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重温江山-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捕岵蝗サ模 彼档酱撕鋈恍Φ溃骸叭绻サナ俏苏欣寇鲝皇率ド弦簿换崛绱思壁ㄈ换褂衅渌孪钕肜慈词潜饶擒鲝匾枚嗟氖拢 

    杨彪闻儿子之言微微点了点头就在这时只听马车两边也突然想起急切的马蹄声杨彪与杨修对视一眼两人一左一右分别拉开窗帘此时左边那辆马车中人也掀开窗帘只听那人当先叫道:“原来是太尉大人!”说完忙唤住马夫叫他减下来让杨彪先行!

    杨彪讶道:“文举你这是何往?”原来这马车中坐的正是孔融孔文举只见孔融也是一脸困容:“今日天刚亮便接到圣上的传诏说有急事召见!”说到此忽然讶道:“莫非太尉大人也是去皇宫?”

    杨彪点了点头这时只听右边传来一声叫喊:“德祖你也是去皇宫?”

    杨修答道:“正平。(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莫非你也是?”

    杨彪一时讶然孔融祢衡加上自己和儿子如今算得上是许昌的文臣班底而刘协同时以急诏唤来加之明日又是七日一次的重大朝议许昌政坛只怕又要生一场巨变了!
………………………………

第二十一章 许昌新政(二)

    一行四人下了马车匆匆上了皇宫的台阶一路上更不打停直往刘协的御书房内奔来此刻御书房内除了刘协之外更有两人一左一右与刘协呈品字形而坐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御书房内的中央竟加了一张方桌只见桌上玲琅满目地放着各式各样的早点而这三人正自吃喝!

    杨彪等四人由宋九引着进了御书房乍见此番景象俱是一愣刘协身边的两人他们都是认识的一个是曹操旧部尚书令荀彧这本就在杨彪的预计之中可当他看到另一个人时心头微微一惊因为这人正是吕布麾下的席军事陈宫陈公台!

    刘协见众人已经到来忙起身笑道:“各位也一定没有吃早饭吧!来来都坐下!”

    椅子是事先就准备好了的显然刘协也料定这一纸急诏必定会让这些大臣连脸都来不及洗所以早早地备上这一桌的早点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够趁此时多吃点这样肚子才不至于饿得很快因为接下来刘协要开的这场会议会很长他花一夜时间整理出来的资料当然也够这些大臣们看上一阵的了!

    杨彪和孔融满心困惑地坐下而杨修和祢衡倒显得颇为潇洒两人坐下后也顾不得与陈宫荀彧打招呼便狼吞虎咽起来毕竟他们还年轻生理消耗要比在座的这些中老年人强得很多。杨彪见状也只能勉强吃点毕竟天子的面子是要给的!

    约莫过了刻钟刘协见众人也都吃得差不多这才令宋九撤下早点而他的脸色也随着早点的撤去慢慢地变得严肃只听他淡淡地道:“今天一早将大家急诏过来有两件事!”“第一!”刘协指着荀彧和陈宫笑道:“从今天起这两位将会与诸位成为同僚!”说罢刘协当先站起:“来大家认识一下!”

    杨彪等人见刘协站起也纷纷起立而荀彧与陈宫也站起身其实众人都是相互认识的也只是简单地拱手做了个揖便算是打过招呼了!

    刘协重又坐下他咳嗽一声郑重地道:“这第二件事也是今天最重要的一件事!”说罢就见宋九从御案后捧出厚厚的一叠书简放在桌子中央成一山型坐落众人俱是不解只听刘协淡淡地道:“诸位传阅了看看吧!”

    众人见刘协话各自从中抽取一份便细细看来刘协眯着眼睛靠在椅背上只见众人拿到竹简先是一愣随即便似乎陷入沉思不应该是仔细阅读了转眼间已经过了半个时辰在这半个时辰的时间里有人蚕眉难舒有人深思不解当然也有人双眼之中放着一丝精光刘协只是微笑不语收集着每个人脸上的表情他需要从这些细小的面部表情中探知这些人对新政治的态度!

    时间又过去了半个时辰桌上的竹简已经全部被打散荀彧手中的竹简已经轮换了不下十次当然不只是他在座的每一个人都顺势对调过手中的竹简而他手上的这一篇就是最后一篇他不禁长长地舒了口气这些书简上的字看得他颇为劳累有很多字甚至需要他自己去辨认去猜想可见这些都只是刘协随性而书的底稿自己昨日与刘协商谈改变大汉的政治本只是一个建议也不曾有多大指望却不想刘协竟在一夜之间整理出了一套新的制度而且思路清晰紧密这不得不让他刮目相看只是他却不知道刘协昨夜一晚都可谓极其用心地书写着每一个汉字这可是他穿越到大汉以来最用心的一次也是字数量最多的一次原本他还想就将这些作为正规文档布可他却不知道在荀彧这一众大臣的眼中这只是一份底稿甚至还是一份需要仔细辨认的底稿!

    祢衡和杨修年轻力胜目力又好所以两人是最先看完的接着才是陈宫和荀彧然后是孔融刘协一直等到杨彪也放下手中的书简这才微微一笑正了正身道:“诸位觉得如何?”

    沉默刘协这一问诸人都沉默了这书简上所写的东西他们闻所未闻什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些只让他们看得是云里雾里所以一时间倒也难以表什么高论!

    对于这样的反应刘协并不讶然在这个三国时代任谁看到这样一份资料只怕都会呆上一呆因为这竹简上所写是三省六部大唐朝的行政机构也是刘协昨天苦思冥想了一夜的政治体系当然刘协选择唐朝是有他的原因的大唐朝疆域辽阔富庶强大被称为礼仪之邦至使许多边陲小国都俯称臣可见其影响而这种影响就是这种政治体系的产物在唐朝初期李世民就是制定了这种政治体系才会有贞观之治才会有大唐盛世这是其一还有另一个原因却是来自于刘协本身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历朝历代何其之多可他也只有对三国对大唐可以说得上比较理解所以这也是促使他选择大唐的必然结果!

    既然说到三省六部也许各位看官并不是很了解所以这里左手有必要交代一番唐沿隋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样是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国家的政务同时把原尚书省诸曹正式确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部下有司部的长称尚书副长称侍郎各司正、副负责人称郎中、员外郎。

    当然这里左手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番刘协用数十书简方才写成自然极为详细而这数十书简中却有一篇让诸位大臣都有些困惑那就是三省之间的关系:中书省与门下省同秉军国政要中书省掌制令决策门下省掌封驳审议。凡军国要政皆由中书省预先定策并草为诏敕交门下省审议复奏然后付尚书省颁执行。门下省如果对中书省所草拟的诏敕有异议可以封还重拟。凡中央各部所呈上的奏章重要的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认可以后方送中书省呈请皇帝批阅或草拟批答门下省如认为批答不妥也可驳回修改。

    这就是让诸人困惑的地方自古以来君权为重虽说有大臣议事但在最后拍板定案的还是皇帝一人只不过皇帝是与臣下商议臣下可以提议却不能直接反对而这里所说的“门下省如认为批答不妥也可驳回修改”却让众人大跌眼镜因为这就是说如果皇帝的决策与门下省的决策出现差异门下省可以驳回叫板也就是说这皇帝虽说是这天下的统帅但这天下却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了当然睿智一点的都可以看出刘协这么做就是为了集思广义可是如果真有一天门下省与皇帝之间的意见生了分歧且对峙不下那么此时又该听谁的命令呢?门下省?还是皇帝?正所谓蛇无头不行如果没有一个能够敲定主意的人这最终将会演变成一个烂摊子!

    就在众人沉默之时荀彧忽然站了起来他是政治出身在曹操身边时就是专门负责这些事情所以他比任何人的反映都要快些也是第一个将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这三省关系理清的人当然他也看到了这三省之间相互约束相互合作底地方而这样的好处无非就是不让一党独大让帝权稳固而同时又能集思广益扬集体智慧所以在他心中他是十分佩服刘协的能架构出这样大胆这样紧密这样远见的政略确实不同凡响不过他亦看出了这种政略的弊端正如前面所说如果帝诏与门下省生对峙那该如何所以他当下也不犹豫率先站起拱手道:“圣上臣有疑问!”

    刘协微微一笑能有疑问才说明这群人是真真正正用了心思去看了自己所写的东西所以忙道:“但说无妨!”

    荀彧领命沉声道:“臣想问万一门下省与圣上的诏令生冲突那么这决策将何去何从?”

    这个问题刘协当然想过这可是和他自己的切身利益有关所以当下便道:“很简单如果门下省的决策与朕的不一致那么就集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会议按票决定!”

    这就是公共表决民主自由刘协说出来简单但在座的这些人无不色变他们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左右皇帝的决策所以突然间心中竟隐隐腾起一股兴奋这种政治是他们想也不敢想的但却是十分向往的荀彧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他万万没有料到这么年轻的一个君主居然会有如此的胸怀不过与此同时他的脸上也闪过一丝忧虑因为有一个更重要的疑问他尚未说出口却也不好说出口!
………………………………

第二十二章 许昌新政(三)

    荀彧这个不好说出口的担忧就是假若当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连城一线那么帝权不就是完全被架空了吗?也就是说到时候皇帝只是傀儡根本没有任何权利因为他只有一票又如何抵挡到诸位大臣的联手攻击到时候若是有心人想要篡取皇位却也是一如反掌了所以他目光凝重地望向刘协就怕这个年轻的君主一时思虑不慎将到手的江山拱手送给别人又或者殃及后代!

    刘协神态自若面目含笑虽然他不知道荀彧心中的想法但他对自己这一套方案还是颇为自信的虽然是使用了唐制但刘协也不是一个墨守成规之人他自然知道改变知道去完善这一夜枯坐也不是白白坐掉的!所以见荀彧望来刘协立即还过去一个满满的笑容!

    荀彧一时不明所以转头见众人也都面露苦色显然他们也是考虑到这点了只是这样的话却不能明说出来否则又是否在告诉刘协如果按照这样的政略去实施他们将会造反呢?转头却见杨修眼神中闪过一丝清亮荀彧讶然难道他已经明白了刘协的安排?转念一想是了是了。既然在座诸人都能想到这一层没道理刘协会想不到的所以他必然有所安排可是这安排。。。。。。荀彧忽然间明白了如今在座的这些都是文臣却没有一个武将按道理来讲刘协商讨这样的大事应该会叫齐所有将领最起码四营的统领是要到场可他却没有这样做这只能说明刘协唯一的凭借就是手中的军队只要牢牢抓住国家的军权那么即使这些士大夫联合自然也不是他的对手了!既然想明白荀彧心中一松他向杨修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这个年轻将来的成就定也不可限量!

    诚如荀彧所想刘协也正是做了这样的安排只要能够掌握军队那么即使这群士大夫再怎么联合也都只是枉然所以他这条政略只是针对文臣却排除了武将当然武将只是用于领兵打仗刘协会赐予他们官爵却将他们的官爵体系与文臣的分开如此文臣与武将便成了两条独立的机构而刘协则会设置兵符将兵马握在手上!

    此刻刘协见众人无语便问道:“各位还有什么疑问吗?”他话音刚落就见孔融站起搓着手中的那一篇书简问道:“皇上这上面说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也就是说如果日后宏文馆开业那么是不是也是属于这个礼部?”

    刘协点了点头这尚书省门下六部俱有明确的分工比如这个礼部就是执行孔融所说的这些职能而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管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支收等兵部:掌武将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这也是六部之中唯一一个与军权会扯得上关系的部门当然这也只是流程上的形式他们只能下达军令而兵符却掌握在刘协手上他们也不能随意调兵而荀彧所担心的那种三省六部联盟对付天子的事其实这种可能只是微乎其微三省六部牵涉官员何其之多其中勾心斗角再所难免只要把握好这里面的一个度势力的均衡那三省六部绝难握成一只拳头的!这种平衡势力互相制约的才是真正王道!再说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事务工部:掌管山泽屯田水利交通等各项工程!可以说这种制度是将分工明细化了各规各管也就不会出现几个官员为一件事情争执的情况!

    孔融不是不明白他只是想确认一下刘协曾说过让他与祢衡掌管日后的宏文馆所以这礼部既然牵涉到祭祀学校那么就关系到他日后的前程见刘协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孔融缓缓地坐下!

    一时间所有的人都陷入沉思除开三省便是这六部这些都将是中央官员的集散地这也就意味着他们这群人日后就将在这六部中为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