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天子风流-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彧点了点头。
  其实荀彧纵然天资聪颖,智慧过人,但也有些想不通天子这么做到底有什么好处。
  先不说这是不是天子的正常行为,就说天子真的坚持到曹操退兵了,又能如何呢?
  经过了董卓之乱,天下早已经不是桓灵之时的天下了。
  桓灵之时,虽然大汉摇摇欲坠,但依旧还是那么强盛了四百年的大汉,天下最高的权力还掌握在天子手里,生杀予夺,睥睨众生,谁也不敢不买天子的面子。
  而此时的大汉,可以说已经是名存实亡。
  各地诸侯拥兵自重,都在忙着招兵买马,扩充地盘,俨然又回到春秋战国之际,谁还知道汉天子是何人?
  在这种情况下,天子无兵无权,选择一路强大的诸侯依附,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生存之道吗?
  这样斗争下去,难道有什么意义吗?
  虽然在荀彧的心中,依旧希望大汉回到当年那个大汉,天子还是当年的那个天子,但荀彧从不觉得,凭借现在的朝廷,现在的天子,现在的车骑将军董承、韩暹这些人,就可以实现自己内心的抱负!
  所以!
  荀彧很想站在天子面前,亲口问问这位年轻的天子。
  你在坚持什么?


第8章 王佐之才
  “那主公现在有何打算?”虽然荀彧在心中疯狂吐槽刘协,但脸上依旧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让人看不出任何端倪。
  “我准备派人进城与天子当面聊一聊,要让天子知道,我曹操没有任何恶意,现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在我曹操的庇护下,才是最安全的!”
  “只是……”曹操沉吟了一下,脸上露出了些许的为难之色。
  荀彧何等聪明,顿时就明白了曹操什么意思,直接站起身来,向曹操深施一礼,沉声说道:“主公,属下愿往洛阳劝说天子!”
  哦?
  曹操抬起头,打量了荀彧一下,眼中突然出现了一种惊喜的神采。
  “若是文若愿往,那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主公尽管放心!”荀彧坚定的说道,眼底却闪现着异样的光芒。
  ……
  “谁?荀彧?”
  洛阳城中,刘协听到这个名字之后,眼中顿时充满了惊喜与意外。
  如果论对于三国那位谋士的印象深刻,除了诸葛亮、司马懿这哥俩之外,刘协印象最深刻的就要属荀彧荀文若了。
  这可是王佐之才啊!
  在曹操的创业之路上,几乎没一步都少不了荀彧的身影;
  曹氏集团每一个重大决策,基本上都有荀彧的参与。甚至于曹操早期的两位重要谋士,戏志才、郭嘉也都是荀彧推荐的。
  基本上可以说,没有荀彧,就没有日后的魏武帝曹操,更加没有代汉称帝的曹魏政权。
  如此一个曹魏集团的人物,曹操居然把他放进洛阳做说客??
  刘协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差一点就要笑出声来。
  熟读三国的刘协非常清楚,在三国这样的乱世之中讨生活,一个明事理懂韬略谋士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优秀的谋主,简直就能抵得上十万雄兵。
  这一点参考刘备就能看出端倪。
  刘备开局就关、张、赵三员绝世猛将,但依旧被人追着屁股后面打,直到遇到了诸葛亮,才真正开始了创业之路。
  所以刘协一直就想着,怎么才能得到一位出色的谋士相助。
  本来刘协还很苦恼,毕竟建安元年这个时间点非常尴尬。
  像诸葛亮、庞统这样的人物,才十几岁的年级,而那些老牌的谋士,基本上都已经主了。
  所以想到得到一个优质的谋士,难度无疑是成几何倍增加。
  但是刘协真的万万没想到,刚一困就有人送枕头,并且还是荀彧这种万中无一的枕头。
  “快请他进来!”刘协强压自己的心中的喜悦,对传信的小黄门说道。
  小黄门答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没过多大一会儿,一个相貌儒雅的中年文士就走了进来,抬眼看一眼面前的刘协,先是愣了愣,随后紧走几步,直接拜倒在刘协的面前,高声说道:“臣荀彧,拜见陛下!”
  “文若快快轻起!”面对荀彧,刘协可没时间摆皇帝的谱,赶紧起身将荀彧扶了起来,示意荀彧在一旁坐下。
  “陛下!臣……”荀彧毕竟是带着任务来的,刚一坐下,就有些迫不及待的要想刘协表达自己的来意。
  其实荀彧心中对刘协还是微微有些失望的。
  荀彧虽然一直对大汉天下心向往之,但毕竟从未亲眼见过大汉天子,对于天子总是一种朝圣般的期待。
  可如今亲眼见到的天子,居然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娃娃,胎毛未退,乳臭未干,又有何能力振兴大汉天下,就万民于水火,解苍生于倒悬?
  所以荀彧也就没有什么兴趣和刘协多说什么了,恨不得刘协立刻就同意打开城门,然后自己好回去交差。
  可是荀彧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要开口,却直接被刘协给打断了。
  “文若不必多说,朕明白你的来意。曹孟德无非就是像让朕打开城门,放大军进城。那朕想问问,一旦曹孟德率军进了城,那朕成了什么?”刘协目光炯炯,盯着荀彧问道。
  “这……”饶是荀彧足智多谋,能言善辩,面对刘协咄咄逼人的目光,竟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虽然明明知道曹军一进城,眼前这位天子就和傀儡皇帝差不多了。
  但当着这位少年天子的面,这话能说吗?
  要知道,虽然城外有大军压境,但眼下自己可是在人家的地盘上。
  只要刘协一个不高兴,轻则自己任务失败,被赶出城去;重则小命就要丢在这里。
  “哼……”刘协看着荀彧一脸为难,突然自嘲般的笑了一声,“你既然说不出口,那就由朕来告诉你!”


第9章 余威尚在
  “朕身边的这些兵马久疏战阵,并非是曹操手下那些能征惯战之辈的对手。一旦曹军进城,恐怕第一时间就要占领洛阳。到那个时候,朕这位大汉天子,也就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由曹操宰割了!”
  “是也不是!”
  “到那时,曹操想让朕是天子,朕才是天子;不想让朕是天子,那朕就是尘埃里的蝼蚁!”
  “是也不是!”
  “这大汉的天下,从此不是姓刘,而是姓曹了!恐怕在你们来之前,已经决定要挟持朕迁都许昌,而不是辅佐朕重振朝纲!”
  “是也不是!”
  说到最后,刘协已经是声色俱厉,天家的威严在这一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汉室虽然顷颓,但毕竟余威尚在,况且荀彧本身也一直心向汉室,因此刘协这一番话下,把荀彧吓得汗涔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尤其是迁都许昌这件事,荀彧敢用性命担保,曹操只和几个心腹的谋士的讨论过,那么面前这位年轻的天子,是怎么一语道破的。
  难道……
  荀彧不敢再往下想。
  如果在曹操最心腹的几个谋士里边,有人与天子暗通款曲,或者干脆就是天子安插在曹操身边的人。
  那么自己面前这位稚气未脱的少年,心计该是何等的令人胆寒。
  “曹将军他……”半晌,荀彧才抬起头,嗫嚅的说道,“他绝无此意,他只是想在击退李傕之后,进城接受陛下的召见!”
  “哼……”刘协轻哼一声,颇为嘲弄的说道,“文若既然这么说,那朕自然是相信的。那就是请文若告诉孟德将军,现在朕身体不适,不方便召见他。
  如果他真的忠心,那就留下一半的盔甲兵刃,率军离开洛阳。朕计他救驾有功,拜他为前将军,兖州刺史,为大汉扫平四方。”
  “呃……”荀彧顿时就像被人掐住了嗓子一般。
  面对这位年少的天子,荀彧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无力感。饶是平时自己能言善辩,但在这位天子的辞锋下,自己居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因为这位天子说话,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句句都能直指问题的根本。
  明明曹操来迎奉天子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但天子几句话的功夫,曹操眼看着就要是造反的奸贼了。
  你要不是反贼,那你就退兵。
  但荀彧清楚曹操是什么人,又怎么能可能因为天子的几句话就退兵?而且还要留下一半的兵刃?
  至于说前将军?兖州刺史?
  拜托!
  现在朝廷都要没了,挂一个前将军的虚弦又有什么意思呢?
  至于说兖州刺史。
  现在整个兖州都已经姓了曹了,就算你不册封,人家曹操也是名副其实的兖州刺史,还有得着你多次一举?
  荀彧可以想象,如果把天子的话带到,曹操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唉!
  荀彧心中暗叹一声。
  原本以为天子就是一个娃娃,不会有什么主见,一切都是被韩暹、董承等人操纵的。
  只要自己摇动三寸不烂之舌,定然能说服这几个酒囊饭袋,让天子心甘情愿的打开城门迎接曹公。
  可是万没想到,天子虽然年幼,但却极有主见,辞锋也是咄咄逼人,寸步不让,这一趟任务,看来是要失败了。
  “天子圣意,荀彧已经明白了,这就告辞回去转告曹将军。一切就要等曹将军的消息了!”
  荀彧站起身来,向刘协深施一礼,边准备转身离开洛阳,回转城外的大营。
  “且慢!”荀彧刚要转身,刘协却突然出声叫住了荀彧。
  荀彧转回身,疑惑的看向刘协。
  “公以为,当今天下,何人能振兴汉室?”刘协盯着荀彧的眼睛,冷不丁的说道。
  刘协虽然熟读三国,但毕竟只是熟读,没有亲身经历过三国,因此对于三国人物的一些描述,不可不信,但又不可全信。
  后世讨论三国之际,提到荀彧,总是说荀彧心向汉室,可以说是汉室最后一个忠臣。
  实际上在《三国志》中对于荀彧,也有类似的记载。
  荀彧一生都在辅佐曹操称王称霸,但就在曹操真的要称王称霸的时候,荀彧却选择了与曹操翻脸,只因为他心存汉室,不能容忍曹操僭越称王。
  这个说法不能不信,但面前真正的荀彧,却有不能不全信。
  刘协心中的算盘打得啪啪响。
  如今汉室顷颓,威严不复,如果荀彧真的心向汉室,那么提到如何振兴汉室的时候,无论荀彧心思多么深沉,绝对无法做到心中止水。
  只要荀彧露出一点破绽,刘协就能明白,所谓的荀彧心向汉室,到底是确有其事,还是历史的谣传。


第10章 兴复汉室
  其实在刘协决定试探一下荀彧的时候,心里面也没底。
  可就在下一秒,刘协心中就笑开了花。
  古人诚不欺我也。
  刘协很清晰的看到,就在自己说出如何振兴汉室的时候,荀彧的双目之中明显出现了一丝挣扎之色,只不过很快就被荀彧掩饰过去了。
  如果荀彧心中没有汉室,那么情感上是不会出现任何波动的,更不能出现挣扎之色。
  现在这种情绪的出现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荀彧心中的确是有汉室的。
  “陛下,大汉延绵四百年,我等臣民世受皇恩,全都心向大汉。虽然董卓之乱引起举国动荡,但如今董贼已除,西凉兵退,陛下还于旧都,大汉依旧如故,何来振兴之说?”荀彧有些干笑的说道。
  刘协知道荀彧心中有汉室,心里也就有了底,听了荀彧的话,直接上前一步,抬着头看着荀彧,沉声说道:“文若心中当真这样想吗?如今的大汉真的还是昔日的大汉吗?”
  在刘协灼灼的目光下,荀彧的目光有些躲闪,不敢去直视刘协的眼睛。
  自己说得是什么玩意,荀彧自己非常清楚,那就是糊弄三岁小孩的说辞。
  但是很显然面前的荀彧并不是三岁的孩子。
  “如今的大汉,早已经不是先帝时的大汉了,更加不是光武时的大汉!如今天子烽烟四起,各地诸侯拥兵自重,都想着割据称雄,没人真心想着朕这个天子。
  冀州袁绍、兖州曹操、幽州公孙瓒、淮南袁术、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扬州刘繇、孙策,天下诸侯,早已将大汉天下瓜分殆尽,几乎人人都有精兵悍将,唯独朕这个天子任人揉捏!”
  还不等荀彧说什么,刘协就自顾自的说道。
  “那曹操,不过一介阉人之后,如今居然敢带兵威逼洛阳!文若先生,你说这大汉天下,还存在吗?”
  “这……”荀彧顿时愕然,看着刘协那尚且稚嫩的面庞,心中顿时一阵不忍。
  说到底,眼前的天子就算再怎么早慧,也不过才十五岁的年纪,就要将这个残破的江山压在他的肩膀上。
  这对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来说,是不是太过残忍了呢?
  “唉……”荀彧暗叹了一口气,看向刘协的目光和不由得柔和了许多,不再是那种毕恭毕敬的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