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座椅上落座后,李宏宇开始翻看起了手头的答卷,一共十二页纸。

    第一页是封面,由于县试不像乡试那样严格,故而考生把身份情况直接写在了封面上,考完后由专人用纸张糊住封面后再送给教官进行批阅,而不必像乡试那样需要誊写以防作弊那般麻烦。

    正因为这样,县试和府试中就极容易存在猫腻,只要打通了主考官的关节那么就能成为案首,进而直接获得秀才的功名,可以不用再参加后面的院试。

    李宏宇提笔在封面上写下了自己的姓名、年龄、籍贯、面貌、三代履历以及作保的廪生。

    除了封面外,其余的纸张为答题所用,有红线横直的道格,每页十二行,每行二十字,发素纸两张以起草之用,考生不得将答案写于密封线外,违者作零分处理。

    县试要考四场或者五场,具体场次由考官定夺,通常都要考四场,第一场成为“正场”,第二场为“招覆”(或称初覆),第三场为“再覆”,第四场为“连覆”。

    四场考试每隔数天考一次,每场考一天,限当日交卷。

    按照定制,通过正场的考生就可以参加下一级的府试,不用再考后面的三场。

    但如果要想成为县试的案首,那么则必须一场一场地考下去,直到第四场结束后决出此次县试的第一名,也就是案首。

    县试的每场考试之后都要发榜,称为“发案”,上了榜文的考生称为“出圈”或“出号”。

    由于考生的姓名是弥封的,故而前三场发案时只写考号,也就是座位号,榜文把考生的考号写成圆形,人们称为“圆案”,俗称“圆”,或称“团”,取在五十名以内的为第一圈。

    圈分内外两层,外圈三十名,内圈二十名。

    圆圈中央用朱笔写一“中”字,这个“中”字的一竖还要写成上长下短,好似“贵”字的上部,取吉祥之意。

    外层正中提高一字写的考号是第一名,其他名次以第一名为基准,按逆时针排列先后顺序。

    直到最后一场,才用考生的姓名代替考号发榜,依名次在纸上横着写出考生的姓名,由于榜文看起来像一张长长的案桌,故而称为“长案”,第一名就是案首。

    成为县试案首可谓好处多多,不仅可以光宗耀祖,更为重要的就是直接获得秀才的功名,一跃成为生员。

    因此,在县试的几场考试中,对于那些意欲博取功名的考生来说,最后一场最为重要,前面几场与之相比不过是浮云罢了,层层选拔都是为了第四场服务。
………………………………

第五十章 县试之正场

?等李宏宇填写完了考卷封面,他所在院子的考棚里已经坐满了人,现场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紧张和压抑,每个人都神色严肃,毕竟这场考试决定了他们能否参加院试。

    负责巡视的差役面无表情地在考棚里来回走动着,如果哪个倒霉蛋作弊撞到他们的手里那可就倒了大霉,不仅会失去考试的资格还会挨板子,更重要的是要遭人耻笑无法抬头。

    李宏宇抬头张望了一下周围,李宏宜位于他前面一排的右侧,赵欣在他后面一排的左侧。

    由于背对着李宏宇所以他看不见李宏宜的神色,但赵欣的神色很轻松,正在那里埋首填写考卷。

    实际上,县试的题目并不复杂,就跟这是童试的基础考试有关,也跟这是地方官出题息息相关,以免考题太难使得县里怨气沸腾,同时也对促进本县学风大有裨益,要是太难的话岂不是打击学子们的积极性?

    因此,县试的第一场,也就是正场录取较宽,主要文字通顺者即可录取,准许参加府试,剩下的三场难度才逐渐加强。

    县试的内容无外乎四书五经的内容,包括试帖诗、五经文、诗、赋、策、论等,皆有一定格式,不能犯庙讳、御名及圣讳,考试文不得少于三百字。

    通常而言,正场考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题目、诗、文写法皆有一定的格式,全卷不得多于七百字。

    第二场考四书文一篇,孝经论一篇;第三场考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第四场考对四书五经的见解,包括经文、诗赋、经文等。

    相对于院试,县试和府试考的是基础知识,内容比较简单,除非遇上那种性格孤僻的主考官,通常都不会太难。

    值得一提的是,每场考试限当日交卷,不给灯烛,这意味着黄昏时分考试就要结束,考生分批从“龙门”出场,谓之“放牌”。

    待考生入场完毕后,陈裕公开了此次考试的题目,考了两篇简单的四书文,并写一首以“春”为主题的五言六韵的试帖诗一首。

    由于考题简单,李宏宇并没有花费多少精力,一个多时辰后就轻轻松松地答完了题目。

    此时,考棚里已经有三成考生像李宏宇一样答完了题,无聊地等待着放排牌时间的到来。

    县试和府试允许提前交卷,考试开始两个时辰后放牌一次,允许考完的考生交卷,以后每隔一个时辰放牌一次,直至考试结束。

    当李宏宇凝神在那里想着布料生意的时候,耳旁忽然传来了几声梆子声,听见这个声音后一些考生起身整理随身物品,准备交卷离开考场。

    一旦考生此时站起将不得坐下,不得答题,以免其窥探前方或者左右考生考卷,违者取消考试资格。

    李宏宇也跟着起身收拾物品,然后一手拎着考篮,一手拿着考卷,走上前将其交给考棚里专门负责收卷的差役,然后差役会对这些考卷进行“糊名”,然后交给相关人员阅卷。

    由于这场考试决定了是否能参加府试,所以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县试其实已经结束了,剩下的三场考试即便参加心情也轻松许多。

    故而,一出县学那些熟识的考生就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有的在讨论先前的考题,有的则商议着到哪里去找乐子。

    李宏宇在白河书院属于被孤立的人,自然不会有人亲近于他,于是他走向了停在县学外面李家派来接人的马车,准备回别院。

    “李兄,考得如何?”不成想,还没等李宏宇走近马车,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尚可。”李宏宇立刻听了出来,开口的是赵欣,于是转身有些木讷地回道。

    “李兄,如今时值正午,不如跟着大家一起去酒楼聚上一聚。”见李宏宇惜字如金,赵欣不以为意地一笑,向他发出了邀请。

    不远处,李宏宜被一众考生围着,七嘴八舌地说着话,准备到县城的酒楼里喝酒,由于李宏宇向来不合群故而自然没人喊他了。

    赵欣毕竟是名女子,心中对李宏宇非常同情,她认为李宏宇并没有做错什么,难道老实人就该受人欺负,她有些看不惯别人欺负李宏宇故而前来相邀。

    另外,赵欣之所以前来还跟李宏宇跟秦月订亲有关,如此一来李宏宇和李宏宜可谓亲上加亲,李宏宜再怎么也要给秦月一个面子,所以肯定不会像以前那样对待李宏宇。

    因此,赵欣此次前来邀请李宏宇肯定不会引起李宏宜的不满,反而会被看成是找机会撮合他和李宏宇之间的糟糕关系。

    “三公子,中午的这场酒局咱们书院的人都来,你可不能临阵脱逃呀。”李宏宇刚要开口婉拒,一个大咧咧的声音传了过来,刘东福笑眯眯地走上前,颇为亲昵地搂住李宏宇的脖子笑道,“三公子,这个面子你总得给我们吧!”

    刘东福是一个八面玲珑的人,因此见赵欣开口邀请李宏宇参加中午的酒局,眼珠一转立刻意识到了里面有隐情,进而想到了不久前李宏宇与秦月的订亲,知道李宏宇现在的处境变了,因此也屁颠屁颠地前来相邀。

    表面上看起来刘东福是对李宏宇释放出了善意,实际上还是在讨好李宏宜而已,毕竟李宏宜才是白河镇未来的主事者。

    说实话,刘东福心里对李宏宇非常同情,认为李宏宇肯定是被逼与秦月这种残花败柳订亲,也着实是可怜,哪个男人愿意娶一个别人穿过的破鞋为妻,这可是要被耻笑终身的。

    显而易见,外界没人相信秦月还是完璧之身,尤其是刘东福等人,他们虽然不知道那晚发生的事情经过但对李宏亘非常了解,这个色中恶魔绝岂会放过秦月这种美色,色迷心窍下肯定对其蹂躏了一番。

    至于堂审上众人的证词,尤其是李宏宇力保秦月名节的证言,正是被外界看成是维护秦家名誉之举。

    其实,令李宏宇想不到的是,他当日在公堂上为秦月开脱的举动反而成为了外界眼中的最大破绽。

    在白河镇,谁都知道李宏宇是一个胆小怕事之人,连李宏亘推他下水差点淹死都不敢反抗,故而岂会在公堂之上为秦月辩解,说出外人不知道的隐秘,这明显就是有人故意让他这样做的。

    因此,李宏宇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是在保秦月,可忽略了他在人们眼中的不堪形象,故而令秦月的境况更加糟糕。

    李宏宇闻言心中顿时感到一丝无奈,知道自己无法推脱,故而装作胆怯的样子怯生生地望向了与人谈笑的李宏宜。

    “一起来吧。”李宏宜暗中留意着李宏宇这边的情形,见李宏宇望过来于是开口说了一句。

    虽然李宏宜因为家产的事情恨李宏宇,不过去年李宏宇差点淹死后他就已经改变了对李宏宇的态度,说到底李宏宇是他的堂弟,而且是一个并没有冒犯过他的老实人。

    因此,从李宏宇落水事件后李宏宜没有再找李宏宇的麻烦,不过由于众人是因为他的态度欺负李宏宇,他也不好进行干涉,否则面子上有些过不去。

    然而,令李宏宜万万没想到的是,正是他的这种放任态度,最终导致了秦月名节受损,心中是懊恼不已。

    如今李宏宇既然已经跟秦月订亲,那么李宏宜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改善他与李宏宇之间的关系,毕竟以后大家肯定是要时常见面的。

    见李宏宜发出了邀请,李宏宇的嘴角不由得闪过了一丝笑意,点了点头后不动声色地跟着赵欣和刘东福走了。

    他自然清楚李宏宜的心思,不过这样也好,李宏宇也希望李家内部能够团结和睦,尤其是他以后肯定要离开白河镇,需要族里的人照顾赵氏。

    江口县最大的酒楼莫属“望江楼”,高三层,登上二楼后就能清晰地纵览从县城边上流过的汉江。

    “李少爷,三楼的雅间已经准备好,楼上请。”望江楼门前的迎客的伙计自然认识李宏宜这种县里有名的公子哥,连忙满脸堆笑地迎了上去,点头哈腰地在前面里领路。

    李宏宜早就在望江楼订了三楼的雅间,是望江楼上俯视汉江最好的位子,一众人谈笑风生地上了楼,在雅间里依次落座。

    毫无疑问,李宏宜自然坐在了酒桌的首位上,他身后就是窗户,可以俯览城外犹如一条玉带般流淌的汉江。

    按照规矩的话,李宏宇肯定要坐次席了,他可是李家三房的主事者,不过由于长期受到欺凌没人在意他的这个身份,故而次席肯定轮不到他。

    李宏宇也不争这个名分,坐在了一个不起眼的座位上,左边是赵欣,右边是刘东福,一张大桌满满当当地坐满了人。

    “哎呦,少爷倒要看看是哪个不开眼的家伙,竟然抢了少爷定下的雅间。”就在李宏宜招呼众人点菜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凌乱的脚步声,紧接着房门被人砰地推开了,一个傲然的声音传了进来。
………………………………

第五十一章 水火不容

?随着门外那个傲慢的声音,一名衣着光鲜的公子哥在一群年轻人的簇拥下走了进来,冷冷地望着屋里的李宏宇等人。

    见那些人闯进来,刘东福等人纷纷站起身冲着对方怒目而视,很显然他们认识这些闯入者,而且双方之间的关系看上去比较糟糕。

    李宏宇、李宏宜和赵欣坐在那里没动,三人的身份在现场白河镇的这些考生中可是最高的,李宏宇和李宏宜自不必说是李氏家族的上层子弟,赵欣是福祥号赵家的子弟身份与两人相当。

    望了一眼闯进来的那些人后李宏宇就低下了头,虽然他是第一次见到这些人但还是立刻就猜到这些家伙肯定是县城的考生,而且领头的那个公子哥是王家的人。

    这不仅仅是因为那个公子哥的身旁站着面无表情的王魁举,还跟王家与李家的恩怨有关,胆敢在江口县找李家子弟麻烦的人唯有王家的子弟。

    王家和李家的恩怨纠葛源于白河镇码头,作为重要的水陆货运中转站,白河镇码头自然成为了江口县地方家族势力争夺的焦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