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植眯了眯眼睛,缓缓点头。
    “子凤所言,言之有理,虽然是乌合之众,未尝不能打胜仗,若是小瞧了他们,怕是要吃亏,咱们手上兵马不多,一朝战败,还不知道能不能再战,此战,必须要胜,不能小胜,要大胜。”
    “老师,眼下张角率黄巾主力在魏郡邺城一带,图谋进攻河南之地,咱们该怎么做?”
    郭鹏如此询问。
    卢植捻着胡须,缓缓道:“黄巾贼寇人多势众,然而多是乌合之众,先进军,刺探足够的情报之后再做考虑。”
    郭鹏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结果卢植又开口道:“魏郡邺城一带多平原,而黄巾贼没有骑兵,我军有骑兵,这是优势,子凤,你所带领的马队会派上用场的,你要做好准备,这场仗,你必须要上阵厮杀,为师会在中军看着你。”
    卢植直接这样说,郭鹏虽然早有预料,却也忍不住的心脏一跳,深吸一口气,强行压制住了不安的情绪。
    “是,老师,学生知道了。”
    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在万军丛中厮杀,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郭鹏不知道,当然也不想知道,却不得不知道。
    十几日之后,卢植率军抵达了魏郡境内,前锋骑兵在魏郡境内遇到了多股黄巾军斥候,并且予以击杀,而其中也有侥幸逃跑的黄巾斥候。
    于是黄巾军方面正在围攻邺城的张角等人知道了汉军增援抵达,并且得知汉军增调骑兵,便停止围攻邺城,转为围困。
    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即将到来的卢植所部精兵方面,在邺城营地附近多挖沟渠,立拒马,以阻挠汉军优势骑兵的冲击。
    他们虽然没有军事素养,但是平原地带骑兵比较厉害的常识还是具备的,朴素的应对手段也是可靠的。
    不过汉军的骑兵固然强悍,人数也只有三千余,总兵力不过二万,面对人数数倍于己的黄巾贼军,卢植可不认为自己手下的骑兵都是神兵天降。
    其并不是这场大战的主要角色。
    卢植先向周边郡县的义军传达自己持节的身份,确立自己在张角讨伐战之中的主导地位。
    然后发起调兵令,命令周边郡县的义军向自己靠拢,并且命令周边郡县提供粮草军械和情报,听自己统一指挥。
    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的战例的确熠熠生辉,闪耀于战史之上,但是这的的确确是少数,大部分还是耳熟能详的经典战役。
    但是从古至今,战争何止千千万?
    大部分战斗都是兵力相当或者是以绝对兵力优势一方取胜而告终,以少胜多是少数中的少数,这一点,毋庸置疑。
    事关国家大事,卢植不敢马虎,调集一切可以依靠的力量,命令他们前来增援自己,短时间内将兵马提升到了三万余人的程度。
    然而张角所部带来攻击邺城的兵马大约有五万,人数还是远多于汉军。
    不过卢植所率领的核心中央军还是十分精锐的,就算是义兵,装备和战斗素养方面也略胜于黄巾。
    如果双方堂堂正正摆开阵势在大平原作战,张角十有八九不是经验丰富的卢植的对手。
    事实也的确如此。

六十六 卢植的计划
    四月六日,卢植率军渡过漳水,在漳水北岸安营扎寨,隔着漳水和黄巾军对峙,居西北方向对峙东南方向的黄巾军大营。
    从四月七日开始,双方纷纷开始了渡河刺探等小规模交兵,打起了试探前哨战,试探对手的实力。
    连续几场小规模遭遇战都以汉军的胜利告终,汉军击杀黄巾军数百,小挫了黄巾军的锐气,不过小小的失败无碍大局,张角很快重振军心。
    而卢植通过前哨战得知了黄巾军的战斗能力十分低下,全靠一股声势勇往直前,一旦挫败之,必将取得空前胜利。
    卢植派人探查邺城附近黄巾军的营帐,得到了黄巾军多挖沟渠立拒马以对抗骑兵的事情,于是知道黄巾军并没有多少骑兵,也不敢和汉军的骑兵对抗,知道了黄巾军的一大弱点。
    同时,卢植也洞悉了黄巾军目前急于求胜的现状。
    郭鹏跟随卢植观察了好几天黄巾军的战斗,卢植询问郭鹏的看法,郭鹏思考了一番,便对卢植讲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郭鹏认为,黄巾军全靠一股声势支撑着他们,等于是张角带着黄巾贼众一起创造了一个幻境,让他们以为他们无比强大,而汉军只是纸老虎。
    卢植刚来的时候小战得胜,并未激起黄巾军的恐惧,而是让黄巾军越发的暴躁,越发的想要立刻击败卢植确保全胜。
    张角未必不知道这种情绪很危险,但是他不敢压制这种情绪,生怕幻境被戳破,黄巾贼众重新意识到他们只是一群小瘪三的事实。
    卢植可以针对这种情绪,诈败,诱使黄巾军主力出动。
    “黄巾贼自起兵以来未尝一败,所到之处官吏奔逃,是以蔑视我军,我军何不主动出击,而后诈败,诱使黄巾军追击我军,可以使之脱离此处沟壑纵横之所,届时,我军准备已久的骑兵一举出动,必可大破之!”
    卢植已经有这样的想法,询问郭鹏想测试一下郭鹏的能力,结果令他非常满意。
    不过计策从说出来到完全执行,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
    郭鹏明白黄巾军的心理,知道如何利用他们的情绪击败他们,可是该如何调兵遣将分配任务,这还不是他所能掌握的技能。
    卢植口头传授过方法,但是事到临头该如何运用,郭鹏没有主意。
    于是郭鹏就注意观看卢植死如何调兵遣将分配任务的。
    诈败,绝对不仅仅只是这两个字而已。
    看上去很简单,两军打仗,一支军队佯装被打败然后逃跑,另一支军队追击,然后被引到埋伏里面,伏兵一起,就打败敌军了。
    人是有盲从性的,几万人的战场上,能把诈败这样的计谋告知每一个士兵吗?
    士兵只会以为这是真的败了,忙不跌的逃命,哪还管你什么计谋?
    到时候军容一乱,四散奔逃,只想着逃命,谁把优势敌军引到埋伏圈啊?
    讲着容易,写就两个字,实施起来就太困难了。
    败要败的有章法,不能过于凌乱以至于失去了掌控,也不能败的一点诚意都没有,至少要让对方主帅相信你是真的败了才可以,还要有更多的后手准备,好几个方案,确保自己不会玩脱了全军覆没。
    兵法是兵法,实际归实际,照搬照抄兵法只有战败的结局。
    卢植这样教导了郭鹏之后,又询问郭鹏一个问题。
    “知道为何为师要在漳水北岸安营扎寨,和黄巾贼军隔岸对峙吗?”
    郭鹏思考了一番。
    “隔着漳水安营扎寨可以给我军争取更多的回转余地,黄巾贼若要进攻,需要渡河来攻,这段时间咱们可以有所准备。”
    “那这样黄巾贼也能拥有同样的优势,与我而言又有什么意义呢?”
    卢植微微一笑,继续引导郭鹏。
    郭鹏皱起眉头,回想起这几日卢植的动向。
    除了日常视察军营之外,还要郭鹏保护他去漳水河上游的地方视察,沿着漳水河岸一路往西边走,走了好长一段路,走走停停,不知道在干什么,郭鹏没问,他也没说。
    “咱们扎营的地方地势较高对不对?”
    卢植又给了一个提示,郭鹏忽然一愣,随即有了一个大胆的推测。
    “老师莫不是打算利用漳水?”
    “怎么个利用法?”
    “韩信?”
    郭鹏试探着一问,卢植满意的点头笑了出来。
    卢植教导郭鹏兵法,经常拿出实际战例来给郭鹏讲解,郭鹏记住了很多前人发生的战例。
    有汉一朝,韩信用兵和张良用谋备受推崇,而韩信用兵的战例也是卢植的重点讲述对象。
    卢植缓缓告诉郭鹏,郭鹏讲述之前,他已经有了破敌之策,并且告知周边郡县立刻组织人力物力筹备一万多个沙袋,在漳水河上游部分投堵了河道,派人在投堵河道的地方做好了掘开沙袋放水的准备。
    水淹敌军是做不到的,也没有那个必要,卢植所为,不过是诈败计策当中的一部分。
    从诈败到还击,需要一个契机,否则败了就是败了,士兵不知道你是诈败,就以为失败了,就要逃,背后还追着气势正盛的黄巾军,反击什么?
    但是如果借助漳水,在对方渡河追击的过程之中将沙袋掘开,将大水放下,那么一瞬间暴涨的河水就会将敌军追击的道路拦腰截断。
    已经渡河的部分和未渡河的部分就此被隔离开,而正在渡河的部分被水冲走,如此巨大的声势和情况的逆转会带给溃兵反击的决心。
    这就是契机,到那个时候,领头将帅只要懂得激励士气身先士卒,就能打败追击而来失去退路军心大乱的追兵,将追兵消灭掉之后,战局就逆转了。
    黄巾军内没有深明战略战术的策划大师,这一点,卢植和郭鹏心里有数。
    卢植很高兴郭鹏看出了他的用意,于是叫郭鹏陪着他办事,并且要求郭鹏跟他一起,率领大军渡河进攻黄巾军,然后诈败,继而准备执行计划。
    这个计划很重要,需要主将亲自率领执行任务,否则让谁来做都不太合适,卢植一定要身先士卒,待在军队之中,时刻掌握军队的动向。
    出动的兵马不能多也不能少,一万刚刚好。
    而郭鹏则要率领自己的骑兵队紧紧跟从卢植,保护卢植,一旦发生个万一,他就是卢植的最后一道防线。
    四月十七日,卢植率军渡河,留下一支部队掌管大量渡船,而后率领军队在漳水河南岸列阵,准备进攻黄巾军。
    黄巾军方面,张宝留守下曲阳,张角带着三弟张梁率领主力四处攻略,眼下见卢植主动率军来攻,便立刻整顿兵马,严阵以待。
    张角得知卢植率领大约一万人来进攻自己,略一思索,就点起了三万兵马出营列阵迎战。
    他要打一场胜仗,全歼卢植的部队。
    最起码的列阵张角还是能做的比较像样的,虽然在卢植看上去这个阵势有点粗糙了,但是黄巾军的士气的确不容小觑,稍不留意还是有翻车的危险,所以战术继续。
    卢植对身边的郭鹏说道:“仔细看着战局的变化,看着战场上的任何一切的变动,我军的,敌军的,感受敌我两军的气势变化,这很明显。”
    郭鹏点头,四下看着,手中紧握长刀,努力控制自己的呼吸。

六十七 开战
    坦荡的平原之上,两支军队彼此列阵对峙,旌旗飞扬,战马嘶鸣,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卢植在观察张角的阵势,张角这边也在观察卢植的阵势。
    “兄长,卢植所部兵马人数比咱们少多了,看起来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骑兵的数量也并不多,还是我带兵出战吧,兄长等我的好消息就行了。”
    张梁跟在张角后面缓缓说道。
    这两个月以来张梁跟着张角横扫冀州大半,就没有打过败仗,所到之处汉军闻风而逃,滋长了他莫名其妙的自信心,整个人膨胀的不成样子。
    张角却不这样想。
    马元义的死和起事造反的计划的暴露,告诉了张角,某些说好要支持他的人已经背叛了他。
    他不得已,只能提前造反,给自己争取主动权,但是他清楚,如果对方没有防备的话,是不会贸然暴露自己的计划的。
    张角只恨自己没有看清楚唐周的真面目,白白失去了雒阳城内的暗线和忠诚的马元义,而当时,他已经骑虎难下,不得不反了。
    反,还有一线生机,不反,必死无疑。
    两个多月以来势如破竹的进攻让他对自己有了一些信心,让他相信自己就算没有那些人的支持也能取得战果。
    占领冀州,占领河北,就算拿不下雒阳,也能和汉庭隔河对峙。
    攻打雒阳的计划已经落了空,汉庭已经有了防备,张角就没有继续攻打河南之地的想法了。
    他努力征战冀州,想着最不济也要割据一方称雄,对抗汉庭,如此,也不枉费自己十余年的准备。
    至于河南的那些信徒们
    就为我称霸河北争取时间好了!
    因此,张角实际上已经放弃推翻汉庭了,他所想的就是割据一方。
    所以他干脆地抛弃了颍川南阳一带的黄巾军,全力在河北进军攻打各郡县,扩大地盘,增强实力。
    这个计策进展的十分顺利,而直到汉庭援军卢植所部抵达之前,他一次战败都没有过,大半冀州已经到手。
    或许,我也是个名将也说不定。
    张角有些时候也会这样调侃自己,嘲讽汉庭的腐败无能。
    这一次,率军而来的是有很大名望的儒将,卢植。
    卢植的家乡在范阳县,距离张角的老家不远,张角知道他的名声,所以多少对他有所忌惮,觉得卢植不像是那些庸碌无能的官吏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