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失。”
赵欣自然知道要想敲响登闻鼓没那么简单,她早已经所有准备,有条不紊地望着瘦高个给事中说道,“此例一开势必令天下读书人心寒,进而动摇了大明根基,学生万不得已才来敲登闻鼓面圣,求圣上主持公道。”
“赵亚元,你的心境本官可以了解,可皇上日理万机,公务繁忙,哪里有精力理会这件事情?”瘦高个给事中闻言沉吟了一下,皱着眉头望着赵欣,“你说的案子三法可以管辖,勿要惊动了皇上。”
“大人,三法司固然可以审问李解元的案子,可流程甚久,而明天就是会试的日子,李解元一定会错过开考。
”
赵欣的柳眉微微蹙了蹙,然后双膝一软跪了下去,语重心长地向瘦高个给事中说道,“李解元是大明难得的人才,不应该因为被人陷害而埋没才华,否则必然会使大明科举蒙羞。”
“赵亚元,你的心情本官可以理解,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本官不能为了李解元赶上会试而让本应该由三法司解决的案子去惊动皇上。”
瘦高个给事中闻言与那名锦衣卫百户商议了一下,然后面无表情地向赵欣说道,“你与其在这里跟本官纠缠,倒不如去求三法司的主官,只有证明李解元无罪,那么他才能获得圣恩得以参考。”
“大人,学生自然清楚这些,可如此一来会试第一场肯定已经结束,李解元即便是洗刷了冤屈又有何用,请大人看在大明科举的份上让学生击鼓面圣。”
赵欣闻言脸上的神色顿时就是一黯,看来瘦高个给事中和锦衣卫百户并不想惊动万历皇帝,毕竟这登闻鼓已经许久没有响起,谁也不愿意在自己当值的日子里出事。
“赵亚元,本官该说的已经说了,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瘦高个给事中的眉头顿时微微一皱,沉声向赵欣说道,说实话他并不认为李宏宇的事情足以惊动万历皇帝,大不了下一科再来应考。
而且,瘦高个给事中现在也不知道李宏宇究竟是不是被陷害的,因此岂能轻易地让赵欣击鼓,万一李宏宇罪有应得那么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因此现在的最佳抉择就是不理会赵欣手里的状子,把她推给三法司,让三法司的人去头疼这件事情。
“按理说,本官应该对你施以廷杖,不过既然你是为了同乡伸冤,那么本官就网开一面收回那些板子,你还是去别的地方看看吧。”
说着,瘦高个给事中语峰一转,开口正色告诫道,“如果你执迷不悟的话,那么不要怪本官不客气了!”
“大人,李解元确确实实是被冤枉的,学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错过会试进而失去一展抱负的机会,也不愿意此事成为大明科举的一桩丑闻。”
赵欣知道瘦高个给事中给她下达了“逐客令”,因此咬了一下嘴唇,从身上摸出一根金簪,用锋利的尖端抵住颈部,郑重其事地向瘦高个给事中说道,“如果不能给李解元伸冤,学生愿用生命来担保他在案子里的清白。”
“赵亚元,万万不可做傻事,一切事情都好商量。”瘦高个给事中见状顿时吓了一跳,连忙开口劝道,“你要是死了的话那么可就没人给李解元伸冤了。”
会试时广乡试的亚元死在了太祖皇帝用以给百姓平反冤屈的登闻鼓前,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而且肯定会在京城举子中引发轰动,这样一来事态可就严重了,超出了他的掌控范围。
“大人,学生恳请你能让学生前去击鼓,否则学生就在这里以死明志!”赵欣知道瘦高个给事中感到了害怕,因此趁热打铁,郑重其事地望着他说道。
“赵亚元,你这又是何苦呢?”瘦高个给事中闻言顿时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为难的神色,他当然不想让赵欣敲响登闻鼓了,更不愿意看见赵欣一时激动下血溅五步,白白丢了性命。
看过《权驭大明》的书友还喜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两百二十三章 惊人决定
? ? “这可如何是好?”
望着用发簪尖端紧紧抵住颈部的赵欣,瘦高个给事中顿时慌了起来,连忙低声问向了身旁的那名锦衣卫百户。
一旦赵欣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那么两人作为现场的负责人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现在京城里最不能招惹的就是应考会试的那些举子。
倘若举子们被有心之人煽动起来,群情激愤地要求严惩在登闻鼓前阻挠击鼓的罪魁祸首,那么瘦高个给事中和那名锦衣卫百户可就完了,朝廷为了安抚举子们激动的情绪肯定会严惩处置失当的他们。
“看来咱们遇上了一头倔驴,这些年轻人行事就是冲动,竟然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那名锦衣卫百户的眉头皱了皱,望了一眼神色决绝的赵欣后脸上浮现出无奈的神,他实在无法理解赵欣此时的举动,堂堂的亚元竟然不顾自己的前程来给别人击鼓鸣冤,简直就是愚蠢至极。
“现在咱们只能把这件事上报,让上面的人来进行决断。”说着,那名锦衣卫百户不由得压低了音量说道,这是推卸责任的最佳方式。
“好,你看着他,我这就去‘直房’禀报。”
瘦高个给事中闻言微微颔首,瞅了一眼跪在那里的赵欣后向锦衣卫百户点了一下头,然后急匆匆进了长安右门,他口中的“直房”自然指的是六科办公的署衙了。
虽然六科的人数少,事务也非常忙碌,但六科直房还是由六科各科的都给事中轮流当值,遇到重大事务进宫向皇帝禀报。
由于京城各大部院衙门距离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很近,因此门前的那条街道上人来人往。
“这是谁呀?竟然想敲登闻鼓!”
这使得跪在那里的赵欣很快就被经过的人发现,纷纷停下来好奇地张望着,相互间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饶有兴致地指指点点地议论着,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自永乐皇帝在长安右门外设立登闻鼓厅以来,还从没有发生过有人在登闻鼓亭前上告而值守的禁军和给事中、锦衣卫束手无策的事情,无论地位再尊贵都会被拖出去。
再者说了,能来这里上告的人地位也不会尊贵到哪里,否则的话事情在私下里就解决了,绝对不会闹到好皇帝面前。
赵欣无视四周那些围观看热闹的人,神情凝重地把发簪架在颈部,暗中等待瘦高个给事中回来。
她已经想好了对策,如果瘦高个给事中不让她敲登闻鼓的话她就自尽,这样一来万历皇帝肯定就会知道这件事情。
当然了,赵欣不是真的想死,因此肯定会在动手的时候避开身上的要害部位,她的目的只是见万历皇帝而已,并不想年纪轻轻地就死于非命,她在赌消瘦给事中的上司不敢冒险,进而会让她击鼓鸣冤。
就在赵欣在那里等待着的时候,三四十道人影从看热闹的人群中走出,相继跪在了她的身后。
“方兄、林兄,你们怎么来了?”赵欣听到动静扭头一看,顿时怔在了那里,神色愕然地望着跪在她身后的方云和林良等人,她还以为方云和林良等人应该进了贡院,万万想不到他们会出现在这里。
“赵兄,李兄是咱们湖广的解元,他的事情就是咱们湖广举子的事情,我们岂能置之不理任由你一个劳苦奔波?”
方云闻言先是微微一笑,然后正色说道,“况且,人多力量大,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赵兄,李兄曾经帮我们山西破过案子,如今他被人诬陷我等怎能坐视?”林良郑重其事地望着赵欣。
“赵亚元,我等虽与李解元素昧平生但钦佩他的人品和才华,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陷害而无动于衷。”随后,一名跪在方云身旁,操着江南口音的男子郑重地向赵欣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跟着方云和林良前来的这些人中不单单有湖广和山西的举子,也有其他省的举子。
原来,赵欣走后方云隐隐约约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因为赵欣可不是那种丢三落四的人,好像有什么事情瞒着他们。
因此方云一边让湖广会馆里的下人暗中跟过去查看,一边召集了沈伯诚等湖广举子领袖在一旁等待消息,并没有像其他湖广举子那样进入贡院。
等派去跟踪的那名会馆下人气喘吁吁地回来,告诉方云赵欣进了皇城,方云就猜到了赵欣的意图,十有**是想敲响登闻鼓给李宏宇鸣冤,因为除此之外已经没有办法能使得李宏宇赶上会试。
这着实令他感到震惊,万万没想到赵欣能为李宏宇做到这个地步。
既然已经知道了赵欣的目的,那么方云自然不能让赵欣单独涉险,故而与沈伯诚、杨仁孝等人商议了一番,决定一起前去声援赵欣,他们这次是为了湖广举子的声誉而战。
再者说了,如果李宏宇和赵欣都不能参加会试的话,那么湖广举子的实力将受到严重影响,以两人的能力足以保证两名进士名额,而且还是名次靠前的进士名额,故而这当然不是方云等人希望看见的结果。
方云领着沈伯诚等人离开贡院的时候引起了贡院前等待进入的那些举子们的注意,毕竟这个时候按理说方云等人已经进贡院了,因此一些与他们相识的举子就上前询问,得知他们准备去敲登闻鼓给李宏宇鸣冤后感到颇为震惊。
李宏宇的遭遇引发了举子们的同情和愤慨,他们可不相信李宏宇会做出那么下作的事情来,因此绝对是受到了别人的陷害。
故而,除了林良等山西举子外,还有一些举子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跟了过去,准备声援赵欣。
“谢谢!”
听了方云等人的解释后,赵欣的眼眶不由得红润了,放下手里的发簪向众人一躬身,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有了方云等人的话在登闻鼓前值守的禁军士兵就不敢轻举妄动。
那名锦衣卫的百户见状眉头顿时紧紧皱了起来,脸上满是无奈的神色,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转眼间就多出了三四十个声援赵欣的举子,这无疑使得事情变得更加棘手。
此时此刻,六科直房。
“王大人,湖广戊午科乡试赵亚元前来敲登闻鼓,想要给湖广的李解元鸣冤。”
瘦高个给事中急匆匆进了工科衙署的房间,向一名坐在案桌后面埋首批阅公文的身穿正七品官袍的中年人拱手禀报道。
“什么?”那名中年人闻言微微怔了一下,他是当值的工科都给事中王佑民,颇为惊讶地望向了瘦高个给事中,难道那个湖广亚元不知道今天要进贡院候考?
另外,王佑民也很好奇湖广的解元出了什么事情,竟然要闹到有人敲登闻鼓给他鸣冤。
“听赵亚元说,湖广的李解元昨天受到陷害,被抓进了大兴县县衙大牢,无法在今天进入贡院,故而要给李解元讨个公道。”
瘦高个给事中闻言苦笑了一声,把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出来,至于具体的事情他也不清楚。
“李解元?”王佑民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然后想起了什么,不动声色地望着瘦高个给事中问道,“是破了武昌和太原两起血案的那个李解元吗?”
“应该就是他吧。”瘦高个给事中怔了怔,他刚才光顾着赵欣了没注意到这件事情,于是沉吟了一下后回答,并不清楚李宏宇的事情。
王佑民的眉头顿时就皱了起来,虽然他没有见过李宏宇但官应震和吴亮嗣非常器重这位湖广士林的后起之秀,怎么就忽然之间吃了官司?
“大人,下官该如何回复赵亚元,他拿着一根发簪顶在了脖子上,如果不让其敲登闻鼓就准备以命死谏。”见王佑民陷入了沉思,瘦高个给事中不由得讪笑着说道。
“什么?”王佑民的脸上顿时浮现出意外的神色,万万没想到赵欣竟然会这样做,怪不得瘦高个给事中对此一筹莫展,随后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这些年轻人呀!”
说着,王佑民放下手里的公文起身领着瘦高个给事中去了登闻鼓亭,万一赵欣情绪激动之下做出了什么傻事,那么事情可就闹大了。
等王佑民抵达登闻鼓亭的时候,登闻鼓亭外面已经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人,嗡嗡嗡地在那里议论着,现场也多出了不少维持秩序的禁军士兵。
毕竟登闻鼓亭的位置很显眼,位于长安右门斜对面,因此只要出点儿事那些通过大明门到皇城内各大部院衙门办事的文武百官都能看见,故而很快就聚集了众多的围观者。
“这是怎么回事?”
见王佑民来了,围观的人纷纷闪出了一条路来,他走进去后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