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钢铁风暴-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点名望, 再加上现在日军已经兵陈平津一带, 以日本人的贪心, 绝不会止步于长城, 待其消化了热河, 东三省之后, 必然再度引兵南下。 平津一带受战火涉及, 办实业已是千难万难。 而姜司令又是求贤若渴, 现在西北已经创办了一家大型的化肥厂。 用不了多久就能完工投产, 贺兰山盐厂的大举开发, 还有天水钢铁厂的投产, 可见姜司令在实业上的雄心。 几位都是化工业方面的实业巨子, 何不一起去兰州看看, 也好一睹能数次重挫日寇的姜司令是何等的风采。 ” 周学熙劝说道。

    “实不相瞒。 若是周老先生早个一年多提出来, 我也会先去西北看看, 但现在我在南京, 上海之间奔波了数年, 与交通银行。 金城银行, 中国银行的一些重要人物都进行了磋商, 已经大致达成了共商, 决意在南方建造一座硫酸厂。 在早四五年前, 我们便有了这个想法, 前前后后也跑了几年走通关系, 拉拢资金。 作了一些承诺, 若是到最后关头单方面毁约 , 于我个人与公司而言, 恐怕难以办到。”范旭东苦笑一声说道。

    “早个一年多 九一八事变日军进攻奉天城到现在也不足两年, 姜司令当时才刚撤出奉天,连个容身之所都没有, 哪里知道前程, 也就后来在西北安定下来之后才大肆兴办实业。 一边要安顿数十万人, 又要扩军备战, 姜司令能做到如此地步已经非常人所能想象了。”

    周学熙露出一丝无奈的神情, 不过官海商海沉浮几十年的周学熙自然不会被三言两语所阻, 自从他从以袁内阁时期财政总长的位置退下来之后, 周氏集团虽然有过一段时间的壮大, 但随着周家淡出权力中心, 地方军阀无不将这些大实业家视作香饽饽。周氏集团已经被人盘剥过十数次, 现在已经开始出现萎缩。 地方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 哪里应付得了。 周学熙是北人, 又不愿意去湿热的南方, 再说周家在南京方面全无底子, 就是去了南边也未必见得情况会好多少。 而此时姜立适时的伸过来了橄榄枝, 周学熙自然要适时的抓住机会。作为姜立第一个交待要办的事, 周学熙自然要尽力办得漂亮一点。

    “确实如此, 跟其他地方实力军阀比起来, 姜司令所为无不让爱国之士振奋莫名, 然明俊这几年确实已经跟南京的一些银行谈妥, 现在一只脚已经站在了成功的门槛了, 断无再回绝之理。 倒是辜负了姜司令的一番美意了。” 王小徐等人不无可惜地说道。

    “事情应该还有变通之处, 永利公司的技术骨干也不是一两人, 范经理几位何不做两手准备 跟范经理这几年四处走关系, 拉资金可不一样, 姜司令对于振兴民国实业之决心是前所未有的。 至于周某活了这大半辈子还未看到过, 创办一家规模不低于5万吨的硫酸厂不用永利公司出一分钱, 这笔钱全部由姜司令来想办法。 其中大部分是西北自筹的一些钱, 还有姜司令出面跟西北一些大金主拆借的。”

    周学熙着重强调了姜立对于西北制酸化工业的支持。 “几位也能看到姜司令这两年的所作所为, 从奉天会战, 淞沪抗战, 还有眼前的长城抗战可以看出15路军已经成为了抗日军队中的中流砥柱。 姜司令有言, 西北军工体系已经初具规模, 但仍有缺陷, 急需有识之士前去兰州襄助一二。 范经理, 陈,王几位经理皆一时才俊, 何不做两手准备, 不管是西北还是南京, 都是为民国的国防工业作贡献。 帮助西北同时建立自己的制酸工业, 也能更大程度上壮大其规模。”

    陈调甫, 范旭东等人对视了一眼。

    “跟南边各家银行商谈都是由我出面, 我现在已经是箭在弦上, 还望周老先生代为向姜司令谢过其好意。” 踌躇了一阵之后, 范旭东无奈地说道。

    “明俊, 我倒是觉得周老先生说得有道理, 咱们可以一边在南京办厂, 同时也在兰州办厂。 左右姜司令那边不用挤占咱们现有的资金, 只不过多抽调一组人手, 不会太影响咱们现在的计划。 难得姜司令看重咱们这些人,若是直接拒绝, 难免寒了姜司令一番苦心。 ” 半晌之后,陈调甫说道。

293章 陈调甫的决定

    “是这个道理, 况且西北距离南京如此偏远, 满足其自身需求尚且不足, 不会跟南京形成竞争。”见陈调甫松口, 周学熙心头一喜, 连忙打蛇随棍上说道,“南京是中央不假, 但姜司令的所作所为也都是为国为民, 都是在国内发展实业, 难道还要分得南京跟西北这么清楚 眼下人多力量大, 遇到日军入侵, 姜司令不是打得比谁都厉害 ”

    “既然德元兄有意, 我看这样安排也好, 西北这一两年对于实业的支持力度是民国有史以来见所未见的, 如果不是明俊你这边都已经安排妥当, 我也会选择去西北。” 王小徐一旁也点头应是。

    “好吧, 我先去一趟兰州, 如果跟姜司令当面谈妥了, 还得让侯德榜在海外多买一套设备才成, 姜司令那边的资金什么时候能到位” 陈调甫点头, 然后又看向周学熙道。

    “ 两个月之内就会准备就叙, 否则我就算变卖周氏集团的家产也不会在几位面前食了言。 ” 周学熙一听连忙保证道。“我看陈经理还是近日起程, 姜司令那边可是求贤若渴呢。说不定资金到位的时间比我预料的还要短。”

    “好, 我一个搞技术的也没什么东西好收拾, 明天就出发去兰州。” 陈调甫点头。

    “看样子周老爷子这次是真的打算把周氏集团都搬到西北去了。” 事情谈妥之后, 见周学熙离去之后, 王小徐笑着说道。

    “周老爷子说得也在理。 平津现在不太平了。 咱们永利公司也得早做打算。 原本我认为最好是迁去南京, 不过经周老爷子这么一说, 最好也分出一部分去西北,西北虽然贫困了一点, 但姜司令声望颇佳, 平定了西北军雄割据的局面, 对于实业的扶持力度比起南京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修路。 办厂, 移民做得有声有色, 过个十几年, 完全是可以发展起来的。 说实话, 如果不是南京那边的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我还真想去西北看看呢。” 范旭东感慨了一句说道。

    “ 也不用可惜, 年产5万吨的硫酸厂, 没个一两年的时间哪里能建得起来,咱们到时候看看是南京做得更好, 还是姜司令的决心更大。” 陈调甫笑道。 从心底上讲, 他更愿意看好姜立而并非南京。 从出资的意愿便可以初步判断, 范旭东在南边奔波了两三年才把这件事设定下来, 而姜立那边却是自己把钱筹集了来请人, 双方办硫酸厂的决心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 范旭东此时没有了选择他却有。

    “打到这个时候往往就看双方各自坚持下去的意志了。 南京一味担心战事扩大, 日军寇击华北。 耽误了自己的剿共策略, 动摇自己的统治基础。 然日本也并不是打得有多轻松, 如果南京跟咱们能加把劲, 北面李杜, 马占山的联军, 各路义勇军也能减小相当的压力。 日军首尾难顾, 两线作战。 从这方面讲, 咱们完全可以签定出更加体面的停战协定。可惜啊, 数万将士死伤, 最终还是丢掉了热河, 下次日军的前锋就可以直抵平津了。” 王铁汉站在蜿蜒的山道上看着山脚下青翠的山林, 神情惋惜地说道。

    “ 打不动了, 我的29军原本就是强撑着一口气, 北上抗击日寇时还要连夜过北平, 免得让人以为是一群叫花子。 长城抗战期间若不是朝治老弟多有接济, 恐怕29军早就维持不住了。 比不得朝治老弟大树底下好乘凉呢。”宋哲元摇头苦笑道,“到现在伤亡近半还是小事, 弹药, 粮晌的消耗根本没地方去补, 再接着打一去, 弟兄们只能饿着肚子, 提着烧火棍跟日军去干架了。”

    “也是。”王铁汉也叹了口气,连抗日意志颇为坚定的宋哲元都如此说, 更遑论其他部队。 暂1军背靠西北,枪枝弹药都有稳定的补充, 就算是飞机坦克也是能征调上来的, 相对于暂1军又有几家势力有这个底气。“长城一战之后日本人也要消停一阵子了, 等他们消化掉了东北与热河, 后面咱们恐怕又要并肩作战了。”

    “与南京比起来, 我更愿意跟15路军搭伙。” 宋哲元闻言一笑, 然后又说道,“日军的兵锋可还未止歇, 占了热河之后, 不止是东三省, 恐怕察哈尔也难以幸免于难, 不知朝治老弟对察哈尔的局势怎么看”

    “对于15路军来说,不管是谁领导察哈尔的抗日军队都比日军占领察哈尔来得好。 不过南京可不这么看, 介时察哈尔有变, 15路军最多只能做到不偏帮察哈尔, 但也不会听从南京调遣。”

    王铁汉眼神一动说道, 冯玉祥去年北上察哈尔并不是什么秘密, 西北军在察哈尔还是有些基础的, 宋哲元早年也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 对冯玉祥十分忠心, 如此一问, 虽未明言, 但无异于是在问他对于冯玉祥在察哈尔东山再起的态度。

    “姜司令也是这个意思”宋哲元十分灵敏的反应到王铁汉回答的是十五路军的意思, 追问了一句道。

    “嗯,我跟司令交流过意见了。” 王铁汉点头认同地道, 在南京与日本方面商谈结束长城战事的同时, 察哈尔同盟军已经呼之欲出了。 这件事他专门请示过姜立。

    “如此甚好, 对于朝治老弟与15路军的情谊, 宋某没齿难忘。 日后15路军有用得着宋某的地方, 宋某必鞍前马后。”宋哲元对王铁汉拱手说道。

    “ 日后15路军再度提师北上抗击日寇之时,再与宋兄并肩而战。” 虽然此时与宋哲元交情不错, 但对于鞍前马后这种话也只能姑且听听, 当不得真。 不过姜立对于抗战颇为坚决的29军也比较看得来, 吩咐王铁汉与29军走得近一些, 毕竟像29军这样的军队以后必定要选择依附一方势力的。

    “一言为定。”宋哲元认真的点头道。

294章 军工进度

    “ 这德国未免也太过小气了一点, 咱们西北都付出了那么多,德国还在这些资金上寸土必争, 一点步都不让, 早知道当初投给德国人的那些钱还不如拿去喂狗了。” 邵力子看到清单上的一些合作类目还有最新的谈判进展不由怒声说道。

    “别人有技术, 没有他们的技术咱们就是手里拿了钱也做不成事。 只能等这些学子们早日成材, 来解决这些不必要的支出了。 范旭东那边几年前要办硫酸厂, 氮气厂的消息才放出去, 英国的卜内门与德国的蔼奇颜料工业公司虽然都表现出了合作的意向, 但也提出了12年之内不得在华东, 华南各省建立分厂,并且氮气公司的硫酸氨产品必须由英德两家公司联合包销, 相比之下, 咱们获得的条件已经算是十分宽裕了。 这后面希特勒还是起了不少作用的。”

    姜立站在大学新落成的大型图书馆看着草坪上来来往往的学生淡然一笑道。西北与德国合作的化肥厂还只完工了一部分, 相对于以后的西北农业的发展, 一家化肥厂无法满足需要, 而范旭东提出的硫酸厂以后既可以衍生出炸药厂, 又可以用来生产硫酸铵等化肥产品。 再加上范旭东, 侯德榜在制碱工业上的成就, 姜立自然是要想方设法把人给请到西北来。 而此时德国虽然并未在价格上作多大的让步, 但在技术的开放上,还有技术工人。 工程师的输入上却作出了相当的让步。 而这点却是姜立最为看重的。

    “嗯。德国技师的帮助确实帮我们少走了相当的弯路。高射炮在德国技师加入之后进度相当快, 预计一个月之后, 兵工厂就能试制出127的样枪, 经过实验,半个月前, 采用德国技师冶钢质量与制炮工艺的提高, 生产出来的火炮比起咱们自产的火炮每门要多打两百多发炮弹。 ”

    陈靖国只是拣了其中几点提了一下。 至于坦克的研究原本单靠西北自己的力量, 坦克的制发与生产恐怕得延迟一两年。 但有了生产授权许可对于德国派来的军工技师来说却不具备生产上的难度, 跟这些德国技师一起加班加点的工作 ,学习, 坦克研究处的消息也在飞速的提升着。 距离推出改进型样车的时间恐怕几个月后也会有着落。 而这只是军工生产方面。 在其他方面化肥, 农药的生产上也有升足的进步, 可以说送给希特勒的那笔钱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长劲, 当然, 这也是此时德国还未建立起自己的装甲部队, 造出新锐战机时双方共有的热度。 一旦德国解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