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王者-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汉军,汉军在全然不知情的情况下,必然会全力来争夺我军长枪,到时候……?“萧云嘿嘿冷笑了声,继续道:”只要汉军双手沾手,立即烧伤手掌,青烟直冒,惨叫一片,无人再敢上前来?“

    朱文正点了点头,道:“萧大人此计的确不错,有将军镇守水门,本帅放心了!”

    数十万的大军,在张定边的率领下,对洪都的水门冲杀了过去, 洪都水门不大,数百根木栏将水门围得严严实实的。丝毫看不出里面的动静。

    “弟兄们,水门到了,攻下水门,拿下洪都!”张定边大刀一挥,数十万大军呼喊一片,冲杀了上去。

    “扑哧……?”数千把长枪从木栏中刺了出来,明晃晃的枪头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抓住这些长枪!”张定边下令道。

    数万兵卒的大手拼死用手抓住刺出的长枪,木栏总算没有再有长枪刺出。

    “大帅……抓住了长枪了……?”一个兵卒满脸兴奋的对张定边抱拳道。

    张定边哈哈一笑,道:“好!很好,朱军已经快支撑不住了,兄弟们冲杀上去,攻下水门,那下洪都!”

    “好!”数万兵卒齐呼,声响如雷。

    “不好了……大帅……又有长枪了……?”人群里一声呼喝,跟着数万人齐声惊叫起来。

    这一次,却不是惊喜的呼喊声, 但见月色下,青烟滚滚,一道一道的火光从木栏中迅速刺出,数万汉军与先前一般,双手抓了上去,登时惨叫连连,身后的兵卒吃了一惊,放眼望去,但见,木栏中长枪不知什么时候被烧得通红,火一般的光芒从木栏中迅速刺出。

    ”快,用水!”张定边立即下令!

    ”呼啦”,数万汉军将大盆大盆的河水倒入了木栏,谁知里面早有准备,刷刷刷的数声,漫天的羽箭从中射出,汉军一来毫无准备,二来方才惊心动魄的一幕,着实吓了不少汉军,数万大军在前,竟一时不敢上前!

    张定边见水军早有准备,恐怕一时难取胜,当下一声冷喝道:“把人带上来?”

    “是!”几个亲卫兵一声吆喝,转身冲入了大队人马之中,不多时,一干亲卫兵押着三个人来,为首一人,肤色吆黑,身材高大,虽然被绑着双手,神色却丝毫不惧!“第二个是个胖子,挺起的大肚子,若再捏着一副佛珠的话,活脱脱一个弥勒佛!他低着头看不出他的脸色,第三个人身材瘦弱,一副落地秀才的模样,被人押着,却仰着头,一双三角眼冷漠的望着眼前的一切!“

    ……………………………………………………略作修改了一下!
………………………………

败将也千古

    

    这些天,小景去了一回北京, 四处看了看,看到了当年的元大都,心中突然想起一个来,今天小景要写的这个人,其实是小景很不愿意写的,他就是王保保。前些日子,我介绍了张士诚、陈友谅,很多人看了之后,不少人问我,元朝若是没有刘福通这个人,会有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的起义么?“对于这个问题,我却不敢回答,并非我不愿意回答,实乃是这个人太不出名,每次看明朝的电视剧时,也总是以配角出场,更多的时候,是路人甲,或者是路人乙,比起一代枭雄陈友谅、张士诚他了不是一星半点。今日小景闲来无事,就将此人的人生经历查阅了一番,发现此人的人生经历其实并不比张士诚、陈友谅差多少,但何以二人成就了一代枭雄,此人却沦为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呢?

    ^^^^^^^^^^^^^^^^^^^^^^^^

    以小景看,一个人要成功,虽需要真本事,但更需要的是运气。没有运气的人,他有再大的本事,也不会成功,要么……壮志未酬,便糊里糊涂的死掉;要么,明明一身本事,却被人压制排挤、郁郁一生。最终发出的感叹也不过是“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叹。

    小景虽二六岁,但读书不少,历史之中,这样的人不少,少年之时,才华惊艳,却总是挣扎不得出头,最后流于平庸,穷困倒一生。最后郁郁而终。

    但今日小景读罢此人,才发现,此人虽出身低微、不曾习文、练过武功,要出人头地,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成。或许注定他一辈子也不会成功,直到胸中这份仇恨磨砺平了,成为一个平庸的农夫……但不幸的是这个小人物,却成功了,成为元末或多或少的英雄人物。成为朱元璋一生所称赞的奇男子。今日小景就带着众位去瞧瞧这个六百年前的小人物。

    王保保 , 胡名扩廓帖木,本姓王,小字保保。沈丘人。其父亲是中原人,母亲是元朝末年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察罕帖木儿之甥,后为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元末兵起后,从察罕帖木儿组织地主武装,镇压红巾军,元惠宗妥欢贴睦尔赐名扩廓帖木儿。

    王保保是汉人(不是现代意义的汉人,当时汉人专指北方在金朝就与异族联合的汉族人,原来南宋境内人当时被称作南人)。 严格说王保保是个汉人与维吾尔人的混血儿。

    《明史》列传第写道:“扩廓帖木儿,沈丘(今天的河南一带)人。本王姓,小字保保,元平章察罕帖木儿甥也。察罕养为子,顺帝赐名扩廓帖木儿。”

    王保保的父亲是一个姓王的汉人,母亲是察罕帖木儿的姐姐(维吾尔人),他从幼年到1361年一直叫王保保,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他身份的全部。

    因为察罕没有子嗣,所以他从王保保孩提时期就收为养子,这就是王保保从外甥到养子身份的转换。察罕让王保保既受汉人的教育,又让他受蒙古人和维吾尔人的教育,使王保保身材魁伟,颇有英雄气质,虽然王保保承受了多重文化遗产。

    察罕本身的汉学修为也很高,曾经参加元朝的科举考试,并且中过举人。

    1361年,察罕派他运送迫切需要的粮食到京师。他受到当时皇上妥懽贴睦尔的接见,并被赐予蒙古名字“扩廓帖木儿”,这是他以蒙古名字取代汉名“王保保”的开始。

    王保保与他同时代的很多仕元的汉人(特别是读书)一样,既完全认可自己人的汉人身份,又完全认可自己元朝臣子的身份。或许这是因为,政治和民族在他们那个时代的人看来,根本就是两回事儿。(至少他们觉得应该是两回事。)

    元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察罕在至正12年起义兵,转战河南、河北,收复汴梁,击退刘福通,平定山东,降田丰,“灭贼几尽”。后来在察罕总大军围益都的关键时刻,降将田丰刺杀了察罕,逃进了益都城。元惠宗即在军中拜扩廓帖木儿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太子詹事,仍便宜行事,总其父兵”(《新元史•;;扩廓帖木儿传》),开始了扩廓一生中辉煌的一页。这一年是元至正22年,即1363年。

    至正二十二年,王保保的养父(也是他的舅舅)察罕帖木儿在益都被降而复反的红巾军将领王士诚、田丰谋杀。王保保袭父职,拜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即领兵破益都,杀田丰、王士诚。次年,驻兵太原,与中书平章孛罗帖木儿为争夺地盘不断发生冲突。此时,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欲夺帝位,勾结丞相搠思监,以王保保为外援;御史大夫老的沙则支持顺帝,依靠孛罗帖木儿与之相抗。二十四年,孛罗进驻大都,皇太子逃往太原。二十五年,王保保讨伐孛罗,进逼大都,顺帝即杀孛罗。王保保随皇太子入京,进为左丞相。皇太子屡欲自立为帝,王保保不从,请求外出带兵。封河南王,总天下兵,代皇太子出征,驻河南,与军阀李思齐等发生冲突,互相攻伐。二年,顺帝削王保保兵权,分其原统军马,另立大抚军院,由皇太子总制天下兵马,专防王保保。次年,王保保进据太原,杀元廷所置官吏。顺帝下诏削王保保官爵。 但很快,农民起义爆发。察罕在至正12年起义兵,转战河南、河北,收复汴梁,击退刘福通,平定山东,降田丰,“灭贼几尽”。后来在察罕总大军围益都的关键时刻,降将田丰刺杀了察罕,逃进了益都城。元惠宗(即元顺帝)即在军中拜王保保为“银青光禄大夫、太尉、中书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太子詹事,仍便宜行事,总其父兵”(《新元史•;;扩廓帖木儿传》),开始了扩廓一生中辉煌的一页。这一年是元至正22年,即1363年。

    1368年8月明军攻陷大都后,于年六月进行了次北伐。由常遇春帅步骑九万出北平,经过会州、锦州、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地方)、攻下了开平。元惠宗逃到开平以北的应昌,即现内蒙古达来淖尔湖的西南岸。一代名将常遇春,在完成这次任务后,暴疾卒于回师途中,年仅40。代蘀常应付东面战场的是李文忠。

    扩廓此时在西方,可能是作为对明军第一次北伐的牵制,扩廓带军包围了明将张温据守的兰州。明军派出的援军被扩廓全歼,援军首领于光也被残害。

    ^^^^^^^^^^^^^^^^^^^^^^^^^^^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立即于洪武三年一月三日开始了第二次北伐。在制定进攻方略时,包括名将徐达在内的所有将领都异口同声地建议大军直扑应昌,逼扩廓从兰州撤兵。可见徐达等人都不太情愿直接与扩廓。但太祖力排众意,命令明军兵分两路。西路由大将军徐达自潼关经西安救兰州,寻机歼灭扩廓;东路由左副将军李文忠出居庸关,直捣应昌。这是使敌人“彼此自救,不暇应援”的方略。(《明鉴易知录·卷一》)战事进行到四月,东西两线都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事变。东线是元惠宗于4月28日因病突然逝世,元惠宗孛儿只斤氏,讳妥欢帖睦尔,蒙古文献称为乌哈图汗。在位37年,年51岁。在位期间荒淫无度,任用奸党,戕害忠良,对南方的反叛也姑息任之。但他心灵手巧,曾制造宫漏,奇妙无比,又会观天象。可惜成吉思汗打下的大好江山毁在他手里。他的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即元昭宗,比力克图汗即位,改元宣光。(元朝…宣光元年为第二年即明朝…洪武四年,本年仍为至正30年)在此国丧前后,李文忠已经先后夺取了应昌外围的重要据点兴和、察罕淖尔等地,五月13日,李文忠在离应昌百余里的地方从一俘虏的口中得知元惠宗死讯,督师急弛两日至应昌,“明日克之,获元主嫡孙买的里八剌并后妃宫人……唯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与数十骑遁去。文忠亲帅精骑追之,至北庆州,不及而还。”(《明实录》)。东方战场以北元的惨败告终,《皇明资治通纪》在评论第二次北伐东方战场时记:“大军所至,朔廷遂空。”

    西部的扩廓也遭到了惨败,这就是明初的沈儿峪之战。扩廓在听说徐达援兰州的消息后,急忙固守兰州东面的定西准备迎击。四月,徐达在沈儿峪全歼扩廓军。“达出安定,驻沈儿峪口,与王保保隔深沟而垒,一日,达整众出战,大败王保保兵于川北乱冢间,……保保与其妻子数人从古城北遁去,至黄河,得流木以度,遂出宁夏奔和林。”(《明鉴易知录,卷一》)西部的战事也结束了。

    扩廓逃到和林不久,元昭宗也来到这里(和林是成吉思汗的故都,又称哈喇和林,1912年一个外国人在外蒙的额尔德尼昭地方发现著名的兴元阁碑,证明这里就是古代的和林),对扩廓以国事任之。从此扩廓开始了独撑将倾天下的重任。

    到了1373年,朱元璋集结了15万军队,分三路次北伐。中路大将军徐达,由雁门直趋和林,摧毁元朝的指挥部;东路左副将军李文忠由居庸关至应昌,然后直扑土拉河,从西北面攻击和林(几乎是长春真人丘处机西游的路线);西路征西将军冯胜出金兰取甘肃,各将兵五万。

    东路军李文忠一直打到胪朐河,接着在土剌河击溃哈喇章等,进至拉鲁浑河畔的称海,被蒙古大军包围,李文忠勉强撤退。但损失惨重。

    中路军徐达遇到的是劲敌扩廓帖木儿。这一次,在明与北元的大对决中,扩廓巧妙而坚决地击败了明朝第一大将徐达。扩廓用诱敌之计将明军逐渐引入其纵深。徐达的先锋是常遇春的内弟、后来在洪武21年威震漠北的蓝玉,出雁门后,在野马川(《口北三厅志》云,野马川在“宣府西路膳房堡口外”)遇到胡寇,追至乱山(位置待考),取得了小胜。接着到了土剌河,“与王保保遇,击败其众,保保遁去。”很明显,扩廓在诱敌深入。他亲自率领小部队且战且退,把敌人引向和林。而他手下的大将贺宗哲率领主力在和林以逸待劳。果然,“扩廓遁,与贺宗哲合,而拒我兵于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