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件事,一件事是派人去找丽质,找到了将她带回来。”
“另一件事,你去了河东道,暗中协助杜淹,长孙无忌,还有张顿。”
李君羡抱拳道:“臣遵旨!”
说罢,他转身快步离开。
“唉!”
李二揉着额头,叹息道:“希望河东道那边,是虚惊一场吧,这样对谁都好。”
“但愿如此。”长孙皇后点了点头道。
————
“嘎吱,嘎吱~”
一个月后,河东道外,官道上。
马车缓缓行驶的声音,在安静的路上不断回响。
张顿、长孙无忌、杜淹三人,走在路上,抬头神色凝重的四周的地面。
官道两旁的田地里,看不到绿色植被,唯有干旱的泥土。
“这得多少天不下雨?”
长孙无忌舔了舔起皮的嘴唇道:“和河东道上的奏折内容,完全不一样啊,不是说一个月前,连下了好几天的雨吗?”
“这是下雨该有的样子?”
听着长孙无忌的戏谑声,杜淹闭上眼睛,叹息了一声。
此次前来,他们想过最好的结果,就是虚惊一场。
但现在他们看到的景象,却是和那封信函中描述的一样!
张顿身穿一袭青衫,目光深邃的望着田地的远处,脑海中浮现出了八个字,赤野千里,寸草不生!
他缓缓开口道:“查吧。”
闻言,长孙无忌、杜淹同时看向他。。CoM
张顿沉声道:“咱们先去查一查,究竟饿死了多少人。”
杜淹拧起了眉头,虽然张顿表现的很平静,但是他的样子,给杜淹一种很不安的感觉。
那种感觉,就是张顿好像随时要大开杀戒了一样!
第232章 本以充分
长孙无忌也警惕的看着张顿,“张少尹,你可不能乱来。”
“这里不是长安城,我们得小心谨慎一些。”
张顿点头道:“明白。”
他在长安城能以万年令一个五品官,而硬刚国公和郡公,是因为背后站着皇帝。
河东道不一样。
这里,可不是天子脚下啊。
三人继续朝前走着,然而没走多久,他们便看到官道上,几个坐在马背上的府兵士卒,手握缰绳飞驰而来。
“站住!”
为首的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模样凶悍,面容冰冷,居高临下看着他们。
跟在身后的几名府兵,则踢着马肚,策马截断他们的后路。
“你们干什么的?”
听到问询,长孙无忌不卑不亢拱手道:“我们是来太原郡做生意的。”
为首中年人眉头一皱,看着他们的马车,努了努下巴。
一个府兵士卒下马快步走到马车跟前,撩开车帘。
车厢内,空荡无物。
为首中年人目光更冷了几分,“你们的货物呢?”
杜淹忽然道:“过不几天就到了,我们是先过来看看。”
为首中年人冷哼道:“现在太原郡做不了生意!”
长孙无忌恍然,再次拱手:“原来如此,那我们就改道去别的地方。”
说罢,他便投给张顿和杜淹一个眼神,转身就走向马车,准备坐着马车离开。
“站住!”
为首中年人大喝道:“我让你们走了吗?”
长孙无忌不由顿住脚步,回头困惑的看着他,道:“军爷,你刚才说的,太原郡现在不能做生意,在下自然得换一个地方,一家老小这么多张嘴,就等着在下赚钱喂食呢。”
“你急什么?”为首中年人伴着人脸道:“来都来了,就先住下吧。”
“并州大总管府有令,河东道最近多了不少贼人,为了保护河东道百姓安危,任何来往河东道的人,都不得擅自离开!”
“除非,你们能证明自己不是贼人。”
为首中年人踢了一下马肚,缓缓骑着马走到他们面前,冷声问道:
“你们不是说,你们是来做生意的,你们做什么生意?”
张顿面带微笑道:“我们是贩卖百货的。”
为首中年人嗯了一声,“刚才你们也说了,过不了几天,你们带的货物就到了?”
“那就先住几天,等你们的货物到了,自然也能证明你们的身份,那时你们就可以离开。”
“跟我来吧。”
说完,为首中年人一副不容置疑的模样,握着缰绳调转马头,朝着官道前方而去。
张顿、杜淹、长孙无忌三人瞅着围住他们的几个府兵,只得硬着头皮,跟了上去。
很快,众人来到一个破旧村子。
村子里各类人都有。
有的身穿长衫,有的头戴幞头,也有粗麻布衣的,贩夫走卒,农夫商贾,什么身份的人都不缺。
“这个村子上住的人,全都是来自外地。”
为首中年人翻身下马,语气淡淡道:“你们带钱了吗?”
“带了一些。”长孙无忌赶忙应了一声,手掌伸进袖子,取出一串铜钱,“但是不多,你看这些够吗?”
为首中年人接过钱在手中掂量了一下,嗯了一声道:“勉强算够吧。”
“我姓韩,你们称呼我为韩副将就行。”
说着,他挥了挥手,让张顿、长孙无忌、杜淹跟上,边走边说道:“常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尤其是现在的太原郡。”
“如果你们不使钱打点,天为被地为席都算好的,指不定没死在贼人手里,就先饿死亦或是病死。”
“有了钱,你们至少能住一个好一点的地方。”
说着,韩副将带着他们来到一个农家小院,指着道:“就这了!”
长孙无忌错愕道:“这不是寻常百姓的住宅吗?”
他刚才给的钱,有几百文之多。
就是住客栈,也足够半个月的开销。
“今日不同往日,你们给的钱,也就能住这里。”
韩副将淡淡道:“你们可以多出些钱,就能住更好的宅子。”
长孙无忌沉吟了几秒道:“住不了几天,住这就可以了。”
说完,他手掌再次伸进另外一个袖子中,再取出一串钱,递给韩副将,赔笑着道:“军爷,在下向你打听点事。”
韩副将很自然的接过钱,放入怀中,淡然道:“只能我告诉你,不能你问我。”
长孙无忌爽快道:“成!你说什么,我们听什么。”
韩副将投给他一个赞赏目光,随即语气不急不缓道:
“河东道现在不太平,出了不少贼人,让你们留在这里,也是为你们好。”
“能告诉你的,就只有这些,告辞了。”
说完,他直接转身离去。
“……”长孙无忌看着他的背影,震惊道:“他说了跟没说,有什么区别?”
杜淹摇头道:“此人就是知道,也不敢跟咱们透露啊。”
长孙无忌郁闷道:“咱们怎么办?”
刚才说来河东道做生意,纯粹是幌子。。。Com
可对方认真了。
若是过些天,那些府兵见不到货物,恐怕就会怀疑他们的身份。
届时,只会更麻烦。
“不是还有几天时间么?”
张顿笑着道:“咱们先住下来看看,明天再说。”
长孙无忌、杜淹微微颔首,和他一块走入宅院中。
杜淹看着院内狼藉一片,叹了口气,“这家人,应该逃难去了。”
长孙无忌瞅着张顿走向井口,问道:“井里有水吗?”
张顿摇头道:“早干了。”
长孙无忌呼出一口气,道:“现在可以证实,河东道送往朝廷的奏折,内容是假的。”
“送到你御史台的那封信函,所言非虚。”
说着,他瞅了一眼杜淹,道:“另外,就是监察御史孙学,恐怕真如杜公所说的那样,他现在已经身不由己了。”
杜淹神色凝重点了点头。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此次来河东道,我们有两个任务,其一,是调查河东道隐瞒不报旱灾的目的。”
“其二,是安置灾民,防止民变。”
长孙无忌神色肃然的看着杜淹和张顿,道:“第二条,是重中之重,也是我们来河东道的真正原因。”
第233章 挑明身份我们来自长安城
若只是调查河东道有没有干旱,李二也不至于派他们三个过来。
更不会给他们每人一份圣旨,许以先斩后奏之权。
他们本以为此次悄然入太原郡,能达到不打草惊蛇的目的。
但问题是,河东道这边的并州大总管府,准备的更充分。
现在,他们想走都走不了。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太原郡隶属于并州,并州又设立大总管府。”
“并州大总管,是马元规。”
谁?马元规?张顿愣住了,问道:“那他的副将,岂不是吕子臧?”
长孙无忌讶然道:“你还知道他?”
“听说过。”张顿干笑道。
杜淹摇头道:“吕子臧不是副将,而是并州刺史。”
“……”
果然,这个大唐跟史书上的大唐有些不太一样。
张顿暗暗啧了一声。
史册之中,吕子臧和马元规都是隋末唐初的将领,二人也都是河东人。
二人在攻打朱粲时,兵败身亡。
没想到,在这个大唐世界中,他们竟然一个是并州大总管,一个是并州刺史。
难怪河东道出了这么大的乱子!
杜淹冷哼道:“河东道干旱数月,偏偏并州大总管府欺瞒不报,按律当斩。”
长孙无忌瞅着他道:“那简单了,陛下给了咱们圣旨,咱仨都有先斩后奏之权。”
“你带着圣旨,把马元规和吕子臧的人头砍下来,带回长安城,陛下绝对以你为首功。”
“……”
杜淹有些恼怒的瞪视着他,道:“你不阴阳怪气会死?这个时候,圣旨有什么用?当真以为圣旨能把他给办了?”
“咱们手里没人,圣旨就是一张废纸!”
长孙无忌无奈的摊开双手道:“问题就出在这,咱们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啊。”
“早知如此,就该带人过来。”
说着,他看向张顿,问道:“张少尹,你脑子好使,你有什么办法?”
杜淹也看向他。
张顿沉默了几秒,方才道:“要下官看,咱们跟那个韩副将把事情挑明了。”
长孙无忌眉头一挑,“那他还不把咱们都杀了?”
杜淹也摇了摇头,“不能挑明,你看看那韩副将的样子,怕是就等着长安城来的人自投罗网呢。”
“也不能这么说。”
张顿肃然道:“我觉得,现在挑明了最好,如此一来,咱们就能直接去大总管府,见到马元规和吕子臧。”
“见了他们,事情才能好办一些。”
“不然,在这里等着,也是一个死字。”
碰到韩副将时,他们说是来河东道做生意的。
拉货物的人,过几天就能来。
他们三个人最清楚,别说是过几天,就是过个十天半个月,也不会有人来。
到时候,恐怕韩副将就已生疑,把他们当贼人给处置了。
“然后呢?”
长孙无忌盯视着他,问道:“挑明了身份,见到吕子臧和马元规,下一步做什么?”
张顿摇头道:“还没想好,下一步再说。”
长孙无忌翻了翻白眼,“那和在这里呆着有什么区别?”
一个是等死,一个是找死,选择前者还能苟活几天,选择后者,怕是早早就得魂归长安城。
“放心,我有打算!”
张顿笑容意味深长道:“别说是韩副将,就是马元规和吕子臧,也拿咱们没办法。”
“……”
长孙无忌、杜淹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即皱起了眉头。
他们看得出来,张顿想要主动出击,寻找破局之法。
只是,路子有些野!
“听你的!”
许久,杜淹先开口道:“你确定按照你说的做,咱们三个人不会脑袋搬家?”
张顿点头道:“不会!”
长孙无忌想说什么,杜淹却挥了挥手,不等他说,便肃然道:“那你安排吧。”
张顿嗯了一声,起身说道:“杜公,长孙尚书,我去找那个韩副将说说。”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长孙无忌紧皱着眉头瞪视着杜淹道:“你怎么跟他胡闹啊?”
“胡闹什么?”杜淹瞅着他道:“老夫觉得张少尹说的,还是挺有道理。”
“现在你我无异于囚禁于此,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你能有什么办法破局吗?”
“如果有,你说出来,我劝张少尹一起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