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宏宇已经在所乘的郑和宝船上给阮有镒准备了一个房间,这使得阮有镒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登上形体庞大的郑和宝船感受一番,除了阮朝文外,阮氏政权派出的一干使团的官员都未能登上郑和宝船。

    “唉!”

    等阮有镒的身形消失在远处后,阮朝文脸上的笑容不由得凝固住了,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

    经过这两三天在港口的打探,他意识到形势对阮氏政权极为不力,阮氏政权所看重的葡萄牙人与大明走得非常近,这次还特意派了护航舰队保护大明的贸易船队。

    如果失去葡萄牙人帮助的话那么对阮氏政权的军事力量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阮氏政权正在葡萄牙人的帮助下大力换装西洋火器,并进行训练,要是葡萄牙人一走的话这个愿望可就要落空了,届时如何对抗北方的郑氏政权?

    其实,阮氏政权之所以展火器也是迫不得已,他们与北方的郑氏政权的兵力相差太大,因此不得不处于守势,唯有用火器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

    阮有镒很清楚,阮氏政权无法跟大明相比,给不了葡萄牙人想要的利益,一旦大明施加压力的话,葡萄牙人肯定会跟阮氏政权断绝联系,这可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两天后,停泊在毗罗补罗港的大明船队启程,在码头上密密麻麻人群的欢送下缓缓驶离,继续这次西行之旅。

    占城王率领着手下的文武众臣来到码头给大明的船队送行,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他已经得到了消息,由于大明态度坚决故而阮氏政权恐怕要把以前侵占的土地还回来,这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心中对大明感激不已。

    阮朝文已经在前一天返回顺化城,走的时候神色凝重,虽然他没能收买了王鸿等官吏,但却探查清楚了大明海外贸易的虚实,也算是完成了阮福源交给的任务,只是这个结果不是阮氏政权的人所希望看见的。

    李宏宇之所以下令大明船队启程西下,是因为他已经通过阮朝文给了阮氏政权足够多的信息,让他们知趣地归还占城国的土地,要不然的话恐怕将会受到郑氏政权和大明支持的占城国的南北夹击。

    按照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图,大明船队下一个到访的国家是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南端,东临占城,南依暹罗的真腊国。

    真腊国与占城国一样,都是明太祖钦定的不征之国,不过在万历年间真腊国改名为“柬埔寨”。

    洪武和永乐年间,真腊国时常遣使入贡,曾进献象二十八、象奴三十四人、番奴四十五人,双方往来频繁。

    不过随着明朝国力的衰落,再加上真腊国内动荡不安,故而贡使不常至,于万历年间真腊改名柬埔寨。

    在真腊国稍作停留后,大明船队抵达了李宏宇最为重视的国家“暹罗”。

    暹罗是中南半岛的强国,与大明一直关系密切,是向大明入贡时间最长的的藩属国,自洪武四年开始入贡,一直到崇祯十六年,期间从未断绝。

    值得一提的是,万历时期倭国进犯朝鲜时,暹罗国国王曾要求率军队协助明军直捣倭国四岛,由此看来暹罗是大明藩属国中对大明态度最为坚定的一个。

    此时,执掌暹罗政权的是大城王朝,之所以被称为“大城王朝”,是因为暹罗的都在湄南河和巴塞河交汇处的“大城”。

    当大明的船队抵达暹罗国沿海重要的海滨城市曼谷时,港口密密麻麻聚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饶有兴致地指着驶进暹罗湾的郑和宝船,这种海上巨无霸走到哪里都会吸人眼球。

    “阮兄,西洋人把暹罗作为中南半岛的一个跳板,下一步恐怕就要侵占中南半岛诸国了。”

    一艘郑和宝船的船舷上,李宏宇望着停泊在曼谷港的不少三桅帆船神色严肃地向身旁的阮有镒说道,很显然这些船从欧洲来的。

    十五世纪末,绕过非洲好望角至东方的航线开通后,欧洲人开始前往东方寻求财富,而暹罗自然成为了他们在中南半岛的第一个落脚点。

    最先来到暹罗的自然是葡萄牙人,他们凭借着三桅帆船和火器占领了马六甲海峡一带,在十六世纪初抵达了暹罗。

    而后,荷兰人、西班牙人、英国人和法国人亦相继前来,在暹罗设立据点,都想要在暹罗这块肥肉上要上一口。

    不过,中南半岛上的几个国家常年征战故而都有很强的军事实力,与苏门答腊岛和爪洼岛上的境况截然不同。

    这使得葡萄牙等国暂时无力吞下这口肥肉,只能暂时以通商的名义建立据点,逐步将其蚕食。

    “暹罗也想把这些西洋人赶走,可是这些西洋人的战船和火器太厉害,一退到海上暹罗就没有办法,因此也唯有让他们登6做生意。”

    阮有镒闻言微微颔,神色凝重地望着港口的那些三桅帆船,据他所知那些西洋人为了追逐金钱甚至大规模买卖人口,实在是没有人性,可恶至极。

    “弱肉强食,优胜劣汰,落后就要挨打受辱,没人能帮得上忙。”李宏宇摇了摇头,沉吟了一下后忧心忡忡地向阮有镒说道,“西洋人的自然学科不断展,战船和火器将越来越厉害,照此情形,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吞并包括大明在内的整个东方。”

    “连大明也无法与其抗衡?”阮有镒没想到李宏宇竟然会如此悲观,不由得吃了一惊,神色惊讶地望着李宏宇。

    “当火器的威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战争已经不再有兵力的多寡决定。”李宏宇苦笑了一声,一脸无奈地说道,“你也知道,火器是远距离杀伤武器,如果无法近身的话,再多的兵力都只能白白送死!”

    阮有镒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如果连大明都不是那些西洋人的对手,那么安南国等国岂不是更加无法阻挡西洋人前进的铁骑。

    他是一个聪明人,又见识过火器的威力,知道李宏宇之言并非危言耸听,如果大明不换装火器的话那么届时再多的兵力也会成为那些西洋人的靶子。

    “面对那些漂洋过海而来的西洋人,无论是大明还是占城国的处境都一样,这是两种截然不同文明之间的较量,如果不能把他们赶走的话,那么就唯有等着被他们欺凌和宰割!”

    李宏宇见阮有镒陷入了沉思,知道他被自己先前所说的话打动,于是不动声色地继续说道,“为此,咱们只有学习西洋新式学科一条路可走,别无他法!”

    “除非能来一场翻天覆地般的大变革,否则要想推广新学将寸步难行。”阮有镒闻言点了点头,然后苦笑着说道。

    “此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李宏宇自然清楚其中的阻力,于是沉吟了一下后向阮有镒说道,“如果我等不做的话,那么就只有把这个麻烦留给后世之人。”

    以大明为例,西洋的新式学科肯定会受到天下的读书人的反对,自幼苦读圣贤之书的士大夫阶层也会进行阻止。

    安南国和朝鲜国一样,深受大明文化的影响,读书人也以儒学为尊,这样的话新式学科绝对会被抵制。

    听了李宏宇的话后阮有镒顿时面露若有所思的神色,李宏宇说的没错,他们要是不解决这个麻烦的话那么只有将其留给后人,届时阻碍重重,天知道会生什么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都来读手机版阅读网址:m。


………………………………

第六百一十一章 决斗

?    曼谷。

    曼谷是暹罗的第一大港,同时也是中南半岛的重要港口,位于湄南河下游,濒临暹罗湾。

    虽然现在曼谷不是暹罗的都,但由于其商业繁华、水路交通便利,故而成为了曼谷王朝的都。

    大明船队的出现立刻在曼谷引了轰动,郑和下西洋时曾在曼谷港停靠,故而当地流传着不少郑和下西洋时的传说,谁也想不到两百年后他们能有幸再度目睹大明的船队。

    作为世上体积最为庞大的船只,郑和宝船自然成为了曼谷港百姓关注的焦点,港口上挤满了从十里八乡赶来看热闹的人,在这种海上巨无霸面前忍不住纷纷出赞叹。

    曼谷港的那些前来淘金的西洋人对郑和宝船也是惊讶不已,万万想不到在他们眼中愚昧落后的东方国家还能造出如此巨大的船只,这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由于曼谷港是西洋商人的一个聚集地,故而李宏宇上岸后大力邀请那些商人前往大明做生意,尤其是开办工厂和企业,为此许诺了不少优惠政策。

    与此同时,李宏宇也在暗中打探那名在广州卖给孙鸿业军火的那名法国商人的消息,按照当初孙鸿业与那名法国商人的约定,那名法国商人应该在天启元年十月份交货。

    可如今都已经快到天启二年十月,那名法国商人还是音讯全无,这不由得使得李宏宇心中感到有些忐忑。

    虽然在李宏宇看来法国的商人通常都以绅士自居,故而非常看重信用,不过那是三百多年后的情形了,天知道十七世纪的法国人会不会遵守商业合同。

    李宏宇在曼谷的西洋商人中打探了一圈,没人知道李宏宇所说的那名法国商人,毕竟东方实在是太大了,西洋商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有限,因此即便是同一个西洋国家的商人相互间也不一定认识。

    对于那名法国商人的事情李宏宇感到非常失望,他并不在意那些支付了的订金,关键是想得到那批购买的军火来装备水师,要是其毁约的话那么就打乱了李宏宇对水师制定的训练计划。

    “先生,阮有镒跟一伙红毛夷生了冲突,双方准备决斗!”

    这天中午,李宏宇正在曼谷的一家饭馆里与杨怜儿、幽兰和山下樱子吃着曼谷当地的美食时,一名随从急匆匆地前来禀报。

    “决斗?”李宏宇闻言微微一怔,对此感到颇为意外,没想到阮有镒竟然会跟西洋人生冲突。

    不过,阮有镒现在年轻气盛正是容易冲动的年龄,因此与人起了冲突也正常,毕竟李宏宇也曾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情绪一激动的话也就顾不上什么后果了。

    “这是怎么回事?”随后,李宏宇沉声问道,按理说阮有镒是个有分寸的人,不应该轻易与人生冲突。

    那名随从闻言把事情的经过简单地讲给了李宏宇,原来,几名红毛夷当街调戏一名少女,阮有镒看不过就上前去阻止。

    那几名红毛夷根本看不起阮有镒等人,认为阮有镒等人是当地的土著,况且他们一个个人高马大比阮有镒等人要高出一个头,因此双方言语不合之下一来二去双方就打了起来。

    然而,那几名红毛夷不会想到,阮朝文给阮有镒的那几名随从可是阮氏政权军队的精锐,接受过葡萄牙人的军事训练。

    故而,那几名商人模样的红毛夷吃了亏,被阮有镒的手下结结实实地揍了一顿。

    就在阮有镒想要离开的时候,几名西洋军人出现在了现场,他们与那些被打的红毛夷是一个国家的人,故而领头的西洋军官提出要跟阮有镒决斗。

    “决斗?”

    得知了事情的经过后,杨怜儿不由得好奇地望向了李宏宇,“盛哥,他们西洋人能私下斗殴吗?”

    在大明,军官可是禁止私下打斗的,违者要进行严惩,故而不仅杨怜儿,幽兰和山下樱子也面露疑惑的神色。

    “西洋人喜欢以决斗的方式来解决争端,在他们国家这是一种合法化的行为,生死各安天命。”

    李宏宇闻言有些无奈地笑了笑,然后起身向杨怜儿等人说道,“走,咱们看看去。”

    很显然,李宏宇不希望阮有镒有什么意外,虽然后世的资料记载阮有镒文武双全,不过这些东西不能全信,里面掺杂了很多个人情感在内。

    阮有镒现在还不到二十岁,以前一直忙着读书并没有怎么接触过军事训练,最多只是强身健体而言,再加上安南国的人普遍身材瘦弱矮小,无论经验还是体质都处于下风,因此很难是一名职业的西洋军官的对手。

    其实,李宏宇对决斗还是挺感兴趣的,这种方式与后世的“单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武力来决定胜负的行为。

    据一些史料的记载,决斗来自公元初年,是在欧洲的野蛮国度中非常风行的一种好斗习气,因为那时没有法律和仲裁,要想解决争端只有看谁的拳头更坚硬,谁的刀剑更锋利。

    虽然随着文明的进步,脱离野蛮的人们开始觉得如果再用搏斗的方式解决争端,那与野兽有什么区别呢?故而,旨在保护受害人的法律出现了。

    可是,法律的出现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在欧洲社会早期,经常生这样的情况,明明证据确凿却不能通过法律手段将被告绳之以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