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鹏眨了眨眼睛。
    “好吧我承认,是因为我未过门的妻子的长兄曹操和蔡郎君有旧,我拜托他写一份引荐信给我,让我得以被蔡郎君接见。”
    “这才对。”
    臧洪点了点头,然后忽然想起了什么。
    “曹操曹操莫不是那个用五色大棒打死中常侍蹇硕叔父蹇图的曹孟德?”
    “你才知道?”
    郭鹏有点意外,他以为臧洪早就知道曹操是自己的大舅子了。
    “之前没往深了去想。”
    臧洪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原来如此,你有这层关系的话,应该是可以得到蔡郎君接见的那你为什么还回来了?见过了?”
    “不是的,人太多了,我被挤回来了,我就把章和引荐信留下来了,等之后再去碰碰运气就好了,看看蔡郎君能不能叫到我。”
    “”
    臧洪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郭鹏,开口问道:“你有引荐信的话,为什么不直接叫门房传递?如此一来蔡郎君就能立刻看到啊?”
    “”
    郭鹏愣了一下,然后无奈的摇头道:“那个门童直接拿了我的东西就走,我才说了三个字就被后面的人赶走了,没办法,人太多了。”
    臧洪还是用很奇怪的眼神看着郭鹏,虽然想要说些什么,不过到底还是没说出来。
    接着,他就在郭鹏的房间里蹭冷饮蹭冰块,然后看着郭鹏练字,又和他一起练字。
    这一天是官员的休沐日,东汉官员五天工作,然后得一天休沐假期,可以休息,洗个澡,换身衣服,见见家人朋友。
    对于蔡邕来说,这一天也是难得的休沐假期,日常在东观校订书籍雕刻石经的他压力极大,五天一次的休沐日是他放松自己的日子。
    在这一天,他不办公,而是带着自己两岁的女儿读书弹琴为乐,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自然,门外那些求点评的人再多,蔡邕也不会搭理他们,难得的休息日他才不会理会这种琐事。
    就算是有时间他也不会理会这种事情,只会喝点酒,弹弹琴,教孩子一点点简单的东西。
    这是蔡邕最喜欢的日常。

二十二 十五从军征
    其实蔡邕一直也觉得自己有点遗憾,年纪那么大了,却还没有一个儿子,只得了一个女儿聊以。
    一般人来拜访蔡邕的时候都劝蔡邕多纳妾侍多生育,以延续香火。
    但是蔡邕却认为有些事情是天注定,如果上天注定自己没有儿子,再怎么纳妾也白搭,当然这也和蔡夫人比较强势有一点关系。
    没有儿子,女儿也是人,他不会因为没有儿子就苛待女儿,这女儿依然是他的心头肉,四十多岁才得一个女儿,他当然宝贝,所以经常把女儿带在身边弹琴给她听,每到此时,也是蔡邕少有的可以舒缓心中苦闷的时候。
    今日自然也是一样,不过弹着弹着,就有仆人过来,面色为难。
    “主人,外面有人打起来了。”
    “什么?”
    蔡邕停止了弹琴,一脸错愕:“打起来了?”
    “是的主人,他们为了争谁先投递谁后投递,打起来了。”
    仆人一脸为难:“主人,现在前院有些不可收拾,要不然,您去看看?”
    蔡邕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一脸的无奈。
    “这些后生,不知道努力读书,就晓得投机取巧,我夸他们一万句,他们若是没有真才实学,迟早要露馅要遭殃,真是不知上进!”
    “谁说不是呢?天天那么些人来投递章,别说主人,咱们这些做仆役的也觉得为难,这不,今天不仅有人在外面打起来了,还有童子来投递章,真是世风日下。”
    仆人不经意间的说起叫蔡邕觉得诧异。
    “童子?”
    “是,未曾束发加冠,必然是童子。”
    仆人如此回答,叫蔡邕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这种事情居然叫童子都学会了,不过既然是童子来投递章,想必是有些名头的,莫不是刚刚进入太学的几名童子郎急着要出名?”
    “来人是个长得挺俊秀的小郎,不知道是不是太学的童子郎。”
    蔡邕顿时有了些兴趣。
    “你去把那童子的章拿来与我看。”
    “啊?那主人,前门的那些打架闹事的”
    “还不明白吗?他们怎么是为了先后而闹事?分明是为了逼我出去见他们,好直接给我章,你去报官,叫北部尉来处理这个事情!全部赶走!”
    仆人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老仆明白了,老仆这就去处理。”
    仆人随后离开,留下蔡邕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看了看被妻子抱在一边的女儿,无奈地说道:“看来今日这弹琴的兴致又要没了。”
    “谁让夫君名气大呢?”
    蔡夫人也在一旁宽慰:“连刚刚来雒阳求学的童子都知道夫君的名声,想要求学于夫君,这是好事。”
    “好什么啊?叫我连弹琴的兴致都被扰了,况且他们看中的哪里是我的才学?就只是我的名声,想借着我的嘴夸他们几句,叫他们身价倍增,方便他们求田问舍,他们哪里是想求学?唉”
    蔡邕无奈的摇了摇头,忽然又想起了曹操来。
    “当初孟德做北部尉的时候,管理这片区可算是得心应手,寻常人都不敢来府门前骚扰,可算是过了一段安生日子,结果孟德走了,这帮人便又来了,为了叫我出去,也是不择手段。”
    “谁让夫君名气大呢?”
    蔡夫人重复了一遍。
    “是啊,谁叫我名气大呢?”
    蔡邕自嘲地笑了笑。
    过了一会儿,仆人又跑了过来,送来了一个木盒子。
    “主人,这便是那童子投递的章,一共三份,还有一份名刺。”
    蔡邕点了点头,拿起了那张名刺。
    “颍川郭鹏?颍川郭氏?郭鹏郭鹏哦!想起来了,便是在冬日里凿冰捕鱼供奉母亲的孝子?”
    “凿冰捕鱼供奉母亲?还有这回事儿?”
    蔡夫人深居内府,没听说这档子事儿,蔡邕却是听说过。
    这些日子这个事情在各大家族内传的比较多,各家长辈有意无意拿这个事情训诫子弟们,叫他们注意学习郭鹏。
    这的确是个出名的好办法,现在大家都在称赞郭鹏是个孝子,连蔡邕都听说了。
    不过蔡邕对此中之道也算是明明白白。
    年轻的时候,他也曾被家中长辈传授个中奥妙,在母亲生病的时候侍奉母亲,之后就被传出了衣不解带侍奉母亲,七十天不睡觉的事情。
    乡里人都觉得蔡邕很孝顺,因此蔡邕得以扬名。
    其实蔡邕当然为母亲而担心,也曾经亲自侍疾,但是怎么可能七十天不睡觉?
    三天不睡觉就够叫人崩溃的,别说七十天,七天不睡觉就危险了。
    因为自己也做过这样的事情,所以对郭鹏的举动也没什么鄙视不鄙视的,大家都这么做,约定俗成,已经习惯了。
    蔡邕只是觉得郭鹏很聪明,郭家的策划案做得不错,所以得到了各大家族的称赞和学习。
    估计以后又要冒出一大批一大批的孝子了。
    这样一个人,他的章会是如何的?
    蔡邕稍微有些兴趣。
    然后他看了看这木盒子里头的三卷用布袋装好的竹简,其中一份写着一个曹字。
    “曹?他不是姓郭吗?”
    蔡邕有些好奇的打开了布袋,拿出了里头的竹简,展开一看,顿时一愣。
    “这是孟德的书信?”
    蔡夫人听闻孟德二字,便凑上来看。
    “怎么?这不是那个童子的章吗?”
    “不,这是孟德的引荐信?郭鹏是孟德的妹婿,他已经和孟德家的幼妹订亲了,所以孟德写了一封引荐信给我,希望我见见他,说他的才华和人品都是上上之选。”
    蔡邕看完了曹操的引荐信,嘴角勾起一丝微笑:“孟德还从来没有向我推荐过什么优秀的后生,这一次,居然首先向我推荐了他的妹婿,看起来,孟德很中意他的这个小妹婿。”
    蔡夫人想了想,摇了摇头说道:“颍川郭氏虽然是法吏出身,但好歹也是百年名家,家世衣冠,为友尚且可以,居然有子弟愿意和曹氏结亲,摆明了是看中曹氏的一时权势。
    想来曹孟德也是为此才会写引荐信给夫君,大抵也是曹嵩的授意,父亲出言要求,曹孟德怎么会不遵守呢?夫君,这样的人,值得点评吗?夫君为他点评,岂不是有损自己的身份?”
    蔡邕不认同。
    “如果是无可奈何,孟德不会写的如此仔细,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孟德的确是用心了,不论其父如何,郭鹏能得孟德如此看待,想必也有些能耐,夫人,你说是吗?”
    蔡夫人一脸无奈。
    “夫君如此看待,我也不好说什么,不过夫君当真如此欣赏曹孟德?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过人之处谈不上,赤子之心实在是难得,一心想要证明自己,想要建功立业,这份心若是可以得到好的引导,必将卓有成效。”
    蔡邕放下曹操的引荐信,拿起了另外一个写着郭字的布袋,一边打开一边开口道:“当今时节,世风日下,官员勋贵子弟皆为谋私利,甚少有一心为公者,无论曹嵩的出发点如何,孟德都是可造之才。”
    拿下了布袋,掏出了竹简,蔡邕解开了细线,展开了竹简。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蔡邕的面色从一开始的轻松和饶有兴趣变为了现在的严肃。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蔡夫人眨了眨眼睛,抱着小女儿一起凑了上来看了看这卷竹简。
    “舂谷持作飰,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不知为何,蔡邕忽然感受到了一种极大的悲伤充斥着自己的内心,一种莫名酸涩的感觉席卷而来。

二十三 学生颍川郭鹏,拜见蔡议郎
    蔡邕的心中酸涩不已,蔡夫人心中也颇为感伤。
    “夫君,这”
    “嗯,这是一首五言诗,句句皆是五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通顺,表达也十分明确,言简意赅,只是这分明是写兵役繁重之苦,郭鹏年不过十二,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五言诗?”
    蔡邕一遍又一遍的看着这首五言诗,越看越是酸涩,越看越是觉得心痛,有种莫名的酸楚,蔡夫人比较富有同情心,多读了几遍,眼眶就湿润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蔡邕反反复复的诵读这几句,仿佛能从这几句诗句当中读出这个时代人们的一种普遍的悲情。
    十五岁从军出征,八十岁才能回家,回家一看,家人都死了,这是何等的凄楚?
    此等凄楚是一个十二岁的小郎能写出来的?
    这必然是经历了凉州羌乱的人感同身受才能写出的东西。
    蔡邕不相信,但是他也不觉得曹操会说谎,那么看来问题就在曹嵩身上了。
    如此这般一想,蔡邕更是对曹嵩不满,思来想去,又觉得有必要提点一下郭鹏,不要学习曹嵩的做事手段,要做个堂堂正正的君子才好。
    出于这样的想法,蔡邕决定要见一见郭鹏,看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值得曹操为他写引荐信。
    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后,蔡邕才放下了这卷竹简,拿出了另外一卷。
    这小家伙还有别的章?
    蔡邕将这章打开来一看,顿时愣住了。
    这是
    蔡邕怀着巨大的兴趣看着竹简上的内容,之后便吩咐家人尽快把郭鹏喊来家中。
    当日郭鹏正处在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蔡邕的失落之中。
    失落的同时,也想着东方不亮西方亮,总有一处是亮的,如果蔡邕的道路走不通,那就走桥玄的道路,如果桥玄的道路也走不通,那再另作打算。
    反正现在自己的时间很多,满满八年的时间,还不够自己在雒阳折腾出名声来吗?
    这样想着,郭鹏就觉得自己好受多了。
    于是打起精神打算重新起航,并且打算叫醒身边呼呼大睡的号称前来探讨经书实则是来蹭冰块的臧洪,叫他陪自己出去练刀术,然后洗个澡,吃个饭,就可以休息了。
    结果没成想这边刚刚喊醒臧洪换好了一身短打,便有一个老者来到了郭鹏的住所求见郭鹏。
    “我家主人想要见郭郎一面。”
    “你家主人是?”
    “蔡议郎。”
    对话很简短,但是直接叫同样换好短打打算出来和郭鹏一起练刀的臧洪吓得刀都没有拿住。
    郭鹏当然是干脆彻底的抛弃了臧洪,立刻换衣服跟着老者前往了蔡府上。
    到了蔡府,老者带着郭鹏绕开了汹涌求见的人流,在一群人诧异的注视之下,直接从另外一边的门进入了蔡府,一看就是关系户的道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