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兄,恭喜恭喜呀,鑫儿这次高中湖广乡试亚元实在是给咱们赵家堡长脸。”那名老者笑着向赵老爷子拱手说道,“如今连湖广乡试的解元郎来了我自然要出来迎迎,否则可就失了礼数了。”
他是赵家堡唯一的举人,万历朝前期中的举,在太原府的举人圈子里可谓资历深厚,连赵老爷子都要敬他三分,如果不是李宏宇前来他肯定不会到镇口迎接。
虽然张举人的资历深厚但李宏宇是解元,乡试排名比他不知道要高出多少,故而两者相遇的时候他要先向李宏宇行礼。
“赵兄,鑫儿是否还未婚配?”闲聊了几句后,张举人语峰一转笑着问道。
自从赵欣考中湖广乡试亚元后太原府就有不少地方大族打上了联姻的念头,张举人受人所托,故而想要从中牵线保个媒。
“让张兄劳心了,鑫儿的婚事我家老三已经订下,对方是湖广的一个大户人家,只等弱冠后就把亲事给办了。”赵老爷子自然知道张举人的用意,于是笑着回答。
“湖广好呀,山明水秀,人杰地灵,学风又盛,以后鑫儿的子嗣待在那里的话肯定在仕途上无可限量。”张举人闻言脸上顿时闪过一丝失望的神色,随后笑着说道。
很显然,与山西相比湖广的生活环境更加优越,再加上赵欣是湖广的举人,其在士林的根基可谓在湖广,因此成亲后自然会留在湖广发展。
“那就承张兄吉言了。”赵老爷子笑了笑后答道,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无奈苦笑。
张举人说的没错,如果赵欣与李宏宇成亲的话那么子嗣自然要留在白河镇了,毕竟那可是李家的子孙而不是赵家的。
作为赵德义的老爹,赵老爷子自然知道赵德义和李仁海定下的那个婚约,赵德义第一时间就告诉了赵老爷子,赵老爷子是赵家除了赵德义外唯一知道这件事情的人。
当李仁海出事的消息传到赵老爷子那里后,赵老爷子的心情也像赵德义一样复杂,李仁海一死李家三房只剩下孤儿寡母,势必会受到打压而逐渐衰败,他可不想赵欣嫁过去以后受苦。
因此,赵老爷子默认了赵德义悔婚的行为,并没有在得知李仁海死讯后派人前去白河镇吊唁。
或许是心中对此感到有些愧疚,赵老爷子把赵德义发落到了白河镇,想让赵德义找机会去吊唁一下李仁海,也算是了结两人之间的那份情谊。
很显然,赵老爷子不会一直把赵德义摁在白河镇,等福祥号的事情捋顺后肯定会把他安置到别的地方去。
可谁成想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赵欣不仅意外地跟李宏宇走到了一起,还考上了湖广乡试的亚元,这令赵老爷子心中颇为感慨,但也无可奈何,只能暗叹造化弄人。
………………………………
第一百六十八章 欢迎仪式
? ? “来了!”就在人们在镇口谈笑风生的时候,一个惊喜的声音响了起来,道路远处出现了一个车队的身影。
见此情形,镇口的人们纷纷下意识地向前拥去,相对于赵欣大家对李宏宇这个解元更感兴趣,要知道解元才是乡试的魁首。
“父亲、各位叔伯!”不久后,车队在镇口处停了下来,赵德义从车厢里钻出来快步走到赵老爷子面前拱手行礼。
“一路辛苦了。”赵老爷子闻言笑了笑,视线落在了从赵德义马车后面一辆车上下来的李宏宇和赵欣身上。
“爷爷、各位长辈。”赵欣走过去神色严肃地向赵老爷子等人躬身行礼,对赵老爷子的态度显得有些冷淡,她对赵老爷子把她和赵德义赶去白河镇一事耿耿于怀。
“鑫儿,这位可是李解元?”赵老爷子自幼看着赵欣长大,岂会不知道赵欣心里有怨气,他自然不可能跟赵欣计较,笑了笑后望向了跟在赵欣身旁的李宏宇,颇为满意地打量着他。
“见过赵家爷爷。”李宏宇闻言立刻走上前一步,郑重其事地向赵老爷子躬身行礼。
“李解元太客气了。”赵老爷子笑着扶起了李宏宇,他并没有还礼,而是心安理得地受了李宏宇这一拜。
这并不是赵老爷子倚老卖老,而是李宏宇和赵欣之间依然有着婚约,因此即便李宏宇的地位再高贵也是他未来的孙女婿,他这个当爷爷的自然能承受住李宏宇的施礼了。
“老朽张山,万历十六年山西戊子科举人,见过李解元。”这时,张举人走上前一步,一本正经地向李宏宇躬身拱手行礼,在士林中并不是简单地以年龄来分尊卑,更重要是以获得过的功名来排高低。
张山虽然是万历十六年的举人,比李宏宇早了正正三十年,但李宏宇是湖广的解元,地位自然比张山要高了。
“张举人。”李宏宇见状不动声色地拱手还礼,他本来应该称呼张山为“张年兄”,不过张山与赵老爷子兄弟相称,如此一来的话辈分就乱了。
“李解元一日之内就审结了武昌明月阁凶杀奇案,早已威名远扬,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呀!”张山闻言笑了笑,高声向四周的人夸赞道。
明月阁的案子早已经随着赵欣考中亚元而传遍了清源县,离奇的案情令百姓们无不啧啧称奇,谁能想到一桩凶杀案里竟然还有一件陈年旧案。
尤为重要的是,李宏宇和方云仅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在公堂上迫使有着亚魁功名的韩泰俯首认罪,实在是令人感到匪夷所思,要知道韩泰并没有受到大刑,按理说应该负隅顽抗才对。
为此,张山对李宏宇颇为欣赏,认为李宏宇是湖广士林潜力无限的后起之秀,前途不可限量
“张举人过奖了,明月阁一案是湖广臬台大人审理的,在下与方经魁不过是协办而已。”李宏宇连忙谦逊地摆了摆手,笑着向张山说道。
虽然明月阁一案的重审从头到尾是李宏宇和方云主导的,但两人还没有踏进仕途因此没有审判权,故而肯定要把功劳归在主审的吕崇德身上,否则于法不合。
其实,不用李宏宇宣扬外界也都知道他和方云才是明月阁一案的幕后主导者,当日鸣鹿宴上“一日之约”的壮举已经随着明月阁一案的重审旋风般传遍了大江南北,无疑表明了他们才是明月阁一案重审的真正审案者,这使得两人声名鹊起。
与张山寒暄了一番后,赵老爷子向李宏宇引见了赵家堡那些德高望重的乡老,然后把李宏宇请回了家,他已经备好了酒宴给李宏宇接风洗尘。
说起来,赵德义和赵欣还是沾了李宏宇的光才享受如此大规格和排场的接风宴,否则赵老爷子绝对会低调行事随随便便吃个家宴即可,毕竟赵欣的事情非常棘手不宜大肆宣扬。
酒宴的气氛十分热烈,赵家堡的头面人物满满当当地坐了两大桌,期间众人觥筹交错,谈笑风生。
李宏宇既然来给赵欣撑场子来了自然放开了喝酒,对敬酒者来者不拒,非常给大家面子,这使得人们不由得对他好感倍增。
原本女子根本没有这个坐上主桌的,不过赵欣现在是亚元的身份,赵老爷子自然不能挡着她入席了,因此她与李宏宇坐在了一起,由于担心李宏宇喝太多于是时不时就帮李宏宇挡酒。
赵老爷子把眼前的这一幕看在了眼里,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他看得出来李宏宇和赵欣之间的关系真的很好,而且两人非常有默契,关键是李宏宇人品端正又懂得人情世故,这样的话他就能放心地把赵欣交给李宏宇了。
按照酒桌上那些赵家堡头面人物的意思,想要趁机把李宏宇灌醉,只有这样大家才觉得李宏宇喝得尽兴。
不过,他们谁也没有想到李宏宇和赵欣一样竟然都是酒量深不见底的酒篓子。
因此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李宏宇和赵欣虽然满脸通红、大汗淋漓但还保持着神智,而现场两张酒桌上的人已经被两人给喝趴下了,东倒西歪地伏在酒桌上,醉得不省人事。
赵老爷子已经给李宏宇收拾好了住的地方,酒宴后李宏宇向众人告别后被柔儿扶着前去休息,走起路来有些轻飘飘的两腿直发软,他虽然还清醒但酒量已经逼近了极限,再喝的话肯定会醉倒。
李宏宇这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上午,柔儿已经准备好了稀粥和馒头等清淡的食物给他充饥,昨天他在酒桌上可没吃多少东西,现在早已经饥肠辘辘了。
“少爷,这山西大户人家的院子跟咱们湖广可真的不一样,咱们湖广的大户人家讲究的是雅致清新,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应有尽有,可山西这边好像讲究实用,院子一间挨着一间,格局紧凑而且都以平房为主,看上去有些沉闷。”
吃完饭后,李宏宇在院子里漫步,柔儿望了一眼远处在那里打扫的赵家下人,不由得开口低声说道,赵家的宅子有些森严的气氛给她一种压抑的感觉。
“一地的建筑有一地的风格,晋商虽然富有但山西百姓生活普遍穷苦,再加之缺水,其宅院自然以实用为主,没有南方那么雅致。”
李宏宇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开口解释道,住惯了南方那种环境优雅的宅子猛然来到山西这种气氛森严的大院确实一时间有些难以适应。
“咯咯……”这时,一阵清脆的笑声从院门处传来。
李宏宇扭头望去,只见几名年轻女子正围在门前向院子里张望,指着他在那里娇笑着议论着什么,从她们身上华丽的服饰上可以看出她们是大户人家的女眷,只是不知道是不是赵家的。
“几位小姐,在下有礼了。”李宏宇见状微微一笑,走上前向那几名女子一拱手,微笑着问道,“不知几位小姐可知赵亚元的住处?”
“李解元,我鑫哥哥昨晚住在我奶奶那里,你要是见他的话我带你前去。”几名女子闻言顿时又是一阵娇笑,然后一名女子上前向李宏宇一福身,笑着回答。
“不了,也没什么事儿。”李宏宇闻言笑了笑,赵老太太住的地方可是赵家的后宅,为了避嫌他自然还是不去的好,随后转身吩咐一旁的柔儿,“把咱们带来的绣品拿一些来,送给小姐们。”
柔儿向李宏宇一躬身,起身走向了房间里,再出来的时候领着两名侍女,每名侍女的手上都捧着一个托盘,托盘里摆放着的是李宏宇在武昌采购的湘绣和蜀绣,专门送给赵家的女眷。
“好精致的绣工!”果然,几名女子立刻被托盘里的刺绣给吸引了,饶有兴致地在那里翻看着,非常喜欢这份礼物。
“李解元。”就在柔儿向那几名女子介绍着那些绣品的出处时,一名浓眉大眼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向李宏宇一拱手后微笑着说道,“我们知县大人来了,请李解元前去一叙。”
李宏宇闻言微微怔了一下,觉得事情有些突然,虽然他是乡试解元但毕竟还不是官,况且还是外省的解元,好像没有必要惊动清源县的知县前来见他而是等着自己和赵欣前去拜访才对。
“几位小姐,在下先走一步。”隐隐约约间,李宏宇感觉对方好像有什么事情找他,因此笑着向那几名女子拱了拱手后跟着那个浓眉大眼的年轻人走了,温文尔雅的举动使得那几名女子顿时又是一阵娇笑。
浓烟大眼的年轻人是赵德孝的次子赵恩伦,与大哥赵恩铭不同,赵恩伦不喜欢经商而纵情于书画,三年前考中了秀才,一直待在赵老爷子身边伺候。
赵恩伦考上秀才的时候赵德孝大摆筵席庆贺,场面十分热闹,当时得意洋洋的赵德孝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赵欣在三年后会比赵恩伦更上一层楼,不仅成为举人而是还是响当当的亚元。
“赵兄,在下有一事不解,你们这一代人应该是‘恩’字辈,为何赵亚元的名字中没有‘恩’字?”
行走间,与赵恩伦谈笑着的李宏宇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有些好奇地问道。
………………………………
第一百六十九章 知县求援
? ? 其实,当赵欣来到白河镇书院的时候李宏宇就觉得有些好奇,按理说赵家是山西的名门大族,赵欣的名字应该三个字才对,中间的“字”是赵欣在赵家的辈分。
“李解元有所不知,鑫弟出生的时候大病了一场,我爷爷请了一个游方的道长给看了看,说鑫弟生辰八字太薄,不能承受住赵家的福泽,因此把鑫弟的名字改了一下,去掉了中间的‘恩’字。”
赵恩伦对李宏宇的问题早有应对,闻言后微微笑了笑,有条不紊地向李宏宇解释道,“说来也奇怪,鑫弟改名后第二天病情就得以好转,故而就成了现在这个名字。”
“原来如此!”李宏宇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闻言微微颔首,不过双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