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天子风流-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只要能拿到实权,得到重用,给谁卖命不一样吗?
  杨韩二人对视了一眼,相互间点了点头,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一切单但将军差遣!”
  “好!”袁术抚掌大笑,眼神中透露着战胜情敌般的兴奋,“既然二位将军深明大义,那我随后就上表天子,为二位官复原职!只是……”
  袁术话锋一转,用手指着使者邓力,有些疑惑的问道:“这位又是何人?”


第113章 扬州刺史
  0113 扬州刺史;
  呃……
  袁术这个问题一出口,杨奉、韩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如果坦白邓力的身份,那按照袁家兄弟之前的仇怨,这使者多半是活不成了。
  都已经把他从襄阳城中救到这里了,难道真要一句话害他性命吗?
  可若是不说实话,这么仓促之间,还真就想不到一个合理不突兀的身份。
  “罢了!”就在杨奉、韩暹犹豫的时候,邓力忽然开口了,直视着袁术说道,“袁将军,实不相瞒,我家主公乃是冀州袁本初将军,前些日奉命前往洛阳宣旨,被襄阳天子扣押起来。承蒙韩杨二位大人搭救,才得以来到这里。”
  “将军与我家主公的恩怨,在下也略有耳闻。今日既然到了寿春,那就要杀要剐全凭将军做主,请不要难为韩杨二位大人!”
  “哦?”袁术一听这话,顿时笑了,用一种暧昧的眼神扫视着杨奉、韩暹,轻声说道,“这么说来,你们两个本来是打算去冀州投奔他袁绍了?”
  杨奉、韩暹一脸尴尬之色,低着头没有说话。
  “好!本来我还怀疑,你们俩个是不是那小皇帝派出来的奸细,如此看来,你们确实要与那小皇帝脱离干系。好!很好!”袁术抚掌说道,“既然你们已经决定效忠天子,那别的事情我也就不追究了。你们俩个只要记住,我不喜欢三心二意的人,天子也不喜欢!”
  “至于你……”袁术的目光又投到了邓力身上,“我不杀你。你不过就是袁本初帐下一小吏,杀你有污我刀。你回去告诉袁绍,不日我便要扶保弘农王登基,持玉玺昭告天下,让他速速上表臣服,方可饶他不死!”
  呃……
  邓力一下子就愣在当场,这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哼……”袁术轻哼了一声,有点傲娇地说道,“今日本将军心情好,就不和你们计较了,都下去吧。自有人为你们安排,两天之后,都留下来观礼!”
  ……
  建安元年,冬十二月。
  袁术于寿春,号称扶立弘农王复位,自封为丞相,假天子之手分封百官,一时间天下为之震动。
  ……
  豫章郡,南昌。
  太守官邸。
  扬州刺史刘繇坐在主位之上,一脸的忧愁之色。
  受袁术扶立天子之举影响最大的,也就是扬州刺史刘繇了。
  毕竟在荆州、扬州这两个庞然大物之中,只有豫章郡这么一个独立地盘,夹缝中的生存,真的很艰难啊。
  尤其是看着下面这些追随自己的文武官员们,刘繇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就是有一种疯狂抽自己嘴巴的冲动。
  想当初在曲阿之际,身边尚有张英、薛礼、樊能、陈横、于糜等数员大将,俨然也是一个江南霸主。
  只可惜孙策到来之后,一切都已经变了。
  不但自己被赶到了豫章郡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身边的文武也都折损殆尽,眼下除了太史慈还追随在自己身边,基本上也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人才了。
  现在袁术已经扶立天子,一旦他想要清算自己夺取豫章的事情,那后果简直不敢设想。
  这也就间接导致刘繇现在的生活状态只有六个字。
  惶惶不可终日!
  未来的路,就像是眼前被蒙上了一片黑布,根本看不到一丝的光亮。
  “报!鄱阳急报!”
  刘繇正在犯愁的功夫,一个传信官兵一边高喊着,一边飞快得跑入太守府中,将紧急奏报送到了了刘繇的面前。看信使那满面的征尘,显然是已经连续赶路数日了。
  刘繇的心顿时就纠在了一起。
  鄱阳乃是豫章为数不多的重镇,是整个豫章的东大门。别看豫章郡在地图上的疆域很大,但实际上有人居住的地方并不算多,绝大多数的豫章百姓都群居在豫章之北,也就是鄱阳、南昌、建城、海昏一带。
  所以豪不夸张地说,只要鄱阳被攻破,那大半个豫章郡就会直接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
  除了南昌城,再无险可守,基本上就什么可挣扎的余地了。
  如今鄱阳急报,难道袁术按耐不住,终于对扬州用兵了吗?
  “启禀主公!吴郡孙策亲率军一万五千之众,以程普、黄盖为将,已经杀到我鄱阳城下。
  标下奉太史将军之命,回来禀报主公,鄱阳以城池之利,最多还能坚持三日,请主公早做定夺!”那传令军卒将奏报向上一递,语速极快地说道。
  “先下去休息吧……”刘繇满脸的落寞之色,无奈的摆了摆手,示意军卒先退出去。
  也幸亏镇守在鄱阳的是太史慈,要换成旁人,只恐怕孙策的兵马已经杀到南昌城下了吧。
  而且太史慈这封奏报也很有意思,虽然鄱阳的战事已经十分紧急,但却绝口没提救援之事,反而说让早做打算。看来就连太史慈这样的人物,也不看好豫章郡未来啊。
  “诸位,放在那报信士兵的话,你们也都听见了。有什么看法,请说说吧!”刘繇看着堂下仅存的几位文武要员,不禁心有戚戚然。
  今天正好就是廷议的日子,本来刘繇还有没有心情,不知道该议论些什么。
  现在好了,廷议的主题自己送上门来了。
  堂下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意说话。其中不少人目光闪烁,说不得已经到了二心。
  毕竟现在的刘繇,早就不是两年前坐拥三郡之地的南天一霸了。现在又有强敌上门,早做打算,似乎也是人之常情。
  刘繇看着这些人的样子,嘿嘿冷笑两声,也不去与那些人计较,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坐在角落里,一直沉默不言的中年男子。
  “许先生,您是名动天下的人物,您说说看,眼下这种情况,可还有破局的机会?”刘繇目光如炬,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眼前这位许先生,乃是汉末知名人物,许邵许子将,曾创立“月旦评”,品评天下英雄。
  无论是谁,只要得许邵一言,便可名噪一时,身价百倍,为各路豪杰所追捧。
  虽然许邵未在政事上有什么建树,但这已经是刘繇麾下最有能力的人物了,刘繇只能把期待全放到了许邵的身上。


第114章 驱虎吞狼
  0114 驱虎吞狼;
  许邵的身体其实已经很不好了。
  按照许邵自身的意愿,其实也不想参与这些政事了,就是想平静的度过晚年。
  毕竟以许邵这么多年创下的名气,不论是谁攻下豫章郡,都不会许邵怎么样。
  但许邵毕竟受过刘繇三年恩惠,如今刘繇遭逢大难,并且已经点名到了许邵头上,自然也不好推脱。
  “咳咳……咳咳……”许邵剧烈地咳嗦几声,缓缓的站起身来,先刘繇微微拱手说道,“主公,其实有句话,属下不知当讲不当讲!”
  “先生请讲!”刘繇赶紧说道。
  都已经到这个份上了,还有什么当讲不当讲的?
  “那好!”许邵点了点头,环顾在坐文武说道,“孙伯符少年英雄,骁勇善战,不可力敌。这一点在曲阿的时候,在坐的各位就已经深有体会了。
  所以单凭我豫章一郡的力量,就想要对抗孙伯符,显然是有些痴人说梦。为今之计,只有两个办法。”
  “其一,就是挑拨孙伯符与袁公路之间的关系,让他们两人陷入内斗,无暇顾及我豫章郡。可此事真要做起来,其实是万分艰难,袁公路未必就能中计。”
  “更何况,就算是两人之间真的斗了起来,我豫章郡也不过是苟延残喘一段日子。被夹在荆、扬二州之间,就算是想要谋求发展,也是极为困难的。”
  “其二,也就许某认为最合适的方法,那就是献豫章于天子,让天子派兵与孙伯符对抗。
  主公乃齐悼惠王后裔,汉室宗亲,天子必然不会为难你。如此一来,主公虽要听命于天子,但也绝不失富贵王侯之位。”
  “主公,您觉得呢?”许邵把问题重新抛给刘繇,重新坐回了原位。
  堂上文武的眼神顿时都开始放光,齐刷刷看向刘繇,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充满了期待。
  在坐的各位虽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但至少都不是傻子。如果能真正归顺朝廷,那就可以顺利成章的进入朝廷为官,虽然成为中枢重臣的可能性并不大,但也总比窝在这个南昌城中等死要强太多了。
  嘶……
  听了许邵的话,刘繇陷入了沉思。
  诚然,脱去主公的身份,彻底归入天子麾下,从此听天子调遣,刘繇确实是有些不甘心的。
  毕竟归顺天子的好处再多,恐怕也比不上自己乾纲独断来得痛快。
  但若是不归顺天子……恐怕真就逃不过成为孙策阶下囚的命运了……
  “也罢!”刘繇长出了一口气,目光变得极为坚定,显然是下定了决心,“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为诸公考虑,也为我本人考虑,那便归顺天子,请朝廷派人来接管南昌城的防务吧。只是不知……有谁愿意往襄阳一行,面见天子陈说此事啊?”
  呃……
  刘繇这话一出口,一众文武就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纷纷低下了头,谁都说不出话来。
  良久,许邵再次站了起来,对刘繇施了一礼,沉声说道:“主公, 既然没有人愿意去,那就由老夫代主公前去,以报答主公三年以来的恩惠!”
  刘繇顿时一愣,下意识得说道:“许先生,那你的身体能行吗?”
  许邵惨笑一声,环视众人说道:“无妨,这两年虽然患了一些小病,但来回做个信使,那还是绰绰有余的,主公不必担心。”
  “那……就有劳许先生了!”刘繇的目光带着几分不忍,但终究还是答应了下来,没有多说什么。
  比起许邵的健康问题,刘繇显然更加担心自己的前程。
  留给豫章郡的时间显然已经不多了,事情既然已经敲定,很快就提上了日常,刘繇亲自安排车马,当天就把许邵从西门送出了城,直奔襄阳而去。
  ……
  刘协这两天下来,颇有些焦头烂额的感觉。
  先是黄祖、曹寅兵败,不得已抽调了两万多兵马去平叛;
  江夏、武陵二郡太守出缺,各大世家都争相上书保举,希望可以拿下两郡太守的官职。
  荆州七郡,颇有些风雨飘摇的味道。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袁术居然又起了幺蛾子,竟然效法袁绍,也立了一个弘农王。
  而且因为玉玺在手,弄得煞有介事,仿佛弘农王刘辨真的复生了一般。
  袁绍自立天子,还能因为山高水远,暂时先放一放。可袁术的地盘近在眼前,又手持玉玺作乱,若是自己这个天子再不闻不问,难免让天下百姓耻笑。
  说不定还会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误以为刘协是心虚,从而导向寿春的伪天子,那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可袁绍割据淮南,拥兵近二十万,粮草丰盈,兵强马壮,;
  而荆州正陷入内乱之中,自顾尚且不暇,又怎么能与袁术对抗?
  “老师……为今之计,你看该当如何?”刘协皱着眉,忧心忡忡地对身边的荀彧说道。
  穿越到东汉末年这大半年以来,刘协自问也学到了不少东西,遇事的时候也不再像前世那样毛手毛脚。但不得不说,碰到真正的大事,也只能是原形毕露了。
  “陛下,其实这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荀彧说话不慌不忙,显然是心中早就定计。
  “说难,那是因为咱们初入荆襄,根基不稳,不能贸然调动大军,更无法在正面与袁公路较量。再加马孟起将军南下平叛未归,两面开战于国不利。”
  “但说不难,无非就是四个字,驱虎吞狼!”
  荀彧对着刘协眨巴战巴眼睛,话并没说透。但是荀彧相信,天子之聪慧,可以明白自己的意思。
  “老师你是说……借助他人的力量?”刘协的眸子中一下子亮了起来。
  一直以来,刘协的目光都局限于荆州自身的发展,没有站在全局的角度,去俯视各路诸侯。如今听荀彧这么一说,刘协顿时就有明悟了。
  对啊!
  这世上除了袁术之外,还有吴郡的孙策、兖州的曹操、徐州的吕布,甚至冀州的袁绍。
  他们这些人,哪个不在虎视眈眈的盯着袁术手中的膏腴之地?
  而自己现在有天子的身份,手中掌握着大义,只要运用得当,天下群雄都会成为自己的马前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