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伴随着生理和灵魂上的阵痛,天下人开始逐渐适应了这样的感觉,承认了这样一件事情的存在。
他们承认,他们认可。
郭某人的无上权威。
建立在丰功伟绩和尸山血海之上的权威。
由此,奠定了下一个时代的基石。
奠定了郭某人更进一步的基石。
吴国被灭,叛逆被灭,在郭某人的操纵之下,江东之地重归汉帝国的版图之中。
立下如此丰功伟绩的将领们和士兵们还有协力者们都得到了各自应有的期待的赏赐。
顾雍做了扬州刺史,魏延做了杂号将军,太史慈封了乡侯。
于禁进位魏国征东将军,郭嘉增加了五百户食邑,张辽增加了一千户食邑。
军官们得到赏钱和赏物,士兵们得到了赏钱和赏物,军属家庭和协力家庭得到了减免赋税的奖励。
每个人的计功策上都被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郭某人权势的增长,他们的利益,他们的权势也得到了增长,而这样的增长,更加促进了郭某人的高高在上。
昂扬向上的格局已然形成,在邺城,几乎每一个官员都想着要进一步占据荆州和益州,使天下重归一统了。
七百五十六 十五年前的心愿
郭魏政治集团从未像现在这样具备着超强的战争意愿和战争动员力。
仿佛下一秒钟,他们就要集火向荆州,竭尽全力把刘表的割据势力烧成灰烬。
不过郭某人一点都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干预荆州内战,反而乐见其成。
他很乐意看到荆州的内战,借刘表之手打破荆南四郡的僵局,算是卖给刘表一个顺水人情,也顺便达成自己的目的。
所以他不会干预荆州内战。
但是邺城的这股氛围已经形成了。
而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另外一种更为狂热和危险的氛围正在逐渐汇聚成形,并且开始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这股力量爆发的源头,是程昱。
身为郭鹏麾下臣第一人,程昱是郭鹏最早的属吏,也是最早的亲信。
黄巾之乱里和郭鹏结缘,并肩作战,郭鹏担任护乌丸校尉的时候,也就是中平二年的时候就投靠了郭鹏,是郭鹏的创业老臣,地位很高。
虽然程昱出身不高,是寒门出身,但是郭鹏并不介意程昱的出身。
随着郭鹏自己地位的提升,也随之将程昱的地位提到很高,程昱的权势和地位一路水涨船高。
魏国尚书令。
看上去地位上不如曹操的魏国相,亲近程度上不如内阁首辅王粲和参谋左仆射郭嘉,官阶上与参谋令戏忠平级。
但是没有人不认为程昱才是真正的郭鹏第一亲信的。
郭鹏让程昱的两个儿子学习郭氏法学典籍小杜律,也让他的长孙程克成为郭瑾的伴读伙伴之一,提升了东阿程氏的门第,使程氏从寒门进阶到了士族,有了典籍传承。
这样的经历,在郭鹏麾下独此一份。
由此,程昱是当之无愧的郭某人第一死忠,郭某人进行的多次政治行动背后都有程昱的身影。
郭鹏扩大领地,建设乡村大搞屯田,以及封公封王等历次行动,程昱都是郭某人的第一臂助,在历次铲除政敌的行动之中,程昱也是郭某人的第一打手,下手狠辣,在魏国官场素有黑面程令君之称。
每一次政治风波之中,黑面程令君总是最先站出来为郭鹏打擂台的那个人,下手凶狠,行动迅捷,堪称郭鹏麾下第一政治打手,也是一力把怨恨和骂名往身上背的那个人。
之前每一次都是如此,每一次,程昱都是一个站队,然后坐正自己的屁股的。
这一次也不例外。
郭鹏得知魏军在江东大获全胜并且由魏延生擒了孙权的消息的时候,在当天晚上,就把程昱单独喊到了自己的书房。
程昱来到郭鹏书房的外面时,发现郭鹏的书房门口没有侍从。
当然,书房内没有灯光,黑黢黢的,看上去,郭鹏似乎不在里面。
但是程昱忽然间就产生了一种极强的既视感。
他感觉时光仿佛倒流了,倒流回了中平四年,那个特别的晚上,那个他和郭鹏真正意义上结成了生死约定的晚上。
那个晚上发生的事情,程昱经常在梦里面回味,那个晚上郭鹏所说的那些话,程昱一直记在心里,不曾忘却。
十五年,恍若弹指一挥间,十五年前所发生的事情,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就是昨夜。
那一日的誓言,到今日,终于要兑现了吗?
程昱的心头忽的一阵火热。
还是那种烧起来就熄灭不了的火热。
于是程昱向前几步,推开了郭鹏书房的门,进入了漆黑一片的房间,转身关上了房门,然后向右侧前进了几步,跪在了地上。
“主公,昱来了。”
程昱的眼睛还没来得及适应房间里的黑暗,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的行动,因为他确信,就是这样的,而这样的行动,十五年间在他的梦里无数次的出现,他一点也不陌生。
“仲德,你来了啊。”
郭鹏的声音响起来了。
“昱来了,主公,十五年前的心愿,今日,就要成真了吗?”
程昱的声音有些颤抖。
“啊,要成真了,仲德,十五年了,咱们的心愿,要成真了。”
郭鹏站起了身子,走到了程昱身边,把程昱扶了起来。
程昱的眼睛逐渐适应了房间里的黑暗,他看到了黑暗之中郭鹏的轮廓。
“主公,十五年了。”
“仲德,十五年了。”
郭鹏紧紧握住了程昱的手,而程昱也紧紧握住了郭鹏的手。
“十五年前,我才二十二岁,现在,我都三十七岁了,仲德,光阴真是可怕的东西。”
“主公才三十七岁,昱都六十一岁了,昱有些时候真的担心自己看不到那一天了,主公,那一天真的要来了吗?”
“来了,真的要来了,真的,这一次是真的,仲德,我要做皇帝了。”
郭鹏笑了,狠狠的抱住了程昱。
程昱被这一抱抱的有些愣神,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就没忍住,眼泪唰地一下就从眼眶里涌了出来。
少倾,郭鹏松开了程昱,点亮了一支蜡烛。
烛光亮起,程昱和郭鹏互相都能看清楚对方的脸了。
郭鹏把这只蜡烛拿在手里,递给了程昱。
“主公,这是?”
程昱有点不明白。
“仲德,拿着它,把屋子里的蜡烛点亮。”
郭鹏开口道:“当年,咱们都小人物,我不过是个护乌丸校尉,你不过是我手下的属吏,那个时候的咱们谈论这种事情,就是痴人说梦,当然要黑黢黢的,不敢让人知道,可是现在不一样了。
我是魏王,你是魏国尚书令,咱们跺跺脚,这天下就要抖三抖,当今天下,再也没有人可以与我抗衡,所有人都是过眼云烟,已经烟消云散,不复存在,我为天下主宰,还有什么可怕?”
原来如此。
程昱笑了,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
“臣遵旨。”
程昱接过了蜡烛,将屋子里所有的蜡烛一一点亮,蜡烛一根一根的亮了起来,屋子也越来越明亮。
烛光完全亮起来之际,整个屋子亮堂堂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明朗。
程昱把蜡烛双手奉还给郭鹏,郭鹏接过了那只蜡烛,盯着那只蜡烛看了一会儿。
“仲德,你知道我为什么那么想要做皇帝吗?”
“主公心中的壮志,只有皇帝之位才能满足。”
程昱满脸的激昂:“只有成为皇帝,主公才能一展胸中抱负,建立丰功伟绩,叱诧风云,为后世所敬仰!”
“要做到这些,未必需要做皇帝,自古名留青史者,大多不是皇帝。”
郭鹏笑了笑,摇了摇头。
“那主公”
程昱有点疑惑,但是觉得郭鹏说的也对,所以开口问答:“主公是有更大的事情要做?非皇帝之位不能及?”
“也可以这样说。”
郭鹏点了点头,举起了手里的那只蜡烛:“当我只是一个护乌丸校尉的时候,我所点燃的烛光,只能照亮我一人,最多,照亮身边的你们,而不能照亮更多的人,但是当我做了皇帝,我所点亮的烛光,就能照亮整个天下。”
七百五十七 我这大汉贼的真实身份也是时候公诸天下了
程昱不是很能理解郭鹏所说的话的意思。
点亮蜡烛照亮天下,是想表示郭鹏的权势已经可以威压天下了吗?
这样理解的话,似乎没错。
程昱就这样理解了。
因为皇帝的权势的确需要威压天下。
“主公做了皇帝,不管做什么,都能影响到整个天下,区区一支蜡烛,在主公手里,也将大不相同。”
程昱如此笑道。
“是啊,区区一支蜡烛,只要在皇帝手里,就能发出照亮全天下的光。”
郭鹏看着手里的蜡烛,看着那摇曳的臣武将一起前往雒阳,就在雒阳接受汉帝禅让,奉天称帝,变更国号,改换服色,以统天下,难道不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吗?”
程昱笑道:“其实这段时间以来,就在尚书台之中,昱也不止一次听到有人就这样的事情进行私下谈论,就昱听到的风声来说,已经有人提出想要主动上表恭请主公即位称帝了。”
“哦?”
郭鹏笑了笑,问道:“这样的人多吗?”
“不在少数。”
“仲德打算以此为开端?”
“是,以此为开端,昱愿为先锋。”
程昱满脸激动。
郭鹏哈哈大笑。
“这又不是战场,哪来的先锋?而且就算是先锋,何须六十岁程令君亲自冲锋陷阵?”
“如此战场,昱就算到了八十岁,也要持戈为先锋!为主公披荆斩棘!”
程昱的意志非常坚定,开口道:“不论是善名也好,恶名也罢,只要主公能做皇帝,昱就不枉来这人世走一遭!”
还能怎么说呢?
这位从最开始就选择跟随自己的老臣,可能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十七年间奋斗的目标得以实现吧?
其实对于自己也是如此。
是时候了,都三十七岁了,继续拖,还能拖到什么时候?
现在,就是做皇帝的时候啊……
我这大汉贼的真实身份也是时候公诸天下了!
只是,能够反对我的人,在哪儿呢?
郭某人的心中充满了某种愉悦的情绪。
程昱的行动力非常强,说干就干,一点都不拖沓,雷厉风行的样子,完全看不出是一个六十一岁的老头子。
就这样,郭鹏觉得程昱肯定还能活很多年,活成一个老人精。
郭鹏着手处理江东初下之后的治理问题的同时,程昱也开始了为郭鹏谋划的征程。
他首先找来了自己在尚书台亲手提拔起来的一些亲信。
这些亲信都在尚书台拥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势,也是郭鹏首肯的存在,都是和郭鹏一条心的,也将是这一次推动郭鹏称帝的急先锋。
程昱把这个事情告诉他们之后,他们激动万分。
“改朝换代建立伟业之时,做梦都没有想到能让我等亲眼目睹!”
“有这一遭,不枉此生!”
“如此一来,我等都是从龙之臣,开国功臣了!封妻荫子,就在眼下!”
他们激动的手舞足蹈,互相击掌欢庆。
“好了好了,先别高兴得太早,要做的事情很多,要做的准备更多,很多事情都要去筹备去安排,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有缺漏,出了一丁点问题,惟你们是问!”
“是!”
一群官员面带喜色的应诺。
然后程昱把具体任务下发,谁谁谁去做什么,什么时候验收成果之类的,这边吩咐下去,那边程昱就开始做自己的事情。
写信,然后走临淄营的加急秘道送往各处。
这里所指的各处,就是那些位高权重执掌一方军政大权的官员将军们,基本上都是郭鹏的元从老臣,当然也有一些后起之秀,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在地方上掌握权势的。
在中央的,程昱可以自己去拜访,在地方上的,就要用信件进行联络,让他们写劝进表,及时表忠心,一起加入到这场盛事之中。
七百五十八 程昱居然要请客吃饭?
程昱给很多人都写了信。
给曹仁写信,给夏侯渊写信,给赵云写信,给乐进写信,给关羽写信,给张飞写信,给张辽写信,给于禁写信。
给郭嘉写信,给顾雍写信,给枣祗写信,给曹洪写信,给夏侯惇写信,给满宠写信,给郭瑞写信,给陈宫写信,给鲜于辅写信……
反正郭鹏手下能叫得上名字的外臣都有份。
程昱一人写不来,就叫上心腹一起写,写了数十份绝密信件,交由临淄营校尉阎柔加以包装,然后交给可靠的信使,往各地去。
将密信送到他们手上,告诉他们郭鹏将要做的事情,让他们发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