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今他也想不明白,只有百十人的地方杂兵,到底用了什么秘法,让自己的手下,折戈于天雷地火。
堂邑县城换了新任知县,以后那边稳定的供给,肯定断了,五万梁山军人吃马嚼,可不是个小数目。
还有那宋江,梁山大半的头领,都受过他的接济,听说要被押送京城,武松石秀等人宁可离开梁山,也要去救。
林冲感到深深的挫败感,梁山军的问题,不在于喽啰,而在于江湖游侠出身的各个头目。
一个头目就意味着一个团体,简直就是前朝的缩小版,聚义厅是朝廷中心,头目们就是各地节度使。
手下来报,说宋江已经解救回梁山,林冲强打精神去迎接。
聚义厅中,晁当家热情的挽着宋江,嘘寒问暖。
宋江抽出手,满含热泪,朝着周围拜了一圈,动情的说道:“我宋江何德何能,让各位兄弟冒死相救?哎……幸亏那新知县糊涂,不然众兄弟们……唉!”
林冲一进门,就看一个黑黑壮壮的人,如妇人般哭啼。
可江湖草莽偏偏就吃这一套,平时杀人不眨眼的狰狞大汉,全都被感染的抹起眼泪。
那武松和宋江是结拜兄弟,红着眼睛说道:“大哥,你放心,以后俺都听你的,若你想解气,咱这就去平了堂邑县衙!”
宋江眼泪说来就来:“武二兄弟,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我宋江能来这里,做一个小小的排头兵,便心愿足矣!岂能意气用事?”
晁盖微不可查的抖动一下,林冲更是沉下了脸,都是一群厮杀汉,这黑矮子,倒拽起文来了!
晁盖为了错开话题,指着柳秀才:“宋江兄弟,这是何人?”
石秀忙到:“禀大当家,这是我发展的暗线,堂邑南关柳秀才,正经的秀才公,还有个名号呢,叫什么“金杵檀郎”!哈哈……”
聚义厅内轰然大笑,有嬉皮笑脸的说道:“如此正经的秀才公,绰号却太不正经了吧?”
柳秀才看着满堂的粗鄙汉子,挤出难看的笑容:“好汉们莫当回事,这……这是烟花柳巷里,别人胡乱叫的,小……小的很正派!”
宋江揽过他,脸上透着敬佩:“别看柳兄弟文弱书生,骨头可硬着呢!大伙可知道新任知县何其人也?”
第43章 衙门论兵
宋江便将堂邑县的变故说了一边,石秀不时做着补充。
众人听完后,对新知县贾富贵破口大骂,石秀安慰柳秀才:“放心,等我们破了堂邑县城,把他姐和他媳妇全给你绑山上!”
柳秀才抖了下嘴唇,我曾经有过这念头,估计只能烂在肚子里了。
林冲一拳砸在柱子上:“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官员只知道敛财享乐,什么歪瓜裂枣都能掌权!”
晁盖身边的军师吴用劝到:“林将军,别想了,以后捉到高俅,定让他百倍偿之!”
林冲恨道:“我知道轻重缓急,现下我们的粮草太紧张了。如今又是天寒地冻的,堂邑换了知县,明年开春,我们就没吃的了!”
吴用点点头:“林将军所言甚是,我们要改变策略,堂邑县城就给我们试刀吧……”
宋江低声问道:“怎的不见我那兄弟李逵?”
林冲沉声说道:“李逵兄弟……黄泥岗一战,死了!”
“我那苦命的兄弟啊……哥哥来晚了呀!若是哥哥在你身边,怎会让你冲在前面?呜哇!”
宋江又是一番悲痛欲绝,听者伤心,闻者流泪。
林冲黑着脸,忍着火气转身离开了。
……
城门外,天空中正飘扬着稀稀落落的飞雪。
贾富贵这甩手知县,马不停蹄的忙活了三天。
简易的兵营和作坊,已经可以投入使用。贾富贵这个时候,终于感到了满满的充实感,这才是自己的事业!
虽然剑兰春也赚了钱,但总感觉是在岳父的屋檐下。
嗯!等香水开卖,就可以……
“发什么愣啊?和人家告别啊!”
被郑妙妙一拍,贾富贵回过神,快速的摆手:“哦!高兄,童兄!以后常来哈!”
“再也不来了!不好玩!”
“连个漂亮的花娘都没有……”
渐行渐远的车队,蔡纪带走了两车剑兰春,高衙内拉走了一件稀罕玩意儿,童衙内带走了二十瓶香水二十盒香皂。
杨志率了一千厢兵护送,待队伍走远,贾富贵和李纲、柴进两人便各回各家了。
柴进是被李纲留下来打帮手的。
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并没有对贾富贵过多关注,更多的是随意利用。不过能被利用,也证明有价值啊!
贾有财和周氏来到县城,就要物色宅院,儿子住老丈人家,也没面子不是?
贾富贵如今财大气粗,母亲看中了一套富商的宅子,要价六百两银子。
周氏咋舌,让中人再找小点的,贾富贵直接两张银票付上。
这次,贾家子弟被带来不少,土地现在很难求生活,作坊主人又是自家人,薪水开的高高的。
贾有财严格遵守着分工分坊,将核心技术保护的紧紧的。
姐姐贾莲,也被拖来,掌管香水的制作。郑妙妙负责账目收支,完全脱离了郑氏酒楼。
所有的事情上了正轨。于是,在不久后的一天,贾富贵被催婚了。
禁不住唠叨,贾富贵提了坛酒,专门弄了上档次的两个精美木盒,一个里面放上一排香水,另一个放了香皂。
到了旷工半月的县衙,贾富贵将礼品,摆在了李纲面前。
“李大人,请您帮忙提亲的事,您还记得吧?”贾富贵满脸堆笑。
李纲故意拿着架子,摸着精美木盒,然后才问道:“贾知县,兵练的怎样了?火药够用吗?军械可齐全?”
贾富贵找椅子坐了,来了精神:“这些兵个个肯吃,过了年,我就给他们改成一天三顿!李大人,小的真太感谢您啦!火药足够用了,兵器有点多,回头再送回去。”
李纲本是随意一问,没想到却是这答案,柴进闻言,也好奇的放下卷宗。
李纲问道:“这个个肯吃……也算成就?还一天改三顿,钱粮哪里来?”
贾富贵已经知道现在的兵制,士兵和百姓一样,是两顿饭。作为现代精英,肯定知道这不适合练兵强度。
“李大人,柴兄,这练兵一道,我自有一套。现在说,你们也不信,不过要是有兴趣,可以随时去观看。”
顿了顿又说道:“多的饭钱我自己出!”
李纲若有所思的问道:“老夫心中有个疑问,据我了解,你招兵时的条件,一是要有家人,二是未有劣迹,三是年龄挑剔,能不能解惑?”
贾富贵诚恳的说道:“我认为,士兵是保家卫国的,而家庭的士兵,更容易知道为谁而战。至于这劣迹,更好解释了,一个优秀的军队,必定军纪严明!若连基本的律法都不遵守,如何遵守更严厉的军纪?
十八岁的年龄,有朝气、有冲劲、学习能力最强,体能也是最佳阶段!而且也最单纯!”
李纲久久不语,柴进也陷入了思考。
贾富贵轻笑:“李大人,这有什么问题吗?”
李纲深吸了口气,盯着他说道:“你这个说法,虽然狗屁不通,但是总感觉是可行。”
贾富贵心里没底了,自己连兵都没当过,虚心请教道:“李大人,您是带兵打过仗的,还请指教一下。”
李纲也不客气,爽快说道:“有无家人,这点不重要,了无牵挂之人,杀敌时心无旁骛,这些往往是悍卒勇将!
你说的未有劣迹,更是荒缪,不论禁军还是厢军,敢于冲锋陷阵者,无不是那些曾经的盗匪贼寇!
这年龄一说,难道老夫这年龄,砍不死人?说到学习能力,呵呵……老夫面前就是孙子兵法!”
说着,还拍了拍桌子上的书。
贾富贵心里一叹,时代观念不一样,各有各理。
没有心思争论,便说道:“李大人,我阅历少,但有一点我知道,军人要有信仰,国家信仰!每个士兵得明白,他报效的是大周!
李大人,您想过没有?边关告急时,百姓们竟然不知道跟自己有何关系!那天招兵时,百姓竟然说,当兵的应该是那些流民乞丐!
呵呵……当兵的理想,不是保境安民,只是为了活命。那为了活命,遇战而逃,不就理所当然了吗?”
第44章 大雪救灾的迷彩服
贾富贵说着说着,语气就有些激动,李纲却开心的笑了起来。
“富贵啊,你是个有想法的,可惜啊!好了,我晚些时间,就去跟郑东家提亲。还有,你婚期最好定在年前,说不定……算了!你回去忙活去吧!”
贾富贵一头雾水的走了,想问又不敢问。说话留一半,是最折磨人的!
望着贾富贵走出了衙门,柴进问道:“太傅,舍不得他?”
李纲和蔼的笑道:“自古慈不掌兵,这也是命运弄人啊,我们正缺这个人选,他就稀里糊涂的撞上来了。也怪老夫,和他说那么多话做什么?没有交际,心里也好受些。”
柴进揉揉头:“我怎么看,他都是个小奸臣,求着蔡纪收他做学生,又想着花样的帮童贯,弄些玩物丧志的东西!”
李纲呵呵一笑:“若他大难不死,老夫真有心收他做个徒弟!”
“太傅,您不是从来不收徒吗?”
“可能我老了吧?”
……
一场大雪纷纷扬扬,地面没过了小腿,天地一片银装素裹,清冷无尘。
贾富贵带着蔡氏五兄弟,冒着大雪前往兵营。
这五人现在是他的亲兵,不是说他们武艺有多高,纯粹就是因为,贾富贵最先认识他们的。
来到兵营,里面有些不安分的气息。
蔡金吼着让他们出来列队,一通鼓声过后,士兵们整齐的站到雪中。
贾富贵不满的高声问道:“吃过饭没有?”
“吃过!”
“喝过肉汤没有?”
“喝过!”
贾富贵声音又提高一分:“那为什么营房里哭哭啼啼的?!”
“报告!”
“秦小北出列!说!”
秦小北现在是个小队长,一个小队有十个人。
他梗着脖子,嘶哑的说道:“送菜的人说,城外头冻死好多人,可我们兵营禁止外出!我双亲都在外面!啊!呜哇……”
那控制不住的哭嚎,引得所有人开始崩溃。原蔡府家丁们,努力制止。
贾富贵高声道:“我说过,当兵是保家卫国!现在都有!随我出城救灾!记住,不可只顾自家,一切行动听指挥!”
“是!”
“蔡金!通知夫人购买百姓多余的御寒之物!”
“收到!”
“蔡木!通知李县丞调捕快协同救灾!”
“收到!”
“蔡水!领兵十人去借铁锨!”
“蔡火!通知杨统领协同救灾!”
“蔡土!通知作坊停工,到城外熬粥去!”
“是!是!是!”
快速的下完命令,贾富贵带兵向城门跑去。
结果几个守城官兵,不肯开城门,贾富贵说道:“我是堂邑知县,开门!”
守卫回道:“没有李县丞命令,不能开!”
“为什么?”
“禀大人!门外全是流民,大雪灾天,不能放进来!”
“外面要死人了!还有,知县比县丞官大!”
“不能开!李县丞有钦命批文,您都得听他的!”
贾富贵急怒攻心,再去县衙请示,不是浪费时间吗?
“开门,我下的命令,责任我抗!”
“不行……”
贾富贵一身厚实的迷彩穿在身上,强烈的使命感,充斥着身心,性格也变得倔强坚韧。
虽然没当过兵,可不妨碍他在前世,接受军人精神的熏陶。
“啊!哎呦!大人!你这是抗命!”
“我说过了!责任我抗!谁再阻拦,老子拳头侍候!”
那守卫捂着脸,跑去县衙。一大队迷彩服的士兵们,昂首出城。
流民们自发结成的营地,自动远离城门,这是因为在城门边的话,有高官巡查时,会被驱赶。
远处的城墙根下,流民搭建的简易窝棚,被大雪压垮大半,老人孩子站在大雪中,无助的跺脚哭喊,不多的壮年在努力的修整。
“听令!自东向西,依次抢救!不准超前!”
“是!”
巡检兵丁迅速列成横队,冲进流民营地。
这个时候,军队的优势体现出来了,一个小队重建一个窝棚,效率能提升几十倍。
在一声声的感谢中,迷彩服们忘记了劳累,手中的力量更加的无穷。
“二虎子!咱家的棚子也倒了,你忙别人做什么?”
“爹!你等等,还没轮到咱家呢!”
“你这兔崽子!先弄完自家,再帮别人不一样吗?”
“不行!”
“你这个不肖子!你娘还生着病那!”
二虎子用袖子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