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钢铁风暴-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降吧, 以马旅长你的才能, 在军座手下应该是会受到重用的, 我们大当家杨耀峰你应该听说过, 投了军座手下当了个旅长。 军座占了宁夏后, 也是需要一些本地人帮助维持秩序的。”马东跃劝说道。

    “杨猴小子也降了45军 他当了旅长, 我要是投过去, 能给什么位置 ” 马宝琳问道。

    “军座的心思我怎么揣测得到。 我个我也无法给你保证。 总之越早投降对你越是有利。 一旦开打。 马旅长你手里的底牌可就全没有了。”

    “ 我考虑一下。”马宝琳吸了口气, 暂时没作答复。

    “言尽于此, 马旅长好自为之吧, 另外再跟马旅长说一句, 石嘴山也被我们打下来了, 守石嘴山的一个团不肯降, 整个自团长以下, 死伤一千六百多人。 团长。 几个营长当场阵亡。 如果马家军都是这个守城的套路, 马旅长认为省城能守得住吗 ” 临走前马东跃又补充了一句。

    马宝琳身形一震, 这才多久, 一天的功夫石嘴山便被夺了下来, 石嘴山的防御不比平罗差, 若是在平时, 马宝琳是怎么都不相信有人一天便能攻下石嘴山, 可亲身经历了平罗防御战之后, 马宝琳相信这个世道上确实有比马家军强大得多的军队。

    “旅座, 这家伙说得有道理。 咱们平罗不到一天就丢了, 石嘴山也丢了。 这里一路到银川都无险可守。 沿途的一些小堡塞哪能挡得住45军的攻击 不出几天45军便要攻到银川城下, 马司令铁定打不过45军, 要不咱们降了吧。 迟不如早。 ” 马富贵头上还包着纱布, 哭丧着一张脸。他见机得早下了城墙, 不然现在只能跟城头上的那些人一样变成一堆碎肉末了。 只是运气不好, 跌了一跤摔了额头。 但相对那些被打得尸体都找不到的同僚, 他的运气无疑又算是不错了。

    “可是马司令待我不薄。” 马宝琳还有些迟疑。

    “ 马司令是待旅座不薄, 可这不是咱们不敢打, 委实打不过45军, 拼了老命也落得这般田地, 难道真要为了马司令把整旅的弟兄都葬送在这里” 马富贵与另外一个团长急了起来。

    “罢了, 你们说得对, 不是咱们不给马司令卖命, 确实差距太大了, 降了吧。 另外再给马司令发一份电报通知一下, 让他有点准备。算是我能为他做的最后一点事了。” 马宝琳叹了口气, 马东跃说得对, 平罗失抑并非是他不敢打,已经落到这般田地, 他已经别无选择了。

    “旅座, 这, 这份电报发出去, 45军追究起来” 马富贵有些迟疑地看着马宝琳, 希望他能收回成命。

    “发吧, 追究起来我担着便是, 难不成你们连我最后的命令也要违抗不成”马宝琳瞪了对方一眼。

    “发吧, 发吧。”马富贵顿了顿足,转身而去。

    砰 马鸿宾将电报拍在桌子上, 整个指挥室里死一般的沉寂, 掉根针到地上都能听到声音。

    “ 一个旅, 连平罗一天都没守住, 真不知道这仗怎么打的, 结果还整旅投降,真是给马家军长威风了。”马麟没好脸色地说道。

    “你倒是会说风凉话, 你派出去的那个团协助守石嘴山, 难道抵抗的时间比平罗更长” 马鸿宾此时也是个火药桶, 一点就燃, 不客气地回敬了一句。

    “好了, 好了, 大敌当前,有什么好吵的。 虽然不知道这45军到底使了什么法子, 竟然把咱们外围两个最有力的支撑点据点都给拔了。 平罗那边的情况我不清楚, 不过麟叔派出去的那个团确实是能打仗的。” 马步芳虽然平时跟马麟矛盾重重, 此时也帮着马麟说了一句。

    “你们的意思是我的部队拖后腿了 要不把总指挥的位置让出来给你们坐” 马鸿宾拍着桌子站起来怒道。

    “也不能这么说, 咱们马家军虽然内部不靖,但外敌入侵下还是团结的, 马宝琳以前是打老了仗的, 不比咱们在座的差, 投降之前能发过来这份电报, 也说明45军确实有过人之处, 我看咱们以平罗, 石嘴山, 省城为据点, 袭击45军后勤的计划已经泡汤了, 这作战方案得重新再改一改。” 马步青也出声道。

    “难改到哪里去 省城是绝对不能让的, 要是连省城都丢了, 就算主力还在, 外界也以为咱们败了, 眼下只能以银川为中心, 跟45军打一场决战了。”马步芳哼声道,“ 这样, 我把自己的骑兵拉出去, 麟叔或者是宾叔再派出一支骑兵, 在外面伺机而动, 挑45军薄弱的地方下手。 宾叔主要负责银川城的防守。 咱们一内一外, 先拖住45军再说, 45军兵马七八万, 西迁的人更高达几十万, 这几十万张口张开来, 我就不信他们的粮食撑得住。”

    马步芳也是从死人堆里厮杀出来的, 几人也没有比这更妥的安排, 略一思索, 也便同意了, 以银川为中心, 跟45军决战。

167章 建设任务

    “ 来, 苏老, 我为你引荐一下, 这两位是从海外回来的大才, 一个是搞土木工程, 建筑专家茅以升教授, 这位是地质专家 李四光教授。○” 轻易地攻下了平罗之后, 看到马家军的实力, 姜立暂时也放心了不少。让冯占海暂时负责前线总指挥, 如何尽快安顿随同一起西迁的近三十万劳工, 还有随同一起的差不多8万余人的奉天难民。 兵工厂带家属一起, 加上其他工厂十几万人, 至于东北大学只能算是零头了。 这比打一场大仗还要麻烦得多。 藏式毅带着一部分人去了兰州, 相比起宁夏, 兰州更具有发展的潜力, 此时的宁夏暂时还容不下那么多实业工厂, 毕竟整个宁夏加起来也只有一百多万人。

    不过兰州几地能容纳一些实业工厂, 但那些务农的人暂时却只能安置在宁夏。 建房子,准备农具, 买种子, 归置田地, 让黄显声, 黄国栋这段时间都忙得晕头转向。 前线战事稍稳, 姜立也不得不抽出一些时间来对宁夏重大的政举安排一二。

    “两位教授, 这位是中卫县的水利专家, 虽然名声不显, 不过在这几年治理黄河, 整修水利委实为地方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又是宁夏这边的人。 咱们现在底子薄, 基础差, 要把这块地方建设起来, 得同心协力才是, 相信在某些方面, 总有些共通的地方。”

    姜立将两方相互介绍道。

    “原来是从海外归国的留学生,年少有为, 能来到宁夏这么偏僻的地方, 真是委曲你们了。 你们别听姜军长说, 我一个糟老头子,会的又是一些土把式, 能做的怕是有限得紧, 姜军长把宁夏水利这么重的担子交给我, 真是让有透不过气来呢。” 苏芳跟茅以升。 李四光两人握手笑道。

    “苏老谦虚了, 来之前我见过了黄司令, 看黄司令两个黑眼圈, 不知道有多久没睡过好觉了。 提起姜军长一肚子牢骚, 不知姜军长又如何压榨苏老了。”

    茅以升到队伍中的时间比较早, 认识姜立也早一些, 对姜立的性子也比较了解, 对于这些知识份子姜立是没什么架子的。 特别是姜立, 黄显声咬紧牙关也要在兰州重建东北大学一事。 更是赢得了全国知识界的好感。

    “ 姜军长一来, 就提出要修整宁夏的水利, 提出要修建谭家渠, 云亭渠,新开渠, 天佑渠,扶农渠等十数条中大型渠道, 单是修建这些渠道费用就达到两百七十余万元。 可以灌溉田地两百一十余万亩。 虽然我这把老骨头要四处奔波, 不过能造福桑梓也算不虚度光阴了。 倒是要感谢姜军长能给老朽这个机会, 若是姜军长能早几年来宁夏, 说不定宁夏就不是现在这般光景了。 宁夏以前军阀祸乱, 能顾及民生疾苦的少之有少, 马家入主宁夏这么多年来, 在水利上的投入加起来还不到姜军长的一个零头。” 苏芳颇为感慨地说道。

    “我这也是没办法。几十万劳工要安置, 另外也要给宁夏的民众谋些利益, 两头兼顾。 这是第一批投入, 以后每年在水利建设上的投入都不低于一百万, 日军寇击中华。 每年不知道有多少难民, 战火很快便会波及到华北, 华东, 我这也是多做点准备, 到时候多收罗一些难民。 ” 姜立无奈地叹道。

    茅以升, 李四光两人倒抽了口冷气, 只是第一批投资便高达近三百万, 后面每年的投入都不低于百万。 宁夏并不是什么大地方, 地广人稀, 能投入这样的治水资金绝对是大手笔投入了。

    “如果南京能有这个决心, 今年也不会数十万人死于水灾了。” 李四光不胜唏嘘地道, 今年长江沿岸, 单是受灾的人便高达五六百万, 直接死于水患的更是多达二十于万, 而缺粮饿死, 病死的更是不计其数。

    “不说南京了, 有些事总要人去做, 也总会有人去做, 咱们没能力改变现在的恶劣局势, 但要为以后变好做努力, 宁夏, 青海。 我跟黄司令的打算可不仅仅只是屯田, 实业, 铁路, 军工全方位的发展才能为日后的抗战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宁夏是有煤矿的, 贺兰山一带还不少, 只是长期以来都被马家, 还有一些沾亲带故的人所控制, 采煤的规模小, 方式原始, 使得宁夏这边的煤炭产出十分小, 完全称不上工业化, 这次从奉天省迁来了大量的采煤机械。 李教授, 你先跟苏老这个地主交流一下, 了解一下这一带的大体情况, 第一要务是把煤矿资源找出来。 只有找到足够的煤, 我才能在银川, 兰州建规模不等的火力发电站, 为西北的工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另外也能解决民众在冬天生火取做, 取暖的问题。 当下最主要的是煤, 铁。”

    姜立说道, 至于石油, 姜立大概知道几处地方, 先解决兵工厂那边的需要再说, 至航空汽油暂时可以从外面再买一些, 需求量并不是那么大。

    “ 姜军长带过来的采煤机械有多大产能” 李四光试探着问道。

    “日本在抚顺, 本溪矿区一年采煤量超过千万吨, 我把那边的人和机械大多都拉过来了, 李教授认为这些机械够不够用了” 姜立嘿然一笑道,“日本人就算占领了奉天, 想恢复抚顺, 本溪矿区的开采, 也不是一两年的事。”

    “够了,够了”李四光抽了口冷气说道, 对于姜立的作法李四光从心底是很认同的。

    “黄河的危害很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对上游植被破坏太严重, 各种支流, 干渠每年都在风沙的侵蚀下变下, 大量泥沙随雨水进入黄河, 使得黄河河床每年抬升, 河堤又年久失修, 一发大水往往就酿成惨剧。 如果能让民众用煤取暖, 每年可以节约下来大量被砍伐的树木, 再适当种植一些, 今后根治黄河水患也不是没有希望。” 苏芳眼睛一亮, 很快想到了扩大用煤带来的好处。

    治理黄河水患 , 可不仅仅只有这么一点手段, 眼下也是手头上没有足够的人才, 暂时还只能求助于洋人, 姜立也就没把打算在兰州至银川段的黄河上建几座水力发电站的打算说出来, 这事后面还得找洋人去谈。

168章 建设任务2

    “ 苏老跟李教授都有了差事, 原本我是打算过来修桥的, 不过陕北那边的桥暂时修不成了, 姜军长不会让我闲着吧” 茅以升开玩笑地说道。

    “怎么可能没事做,就怕茅教授到时候嫌太累。 ” 姜立轻笑一声说道,“ 等平定了宁夏, 青海的马家军之后, 到时候得麻烦茅授亲自操刀, 主持建造兰边那边的跨河铁路大桥。 不过这恐怕得等到几个月后, 茅教授是搞土木工程的, 对于修筑公路恐怕不陌生吧” 姜立问道。

    “ 不是专长, 不过修公路不算太难, 只要姜军长提供足够的水泥, 钢筋, 还有人力, 我做得起来。” 茅以升想了一下说道。

    “那就好, 生产水泥的设备我已经遣人快运到石嘴山, 后面还会到银川,两头同时开工, 铁路的建设周期太长, 但交通不能停滞, 就先从公路开始。 ” 姜立说道。

    “ 姜军长,这又是铁路 , 又是采矿, 还要组织大规模屯垦, 购买农具, 种子都是一大头, 没三千万打不了底子, 更何况还有水利方面的建设, 后面还有发电站, 东北大学的投入,近十万军队要养, 摊子会不会铺得太大了 这么大一笔钱, 若是从长计议, 相信可以做更多的事, 这些工程也做得更加稳健。”苏芳虽然他对一些建设上的投入乐见其成, 但有句话叫过犹不及, 就是饭吃多了也能把人撑死。 姜立一下子铺开这么多建设。 单是帐面上算。 消耗的资金就至少在四五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