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天子风流-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下暗暗心惊,不敢怠慢,又暗自占卜一卦。卦象显示,这帝星就应在九江郡!”
  “九江郡之东,便是寿春之所在,便是主公之所在。属下不敢怠慢,这才进京来,将此事禀报主公,望主公定夺!”周瑜忽然单膝跪地,满脸真正地说道。
  嘶……
  听完周瑜这话,袁术倒吸了一口凉气,双眸之中满是复杂之色,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公瑾,莫非你的意思是?这帝星就在寿春城中吗?”
  袁术面无表情,完全看不出心中是喜是忧,“亦或是说,你是想要让本将军称帝不成?”
  “属下不敢!”周瑜赶紧辩解道,看起来丝毫不想把劝进这个帽子往自己身上扣。


第107章 阎象劝谏
  0107 阎象劝谏;
  “只不过……”周瑜把头抬了起来,话锋突然一转道,“属下知道一点,天子当持玉玺!”
  周瑜一句话下,就是一道九天惊雷,震得袁术有些发愣,久久没有说话。
  可还没等袁术说什么,就见殿外忽然走进一人,向袁术深施一礼,高声说道:“周公瑾简直一派胡言,主公万不可听信!”
  袁术顿时激灵灵打个冷战,一下子反应了过来,皱着眉看向着突然闯入之人,没好气得说道:“阎象,你怎么突然进来了?”
  “主公!周公瑾包藏祸心,主公万万不要听信!”阎象也不顾周瑜就在旁边,直接就把话重复了一遍。
  周瑜深深看了阎象一眼,便向袁术深施一礼,不疾不徐地说道:“主公,既然这位阎大人有事禀奏,那属下就先告退了。”
  说完这话,周瑜毫不留恋,直接转身就向殿外走去。袁术伸了伸手,本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任由周瑜走远了。
  “阎主簿,你这是什么意思?”袁术盯着阎象,沉声说道。
  “主公!属下在殿外听得清清楚楚,那周公瑾想要撺掇主公你自立为帝!此举万万不可啊!”阎象直视袁术,忧心忡忡地说道,“属下知道主公爱惜人才,看重他周公瑾,但主公也千万不要被他所蒙蔽啊!”
  “公瑾哪里劝我自立为帝了?他就是说帝星明于东北,东北之地在寿春而已,应在谁身上还不一定呢?”袁术兀自辩解道。
  “主公啊!我阎象也不是三岁孩子了。那周公瑾说什么,天子当持玉玺。可当今天下谁人不知,那孙伯符入江东之际,将手中的玉玺献给了主公!如今主公就是持玉玺之人,这难道还不是劝进吗?”阎象满脸都是哀求之色。
  “哼……”袁术脸上明显有些挂不住了,红着脸说道,“那就算如此,如今天下大乱,汉室衰微,那袁本初那个庶子都另立新帝了,我袁术还当不得皇帝吗?”
  “主公啊!”阎象直接就跪在了袁术面前,满脸都是担忧之色,“你这想法可万万要不得啊!”
  “主公啊!你可知道,当年周之始祖后稷传至文王,历世积累功业,天下三分得其二,尚且称臣于商。
  如今主公之功业,比文王尚且不足;汉室天子,也不似商纣之暴虐,主公又可生出自立之心?”
  “更何况,当今天子已脱离李傕郭汜之手,于荆襄重设朝堂。主公不久之前还给天子上书,言道愿意听命于朝廷。若是主公仓促自立,襄阳天子只需一声令下,主公必为天下诸侯所不容!”
  “主公兵马虽胜,但若袁本初、曹孟德、吕奉先一起来攻,敢问主公,可还能抵挡吗?
  而且如今扬州三郡都掌握在孙伯符手中,一旦主公与北方各州郡开战,难保孙伯符还会乖乖听命于主公。”
  “一旦孙伯符趁机自立,那丹阳孙伯阳、汝南孙文阳、广陵郡的吴景,未必不会趁机响应孙伯符。到那时,主公的势力便是分崩离析,唯有一死而已啊!”说到此处,阎象声泪俱下,显然已经极为激动了。
  “伯阳、文阳,乃我麾下爱将,岂会轻易叛我?”
  话虽然这么说着,但袁术眼中那种疯狂之色已经退去不少,只是还存留着一些不甘。
  良久,袁术才缓缓开口说道:“阎主簿,难道事情真的已经严峻到了这种地步吗?一旦称帝,诸将都会叛我?”
  “主公啊!一旦称帝,那就是与天下诸侯作对。大家都是诸侯,都是受汉室天子册封,又怎么会允许一个皇帝的出现呢?”阎象的情绪也有了些许缓和,苦口婆心的劝道。
  “但他袁本初已经另立新帝,不听天子的号令!难道我袁术有玉玺在手,难道还比不上他袁本初,要听那襄阳城小皇帝的号令吗?”袁术的话语之中,依旧满是忿忿不平。
  这……
  阎象一时语塞。
  阎象心中十分明白,自家主公并非昏庸无能,只是有的时候实在是太过极端,对某一件事很容易就钻牛角。
  尤其是面对一些他在意的事情是,很容易就失去应有的判断,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而冀州袁本初,就是自家主公心里最过不去的一个堪。
  对于这一点,阎象其实也是能理解的;
  袁术、袁绍兄弟二人,虽然全都是汉末司空袁逢之子。但袁术乃是正妻所出的嫡子,在袁家身份尊贵;
  而袁绍不过就是小妾所生的庶子,在宗法观念面前,地位极其的底下。
  但是现在袁绍坐拥三州之地,拥有天下之脊的冀州,坐断河北,虎视中原,真可谓是声势滔天。
  而身为嫡子出身,本应身份尊崇的袁术,却只能龟缩在江淮一带,不能北进一步,真能眼睁睁看着袁绍做大做强。
  袁绍每强大一点,袁术心中的恨就深一点。
  到了现在,这种心理不平衡所导致的嫉恨,已经在袁术心中形成了难以逆转的心结,不是几句话就能打消的。
  所以阎象很清楚,现在袁绍已经另立新帝,无论从礼法还是实际,都已经彻底脱离了襄阳天子的制约。
  若是让袁术一直居于襄阳天子之下,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是今日暂且压住了,也总会有爆发的一天,说不定到时候会更加的难以控制。
  罢了!
  阎象暗自摇了摇头。
  当年大禹治水之时曾言道,堵不如疏。既然自家主公心结难解,那就不如让其打开心结。
  “主公!此事也并非不能解决。只是……主公万不可再有称帝的念头。只要不称帝,那一切还有回旋的余地。一旦称帝,那就完事皆休了!”阎象沉声说道。
  “既如此,那你快说,该如何解决?若是能压倒袁本初,称不称帝,又有什么关系?”
  袁术身子微微前倾,语气急促地说道。显然在袁术的心中,对于压倒袁术的性趣,要远远大于登基称帝。


第108章 调兵遣将
  0108 调兵遣将;
  听袁术这么一说,阎象心里便有了谱,直接开口说道:“主公,若想彻底压过那袁本初,只需效法袁本初,也立一位天子!也称是弘农王!”
  嗯?
  袁术皱了皱眉,显然心中是有些抵触的。
  既然是要压倒袁绍,那肯定是从不同的角度,全方面的碾压才来得过瘾,单从模仿对方来实现超越有什么意思?
  阎象显然看出了袁术的心思,也不敢卖关子,敢接继续说道:“主公你想,袁绍手中毫无天子信物,所谓的立天子的说法,不过就是他红口白牙,信口胡言而已。
  连他这样都能立什么弘农王,那主公手握玉玺,持天子信物,为何便立不得天子?”
  “只要主公向天下人明言,弘农王不在冀州,而在寿春。再加上主公有玉玺在手,说话做事都可以扣天子大印,那天下百姓到底是信主公,还是信那袁本初,岂不就是一目了然了吗?”
  “到那时,主公就可以效法齐桓公旧事,奉天子以讨不臣。不要说袁本初,就算是天下任何诸侯,也绝不敢轻易与主公为敌。只是……”说到这里,阎象有些迟疑了。
  “嗯?只是什么?”袁术正听得起劲,阎象一犹豫,袁术赶紧追问道。
  “若主公当真持玉玺以立天子,天下诸侯自不足惧。只是建安天子仍在荆襄,且与豫、扬二州接壤,主公之举,恐怕为建安天子所不容,大战在所难免!”阎象眉头微皱,显得有些疑虑。
  其实按阎象本身的想法来看,袁术保持现状,不做那个出头鸟,暗中发展自己的实力才是上策。
  但自己主公与袁绍这层关系摆在那,那自立天子,与建安天子决裂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哼!我当是什么事!”袁术不屑地摆了摆手,嗤笑道,“阎主簿真是多虑了,我麾下有精兵十七万,良将上百员,更有大将纪灵勇冠三军,何惧他区区一个十几岁的娃娃?
  若不是为了集中精力对付曹孟德,被迫撤出南阳,他荆襄北大门还在我袁术手中呢!他若是胆敢来犯,真好替先帝好好管教管教他!”
  看着意气风发的袁术,阎象暗叹了一声,没有再多说什么。
  事情很快的敲定了下来。
  没过几天的功夫,寿春城中便出现了一位新的天子,号称弘农王复辟,一时间江淮为之震动。
  听到这个消息的周瑜一脸的懵逼,他万万没有想到袁术居然没有悍然称帝,而是剑走偏锋,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找出来一个弘农王,与远在冀州的袁绍打擂台。
  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周瑜也无意再改变什么了,直接启程返回了吴郡。
  反正另立新君与自立为帝,在天子刘协的眼中全都是大逆不道之举,完全没有区别。
  只要能成功牵制住天子刘协的注意力,不影响孙策进攻豫章,接收桂阳,次行便算是成功了。
  ……
  七日之后。
  襄阳……
  刘协端坐在朝堂上,看着阶下的文武群臣;
  阶下的文武群臣站在堂上,看着天子刘协,双方都不开口,气氛一时间显得极为凝重。
  就在刚刚,荆南前线两道战表已经传回来了。
  江夏太守黄祖、武陵太守曹寅双双阵亡,二人麾下一万多兵马几乎全军覆没,幸存者大多就地投降,成功回到襄阳的竟不足百人。
  如果不是长沙郡军民拼死抵抗,将叛军挡在了长沙之外,恐怕叛军的兵锋已经直指襄阳了。
  如此大败,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的襄阳小朝廷来说,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光禄卿!鸿胪卿!对于这样的结果,二位还有什么话说吗?”
  良久,还是刘协主动打破了沉寂的氛围,看向蒯越、黄礼两个人,含着怒斥问道。
  曹寅、黄祖两个统兵大将,就是蒯越、黄礼二人保举出来的,如今大败亏输,责任自然就要落在两个人的头上。
  蒯越、黄礼低着头,暗中对视了一眼,谁都没好意思开口说话,一扫平日里嚣张跋扈的形象。
  尤其黄礼,此时就像是一知斗败了的公鸡,霜打了的茄子,站在那里委委屈屈的,好像是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
  要知道,黄家乃行伍出身,绝大部分的势力都在军中。尤其是位居江夏太守的黄祖,更是一个人顶起了黄家权势的半边天。
  如今黄祖一死,黄家就等于倒了一颗擎天巨柱,势力会毫无疑问的迅速跌落,日后恐怕都算不上是一流的荆襄世家了,哪里还敢逞往日的威风?
  至于说蒯越。
  虽然曹寅不是蒯家的嫡系,但毕竟是荆州七位郡守之中,唯一一个偏向于蒯家的。
  如今曹寅已死,蒯家虽然算不上痛失一臂,但也绝对不会好过,至少话语权上要极受打击。
  而如今蒯黄两大家族都不敢说话,剩下的那些附庸自然也不敢多言,全都静静地看着刘协。
  “好!”刘协都要气乐了,“既然蒯、黄二位大人没什么要说,那对于此事,列为还有什么看法吗?”
  刘协连问三声,这些荆襄旧臣依旧没有一个开口说话。
  “既然你们都不说话,那好,那就让朕来说!”刘协扭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荀彧,沉声说道,“荀尚书,着尚书台拟旨!”
  其实现在刘协的心中,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毕竟说到底,刘协只是后世的一个普通人,可不懂什么排名布阵。
  他只能运用自己的先天优势,把他熟知的历史名将挑出来,然后自己全力支持就可以了。
  如果这些历史名将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真的该着了,刘协也没有什么办法了。
  “加城门校尉,镇西将军马超为平南大将军,假节钺,领兵两万,即日起进驻长沙,全权负责平定叛乱。”
  “加屯骑校尉,威远将军甘宁为安南将军,领兵五千随军出征,听平南大将军马超节制,辅佐马超平定叛乱。”
  “长沙郡中郎将黄忠,在主官弃城之后,死守长沙不退,保境安民有功,即日起调入襄阳,任城门校尉,加镇北将军,负责襄阳城守卫。”


第109章 空头支票
  0109 空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