此伤了和气。基于这个考虑,楚王就派遣了自己得力干将申屈出使晋国,楚庄王特意嘱咐不要从宋国经过。“

    一干看客听出了点苗头,纷纷颔首,就连七王爷也双眼迷离了起来,显然是在认真听。

    整个大殿唯独,陆楚楚坐在二楼靠近大门厅的位置,一脸笑意的望着萧云,神情仿佛不是在听故事,而是在看故事,说的不对,应该是在看人。

    萧云咳嗽了两声,清了清嗓音,满意的望了一眼大殿众人的神情,再次朗声说道:“哪知,这高等的机密,不知如何被宋国的国君华元听了,觉得这是对宋国的莫大侮辱,就设伏击杀死了楚国的使者!”

    “啊……宋国也太莽撞了,这一下岂不是被楚国找到了出兵的借口……?“人群里开始有不少人叫嚷了起来。

    萧云没理会众人的叫嚷,沉着声音继续说道:“你杀了我的使者,我岂能就此罢休,楚国听说了这件事,顿时大怒,“投袂而起”,出动大军包围宋国国都整整九个月。”

    “这真不是楚国想要的吗?”人群里不少人小声嘀咕了起来。

    萧云斜眼偷偷的瞟了一样七王爷,只见七王爷撑着脸,双眼半开半合,似在听,又似不再听。让人有些摸不著头脑,萧云暗骂了声,收回目光勉强的冲着人群里笑了笑:“这一番打斗,宋国自是吃不了消了,宋国国君急忙派遣使者到晋国求救,不想,晋国上一年刚被楚军打败,不敢冒与楚国全面冲突的危险,只是派解扬为使者劝宋国坚守,不要投降。解扬在赶往宋国的途中,恰好经过了郑国!”

    “哈哈,越来越有意思了!”

    萧云瞟了一眼七王爷,七王爷依旧眯着双眼,不置可否的坐在长椅上,一动不动,神情宛若一尊入定了弥勒佛。萧云知道故事还没有打动他,得加把火候,这可是自己最后的法宝,早知道七王爷是这个表情,刚才就不该把话说的那么满了,现在是骑虎难下了。唯有硬着头皮上了。

    “和楚国的使者经过宋国一样,晋国的使者,被郑国国君当做奸细抓了起来,并把他交给了楚国。听说抓到了奸细,楚庄王亲自接见晋国的使者解扬,企图买通他,要他向宋军喊话,说晋军不再提供救援,断绝宋军的希望,解扬不同意。经楚庄王几次威逼利诱,解扬才答应下来。”

    “这下好了,宋国不亡也得亡了!”看客里不知谁开始吆喝了起来,神情却伴随着惋惜的神情。

    “可一切出乎楚庄王的意料之外!”萧云冷不防的冒出了这么一句。

    就在这时,萧云看到七王爷双眼缓缓睁开了来。就这么一瞬间,萧云心头一喜,道:“有效了!”

    *********************************************************************************************第二更了,各位请给首订哦!
………………………………

208章 :一个理由

    

    '正文'208章:一个理由

    ………………………………

    萧云压着激动的心脏,继续用深沉的声音说了下去:“当楚庄王信心满满的押着解扬来到望城中的楼车上,就命令他依照先前的约定朝宋国国民喊话。解扬表现的相当听话,不待楚庄王下令,就对望城楼上大声疾呼,说晋国援军不日就到,请宋国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楚庄王发觉自己被骗了,但又一时无法阻止身处高空的解扬,只能眼睁睁看他把话都喊完。等把解扬放下来之后,楚庄王对解扬说:你这个人不讲信用,所以也不能怪我不守信用了,我现在要将你砍头!解扬对楚庄王说,我是一个使者,按照“礼”,我的使命就是忠实传达国君的意思,我是尽职的!你现在想杀我也可以,不过当初你是为了一个使者的死而发起了这场战争,你要是把我杀了,自己不也是一样吗?”

    原本安静的大殿,突然沉静了下来,萧云微微楞了楞,心道:“娘的,这比预期的效果还要好啊!”

    稍微兴奋了一下,接着后面的故事说:“众人本以为楚庄王会杀了解扬,岂料楚庄王却没有这么做,反而释放他回晋国。长期围困而无战果,楚庄王打算退兵,可申屈的父亲拦在车前,说:“我儿子不惜生命以完成楚王的使命,难道楚王要食言了吗?”楚庄王一时无话可说。于是申屈父亲建议在宋国建造住房、耕种土地,表示要长期占领宋国,宋国就会表示屈服。宋国见楚军不肯撤退,就派了华元使者来谈判。华元半夜里潜入楚军大营,劫持了楚军统帅子反,说:“我的国君要我为使者来谈判,现在城内确实已是‘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但是如果订立城下之盟则情愿举国牺牲。贵军退到三十里外,我国唯命是听。”

    一干武将显然没听过这么惊心动魄的故事,萧云话音尚未落地,便听得人群里有人出声询问:“后来如何?”

    萧云朝七王爷弊了一眼,见七王爷也是一副等待的目光,微微笑了笑,重新见目光移会了大殿的众人脸上,笑道:“这还用说吗,有人质在手,楚国当然不会乱来,第二天报告了楚庄王,楚庄王毕竟是雄主,思前想后了一番,觉得自己这般攻打宋国,的确有些不道义,所以第二天接到报告后,楚军真的退三十里外,和宋国停战,双方保证不再互相欺瞒,华元作为这项和约的人质到楚国居住。“

    一干看客之中多半是武将,听了半响,并不知晓这故事和斩杀张士信等人有何关联,一时也不明所以,纷纷瞪大着眼睛望着七王爷。

    七王爷一直默默的坐在长椅上,双眼半开半合,似乎对萧云所说的一切浑然不在意,实则一切听得清清楚楚,这个“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故事,他熟读汉家兵书,岂能不知。况且这个故事之外,还有一个故事“彭城相会”。

    四百五十年前南朝刘宋与北魏发生战争,刘宋发起北伐,先胜后败,战略据点彭城被包围。江夏王刘义恭率领军队死守彭城(今徐州),北魏太武帝想一举打过长江,派出李孝伯为使节进彭城劝降。刘义恭派了张畅为代表与李孝伯谈判。

    张畅和李孝伯都是当时的“名士”,尽管处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但他们在谈判中却仍然是文质彬彬、礼貌周全。

    李孝伯一早就出发了,上路前携带了北魏太武帝赠送给刘义恭的骆驼、骡马,以及貂裘及葡萄酒等北方的土产食物,到了彭城的南门。城门还没有打开,张畅在城头与李孝伯招呼。李孝伯带着嘲笑的口吻问道:“贵方为何匆匆忙忙的紧闭大门、高吊城桥?”张畅回答:“我们的国王考虑到魏主营垒未立,将士疲劳,十多万人拥挤在一起,有可能要踩踏成灾,因此暂且闭城。等待贵方休息士马,然后共治战场,选好日子交相游戏。”李孝伯说:“贵方何必夸耀自己有十万人马,我方良马逸足,如果云骑四集,足以相拒。”张畅回答说:“我如果要夸耀,那就要说百万人马了。十万只是我们国王的常备军士。另外这座城里有数州士庶,足以组成营伍,我还没有提到呢。我本斗智,不斗马足。北方原来就是产马的地方,马匹众多并不值得夸耀!”李孝伯说:“不是这样的,守城,是贵方的长处;野战,却是我之所长。我之恃马,犹如君之恃城耳。”

    张畅打开城门,也不带随从,出城与李孝伯相会。李孝伯交代了带来的礼物,张畅也转达了刘义恭送给北魏太武帝的礼物:南方特产的螺杯、粽子。李孝伯又代表北魏太武帝索要酒和“博具”(娱乐用具)。张畅一面叫人去取,一面指责说:“刚才您所说的”向语二王”,不是礼貌用语,而且”有诏”之言,那是贵方自己国内的称呼,怎么可以在这里使用?”李孝伯说:“”诏”和”语”,”朕”与”我”,不都是同义词句吗?”张畅说:“如果是一般用词,确实可以通用,但在对谈当中,这样的用词贵贱有等。所以您所称”诏”,非所敢闻。”李孝伯又说:“贵军统帅是人臣吗?”张畅说:“是呀。”李孝伯说:“邻国之君,为什么不能称诏于邻国之臣?”张畅回答:“您这说法不可闻于中华,况且我们统帅以国王之贵,还能以邻国之君来自称吗?”

    一番带着机锋的寒暄过后,李孝伯将话题转到主题上,他向张畅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