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中不能饮酒,尤其是在战时,所以,赵兴告辞了兄弟们,回到了自己的衙门。

    再进大堂,赵兴感觉大家对自己的眼神态度变了,一个个既敬且畏。

    赵兴一笑:“大家不必这样,只要心存职责,坚守本份,我不拿诸位当同僚,还是从心中拿诸位当兄弟,当前辈的。”

    大家唯唯诺诺的答应,但依旧不敢乱了方寸规矩。

    “钱千城。”

    “属下在。”

    “卖出去的粮食款,收齐了吗?”

    “启禀大人,都收齐了,交在了郭先生的库里了。”

    郭广生回答:“四十万,一文不少,全部上了帐目,随时备查。”

    “我估计着,这个月咱们兄弟的军饷,皇上是不会再给出了,这样咱们拿着40万垫付了。”然后心中腹诽:“崇祯估计早就打了这个算法,要不也不能让自己接手这个位置。这又是一招对自己的空手套白狼,他已经有了习惯,有了前科了。”

    “那些珠宝先不能拿到过桥居去拍卖,现在人心惶惶,也卖不出好价钱,等战争结束了再说。还有就是,按照我规定的捐钱上来之后,立刻给咱们那些辛苦奔忙的兄弟分了,我还是那句话,我不许你们贪,但我会保证诸位有份公平的收入的。”

    朱晨光就小心的提醒:“这份钱,原先是拿出一点来上缴国库的。”

    赵兴就哈了一声:“是他们不收商税的,凭什么我收上来给他们?我喂狗都不会给他们的。”

    朱晨光就闭上了嘴巴。

    问李必成:“李同知,惩戒营里有多少人啦。”

    李必成立刻站起回禀:“经过三日整顿京师治安,合计送进惩戒营的地痞流氓和传播流言者,一万余人。”

    赵兴对于这样的消息,没有欢喜,只有苦笑:“没想到,我的打黑除恶效果这么好,但也足以证明,北京形势的严峻。所以大家不要松懈,在咱们经手的这一段时间,我虽然做不到让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但最少能让市面太平,人心安稳。”

    李必成回答:“经过咱们带来的一番打击,街面上再也看不到欺行霸市趁火打劫的了,流言蜚语也几乎绝了迹。现在百姓们对咱们锦衣卫,那是交口称赞,原先的恶评也少了。”

    “这是好事,只有这样,才能让百姓们支持我,才能让那些对我们心怀怨恨的官员们闭嘴,大家也就不再担心手中的饭碗了。”

    大家一起点头称是,大赞指挥使大人英明。在这个时候,大家已经自然而然的把那个权字给忘掉了。

    经过赵兴的这一番表现,骆养性即便想回来,也是不可能的了。

 第223章 逼迫出战

    崇祯在得到了军粮和一百万银子后,分发给了满桂和候世禄等外地勤王兵在他认为,这已经实现了兵精粮足了。

    既然兵精粮足,就必须和建奴干一仗。毕竟死守京城,是不能让敌人自动退去的,打一仗,是必须的。用战斗的办法,将敌人驱逐出去,才是真正的好办法。

    而已经布局完毕的皇太极,也开始进行对京城的压迫,用来逼迫崇祯皇帝签订城下之盟。

    怎么能让对方签订城下之盟?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打,打疼打怕他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其实现在朝廷的状况是,钱粮有了,但各地勤王的士兵,积贫积弱太久,不是这三天的饱饭就能转过劲儿来的。同时,原先的兵部尚书袁崇焕下狱了,新任的兵部尚书孙承宗,整顿周边防务在外。而临时指挥整个京城防务的王在晋,却是金玉其外草包一个,这在整个指挥系统上,就有严重的漏洞。

    于是崇祯亲自召见了赵兴和张之及,兼职兵部尚书,实现他打一仗的目的。

    当崇祯皇帝召见赵兴的时候,他很急切的希望赵兴对后金的反击,拿出他的见解。

    按照原则上,崇祯皇帝将这件事不应该拿出来和赵兴商量。且不说赵兴懂不懂军事,就是一个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会让现在的王在晋心中产生嫉妒。这是什么时代?这是党争大于一切的时代,你放着我这一个代理的兵部尚书不来询问,你去问一个锦衣卫的指挥使,还是权的那种,就是对我的轻视。如此一来,事情会因为党争而给赵兴埋下巨大的祸患,最少是麻烦。

    被特殊赏赐了座位的赵兴谨慎的回答:“臣对军事不懂,也不敢在这么大的事情上面指手画脚,这件事还请皇上询问兵部定议。”

    “朕就是询问兵部而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才找你来询问一下。他们除了文绉绉的扯圣贤的书之外,根本就拿不出一个定夺,都急死人了。”崇祯焦急的抱怨。

    张之及小心的提议:“今天是腊月二十四了,再有几天就过年了,是不是能等各地的勤王军以及我的将士,还有刚刚稳定下来的北京城百姓,安安稳稳的过个年,然后在发动战斗?臣以为,这样更稳妥一些。”这是一种折中。小英国公已经开始秉承他们的家族遗训,一切都以皇上的意思为意思,以体现他们家族对皇上的忠心。

    崇祯就焦急的踱步:“正是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所以朕决定打一仗,取一场胜利,振奋一下军心,民心士气。也让皇太极消停一会儿,咱们好好的过一个年。”

    赵兴明白了,感情这个小年轻的皇上,操切的毛病犯了,他想在过年前,拿出一点成绩出来,用来鼓舞士气军心。但打败了呢?崇祯没考虑,他认为,现在已经兵精粮足了,当然是不会败的了。

    于是赵兴只能小心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皇太极的实力太大,以现在我们的人数来看,还不能够有足够的把握战胜他。正是年关时候,万一有个闪失,后果就不堪设想,还请万岁三思而行。”

    崇祯没想到,一向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赵兴,在这里也反对自己出兵邀战,脸色就不太好看了。张之及明显的感觉到了皇上对姐夫的不悦,立刻出来打圆场。

    “要不我京营出动2万人,在广渠门外,和建奴小战一场。”

    崇祯当时毫不犹豫的反驳了他:“不可,京营是守卫城池的中坚力量,绝对不能再轻易出战坏了城防。这一次的反击战,依旧有勤王的军队执行。”

    赵兴总算是松了口气,他还以为,崇祯这次召见召见和兄弟张之及,不许张之及出战,那么,就要再来一次空手套白狼,让自己出战呢。这非常有可能。

    好在,他还知道,自己不是天神,一个对十万。一个女真白甲,就能要了自己的命。

    但闻听崇祯是将主意打在了勤王兵的身上,赵兴不得不耐心的规劝:“勤王之军,刚刚得到粮食,能够吃饱饭还不足三日,如果这时候出战,结局实在是难以料想。”看到崇祯又黑下来的脸,赶紧补充:“如果皇上非要打一仗,臣认为,小国公派出1万精锐,依托城墙上的火炮,多少还能有些胜算,请皇上明察。”

    崇祯就焦躁的挥手:“不行,绝对不行,朕不能冒那个险。”

    赵兴苦笑,既然你不能冒这个险,却冒更大的险,这是什么道理?

    “朕已经派人去招满桂总兵来见了,我们听听他的意见。”崇祯不想再听赵兴和张之及的话了,听要听听猛将满桂的意见。他认为,满桂一项是言听计从,一定能支持自己的。

    “皇上,满桂到啦。”外面的小太监小声的禀报。

    崇祯立刻欢喜的道:“快快叫进来。”

    随着一声招呼,身材魁梧的满桂大步进来,跨过门槛向赵兴和张之及看了一眼,然后给崇祯跪下:“臣满桂叩见皇上。”

    崇祯虚扶一下:“起来吧,赐座。”并且还额外的吩咐:“上茶。”

    这个意思非常明显,那就是给反对自己的赵兴和张之及看的。

    满桂是蒙古人,身形矮壮,满面逑须,高高的颧骨上满布风霜,倒是一个豪爽威武的猛将。

    崇祯笑问满桂:“怎么样?发过去的钱粮都到位了吧”

    满桂欠身回答:“多谢万岁的恩典,我们已经在3日前拿到了钱粮,将士们都对万岁感恩戴德呢。”

    “军心可稳定,士气可高涨?”

    满桂再道:“得到了皇上的恩典,军心当然稳定,士气当然高涨。”

    他越这么说,赵兴的心就越往下沉,他痛苦的知道历史,正是崇祯皇帝的步步紧逼,最终逼得袁崇焕不得不狗急跳墙,行了这步自救的错棋,最终被剐;而同样他这样步步紧逼,也逼死了这个猛将满贵。现在,不久的永定门之战,满桂战死的历史就要在自己的眼前,一步步上演了。

    果然,崇祯听闻这话,当时充满希望的看着满桂:“就要过年了,城内的百姓民心也需要稳定,士气也需要提升。同时,打击一下皇太极的嚣张气焰,让他在正月里消停一会儿,朕认为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既然爱卿的军心士气已经高涨,可能一战?”

    满桂闻听,当时愣住了,看了眼赵兴和张之及之后,再次面对崇祯。

    满桂虽然粗豪,但他却不傻。

    看着皇上对自己充满希望的眼神儿,他略微沉思了一下:“臣的手下久经饥饿疲惫,还不能一战。”

    “朕不是已经发放给你钱粮了吗,难道还让将士们吃不饱饭吗?”

    满桂苦笑解释:“虽然现在可以吃饱,但是原先饿的虚弱的身体,不是一顿饱饭就能恢复到可战的。还有一点,往日饿得很了,这一次突然吃饱,身体上反倒更觉得更加疲惫,需要一段时间将养恢复,还请皇上明察。”

    这是人的一种自然生理反应,就好比跑马拉松,奔跑个10里地是能坚持到目的地的,但你中间一旦蹲下休息,哪怕只是短短的喘口气,你就再也站不起来了。

    面对满桂这样的回答,赵兴总算是略微的放了点心。因为他还能实实在在的说明军队的状况,在这一点上,可比那个好大言的袁崇焕强上太多了。

    然后不等皇上再次询问,满桂再次解释:“同时,城外的建奴兵强马壮,单单永定门外,就驻扎着4万。还有在南苑修整的皇太极本部,合计5万大军。而臣的手中只有1万人马,兵力悬殊过大,若轻易出战,臣是必败无疑。”

    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原则上崇祯应该放弃这个不现实的念头,然而他却坚持着自己的决断:“既然士兵还需要休息,那就三天后出战吧。”这个话声里已经不再是商量的口吻了,而是下达了命令。

    “既然你认为你手中的人马少,这样吧,朕现在就加封你为武经略,赏赐尚方剑,统领京师城外所有的援军。二十万不少啦。”

    当时,赵兴一拍脑袋,一个悍将,带一万精锐,或可一战。但一个悍将,带着一万精锐,然后再带着二十万头猪出战,那是注定失败的。

    现在,就看他怎么应对了,否则,即便自己这个穿越者在他身边,满桂也是死定了,

 第224章 聊慰圣心逗你玩

    一听崇祯的封赏,满桂没有对自己突然间的升官感到高兴,反倒是面如死灰。因为满桂明智知道,城外那所谓的20万勤王军,其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据守在营垒里,在依靠背后城墙上京营的火炮,才堪堪抵挡住建奴的进攻。如果让自己带领他们出营与敌人对阵,估计连建奴的影子都没看到,他们就一哄而散了。那么这个京城就彻底的完了。

    见他还要争辩,当时赵兴大惊。在这个时候,在崇祯一步步紧逼的情况下,若是满桂坚决拒绝,崇祯皇上拿出来的东西是不能收回的,这就会让崇祯恼羞成怒的。

    现在为了解围京师,打退建奴,崇祯杀自己家的大将官员,已经杀顺手啦。这员猛将绝不应该折损在这里,大明的良将真的不多了。大的战争还在后面,国难思良将,你要为这个大明帝国,其实也是在为后续自己的目标,做些储备。

    于是再满桂还没张口的时候,赵兴赶紧站起来,给崇祯施礼:“皇上,满桂将军说的是实情,但从整个大局上来看,皇上更是高瞻远瞩,放眼全局。”

    崇祯就疑惑的回头看看他,看他刚刚还坚决拒绝出战,这怎么突然间又改变了口气?理解了自己纵观全局,高瞻远瞩的良苦用心呢?

    赵兴温和的道:“但是要动用整个20万大军出战,皇太极也必将整合所有的兵马对阵。我们20万步兵对10万骑兵,是没有胜算的。可千万再不能出现萨尔浒之战的惨剧发生啊,那样,会让我们大明彻底的崩溃的。

    萨尔浒一战,是大明永远的痛。

    萨尔浒战役,除李如柏军撤走未遭惨重损失,明军共损失兵力约四万五千余人,战死将领三百余人,丧失骡马两万八千余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