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6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一旦魏忠贤三人在天启皇帝病危之际改换门庭,那么在别人眼中就成为唯利是图、不忠不义的小人,就算是信王或者福王登基也不会重用这种反复无常之徒。

    所以现在魏忠贤最佳的选择就是按兵不动,等待天启皇帝的圣意,支持天启皇帝所选的皇位继承人,这才是上上之选。

    由于张氏太皇太后和李太后都没有在皇位继承一事上来找李宏宇,这使得李宏宇倒也清闲自在。

    根据王三提供的线索,宋千户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前去查那两个真定府人氏的线索,最后从其落脚的客栈以及与其做过生意的商人那里确定了两人的身份,他们来自真定府前山镇,是两名布商。

    “你亲自带人去前山镇,本少傅会让兵部签发调令让你调动当地驻军,务必要抓住他们。”

    从宋千户那里得到禀报后,李宏宇当机立断,一边伏案给兵部书写调兵的公文,一边沉声叮嘱道,这可是目前与郑大虎有关的最有价值的线索,他自然要严查,以找出天启皇帝遇刺的真相。

    李宏宇相信,那名行刺的内侍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地做这件事情,一定是受到了什么人的指使,这可是弑君大罪,如果查不出幕后主使的话届时肯定会牵连进来不少人。

    在知道实情的人中,包括李宏宇自己在内,都在怀疑这次行刺事件跟京城的官员有关,涉及到官场利益的争夺,否则谁会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去害天启皇帝?完全就没有道理嘛!

    而且,顾秉谦等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暗中怀疑天启皇帝遇刺一事跟东林党有关,东林党这两年被天启皇帝打压得喘不过来气,是最希望天启皇帝出事的人,这样一来他们得到的利益无疑是最大的,自然是最应该被怀疑的人。

    李宏宇也不知道天启皇帝这次遇刺是否跟东林党的人有关,由于事发突然他没有丝毫的线索,事先并没有情报显示有人会对天启皇帝不利。

    唯今之计李宏宇也只有期望这件事情跟东林党无关,否则他要是查出来的话那么东林党可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首先皇后就不会放过那些人,一定会让魏忠贤把东林党连根拔起。

    这可不是他所希望看见的一幕,那样的话朝堂上的势力均态会被打破,对朝廷而言非常不利,届时新登基的皇帝就会面临巨大的麻烦,铁板一块的朝臣会令其受到非常大的掣肘,少不了又是一番君臣斗。

    “少傅,皇后娘娘有请。”李宏宇写完给兵部的公文时,一名内侍进门向其一躬身后恭声说道。

    “拿上它去兵部,得到调令后立刻启程。”李宏宇在公文上用印后交给了宋千户,叮嘱了他一句后随着那名内侍离开。

    西苑,一座环境雅致的院落。

    “臣见过皇后娘娘。”李宏宇进入客厅,向端坐在椅子上品茶的张嫣躬身行礼,不知道张嫣因为何事找他前来。

    “少傅,本宫有一事不知该如何决断,还望少傅帮本宫拿个主意。”张嫣示意李宏宇;落后,放下手里的茶杯后有些无奈地说道,“太皇太后近来偶感风寒,病情日益严重,担心时日无多故而想见福王一面。”

    “太皇太后病了?”李宏宇闻言微微怔了一下,张氏太皇太后的身体一直都很好岂会突然之间救得了重病。

    不过当听了张嫣后面的那番话后他立刻就明白了张氏太皇太后的目的,是想要趁机让福王进京,剑指皇位。

    “皇后娘娘,大明以孝为先,既然太皇太后娘娘病重,那么想见福王也是人之常情,臣以为不如降下恩泽以了却太皇太后娘娘的这个心愿。”

    因此,沉吟了一下后李宏宇意味深长地说道,“太皇太后娘娘对福王甚为思念,或许见到福王后病情能得以好转,届时可是我大明之幸。”

    “可按照祖制,目前的这种情形禁止藩王进京。”

    张嫣的柳眉顿时微微一蹙,他自然明白李宏宇的意思,知道李宏宇已经猜到张氏太皇太后是在装病以给福王进京找理由。

    不过即便这样李宏宇还是提议让福王进京,这使得张嫣心中十分不解,她可不相信李宏宇投靠了福王,否则当年万历皇帝和泰昌皇帝驾崩时早就这样做了。

    “皇后娘娘,福王进京看来是在所难免,与其到时候情形尴尬,不如早做应对。”

    李宏宇向张嫣一躬身,有条不紊地解释道,“自国本之争以来,福王就成为了先帝和皇上的一块心病,这次或许能一劳永逸地解决。”

    “一劳永逸!”张嫣闻言顿时面露若有所思的神色,如果福王能参加信王的登基大典,承认信王的正统地位,那么以后就无人能对皇权形成威胁。

    再者说了,如果担心福王暗中捣鬼的话,不如将其掌控在手里软禁在京城内,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最好的,进可攻退可守。

    “皇后娘娘,此事事关重大,还是要皇上来圣裁。”李宏宇再度向张嫣一躬身,这种藩王进京的事情只有天启皇帝才能决定,虽然现在天启皇帝身体抱恙但不得不对此发话。

    “你与本宫一起去见皇上。”张嫣闻言双目闪过无奈的神色,她本不想劳烦天启皇帝,可事已至此别无他法,万一福王忽然出现在京城那不仅将震动朝局而且还是一桩皇家的丑闻。

    李宏宇和张嫣见到天启皇帝时,天启皇帝刚喝完御医开出的汤药,脸色苍白,神色疲惫。

    虽然御医对天启皇帝照顾得无微不至,各种办法都用上了,但由于没办法修复天启皇帝体内受伤的器官,这使得天启皇帝的病情逐渐恶化,他们所能做的就是拖延病情恶化的速度。

    “太皇太后与福王母子情深,如今太皇太后病重,自然应该让其见福王一面。”

    得知了张氏太皇太后的请求后,天启皇帝略一沉吟就做出了决定,开口嘱咐李宏宇道,“少傅,福王进京后你替朕好生接待,千万不要疏忽了。”

    “皇上放心,臣一定恪尽职守,不会让皇上失望!”李宏宇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郑重其事地躬身回道。

    看来天启皇帝的心智和魄力都远超常人,如果换做别人的话万万不敢在这个时候让福王进京,而他要做的就是在福王进京后严加看管避免其与外界接触,以防不测。

    “刺客的事情查得如何了?”天启皇帝闻言微微颔首,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面色一寒后沉声问道,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被行刺。

    这种事情也只有传言中嘉靖皇帝遇见过,据传差一点被宫女勒死,不过正史上却没有记载,只是民间野传而已。

    “回皇上,臣已经查到了一条重要线索,已经让锦衣卫前去拿人,如不出意外的话几天后就会有消息传来。”

    李宏宇闻言一躬身,沉声禀报道,希望宋千户这次真定府之行能带来好消息,他希望能在天启皇帝驾崩前查明此案,这样天启皇帝也能安然离去。

    “此案不可声张,查明后禀报于朕,朕自有圣裁。”

    天启皇帝沉吟了一下,神色严肃地叮嘱道,他现在也怀疑是东林党所为,因此一旦李宏宇查实后后果将不堪设想,东林党肯定会遭受灭顶之灾。

    作为大明天子,天启皇帝肯定不愿意看见东林党垮掉,毕竟他好不容易才使得官场上的两大势力处于均势,一旦这个均势被打破,那么皇权就会随之受到影响,使得朝堂上的文官们合力对付皇权。

    “皇上放心,臣知道其中的分寸。”李宏宇闻言心中不由得感慨了一声,看来天启皇帝倒这个时候还在考虑未来的朝局,因此躬身回道。

    实际上,李宏宇这次查案属于独立办案,即便是顾秉谦和张惟贤等少数知情的高官显贵也无法接触到案情的进展。

    天启皇帝这样做可谓是用心良苦,他虽然恨透了幕后主使者,但如果对方牵扯到大明朝堂的稳定,那么他将不得不咽下这口闷气,毕竟祖宗的基业远大于他的私人恩怨,大明现在内忧外患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当天启皇帝同意福王进京看望病重的张氏太皇太后,并派八百里加急前去福王府通知福王的消息传到慈宁宫时,张氏太皇太后不由得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天启皇帝竟敢如此做,要知道福王现在进京可给了外界太多的猜测的空间,是一件非常忌讳的事情。

    虽然感到惊讶但福王毕竟是能够在十几年后重回京城,这样一来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张氏太皇太后心中感到一阵欣慰和欣喜。

    正如李宏宇所预料的那样,如果天启皇帝不同意福王进京,那么张氏太皇太后准备让福王打着见她一面的旗号私自前来。

    俗话说好,近水楼台先得月,只有福王在京城才能顺利争夺王位,要知道信王朱由检可一直在皇城的十王府里住着。

    。都来读m。


………………………………

第八百二十四章 落网

?    真定府,前山镇。

    天刚蒙蒙亮,镇里的宁静就被凌乱的脚步声打破,乌压压的士兵把镇子围得水泄不通,在整个镇上实行戒严,严禁进出。

    这使得镇子里的百姓们立刻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慌中,不知道生了何事。

    封锁镇子的人中,除了卫所的士兵外还有不少衣着鲜艳的人,有见多识广镇民立刻认了出来,那些人是京城的锦衣卫,专门替皇上办御案的人,这令镇子里的局势更加慌乱。

    在锦衣卫的带领下,一群士兵气势汹汹地闯进了镇上的两个民宅里,把里面的男女老幼悉数抓了起来。

    镇上一个大户人家的客厅里,宋千户大马金刀地端坐在上处的太师椅上品着茶,数名地方卫所的卫指挥使和千户分坐在下两侧,这些地方卫所的军队自然是他用兵部的调兵文书调来协助捉拿那两名嫌犯的。

    “跪下!”锦衣卫的人把那两户人家的男男女女带进了客厅,按着跪倒在了地上。

    “大人,冤枉呀,小民一向奉公守法,不曾犯过案子。”一名跪在人群前面的国字脸中年男子望着宋千户喊起冤来。

    “大人,您一定是搞错了,小的都是守法的良民!”跪在这名中年人身旁的圆脸中年人也跟着喊冤叫屈起来。

    “大人面前不得喧哗!”

    站在宋千户身后的一名锦衣卫百户闻言顿时开口呵斥道,“既然抓了你们,那么你们肯定犯了大事,要不然岂能劳动锦衣卫?”

    国字脸中年男子和圆脸中年男子闻言脸色顿时就是一变,看样子这些锦衣卫之所以劳师动众就是冲着他们俩,可两人实在想不出来他们犯了何事以至于招惹来了锦衣卫。

    这时,一名年过半百、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急匆匆进了大厅,他是此镇的乡老。

    乡老虽然没有官职但是却是官府任命的处理地方争端和管理地方治安的人,官府前来办差他们有协助的职责,通常由地方上士绅来担任。

    “你是本地的乡老?”宋千户打量了一名那名大腹便便的中年人一眼,放下手里的茶杯后不动声色地问道。

    “回千户大人,在下正是本地的乡老。”胖中年人闻言向宋千户一躬身,然后狐疑地问道,“大人清晨来此,不知所为何事?”

    “你可认得这两个人?”宋千户伸手一指那两名跪在面前的中年男子,沉声问道。

    “认识,他们俩是本地的布商,合伙经营一家布店。”

    胖中年人闻言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疑惑的神色,“大人,他们俩犯事儿了?”

    “他们俩的品行如何?”宋千户没有回答胖中年人,而是面无表情地问道,“跟何人来往比较密切?”

    “大人,他们两个待人和蔼,乐善好施,从未与人吵过嘴,是两个品行端正的老实人。”胖中年人闻言想了想,正色向宋千户说道,“至于他们跟何人来往密切,在下就不知道了。”

    “你们俩也是走南闯北之人,自然应该知道锦衣卫办的案子是御案,如果有侥幸心理的话,本官届时一定会让你们后悔。”

    宋千户知道从胖中年人那里得不到有用的消息,于是转向了国字脸中年人和圆脸中年人,面无表情地问道,“本官问你们,你们可认识京城的郑大虎?”

    “郑大虎?”国字脸中年人和圆脸中年人闻言顿时吃了一惊,万万想不到宋千户竟然能找到这里来,怪不得如此兴师动众了。

    “本官提醒你们,你们所犯的是御案,一旦罪名落实的话可要抄家灭族,你们也不想身后的那些人跟你们陪葬吧!”

    宋千户从两人的神色变化中敏锐地意识到他们与郑大虎关系匪浅,因此冷冷地问道,“本官问你们,你们是否知道郑大虎的下落?”

    “抄家灭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