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妻为大都督-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番别样滋味。
  两人来到一扇房门前站定,崔文卿认得这正是折昭的寝室,难道娘子今夜……
  想到这个可能,崔文卿的心脏顿时不争气的剧烈跳动了起来,只觉霎那间呼吸都有些急促了。
  “夫君,就有劳你开门吧。”折昭轻轻笑着,眼波中闪烁着炙热的情意。
  崔文卿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用力推开了房门。
  红木门“吱呀”一声打开了,房间内的景色霍然入目。
  霎那间,崔文卿如遭雷噬,顿时僵硬在了当场,再也无法移动半步,整个人如石雕木俑般呆住了。
  房间内的陈设一目了然,可见大大的“囍”字贴满窗户,红色的龙凤高烛火光摇曳跳动燃烧,案头摆放着美味可人的美酒佳肴,海棠木制成的卧榻悬挂着红色帐幔,榻上放置着着鸳鸯被,周围披红挂绿一片喜庆。
  “娘子,这是……”崔文卿愣怔许久方才回神,说话都开始有些结巴了。
  折昭歉意一笑,缓缓言道:“昔日成亲之夜,折昭盖头未掀匆赴边关,你我的婚事半道而止,始终不够完美,也诚为遗憾!今日折昭如此安排,便是希冀能够与夫君一道,继续你我当日未完的婚礼。”
  崔文卿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折昭惊喜笑言:“娘子,如此安排,真是太意外了,我很喜欢,非常喜欢。”说罢用力的点头,显然也被折昭这样的安排所感动。
  折昭娇靥绯红,低声相邀:“既然如此,夫君,那我们进去吧……”
  “好。”崔文卿颔首一笑,抓起折昭的手儿,走入了新房之内,那扇红木房门也是轻轻关闭,遮挡住了里面所发生的一切。
  朝阳楼外,穆婉独自一人斜靠在水榭廊柱上,边仰头饮酒边默默的打量着朝阳楼二楼。
  可见窗棂剪影,两个人影正相对而坐举案齐眉。
  可见他们紧紧相拥人影交错,合卺饮酒。
  最后灯烛熄灭,所有美丽场景消失在了沉沉黑夜中。
  穆婉轻轻一笑,翻身而起走出了水榭,将手中酒壶随手一抛扔入水池,愉快洒然而去。


第八八一章 不一样了

  旭日方升,朝霞漫天,府谷县内外阳光明媚,一派生机勃勃。
  崔文卿揉了揉惺忪双目,打着哈欠从榻上站了起来,愣怔有倾回想起昨夜之事,不禁回头看向那依旧凌乱的床榻,嘴角不禁溢出了意味不明的笑意。
  对许多人来讲,今天与昨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然对崔文卿和折昭来讲,过得昨夜之后,今日已经大是不同,两人的关系已经更为明朗化,也可以说是变作了正常化。
  毕竟从现在开始,他们就是真正的夫妻了,既有夫妻之名,亦有夫妻之实。
  正待他愣怔遐想当儿,开门声轻轻响起,有人从门外走了进来。
  崔文卿回神一望,恰如被一道闪电击中,陡然愣怔住了。
  来者乃是折昭。
  一身湖水蓝色的长裙,一头白绸扎束的长发,一双晶亮的眸子像那天空璀璨繁星,雪白的肌肤晶莹光洁,婀娜的身姿亭亭玉立,人儿清纯得如同明澈的山泉,美丽得如同幽谷中的兰花。
  当然,要说这些也并不能让已经见识了折昭昨夜惊人美丽的崔文卿再次露出了震惊之色,他的震惊是发现折昭手中居然还捧着一个木盆,里面盛着热水,盆沿搭着布帕,显然是给他送洗脸水来了。
  堂堂振武军大都督亲自送洗脸水,我勒个擦!崔文卿对天发誓,他连白日梦都不敢这么做去!
  见到崔文卿站在身前,折昭娇靥很明显的红了一下,也闪过了一丝显而易见的羞涩,然而很快,那丝羞涩就消失不见,变作了坦然自若的模样,走上前来柔声言道:“夫君,请先洗漱吧。”
  崔文卿看着她将木盆放在了案几上,看着她轻轻一卷云袖露出洁白如玉的皓腕,用纤手将布帕放入水中搓揉提起拧干,最后又看着她轻移莲步来到了自己身前,将手中的布帕递来,这才故作不敢相信眼前的揉了揉双目,又是感动又是惭愧的言道:“娘子身份高贵,今日居然作着伺候人的事情,为夫真是受之有愧啊!”
  闻言,折昭却是轻轻一笑,口气有着几分认真之色:“妻子伺候丈夫乃是理所当然,夫君为何会有受之有愧之心?”
  崔文卿知道自己不回答这个问题折昭只怕会不依不饶,索性坦诚之言的笑语道:“娘子毕竟是雄镇四州的振武军大都督,岂能操持普通妇人的活计?倘若被振武军那些将士们看见眼前这一幕,肯定会对娘子你的将威有影响的。”
  折昭轻轻摇了摇头,美目视线落在崔文卿线条分明的脸庞上,依旧是非常认真的言道:“折昭身穿飞凤战甲端坐中军升帐点将征战从戎,乃是为了上报朝廷,下安黎庶,此乃为国尽忠之举,是尽身为臣子的义务,而今日折昭身穿女儿衣装伺候夫君洗漱于榻前,乃是为服侍夫君,尽身为妻子的义务,即便真被别人知晓,相信任何人也不能说半点闲话!”
  崔文卿听得一愣一愣的,半响轻笑言道:“小昭儿,此番言语说得为夫心里真是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听到崔文卿口中的这个称谓,折昭不由回想起了昨夜两人最是浓情蜜意时的那些话语,娇靥“腾”的一下又红了,恰如秋日里的枫树林。
  她忍羞含怨的瞪了崔文卿一眼,这才轻轻言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么做……都是折昭自愿的!”
  “哦也!”崔文卿大笑,突然搂住折昭的腰身抱着她一个旋转,哈哈笑言:“还有一句是嫁给猴子满山走,娘子,今天咱们什么事都不要做,为夫带你出城游玩一番,如何?”
  折昭被他突如其来的亲密举动弄得更是脸红,欣然点头道:“单凭夫君之意,咱们出城游玩!”
  半个时辰后,一辆马车从振武军后门出发,拉车的两匹枣红色骏马冒着小雪,朝着城外磷磷隆隆驶去。
  车厢内,崔文卿折昭夫妇二人同坐矮塌掀开窗帘欣赏着窗外动人的雪景,浓情蜜意均在心底流转蔓延。
  上午去了五龙山顶欣赏雪景。
  夫妻二人登高远眺,可见此山南临黄河,背依群岭,如巨龙昂首,啸饮大河,崇山峻岭银装素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美不胜收。
  下午去了黄河渡口欣赏雪景。
  夫妻二人极目远望,天是无边的灰,水是断续的蓝,肥大的雪花从天宇深处涌流出来,匆匆地扑向无垠的水面,黄河腾出灵动湿热的水雾,紧紧地拥住了冰凉的雪花,悄无声息地升腾起无边的白纱,天地朦胧,心儿悠悠,直是在虚无的云天飘荡。
  直到天色已暗之际马车回城,崔文卿和折昭两人依旧在车厢内轻轻的说笑不止,均是觉得一天虽然非常短暂,然却不虚此行。
  待快要行至振武军大都督府门前,心细的折昭惊讶的发现窗户外灯光摇曳,火把隐隐,似有许多人正聚在振武军大都督府街道两边。
  见状,折昭陡然一惊,连忙坐直了身子掀开车帘认真打量,可见街道两旁全都是身穿布衣袄服的黔首百姓,许多甚至还是衣衫单薄的农人。
  他们聚在一起没有半点喧哗,也没有窃窃私语,唯一发出的两处声响便是因天冷而不停哈着热气的声音,和冷得来回跺脚不止的声音,在寂静的夜晚非常清晰。
  看着看着,折昭的眉头轻轻蹙了起来,放下车帘对着崔文卿正容言道:“夫君,街道两旁有不少百姓聚集于此。”
  崔文卿想了想,讶然笑道:“怎么?百姓们晚上不睡觉呆在街上作甚?”
  折昭摇头言道:“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要不咱们下车问问?”
  崔文卿沉吟少顷言道:“就这么冒然下车却是有些不妥,要不待进入大都督府中派人出来了解清楚具体情况,然后再作定夺,不知娘子你意下如何?”
  折昭点头笑道:“善!那就以夫君之言便是,我们先回府。”


第八八二章 感恩戴德

  然令崔文卿和折昭不知道的,是在马车驶过长街他俩偷瞄街边百姓的时候,百姓们也在用视线观察着这辆经过的马车。
  当看到马车车轮高大,车厢宽阔,雕纹华丽,拉车骏马神骏非常时,百姓们立即意识到了马车主人的非同寻常,一直焦急等待的心儿登时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当看到马车缓慢行驶,朝着振武军大都督府门驶去,最后停在了府门前的时候,百姓们终于忍不住大大骚动了起来。
  “噢呀,是崔大人和大都督,他们回来的!”
  “崔大人,是你在车厢内么?我们总算把你盼回来了啊!”
  “崔大人,盼望你见见小老儿啊,你可真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呐。”
  ……
  霎那间,原本安静的街道顿时变作了沸腾的海洋,数百百姓七嘴八舌,千言万语,向着崔文卿表达着感激之心,也让尚在车厢内的崔文卿陡然愣怔住了。
  “什么情况?”他停下了掀开车帘正欲下车的动作,回身问向折昭。
  折昭白了他一眼,轻笑莞尔的言道:“看来这些百姓全都是来找夫君你的,具体情况本帅怎么知道?”
  崔文卿大感奇怪,略一沉吟,掀开车帘走了出去,然后在百姓们的视线中轻捷利落的跳下了马车,对着他们欠身一躬,正容言道:“本官便是崔文卿,不知道诸位父老乡亲聚于本官府门之前有何要事?”
  话音落点,原本闹哄哄的气氛顿时就重回寂静。
  只见人群两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在一位年轻妇人的搀扶下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老翁手中拄着拐杖脚步甚急,待行至崔文卿面前方才颤巍巍的拱手,老脸上满是激动之色:“启禀崔大人,小老儿乃是府谷县外陈家村的村正,得知崔大人你返回府谷县的消息,我们周边七乡二十八村的百姓们全都激动得不行,都想前来府谷县拜谢大人恩赐。”
  “哦?”崔文卿惊讶得眉头一挑,一本正经的回答道,“老丈客气了,本官今番代帝巡视北地四州,乃是奉了朝廷的旨意而来,大伙儿要感谢也应该感谢朝廷,而非本官个人。”
  “不不不……”老翁连连摇头摆手,白须白发一颤一颤的,“大人,我们七乡二十八村之所以要感谢大人你,乃是因为大人所施行的畜牧养猪之策惠及了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农人,经过将近大半年的猪仔养殖,大家都是获利甚丰,再也不用靠天吃饭,靠地耕耘,所以说,大人你是我们的大恩人呐。”
  闻言,崔文卿忍不住笑了,压了压手示意百姓们暂且安静,这才肃然开口道:“诸位父老乡亲请听本官一眼,常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故此历朝历代无疑不把吃饭问题视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是马虎不得,大意不得,崔文卿今番前来北地四州行安抚之责,自然是将解决江南道异地安置之民以及北地四州原住之民的吃饭问题列为重要任务来抓,临行之前官家千叮呤万嘱咐,政事堂诸位相公百般关心诸多谋划,故此,本官到来之后,才实行了诸多如畜牧养殖等等仁政实施,所以一切政策的实行乃是朝廷的意思,诸多成绩的取得也是朝廷的功劳,说起来,我崔文卿也不过略有微功末绩而已,实在当不得诸位的恩人之称。”
  一席话落点,百姓们面面相觑,场面非常安静。
  崔文卿拱手言道:“感谢诸位乡亲在此等候,也感谢大家对崔文卿的厚爱,然现在天色已晚,夜深寒凉,所以还请大家早早离去,崔文卿当请送诸位父老乡亲出城。”
  领头的老翁沉吟片刻,却是依旧倔强言道:“崔大人,不管如何,你都是我们百姓的大恩人,这次吾等前来,是有一项东西要送给大人。”说罢向后挥手,示意道:“来,抬上来。”
  话音落点,可见几位壮硕的庄稼汉子和离抬着一个硕大的竹笼走了上来,崔文卿抬目望去,顿时面露错愕之色。
  抬来的了竹笼内正关着数头半大的猪仔,全都缩在角落冻得是瑟瑟发抖,连哼哼唧唧的叫声都懒得发出了。
  “这……这是……”崔文卿以手指着竹笼,大感惊讶。
  老翁笑着解释道:“崔大人,这些都是咱们村养殖的猪仔,也是朝廷以及大人你对百姓们的一片心血,如今猪仔已经养得半大可以食用,故而吾等特地送来十头,供大人你品尝。”
  闻言,崔文卿一阵哭笑不得。
  这些农人淳朴热忱,满怀感恩,居然甘冒风雪送来猪仔供他食用,如此拳拳之心实在令崔文卿深受感动。
  然而他让百姓们养殖猪仔的目的乃是为了发展畜牧养殖,如今这些送来的猪仔不过半大,就这么吃了,委实太过可惜了一点。
  略微苦笑了一下,崔文卿张口本欲拒绝,然就在这电光石火间,一个绝妙的注意猛然涌上了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