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驭大明-第6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瓦剌人盘踞漠西多年,所控制的疆域辽阔,要想将其击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宏宇倒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因此笑着向满桂说道,“咱们与蒙古西征军本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今他们已经在漠西站稳了脚跟,而关西局势凶险自然以关西的战事为主。”

    “为了防止瓦剌人趁机动攻势,本官会让他们暂时收缩防线,等拿下了哈密后再击中兵力击垮瓦剌人。”

    说着,李宏宇站起身,高声向在座的高级将领们说道,“诸位,现在是关西的非常时期,本官希望诸位能同心同德,共度难关!”

    “同心同德,共度难关!”听闻此言,现场众人纷纷站了起来,齐声高喊道。

    此次议事结束后,关西的西征军高将领们纷纷整军备战,准备迎接图莫尔的攻击。

    在李宏宇看来图莫尔既然大肆征兵那么肯定会向关西动攻势,否则维持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图莫尔肯定会率军来攻打关西,以期赶走满桂的西征军重新统治关西地区。

    这个时候,陕西行都司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如果陕西行都司兵额埋怨而且各卫所的士兵都有战斗力,那么李宏宇现在肯定从陕西行都司调兵来助战。

    可现在西征军根本指望不上陕西行都司,陕西行都司现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整顿,根本就无法顾及到关西的战事。

    令李宏宇感到失望的是,去除各卫所的老幼病残后,整个陕西行都司的青壮年兵力不过三万余人。

    看起来三万余人不少,可陕西行都司不仅位于边疆战事纷乱之地,而且地盘不小,一旦把那三万人均分到那十四个卫和四个守御守御千户所那可真的没有多少了。

    况且,那三万多青壮年兵力训练松懈、士气低落,如果不经过彻底整训的话很难上战场杀敌。

    这也怪不得明军在大明中后期逐渐成为了任人揉捏的软柿子,先失关西,后失西南和辽东之地,与明军战斗力羸弱休戚相关。

    由于给朝廷的上奏是李宏宇亲自所写,并且去年十一月份就已经派人送回京城给崇祯皇帝圣裁。

    因此,二月上旬陕西行都司就受到了兵部的公文,把陕西行都司地方卫所的民务权力收归陕西行都司衙门,由陕西行都司衙门往各卫所派遣处理民务的武官。

    李宏宇已经在甘州城设立了培训机构,将从陕西行都司的军户内挑选年轻人进行培训,将来由陕西行都司衙门统一进行调配。

    换句话而言,陕西行都司衙门那些负责民务的武官实际上已经跟大明的文官一样,成为了拥有升迁调派的“流官”,不再由当地的武官世袭兼任。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还特意下了一道恩旨,允许陕西行都司的百姓,无论军户还是民户皆可开荒播种,所开荒的田地归开荒户所有,田赋比照陕西布政司,且最初三年免交田赋。

    另外,崇祯皇帝在李宏宇的建议下在陕西行都司实行“一条鞭法”,说白了就是“摊丁入亩”,以后只有拥有田地的百姓交纳田赋,没有田地的人不再缴纳田赋。

    实际上,一条鞭法在万历初年已经由张居正强行在全国推广,不过受到了地方官府和大地主的抵制。

    故而,等到了万历末年的时候各地已经不再遵循一条鞭法,张居正的这次税务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不过,这次陕西行都司的“一条鞭法”与张居正时期不同,不仅由李宏宇亲自操刀,而且李宏宇还做出了相应的对策,那就是摆脱原有的税收模式,通过培训民务武官来实行“摊丁入亩”的新税收体系。

    此道恩旨一出,陕西行都司的百姓们顿时一片沸腾,封建社会最重要的财产就是土地,崇祯皇帝这次颁“开荒令”无疑满足了那些百姓最为迫切的需求。

    这样一来,遭受冲击最大的自然是那些以前想法设法兼并土地的权势阶层,以前他们还能廉价雇用甚至是利用手中的权势强迫没有田地或者田地不多的百姓为其耕种。

    可是开荒令的推出以及各卫所衙门的民务权力被陕西行都司收回,使得那些权势阶层失去了控制和压榨百姓的权力。

    毫无疑问,百姓们对土地的追求是热切的,在可以获得自己土地的情形下谁吃饱了撑的还给那些大地主打工。

    这就使得那些兼并了大量土地的权势阶层有了一个大麻烦,很显然他们不可能自己去种地,而且每年要为那些土地缴纳大量的田赋,这些土地可不享受三年免赋的优待。

    实际上,李宏宇这次是拿陕西行都司的那些既得利益集团开了刀,这也是大明各地现状的真实写照。

    一个偏远的陕西行都司都让李宏宇大费周折,将面对那些不甘失去权势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击,更何况在大明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和地方卫所革新?

    (本章完)


………………………………

第八百四十三章 拉拢

?    敦煌城,将军府。

    “大人,哈密最大的地方势力是原吐鲁番汗国贵族后裔贾巴尔,拥兵近两万,图莫尔这次肯定会从他那里大量调兵。”

    满桂神色严肃地向李宏宇说道,“据卑职所知,贾巴尔与图莫尔一向不合,如果不是贾巴尔在哈密势力太大的话,图莫尔恐怕就要灭了他。”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贾巴尔倒是可以做做文章。”

    端坐在上首处的李宏宇闻言微微笑了一下,向满桂说道,“立刻安排人接触贾巴尔,告诉他大明这次对西域势在必得,叶尔羌汗国终究会大明所灭,如果他想要保住祖上留下的基业那么就归附大明,届时大明会确保他的产业安然无恙!”

    “卑职这就是办。”

    满桂闻言微微颔首,这件事情他早就想办了但又有所忌惮,担心被人将来扣上通敌的罪名,故而唯有等李宏宇来拿主意。

    “大人,咱们是不是派人接触一下哈密其他的地方势力?”随后,满桂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开口问道,哈密还有另外几股势力,虽然不及贾巴尔那么强势但也值得拉拢。

    “此事要秘密进行,不能让图莫尔有所警觉。”

    李宏宇摆了摆手,有条不紊地说道,“哈密的那几股势力肯定以贾巴尔这个吐鲁番汗国的贵族后裔马首是瞻,只要咱们能拿下贾巴尔,那么他们肯定会顺势归附!”

    “如果贾巴尔想要保留军权,卑职派去的人该如何回应?”满桂闻言觉得言之有理,因此开口请示道。

    显而易见,贾巴尔之所以能在哈密立足自然依靠的自然是其手里掌握的兵权,恐怕这不是李宏宇所能接受的,李宏宇向来对那些地方割据势力没有好感,认为其是地方管理的隐患,因此恐怕很难答应贾巴尔的这个要求。

    不过,当务之急是对付图莫尔,满桂觉得可以先向贾巴尔虚与委蛇一番,等击败了图莫尔后再来解决贾巴尔。

    毕竟洪武皇帝当年设立关西七卫就是让当地的蒙古贵族自治,并没有动关西七卫贵族的统兵权。

    “为了关西的安稳,军权必须要收归西征军,咱们要给西域那些地方权贵的一个明确的信号免得他们心存侥幸,只要交出兵权就将获得西征军的保护,确保其在当地的财产权益。”

    果然,李宏宇闻言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他自然知道满桂的心思,不过考虑到对西域诸国政策的明确性以及连贯性,他必须要明确地表明态度。

    “满桂,如果咱们敷衍了贾巴尔,等击败图莫尔后再派兵灭了他,那么西域的那些地方势力会如何看待咱们?”

    沉吟了一下,李宏宇意味深长地向满桂说道,“恐怕那个时候就没人相信咱们,对咱们以后行事殊为不利。”

    “大人高瞻远瞩,卑职万分佩服!”满桂这时明白了李宏宇的用意,笑着向李宏宇一拱手后说道。

    西域的地方势力本来就对大明抱有戒心,一旦欺骗了贾巴尔那么势必会加剧那些地方势力对大明的不信任,进而给西征军带来不少麻烦。

    “满桂,你敢不敢亲自去见贾巴尔?”

    李宏宇闻言微微笑了笑,然后面色一整郑重其事地向满桂问道,如果满桂前去的话势必会使得贾巴尔感受到西征军的诚意,进而使得贾巴尔投靠大明。

    “大人既然都来了敦煌,那么卑职岂会不敢去哈密!”

    满桂先是微微一怔觉得有些意外,随后拍了拍胸口大咧咧地说道,他自然清楚李宏宇此举是想促成贾巴尔归附,这样就能以最小的代价击败图莫尔。

    “告诉贾巴尔,虽然他失去了军权,但他的子嗣只要通过培训那么将来就可以在西域任职。”

    李宏宇的脸上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沉声向满桂说道,很显然满桂这次前往哈密见贾巴尔充满了危险,或许有性命之忧。

    可即便是这样满桂还是毅然答应了下来,这使得事情简单了许多,只要满桂稍有犹豫李宏宇就会放弃这个念头,如果不是贾巴尔太过重要他也不会提出这个建议。

    当然了,李宏宇并不是无缘无故地就让满桂去冒险,这次图莫尔大肆集结兵力,贾巴尔手下的士兵肯定征调得最多,而且届时肯定会被图莫尔派去打头阵,这无疑将贾巴尔逼到了一个绝境,而此时西征军正好可以向其伸出橄榄枝。

    “大人,是否向贾巴尔告知你亲至敦煌一事?”

    满桂听了李宏宇的话后连连点头,李宏宇给贾巴尔开出的条件已经非常丰厚,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试探性地问道。

    毕竟,满桂虽然是西征军的统帅但只是大明的一名将领,无法涉及到政务上的事情,故而难以让贾巴尔信服。

    可如果提到李宏宇这就不一样了,虽然贾巴尔远在西域但也从来往的客商中对大明的事情有一定的了解,自然知道大明现在最有权势的官员就是李宏宇了,因此李宏宇的承诺远比满桂更值得其信赖。

    “也好!”李宏宇闻言想了想后向满桂点了点头,如果能以此促成贾巴尔投靠那么在他看来是值得的。

    至于安全问题,西域的人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自然也就不用担心遭到刺杀了。

    况且,敦煌城是西征军在关西的大本营,防备森严,要想行刺他谈何容易。

    “大人,京城的钦差到了。”

    李宏宇正跟满桂商议着贾巴尔事情的时候,一名护卫快步进门禀报道。

    “走,咱们去迎迎。”李宏宇闻言笑了笑,招呼上满桂起身离开,按照路程来推算的话京察的钦差应该早就到了才对。

    “见过李太保!”将军府前院的会客厅里,一名穿着宦官服饰的白面无须中年人正坐在那里品着茶,见李宏宇来后连忙起身恭迎。

    “赵太监,你再不来的话本官以为你们路上出事了,就要派人前去查看。”李宏宇认得那名中年人,姓赵,是信王在十王府时的内侍,现在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一。

    李宏宇年前不仅把整顿陕西行都司军务事情上报了崇祯皇帝,与之一同奏禀的还有朱徽媞的下落,以免崇祯皇帝和李太后担忧。

    崇祯皇帝闻讯后让李宏宇仔细照料朱徽媞,他随后将派人把朱徽媞接回京城,毕竟关西乃战事频发的苦寒之地,他岂能让朱徽媞留在那里?

    况且朱徽媞今年还要启程前往上海县的西洋学院,这是早已经定好的事情,如果她届时不出现的话难免会引发外界的猜测和议论。

    当然了,由于朱徽媞前往关西是秘密行事,故而崇祯皇帝也不能大张旗鼓地将其接回,这次赵太监前来打着的是犒劳西征军的旗号,然后秘密把朱徽媞接走。

    崇祯皇帝继位后,首要敌人是辽东的后金,不过大明还有西域战场,西征军之前一直在孤军奋战,并没有从朝廷获得丝毫的支援,故而这次怎么得他也要有所表示。

    从赵太监那里,李宏宇知道了京城近来所发生的事情,随着魏忠贤的倒台,东林党再度崛起,东林党的官员纷纷被启用,大肆清查朝廷中所谓的“阉党”官员,不少官员受到了牵连,整个京城官场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唉!”李宏宇得知京城的局势后不由得暗自叹了一口气,短短半年的时间崇祯皇帝就使得京城官场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天启皇帝比起来他的城府还是太浅。

    想当年天启皇帝可以足足隐忍了数年才对朝堂上的文官集团下手,不仅臣服了文武百官而且还稳定了朝局。

    尤为重要的是,崇祯皇帝犯了一个跟泰昌皇帝一样的大错,那就是想要依附东林党来治国理政,而不是像万历皇帝和天启皇帝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