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忽然出现的后金兵开原城的军民是奋力反抗,使得后金兵遇到了顽强的抵抗,战事十分激烈。
为了尽快攻克开原城,后金兵们从北、西和南三面攻城,虽然总兵马林在萨尔浒大战时表现得不佳,但他这次没当逃兵而是率部奋起反击,连续击退后金的三次进攻,使得后金付出了不少伤亡。
由于开原城守军的主力损失在了萨尔浒大战中,而朝廷的援军有迟迟未到,故而守城的主力成为了城里的百姓,也可以看出辽东百姓在战争中磨砺出了坚毅的性格和顽强的作风。
本来,城里的军民在马林的率领下万众一心,使得缺乏攻击像开原城这样坚城工具和经验的后金军束手无策时,被努尔哈赤派来城内的奸细忽然间打开了城门,后金兵夺门而入,城内顿时乱作一团。
百姓就是百姓,岂是那些带有武器的士兵的对手?由于后金军对奋勇抗击的城内百姓们进行了报复性的野蛮屠杀,
开原城中的军民在此战中表现了可贵的民族气节,为了不被后金兵奴役,同时也知道后金军行事凶残,故而城破之时柔弱的百姓们争着上吊自杀,差不多房屋内每一个横梁上都挂着尸体,有的全家上吊,连五六岁的孩子也有自缢而死。
据朝鲜史书记载,后金军在开原杀害了五六万人,掠夺人口、牲畜和财物,马林、于化龙、高贞、于守志等将领悉数战死,无人投降。
“大人,建奴实在是太可恶了,竟然屠了城!”
把打探到的情况向李宏宇做了禀报后,满桂红着眼圈向李宏宇说道,身为军人他恨不得现在就跑到开原城杀了那些为恶的后金兵。
“派人回沈阳传令,让替身回鸦鹊关!”李宏宇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下,然背后沉声向满桂说道,“告诉李老将军,本官这边一切正常,让他按计划行事。”
“大人放心,我这就去办。”满桂闻言向李宏宇一拱手,快步离开前去布置,虽然他不知道李宏宇跟李如柏有什么约定,但可以看出来李宏宇已经开始准备反击了,故而精神为之一振,他恨不得把那些后金军统统杀掉,以解心头之恨。
“本官对不起你们,可本官这样做也无奈,就算本官去了也无法守住开原和铁岭。”
等满桂走后,李宏宇来到窗前苦笑着望着院子里的一块花圃,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下令开原和铁岭的百姓撤走,可这样一来就白白地把这两座军事重镇给了后金,势必受到京城官员的弹劾,这个麻烦他并不想招惹。
很显然,辽东的将领都知道兵力匮乏的开原和铁岭无法挡住后金军的攻势,可就是没人胆敢提出来让这两个城池的军民撤走,大家都想明哲保身。
李宏宇也不例外,他现在在官场上可谓是如履薄冰,岂会轻易地去进行冒险?撤退的命令虽然好下达可后果更严重。
“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铁岭也被后金兵给屠了?”想着想着,李宏宇不由得一拳砸在了窗台上,口中轻声反问道,脸上的神色异常严肃。
原本,李宏宇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牺牲开原和铁岭两座城池百姓的准备,可现在看来他的心还没有那么冷血,无法坐视铁岭的百姓也被屠了城。
如果李宏宇没有记错的话,铁岭城与开原城一样,由于城里的军民奋力抵抗,故而城破后也遭到了后金军的一场屠杀。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得知开原城被后金军攻陷后,当时仍在任上的杨镐任命李成梁的三子李如桢负责守卫铁岭,当铁岭总兵。
李如桢原本在京城的锦衣卫任职,后来得知李如柏自杀后朝廷把李如桢派来压阵,毕竟李如桢是李成梁的儿子,而李成梁在辽东威望甚高。
杨镐之所以任命李如桢守铁岭,除了铁岭拥有着重要的军事价值外,还因为铁岭是李成梁的老家,李氏宗族、祖坟都在铁岭,故而其应该会去保护铁岭。
另外,杨镐也想利用李家与努尔哈赤的关系阻止努尔哈赤攻打铁岭,他认为如果李如桢镇守铁岭的话,那么与李如桢私交不错的努尔哈赤不会撕破脸皮攻打铁岭,而李如桢虽与努尔哈赤交好但不会不保护铁岭的李家宗族。
然而事实令杨镐失望,当时已经有援军赶到了沈阳,这使得李如桢有不少兵力驻防铁岭,但李如桢跟本就不去铁岭而是躲在沈阳,努尔哈赤攻打铁岭之时他拥兵不救。
与李如桢相反,铁岭军民和开原军民一样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保卫铁岭。
因为担心明军来救援铁岭,故而,后金军攻城时选择了四面围攻,城内军民团结一心,在喻成名、吴贡卿、史克泰等将领的带领下给予来犯之敌沉重的打击,后金兵因此死伤惨重。
然而,就在战斗正酣之时,铁岭的参将丁碧为了活命打开城门投向了努尔哈赤,后金兵蜂拥而入,守将喻成名等人力战而亡,铁岭失陷。
李如桢等所率援军姗姗来迟,在铁岭失陷之后纵兵割下一部分后金死兵的首级回去冒功请赏。
京城的言官得知事情的真相后对李如桢在辽东的表现纷纷上疏参劾,于是李如桢先是被罢免了官职,不久被捕如狱,因为救援铁岭不利和冒功请赏被有司衙门判处了死刑。
不过,万历皇帝感念李成梁对大明所做的贡献没有下诏杀他,而是将其关在了大牢里,崇祯四年李如桢被改死刑为充军,进而仰仗着李成梁的功绩得以捡回了一条命。
开原和铁岭的陷落,不仅使得后金打开了进入辽阳和沈阳的门户,而且还切断了明朝和蒙古内喀尔喀部、科尔沁部等部,以及女真叶赫部等部的联系。
正是因为这样,李宏宇才会大费周章地要把叶赫部迁走,否则的叶赫部必定会被努尔哈赤吞并。
“来人,让巴哈特、昂安、金台石和布杨古来见本官。”李宏宇皱着眉头思索了一阵,沉声向立在门口的护卫下达了命令。
身为大明辽东巡抚他不应该无视铁岭的百姓,故而心中下定了决心,准备想办法救出铁岭的百姓,同时也是要让努尔哈赤知道他这个辽东巡抚并不是好招惹的。
很快,巴哈特、昂安、金台石和布杨古被请来了李宏宇的住处,他们也听说了开原城陷落的消息,故而一个个神色严肃。
“巴哈特台吉,你们喀尔喀的两万援兵何时能到?”等众人落座后,李宏宇不动声色地问向了巴哈特,喀尔喀部的援兵现在是他手里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巡抚大人,估计这个月下旬可以到达。”巴哈特闻言向李宏宇微微一躬身,开口回道,这次可是调集两万人,故而赶来的时间比预定期限要靠后。
“你告诉领军的台吉,让他们抵达后暂时不要入关,等本官的命令。”李宏宇微微颔首,然后沉声吩咐。
“巡抚大人放心,我这就派人去传消息。”巴哈特闻言使劲点了一下头。
“两位将军,本官想要跟努尔哈赤打上一场,故而希望两位将军能给本官集结一万勇士。”随后,李宏宇望向了金台石和布杨古,神色严肃地说道,“伤者本官负责治疗,战死者一人十两银子抚恤!”
“大人言重了,这是我等的份内之事。”金台石和布杨古闻言对视了一眼,然后双双躬身回道,他们现在跟李宏宇同乘一条船,以后还要仰仗李宏宇的关照,故而自然要出一份力。
况且,萨尔浒大战时他们不战而退,已经受到了诸多非议,故而这次一定要给自己正名,只有这样以后才能在宁远有一席之地。
“巡抚大人,奴兵人多势众,对我方殊为不利。”沉吟了一下,金台石有些担忧地望向了李宏宇。
他时刻关注着后金军的动向,自然知道这次努尔哈赤亲率四万八旗兵攻打开原,而即使算上了蒙古的援兵,他们的兵力也不过三万而已,很难是凶悍的八旗兵对手。
听闻此言,巴哈特、昂安和布杨古的脸色都变得凝重,在辽东地区最能打的就是努尔哈赤的八旗兵,他们跟八旗兵较量了多年,胜少败多。
如今后金兵携萨尔浒大战的余威攻克了开原城,士气正盛,在兵力不占优的情形下金台石四人并不看好李宏宇出击。
“诸位放心,建奴很快就会分兵回赫图阿拉,摆在咱们面前的兵力将大减。”李宏宇知道众人的担忧,于是不动声色地说道,“本官已经下令,鸦鹊关的官军将在李如柏将军的率领下进逼赫图阿拉,奴酋肯定会分兵去救。”
“巡抚大人,您要打赫图阿拉?”听闻此言,金台石四人顿时大吃了一惊,要知道赫图阿拉可是努尔哈赤的老巢,岂会轻易放弃,故而一定会与李如柏大战一场。
他们没想到李宏宇的胆子竟然如此之大,毕竟明军新败对后金兵有心理上的阴影,同时也是担心李如柏对付不了努尔哈赤。
“诸位放心,李如柏将军带兵有道,一定会小心谨慎,不给奴酋可乘之机。”李宏宇知道金台石四人对这个消息感到震惊,没想到他这么快就要在辽东发动一场大战,故而开口解释道。
实际上,李如柏这一路只不过是疑兵罢了,其目的自然是牵制努尔哈赤的兵力,进而给李宏宇制造战机。
李宏宇相信,经过上次的萨尔浒大战失利后,李如柏一定会小心行事,他毕竟也是辽东的一位名将,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以及辽东铁骑等辽东的主力部队,努尔哈赤想要像在萨尔浒大战时那样轻易击败李如柏完全不可能。
“大人,咱们何时攻打建奴?”见李宏宇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金台石不由得松了一口气,然后沉声问道,他也想在走之前跟努尔哈赤好好较量一番,否则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遇上。
“下个月,本官会选择出战时机。”李宏宇沉吟了一下,沉声吩咐道,“自此之前,希望大家能全力备战,争取赢取此战的胜利。”
“卑职遵命。”金台石四人闻言连忙起身,一起向李宏宇躬身行礼,虽然李宏宇年纪轻轻但身上有一种天然领导者的气质,使得他们对李宏宇敬畏有加,不敢轻视于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两百八十一章 野心勃勃
? 在李宏宇下定决心围绕铁岭与努尔哈赤打上一场时,努尔哈赤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了被后金军攻克的开原城。。②⑤⑧
城里的街道上横七竖八的倒满了尸体,有明军的,也有后金军的,还有城里的百姓,这使得努尔哈赤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开原城军民反抗之激烈超出了他的想象,如果大明的每一座城池都像开原城这样难攻的话那后金军可要吃大亏了。
此次作战,努尔哈赤对开原城是势在必得,只要攻取了辽北的这座军事重镇,那么大明咱也无法在辽东困住他了,所以他才会亲自率军前来。
为此,努尔哈赤特意带上了后金最能打仗的四大贝勒,最后终于拿下了开原城。
与此同时,努尔哈赤也从攻城的伤亡中意识到了后金军虽然野外作战能力很强,但攻城能力却很弱,否则也不会出现这么多的伤亡。
“参见大汗!”努尔哈赤进城后不久,四大贝勒骑着马疾驰而来,翻身下马后给努尔哈赤行礼,一个个意气风发。
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在萨尔浒大败明军,跟能征善战的四大贝勒密不可分,八旗兵正是在四大贝勒的率领下取得了萨尔浒之战的大捷。
这次攻打开原城,四大贝勒更是奋勇争先,都想在此战中立下首功,成为军功最高的贝勒,这可是一份巨大的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大贝勒当中,执掌正白旗的四贝勒皇太极虽然年轻,但其非常具有军事才华,在萨尔浒大战中表现优势,深得努尔哈赤的欢心。
万历四十七年,皇太极年仅二十三岁,是八旗中最为年轻的旗主,军事才华卓越。
萨尔浒大战的时候,后金的先头部队过扎喀关后,按照原定计划应该停下来等待后面的努尔哈赤大军。
不过皇太极根据战场情况作出判断,提出不可等待后军,要加快步伐防止明军攻击后金筑城的民夫。
当后金军队行至太兰冈时,大贝勒代善和努尔哈赤的外甥达尔汉欲把军队隐蔽起来,皇太极也不同意这种做法,说后金军应当对敌布阵,民夫看到这种情形也会奋勇参战。
努尔哈赤的心腹爱将,同时也是满清建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非常赞成皇太极的主张,因此后金军按着皇太极的意见进至萨尔浒与明军大战。
在筑城民夫配合下,后金军歼杜松于铁背山,取得首战告捷,随后向北迎击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