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大唐当驸马-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玄龄、杜如晦神色淡然,丝毫不着急,甚至拿起茶杯喝了几口。

    张顿的办法,在他们看来几乎无解。

    这次要不从长安城的豪门望族手中撬出个几百万贯,二人都觉得没脸回去向李二交差,更没脸以后再去见张顿。

    如此好计谋,在他们二人手里办砸,以后脸面往哪放?

    “房公,杜公。”

    良久,崔昭方才抬起头,凝视着房玄龄、杜如晦,说道:“老夫答应向朝廷捐钱,帮助朝廷渡过此次难关。”

    房玄龄、杜如晦相视一笑,这个结果,本来就在意料之中。

    “但是,究竟要向朝廷捐多少钱,老夫还没有想好。”

    崔昭话锋一转,望着房玄龄、杜如晦说道:

    “房公,杜公,你们接下来也是要去其他五姓七望府邸,不如由老夫派人将他们请过来。”

    “一来,省却了你们的麻烦。”

    “二来,老夫想先跟五姓七望的其他几位家主商议一下,究竟该拿出多少钱来捐给朝廷。”

    “这样最好。”房玄龄笑了笑,拱手道:“那就有劳了。”

    崔昭摆了摆手,然后将老管家叫了进来,当着房玄龄、杜如晦的面,告诉老管家去把五姓七望的其他六位家主叫过来。

    老管家应诺以后,离开崔府,约莫小半个时辰,厅堂外响起一道道脚步声。



    第41章 五姓七望认栽了捐钱七十万贯

    

“清河崔恭,范阳卢闵,荥阳郑达,太原王廓,陇西李尊,赵郡李虞。”

    六个年迈老者,一个个拄着拐杖,走入厅堂,看着房玄龄、杜如晦拱手道:

    “见过房公,杜公。”

    房玄龄、杜如晦赶忙起身,冲着他们拱手回礼,房玄龄笑道:“六位家主,近日身体可好?”

    崔恭声音低沉,“还能活个几年。”

    房玄龄摇头,“要在下看,崔家主一定是长命百岁。”

    “若是你们不来,老夫确实能活到百岁。”崔恭看着房玄龄和杜如晦脸上的尴尬之色,脸色平静说道:“房公,杜公,事情老夫这些人已经听说了,能否给我等一些时间,让我们商议一下?”

    “好!那在下和杜公先在院子里转转。”房玄龄点了点头,然后和杜如晦走出厅堂。

    等看不到二人的身影以后,刚刚来的六个老头,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哼!”

    范阳卢氏家主卢闵冷哼了一声,道:“朝廷打的好算盘啊!老夫真想知道,究竟是谁想出的勒石记功之计,逼着我们五姓七望捐钱!”

    荥阳家主郑达咬牙道:“此计狠毒,不像是房玄龄、杜如晦能想出来的,会不会是长孙无忌?”

    “有可能。”太远王廓沉声道:“放眼整个朝廷,也就此子能想出这般毒计了。”

    “竖子小儿!”陇西李尊、赵郡李虞愤然骂道。

    崔昭阴沉着脸,也觉得他们的猜测靠谱。

    毕竟,长孙无忌的妹妹是长孙皇后,他的妹夫是当今天子李二!

    敢招惹五姓七望的,朝堂之上也就只有他了。

    房玄龄、杜如晦的妻子,都是五姓女,二人就算能想出这般毒计,也绝对不敢向李二谏言。

    可唯独长孙无忌不同!

    李二向来对五姓七望没有好感,导致如今的朝堂上,少有五姓七望的子弟做官。

    而长孙无忌身为李二身边最亲信的人,李二的意志,他就必须要贯彻。

    李二对谁没好感,长孙无忌也会对谁没好感,说直白点,二人穿一条裤子!

    现在李二忽然使出个勒石记功的狠辣毒计,想来想去,也就只有长孙无忌给支的招!

    不为人子!

    七个老头心里骂了一声。

    崔昭扫视了众人一眼,双手握着拐杖头,声音苍老道:“现在问题,不是找出谁给李二郎支的招。”

    “最要紧的,是怎么回绝房玄龄和杜如晦。”

    “回绝不了!”崔恭语气斩钉截铁道:“若是能回,兄长你不早就回了?何必要把我们这些人都叫过来?”

    崔昭皱着眉头道:“难道这次我们五姓七望,就要吃这个闷亏?”

    “这个亏,没那么好吃啊。”

    “勒石记功之毒计,要命的就是拒捐少娟都不行,捐多了咱们又是剜肉之痛。”

    “咱们手里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便宜了自家人也就罢了,若是便宜朝廷,便宜那李二郎,这口气,老夫属实咽不下去!”

    其余几个老头听到这话,脸色也难看了几分。

    忽然,崔恭开口说道:“兄长,我刚才说了,咱们拒绝不了朝廷,但并非就没有办法了。”

    迎上崔昭等人投来的目光,崔恭冷笑道:“他有张良计,咱们还有过墙梯。”

    “不就是捐钱吗,咱们捐!不仅要捐,还要多捐!”

    “一次性,咱们把李二给他喂饱!”

    “至于他能不能吃下,那就是他的事。”

    说着,崔恭将自己的办法,低声在六个老头耳畔说着。

    “好办法!”听完他的话,卢闵、郑达、王廓、李尊、李虞眼眸一亮。

    崔昭紧皱的眉头也松开了几分,苍老的脸庞上带着一抹笑意,指着崔恭道:“崔老弟就是崔老弟,不愧是咱们五姓七望中的智囊。”

    “既然如此,就按照你说的来做!”

    “崔管家,把房玄龄和杜如晦,给老夫请进来!”

    崔昭一边冲着厅堂外大喊,一边又回头跟崔恭等人商议究竟要捐多少。

    等把细节敲定后,房玄龄、杜如晦也刚好回来。

    “房公,杜公。”崔昭面带笑容道:“我们七家已经商议好了。”

    “朝廷此次国库空虚,我们五姓七望,自当鼎力相助。”

    “这一次,我们七家一起,每人出十万贯!”

    崔昭比划了一个手势,铿锵有力道:“七十万贯,全部捐给朝廷!”

    七十万贯?房玄龄、杜如晦浑身一震,喜上眉梢的看着他们。

    七十万贯绝非一笔小钱,放在寻常百姓身上,就是十辈子他们也花不完。

    大唐的货币,种类繁杂,但是在钱币上,则很是有序。

    一贯钱,是一千文。

    七十万贯,就是七亿文钱!

    哪怕是放在现代,一文钱当做一块钱,那也有七亿元,更何况大唐一文钱的购买力,远远不止现代的一元购买力!

    当下的长安城的房价,一套宅院能卖六十万文。

    七亿文钱,足够在长安城内买下一千二百套宅院!

    房玄龄、杜如晦呼吸都有些急促,来时千想万想,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钱!

    房玄龄神色肃然,冲着他们重重作揖,沉声道:

    “房某在此代朝廷谢过诸位家主,诸位家主能慷慨解囊,帮朝廷渡此难关,房某和杜公,一定会将此事照实上奏。”

    “陛下若是得知,必定会下旨嘉赏诸位家主。”

    “那些都是小事。”崔昭面带微笑道:“房公,杜公,这些钱还需要老夫等人准备准备,明日这个中午,房公、杜公可以再来,到时候将钱带走便是。”

    “好!”

    房玄龄拱手道:“那房某就和杜公先回宫复命,明日中午,我二人一定亲自到!告辞!”

    说完,房玄龄带着杜如晦,神色欣喜的朝着厅堂外而去。

    二人丝毫没有看到,站在他们背后的七个老头,正冷笑望着他们的背影。

    ————

    太极宫,甘露殿。

    当房玄龄、杜如晦回宫复命后,李二惊呼声响彻殿内。。。Com

    “七十万贯?”

    “五姓七望竟如此大方?”

    看着李二一脸难以置信的模样,房玄龄、杜如晦相视一笑。

    李二猛地抚着御案站起身,眼眸中绽放着亮光,道:“是张顿,张顿的勒石记功之计,起效果了!”



    第42章 长孙皇后的担忧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陛下圣明。”房玄龄、杜如晦同时拱手道。

    随即,二人将在博陵崔氏府邸的经过,原原本本告知给李二。

    李二听得喜笑颜开,“好好好,光是五姓七望他们七家,就拿出七十万贯,开了一个好头!”

    “长安城内剩下的豪门望族,见了五姓七望捐钱,他们能不跟着捐?”

    “五姓七望捐了七十万贯,那些豪门望族,钱数加起来也不该低于五十万贯!”

    “这样一来,就有一百二十万贯,国库空虚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李二越想越兴奋,拍着手道:“朕这个帝婿,真是妖孽,一招勒石记功之计,就为朝廷弄了一百二十万贯,朕要好好奖赏他!”

    张顿距离成为帝婿,还八字差一撇呢!房玄龄、杜如晦心里默默说着。

    看着李二高兴,房玄龄提醒道:“陛下,若是给张顿奖赏,那岂不是将你这个二叔的真实身份,向他曝光了?”

    “这倒也是,朕的身份,现在还不能叫他知晓。”李二冷静了许多,只感觉头疼道:“这小子不肯做官,若是他知晓朕的身份,怕是再也不帮朕了。”

    房玄龄一笑,继续说道:“何况,现在还不是奖赏张顿的时候。”

    “当务之急,是利用张顿给的勒石记功之计,先从五姓七望手中,将钱收到手,这样也好安心。”

    “玄龄你这话说得对。”李二指了指他,说道:“他们不是和你们约好,明天中午去他们府上拿钱吗?”

    “朕即刻让人去做功德碑,将五姓七望这几位家主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面,你们带着功德碑,直接去他们府上!”

    “朕就是要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肯出钱,朕就肯为他们五姓七望再增添一些声望!”

    房玄龄、杜如晦肃然道:“臣遵旨!”

    送走房玄龄、杜如晦以后,李二叫来李君羡,让他负责功德碑的事,然后满脸笑容的走向立政殿。

    半路上,李二看到一个身穿紫袍的熟悉身影,叫道:“无忌!”

    长孙无忌拧着眉头,心不在焉的走在皇宫之中,听到声音以后脚步一顿,回头看着李二,赶忙作揖道:“陛下。”

    “你怎么入宫了?”李二好奇看着他,“朕记得今天你应该在家休沐。”

    不提还好,提到休沐二字,长孙无忌气不打一处来,语气不忿道:“臣是被骂到宫里来的!”

    李二一愣,“谁敢骂你齐国公?”

    “五姓七望!”长孙无忌咬牙切齿道。

    “???”

    李二错愕的望着他,“好端端的,他们骂你作甚?”

    “臣就是不知道,所以才想着来宫里打听打听。”

    长孙无忌愤然道:“那七个老家伙,简直莫名其妙,突然就跑到臣的府邸,指着臣的鼻子一通臭骂,说什么逼捐,说什么勒石记功,说的话臣一个字都听不懂!”

    李二额了一声,顿时明白了,长孙无忌这是给张顿背锅了!

    勒石记功之计是张顿想出来的,除了他还有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长孙皇后、尉迟敬德外,也就房俊、杜荷、尉迟宝琪三个小子知晓。

    房俊、杜荷、尉迟宝琪不可能说,也不敢将话传出去。

    尉迟敬德更不可能,他跟长孙无忌的关系可不怎么好。

    房玄龄、杜如晦一直在帮着自己做事,就算想说也抽不出时间。

    剩下的就只有长孙皇后了。

    但是,长孙皇后更不能说,若是被长孙无忌知晓,夺走本该是他儿媳妇的长乐公主的人,以及让他背黑锅的人,都是张顿的话。

    长孙无忌能放过他?

    为了李丽质,也为了自己的夫君,长孙皇后就一定会隐瞒着长孙无忌。

    想到这,李二不由有些哭笑不得,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语气温和道:“你放心,朕会帮你调查清楚的,你先回去歇着,有消息了,朕会让李君羡告诉你。”

    长孙无忌感动道:“那臣就先回去,在家等陛下的消息。”

    “去吧。”李二笑了笑,看着他离开后,便继续朝着立政殿方向而去。

    然而,李二没有看到,长孙无忌走了没多久,便顿住脚步,目光直勾勾盯视着李二的背影。

    古怪!

    陛下行事,绝不会如此古怪!

    里面一定有问题!

    陛下的脸色,刚才看不出丝毫的愤怒!

    这太不正常!

    堂堂一个国公,被五姓七望欺负到头上,向来对五姓七望没有好感的李二,竟然选择一笑而过?

    长孙无忌眯着眼眸,思索了半晌,没有跟上去,而是选择回府。

    他相信,究竟是谁让他背的这口黑锅,很快就能水落石出!

    这么大的事情,瞒是肯定瞒不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