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东汉末年枭雄志-第6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没办法通过察举制度被举为孝廉、茂才,也不能做官了。
    若是不能做官,谁去读书?
    要命啊!
    所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驱,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天下四十万读书人集体震撼,舆论轰的一声就引爆了。

一千一百四十九 袁嗣代表已然式微的汝南袁氏家族喊出了新时代的第一声
    这次的事件,是完全波及到了每一个靠着十四家法走察举之路的士人。
    整个士人群体里,只有极少数不走十四家法之路的士人没被波及到。
    比如类似于郭氏这样传习非儒家经典的二三流士族,亦或是之前通过论才大典进入官场的数百人。
    这部分人是少数。
    而绝大多数,都是依靠学习经典之后走察举之路进入官场的,这是中央官员和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
    而最为惊悚的,是十四家法的直接传承人,还有正在跟随他们学习,走他们的渠道即将步入仕途的士人们。
    眼看这就要毕业做官了,就要走上人生巅峰开始作威作福了,结果考试资格被取消了,你说他们疯不疯?
    而且这个事情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只涉及到这些所有人的利益都将受到牵扯。
    鬼知道谁家家法可以保存下来,谁家家法会被彻底罢黜?
    到时候你没事,我的做官资格莫名其妙就消失了,这算什么?
    于是,在这个档口,这四十万人的群体集体骚动起来。
    各方势力本来因为战乱已经好长时间不交流没联系了,有些家族还很不幸的即将失去传承,或者已然覆灭,直接断了传承。
    但是现在还保有传承的家族纷纷在互相之间进行联络,并且派人去洛阳调查具体情况,摸清楚皇帝到底是要做什么,到底有什么打算,然后再商量对策,讨论该怎么应对。
    但是不管怎么说,皇帝这一波真的很凶。
    居然要搞什么辨真伪,这分明就是在挑动内战,让士人们从内部乱起来,这非常可怕。
    不能联起手来对付皇帝的话,胜利的机会就非常渺茫。
    于是有些人还试图进行各方面的大串联,号召传承各家法的家族彼此冷静下来,不要中了皇帝的计谋,要联合在一起开个会,然后再做决定。
    同时,他们发动各自的政治势力,动用各自在朝中的利益代言人,纷纷向皇帝上表,表达反对意见。
    于是大量官员开始向郭鹏上表。
    他们一致认为这样的行为并不妥当,这样的行为会导致国家治理思想的混乱,对于刚刚建立的魏帝国来说是致命的。
    自白虎观会议之后形成的三纲伦理体系和五经十四家法的学术体系已经给运行了那么多年,成功证明了这样的体系是具备生命力的。
    但是陛下却贸贸然要重塑这样的体系,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
    他们就是这样看待这件事情的。
    事关切身利益,并非政治斗争和反贪风暴那种状态,他们意识到皇帝这一次要做的事情不同以往。
    如果不努力斗争,不让皇帝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就真的要出事了。
    也有人开始意识到皇帝素来强势,之前但凡是他想要做的事情就从来没有做不到过,所以铸就了皇帝说一不二的威严和自信。
    可之前尚且能算是在框架之内发生的事情,并未动摇根本,而这一次,皇帝是在动摇根本。
    他们口中的国本,就是他们自己的本。
    皇帝要动他们的本,不就是要祸乱天下吗?
    皇帝不怕这刚刚建立起来的魏帝国转瞬之间变成一堆废墟吗?
    不行!
    无论如何也要通过斗争逼迫皇帝让一切恢复原样!
    就像当年通过斗争逼迫刘秀放弃度田一样!
    他们火气十足,战斗意志十分强烈,打算在内以朝廷官员为主力,在外以地方士族为呼应,内外结合,通过不懈的反对和斗争逼迫皇帝让步,使皇帝主动停止这一危险的行为。
    但是郭鹏可不会坐等他们互相通气串联起来对付他。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在他掌握权力和优势的情况下,快,就是最好的方式。
    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的一切行为模式都在郭鹏的预料之中,而这一计划,不过是郭鹏整个计划里的第一步而已。
    内部爆破,乱其根本,削减其气力,为第二步做铺垫。
    于是在时间来到了延德五年十二月的时候,一个又一个大消息不断的刺激着士人们脆弱的神经。
    太学教谕、汝南袁氏家族最后的传承人袁嗣站了出来,向皇帝上表。
    表示他完全支持皇帝的看法,并且认定皇帝召开黄龙殿会议是非常有意义的,认为皇帝这样做是在为圣人正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举。
    然后他上表向皇帝请示,请皇帝认定《孟氏易》才是真正的《易经》正统,其余的《京氏易》、《施氏易》还有《梁丘易》都是伪作,应当予以罢黜。
    袁嗣请求皇帝辨明真伪,然后让天下士子都知道只有《孟氏易》才是真正的易经真学,而不是伪学。
    天下易学士子都应该来学《孟氏易》!
    《孟氏易》才是真正的正统!
    一切其他家法学说都是纸老……呸!都是伪学!
    袁嗣强烈要求皇帝给与这样的认定。
    身处洛阳,皇帝身边,袁嗣代表已然式微的汝南袁氏家族喊出了新时代的第一声,也是震撼天下士子的最强声。
    这让人感觉十分荒唐。
    郭鹏一手毁灭的汝南袁氏家族,难道如今又要重新扶起来?
    他留下袁嗣这个唯一的继承人难道就是为了今天吗?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皇帝居然连这个叛逆家族都要重新利用起来?
    他办事还有没有底线?
    谁也不知道。
    连袁嗣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当郭鹏对他讲明这样的道理之后,他很错愕,甚至有点惊恐。
    郭鹏说让他公开支持自己的计划,作为交换,他会把《孟氏易》定为易经正统,让汝南袁氏走上复兴之路。
    袁嗣无比错愕。
    但是随后他就知道,这是汝南袁氏家族复兴的唯一道路,是汝南袁氏摆脱耻辱的叛逆身份走上复兴之路的唯一方式。
    袁绍袁术两大分支分别覆灭之后,袁氏势力分崩离析,袁氏族人死伤惨重,当年的天下仲姓走到今日,家中只剩小猫两三只。
    除了一个汝南袁氏的空壳子之外,袁嗣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他只有选择跟皇帝合作,才能让汝南袁氏重新复兴,而他,将成为汝南袁氏中兴的关键性人物,名垂青史。
    为了这个目标,跟皇帝合作没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他已经没什么好失去的了。
    而不跟皇帝合作,他什么也得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袁氏慢慢走向衰亡。
    他的一切都掌握在皇帝手里,皇帝这是要求,是交换,也是威胁。
    所以,他无论如何都要站出来。
    他站出来之后,郭鹏大喜,表扬了袁嗣不愧是【国之良臣】。
    然后下令晋升袁嗣为太学祭酒,品秩加至两千石,继承蔡邕曾经的职位,总领太学的一切教育职责,专司培养太学生。
    然而这并不是结束。
    并非只有他一个人站出来挑动大家脆弱的神经,率先挑起内战。
    继袁嗣之后,一个月之前取代郭嘉升任为参谋台左仆射的荀攸站了出来。

一千一百五十 战争已经打响了
    荀攸情况其实还挺特殊的。
    此番,他通过北伐之战获取功勋,在郭鹏的协调下,郭嘉退位让贤,把左仆射的位置让出来给他,自己做了右仆射,以示对功臣的尊重。
    郭嘉当然也有功劳,但是魏国最重军功。
    郭嘉当然也没有吃亏,他获得的交换利益是晋升爵位和食邑,并且让两个儿子得到了荫封。
    对此,郭嘉并未表现出什么情绪。
    荀攸就成功成为了参谋台内的第二人,地位和权势只在戏忠之下。
    现在荀攸再次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范围之内。
    他代表颍川荀氏家族向皇帝上表,请求皇帝以《严氏公羊春秋》为《春秋经》正统,罢黜《颜氏公羊春秋》的博士。
    东汉只给公羊春秋的颜氏学派和严氏学派立了学官,而《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左氏传》没能立成学官,属于在野学说,不能通过学习这两种学派的学说做官。
    谷梁学派式微已久,甚至需要皇帝亲自予以保护才不至于断绝传承。
    左氏学派一直保持生命力,汉章帝时期,左氏学派还在白虎观会议上对公羊学派发起强袭,要求立博士,但是终究没能成功。
    所以春秋学派要想打内战,还是颜氏公羊与严氏公羊两个亲兄弟学派之间的内战。
    荀攸上表的言辞非常犀利。
    他认为颜氏学派以错误的异字传授士人,让很多士人子弟不明真相的学习了错误的学说还不自知,这对于圣人门徒们来说,实在是太可怕,太罪恶了。
    这些伪学不知道害了多少士人学习了错误的思想、错误的理念,使得圣人学说被歪曲,被误解。
    学习这些错误学说的士人当了官以后又会按照错误的思想治理国家,并且传承给后人。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陛下!
    救救圣人学说吧!
    继袁嗣之后,荀攸站了出来,也发出了属于自己的最强音,并且代表严氏公羊春秋向颜氏学派宣战——我要罢黜你的博士!
    他之所这样做,毫无疑问,因为皇帝选中了他,而且皇帝最早就是学习严氏公羊春秋的。
    看起来,荀攸真的很想顺应皇帝的意思,并且依靠家族的优势,把优势发展到底。
    荀攸的发声非常突兀,很突然的就做出了这样的宣言,然后快速传遍整个朝廷。
    这个曾经因为荀彧而被皇帝严厉打压、甚至一度被人认为将会失去全部政治地位的家族,居然在这个档口直接站在了皇帝的身后为皇帝摇旗呐喊,力请开办黄龙殿会议,还要罢黜颜氏学派的博士。
    荀攸!荀公达!
    你到底在想些什么?!
    荀攸的发声和站队让不少士人官员的脑袋晕晕乎乎的。
    可是皇帝很高兴。
    郭鹏表示荀攸为人正直,一身正气,整个朝堂里就需要这样会讲真话的人。
    于是下令褒奖荀攸,并且因为荀攸随他北伐立功,除了晋升左仆射之外,又加封三等颍阴侯,食邑六百户。
    这还不算完。
    荀攸发声站队之后,已故褒成侯孔完的弟弟、礼部员外郎孔赞上表。
    他代表鲁郡孔氏,请皇帝以古文《毛诗》取代今文的齐鲁韩三诗,定《毛诗》为《诗》正统,罢黜齐鲁韩三家诗。
    他以为齐鲁韩三家诗都不是真正的《诗》,带有古韵的《毛诗》才是真正的《诗》。
    鲁郡孔氏,孔子的后代,说出这种话似乎是名正言顺且极具杀伤力的。
    郭鹏接到了孔赞的上表,非常高兴,认为已故褒成侯孔完弟孔赞不愧为当为【百官表率】。
    然后立刻下令着孔赞继承孔完的爵位,立为正统褒成侯,并认为孔子为天下士子做出的贡献极大,至今为止儒学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这足以证明孔子有圣人的资质。
    于是他决定加尊孔子为并加尊号着孔赞接手衍圣公的爵位,晋升礼部右侍郎,传承孔圣人血脉和文脉,继续为天下做贡献。
    衍圣公食邑加九百户,并前封一千户,世袭罔替。
    郭鹏这一套怎么看都是事先商议好的连环册封下来,差点没把士人官员们噎死。
    在孔子身上发力,这些不把孔子放在眼里但是却要靠孔子名头吃饭的人一点办法都没有。
    你反对?
    你觉得孔子不配做衍圣公?
    还是说你觉得孔子不配做至圣先师?
    这正大光明的贿赂和利益交换就发生在眼前,使人们却对此毫无办法。
    这还不是结束。
    继孔赞之后,工部员外郎贾逵紧接着就上表,请求代表扶风平陵贾氏,请立《周官礼》为《礼》正统,罢黜大小戴氏礼的学官。
    他认为《周官礼》为周公所作,乃是最正统的周礼学说,其余诸礼都是牵强附会之言,不值一提,还请皇帝陛下全部罢黜。
    财政部员外郎桓典紧随其后上表,代表龙亢桓氏请求皇帝陛下以《欧阳尚书》为《尚书》正统,驳斥古文尚书和大小夏侯尚书,认为它们都是伪学,希望皇帝可以罢黜这些伪学,以正圣人之言。
    这两人都是郭鹏扫荡天下之后才加入郭魏集团的官员,随着历史的浪潮进入郭魏政权之中,并未做出过什么军事贡献,一直都在做行政工作,也算勤勤恳恳。
    但是一个是关中人,一个是豫州人,都不属于魏帝国眼下的主流政治集团。
    虽然他们在东汉帝国的身份一度显赫,但是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