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旁立着的李宏宇心中暗自感慨,天启皇帝这是想给朱由检留一把威慑百官的刀,而这把刀自然就是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八个字生动形象地概括出了魏忠贤对皇权的忠心。
大明现在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需要魏忠贤这样的人来打破旧的格局,唯有这样大明才能浴火重生,天启皇帝已经清晰地看见了大明所面临的弊端,因此采用雷霆手段来解决。
信王离开后,福王被内侍宣了进来,这是福王进京后第二次见天启皇帝,从面容上来看天启皇帝的精神好了许多,这使得他的心中五味杂陈,萌生了深深的失落。
“皇叔,你觉得朕登基后将大明治理得如何?”天启皇帝让福王落座后,笑着开口问道。
“皇上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建树良多,其文治武功令臣钦佩。”福王一躬身,有条不紊地答道。
“皇叔过谦了,朕只不过是顺应天命而已。”
天启皇帝闻言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向福王问道,“大明如今暮气沉沉,皇叔是守旧之人,而信王则是革新之辈,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唯有除掉大明的那些顽疾,皇叔以为如何?”
“皇上慧眼如炬,臣正是那守旧之人,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信王乃初生牛犊,其锐意进取之心远胜于臣!”
福王闻言脸上不由得闪过惊讶的神色,万万没有想到天启皇帝会提到这件事情,拿他和信王比较,随后稳定了一下心神后答道。
“皇叔,你是朕和信王的亲叔叔,皇爷爷子嗣不盛,以后大明真的遇到了什么难事,朕和信王能依仗的唯有几位皇叔。”
天启皇帝闻言微微颔首,沉吟了一下后郑重其事地望着福王说道,“皇叔,你已经探视了太皇太后,尽了人子孝道,明天就离京吧,王府离不开皇叔。”
“臣遵旨。”见天启皇帝下了“逐客令”,福王心中顿时感到一阵黯然,不过他已经破例见了郑氏太皇太后,天启皇帝对他也算是仁至义尽。
李宏宇冷眼旁观着眼前的这一幕,天启皇帝很显然是在敲打福王,并且点明了选信王继承皇位的原因。
固然朱由检现在年少不如福王老成持重,但也正是这样朱由检才能破旧推新,打破大明现有的局势,而福王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人情世故,因此肯定以守旧为主,不会对大明的那些弊端大动干戈。
李宏宇这时才明白过来,天启皇帝选朱由检继承皇位经过深思熟虑,并不单单只是亲情在里面,福王和朱由检两人相比较的话,自然是年轻气盛的朱由检更有可能对大明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消除存在的弊端。
福王见完天启皇帝后进宫向郑氏太皇太后道别,当他把天启皇帝病情好转并且让他明日离京的消息告诉郑氏太皇太后后,郑氏太皇太后是大吃了一惊,一颗心一下子跌到了冰点。
她万万想不到霍维华进献的“灵饮露”竟然真的有效,这样一来就等于断了福王登基的希望。
“母后,皇上是锐意进取之臣,孩儿与其相比太过墨守成规,如今大明内忧外患,这个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福王倒是看得比较开,微笑着开口劝道,经历了上次争位失败,以及看见了天启皇帝登基后的种种作为后他对皇位的渴望已经没有先前那样强烈,或许老天给了他皇帝的命但他没有皇帝的运气。
“这个霍维华……”郑氏太皇太后现在也无可奈何,毕竟天启皇帝君威已盛她根本无法抗衡,唯有心有不甘地怨恨起了霍维华,如果不是霍维华的话福王的机会可就大了。
李宏宇直到中午才离开西苑,天启皇帝召见朝廷众臣的时候他悉数在场陪同,由此可见天启皇帝对他的器重。
然而,李宏宇的心情却显得异常低沉,天启皇帝之所以这样做无疑有“托孤”的意味,天启皇帝的身体如何自然自己最清楚了,如果世上真有那种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那么以前的那些皇帝也就不会病死了。
天启皇帝在召见朝中各部院大臣的时候把他对大明未来几年的规划明确表露了出来,李宏宇的任务就是督导这些规划得以实施,届时朱由检经过几年的磨砺后足以驾驭朝政。
可天启皇帝不知道,李宏宇已经决定“撂挑子”,因此他的期望将化为泡影,他这也是病急乱投医,李宏宇岂能按照他的意愿来行事,搁给外人来看的话这岂不是擅权之举?李宏宇可不想成为第二个张居正。
(本章完)
………………………………
第八百二十九章 午夜惊变
? 临晨时分,夜深人静。
咚咚……
忽然间,少傅府的大门前响起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色的沉寂。
“什么人?”很快,两名挂着腰刀的门卒打开了侧门,手按刀柄警惕地望着站在门外的一名内侍。
“杂家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侍从,奉娘娘懿旨前来见少傅大人。”那名内侍擦拭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急声向那两名门卒说道。
“请随我来。”待查看了那名内侍的腰牌后,一名门卒向那名内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将其和跟在后面的两名护送的亲军请了进去。
由于天启皇帝喝了“灵饮露”后龙体得以康复,故而李宏宇得以回家与妻儿团聚,他搂着赵欣睡得正香时被下人喊醒。
当得知张嫣派人来见他后,睡眼朦胧的李宏宇顿时睡意全无,连忙起床穿衣,心中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相公,难道皇上出事了?”赵欣被惊醒,一边伺候着李宏宇穿衣一边关切地问道,除此之外她想不出其他的理由。
“但愿没有那么糟糕。”李宏宇闻言苦笑了一声,他对这种情形并不陌生,当年泰昌皇帝死后他也是半夜被惊醒。
赵欣知道事态不容够乐观,她和李宏宇自然不相信世上有什么灵丹妙药,所谓的“灵饮露”不过是燃烧生命的催命符罢了。
因此,等给李宏宇穿妥官服后赵欣也穿戴整齐,今晚注定是个难眠之夜。
当来到皇城的正门大明门时,令李宏宇意想不到的意外发生了,守门的亲军将领以没有天启皇帝诏令为由拒绝开城门放其入内。
这使得前来向李宏宇传诏的那名内侍急得直跺脚,他先前出城的时候大明门守将可是直接打开城门放他出去,可现在却无论如何都不开门。
李宏宇的眉头微微皱着,看来对方是故意不让他进入皇城,换句话来说有人已经知道天启皇帝出事的消息,故而抢先一步控制了皇城。
在李宏宇看来,京城里能这样做的人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坤宁宫里的郑氏太皇太后,看来郑氏太皇太后这段时间来没少忙活。
京城的官场上从来不缺那种削尖了脑袋往上爬的人,因此在“从龙之功”的诱惑下有些人肯定会铤而走险,只要成功了那么就会飞黄腾达,有着数不完的荣华富贵。
由于手头有着太多的事务要忙活,所以李宏宇没有多少精力去理会郑氏太皇太后,而且他也不相信郑氏太皇太后能翻起多大的风浪,毕竟皇城里面的亲军和禁军将领都是天启皇帝的人。
可现在看来李宏宇低估了郑氏天皇太后,同时也高估了亲军将领对天启皇帝的忠诚,从现在的情形来看很显然有亲军的将领背叛了天启皇帝投入了郑氏太皇太后的门下。
虽然紫禁城里也有忠于天启皇帝的禁军,但禁军主要守卫西苑和十王府,并不管皇城城门的防务,因此李宏宇根本指望不上皇城里的禁军能打开城门,那些禁军不可能知道他被挡在城外。
“少傅,他们不打开城门,现在怎么办?”
张嫣派来的内侍喊破了喉咙可城门楼上的亲军将领丝毫不为所动,于是擦了擦额头上渗出了的冷汗,神色焦急地问向了面无表情立在一旁的李宏宇,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咱们先回去,召集京中大臣商议对策。”
李宏宇沉吟了一下,然后转身离开,郑氏太皇太后既然让人把他挡在城门外,那么想必城门楼的守将绝对不会打开城门。
那名内侍懊恼地瞅了一眼城门楼,一脸无奈地跟在了李宏宇的身后。
“将军,少傅大人走了。”见李宏宇领着人离开,在城门楼上观察动静的一名千户连忙进入身后的三层小楼里正在里面等候的一名将领禀报道。
“去,快派人告诉太皇太后,说李少傅被挡在了城外。”
那名将领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连忙急声吩咐道,郑氏太皇太后现在正等着这条好消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李宏宇进入皇城。
鉴于李宏宇在亲军中的威信,一旦李宏宇进入皇城后那么投靠了郑氏太皇太后的那些亲军将领们根本就没办法掌控住军队。
只要明天福王黄袍加身往太和殿的龙椅上一坐,那么他就是大明新天子,届时包括李宏宇在内的朝中官员们将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
十王府。
“母后,您真的扣下了皇上给信王的遗诏?”
福王神色惊讶地望着从皇宫赶来的郑氏太皇太后,万万想不到天启皇帝会在晚上驾崩,更想不到郑氏太皇太后把前来十王府送遗诏的内侍给截住。
“福王,这可是天意,是老天要让你登上皇位一承大统!”
郑氏太皇太后神采飞扬地说道,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红晕,她原本以为福王这次要黯然离京,可谁成想原本病情已经好转的天启皇帝会忽然宾天,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可没有皇上的遗诏孩儿如何能登基?”见郑氏太皇太后语气肯定,福王这才相信事情是真的,随后皱着眉头说道,没有遗诏的话他就是登基也名不顺言不正,届时很难坐稳龙椅。
“遗诏好说,哀家已经让文渊阁的庶吉士拟写了一份,只要盖上皇上的玉玺那么遗诏就成了真的。”
郑氏太皇太后早有准备,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这年头利欲熏心的人多的是,费尽了心机往上爬,她虽然看不起这种人但却能利用其成就大事。
“母后,皇上属意信王继承皇位,即便是咱们有了遗诏恐怕也会受到朝臣的质疑,昨天不知道皇上是否向那些大臣们透露要信王登基的口风。”
福王闻言依旧高兴不起来,忧心忡忡地望着张氏太皇太后说道,“母后,不少臣子忠于皇上,要是他们联合起来支持信王,那么孩儿不仅坐不稳龙椅连性命都可能不保。”
他的这个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昨天天启皇帝既然向他暗示了信王比他更适合当大明的皇帝,那么很可能也向别人说起过传位给信王的事情,这样一来即便有伪造的遗诏那么也很可能引发群臣的质疑。
“只要有遗诏,那么大臣们就算是心中有所怀疑也无可奈何,毕竟皇上没有下达传位给信王的遗诏,他们纵使万般不情愿也唯有遵从遗诏的份儿。”
郑氏太皇太后倒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开口安慰福王道,“只要咱们只要给他们加官进爵,那么届时没人会提出异议,他们到时候想的恐怕是如何讨好你。”
“母后,孩儿担心的是李少傅等人,他们是皇上的心腹嫡系,皇上肯定已经给他们说过让信王继承皇位的事情,这些人可掌握着京城的兵权,万一他们……”
福王沉吟了一下后望向了郑氏太皇太后,一脸担忧的神色。
虽然郑氏太皇太后收买了几名亲军的将领,但京城的兵权在忠于天启皇帝的勋贵将领的手里,他们要是支持信王的话福王将没有任何胜算。
“只要皇后和信王在咱们手里,那么李少傅他们就不敢胡来,等登基大典举行后你就是咱们大明的天子,可以下诏把京城的军权交到咱们的人手里,那样一来你的皇位将固若金汤。”
郑氏太皇太后知道福王忌惮李宏宇,于是笑着解释道,她觉得一切都是天意,如果李宏宇今晚在皇城的话那么事情可就难办了,恐怕没有亲军的士兵敢向李宏宇动武。
福王闻言还要说些什么,不过嘴角蠕动了几下最终没能说出口,他知道郑氏太皇太后心意已决,再加上内心深处也对皇位充满了渴望,故而准备博上一把。
与此同时,少傅府。
虽然此时是凌晨时分,但少傅府会客厅里灯火通明,乌压压坐着二三十号人,李宏宇已经被内阁阁员、六部尚书、五府都督等构成大明权力中枢的重臣们悉数请来议事。
“少傅大人到!”
就在众人在那里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李宏宇此举的用意时,门口处传来了一个洪亮的声音,李宏宇领着内阁首辅顾秉谦、吏部尚书周应秋和英国公张惟贤走了进来,一个个面无表情,神色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