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宽恕了诸位,只要下次不能再收大内古董,再缴纳一笔嗯——一万两吧,就一万两的罚金,大家就回去继续做生意吧。”
一万两,对于做古董生意的人来说,根本就不算钱。在缴纳了银子之后,大家纷纷回家,但他们全部一头雾水,赵兴,干嘛费这么大的劲穷折腾。
接收了古董和银子的王承恩也这么问:“干嘛这么折腾,直接让他们鉴定一下真伪不就得了吗?”
王承恩是体己人,什么事不必瞒他,当然也不能瞒他,不但会惹恼这位权势熏天的内相,更会让他不配合。
赵兴笑着解释道:“让他们直接鉴定一下,他们也会随了我的愿望的。但他们若是受到什么人收买,再反悔了,那可就麻烦了。这么一折腾,即便有人将金山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也不敢反悔啊。”
王承恩就恍然了。
赵兴顺手将一块古朴的小玺丢在了收索回来的古董堆里:“上次诸位大人怀疑这道圣旨是真是假的时候,理由就是宫内没有收藏和那道圣旨上一样的先帝之印。可好巧,我这次搜查琉璃厂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真的是太巧啦。”
王承恩就惊讶的看着赵兴:“天下竟然有这么巧的事吗?”
赵兴笑着反问:“难道天下就不能有这么巧的事吗?”
王承恩看了半天赵兴,最终拿起了这个小印:“上次没有,是我不细心,这次我清查库藏的时候,竟然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了。赵大人,是不是这样?”
赵兴当时揽住了王承恩的肩膀:“走,东来顺,我们哥俩喝一盅,我得听听你重新找到这个小印的传奇。当然,这次兄弟我还顺手牵羊了点黄白之物,我寻思着,老哥哥你这里可能需要点哈,咱们二一添作五。”
王承恩就笑的见牙不见眼:“对于黄白之物我是什么时候都需要啊。但你一句咱们兄弟,我是最宝贝,最贴心。为这个,咱们兄弟喝两盅?”
赵兴郑重点头:“为这个,得喝两盅。”
王承恩一面给宝库上锁一面笑道:“刚刚的,不是你的碰巧吗?”
赵兴哈哈一笑:“天下哪里有那么巧的事?编的,都是兄弟我编的,当不得真,你的这个凑巧才是真的不能再真啊。”
“那为咱家的凑巧,再喝两盅?”
“这当然得喝两盅啦。”
“兄弟,你我这么好的配合,是不是就让皇上省了许多心。”
“是啊,让皇上省心,是你大伴的心愿,是我亲军头子的职责,为此,我们还应该再喝两盅。”
“真应该喝两盅。”
于是,两个兄弟勾肩搭背的出了皇宫,进了东来顺。东来顺的火锅最地道,最适合再红红火火里,谈论兄弟感情。
第349章 抽丝剥茧的推理
赵兴是在自己的密室里,接见了被智风从乡下带来的李世选的。
李世选跪在赵兴的面前已经很久了,赵兴依旧慢慢的喝茶,依旧没有让他起来的意思。李世选就规规矩矩的跪在那里,连动都不敢动一下。
好久之后,赵兴才把茶盏放下,慢条斯理的道:“起来吧。”
李世选磕了一个头之后,才艰难的爬起来。因为跪的久了,所以站起来的时候,不由得身子一晃。智风赶紧伸手扶了一把,才算是站稳。
一个干瘦的老头,一身百姓短衣,眼睛里满是惶恐和不安,不过在这样惶恐与不安之中,却又偶尔闪现出一丝小小的狡猾。面对赵兴的直视,双眼游弋闪烁不定,一看就是一个没见过世面,但却有小农民的那种狡猾的家伙。
翘着二郎腿,赵兴慢慢悠悠的道:“你这时候跳出来,抖落出这件事情,在朝廷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不但给皇上添乱,更为我这日理万机的锦衣卫指挥使添乱。按着我这暴脾气,直接严刑逼供,然后弄你一个欺世盗名,这事也就算了,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这话一出,刚刚站起来的李世选直接再次咕咚跪倒,连连磕头:“草民冤枉,草民真的冤枉啊。这先皇的手谕,可是实实在在的,祖上传下来的祖训,也绝不是作伪。周围百里,都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不是故意宣传。再说了,您就借我个天大的胆子,我怎么能做出这灭九族的事情呢?”
赵兴嘿嘿一笑:“也不用跟我喊冤,让我猜猜这分手谕出现的情景。”然后就慢条斯理的道:“当年你的先祖,为了某种目的,抬高自己的身价出身,就对周边的士绅百姓说,你们家原先的祖上,是威望卓著李善长的后人。然后一句假话,就需要有许多东西来证明,所以,你的主上就伪造了这份所谓的手谕,展示给世人看。洪武爷当年对功臣杀伐太重,无论当时还是后世,民间一直在为李善长鸣冤叫屈。这正迎合了当时大家的心态,所以在当时,你们的先祖一定是显赫一时。”
李世选愣了一下,最终只能期期艾艾的回答,先祖的确是富过。
赵兴拿眼睛瞄了他一眼:“你的先祖目的达到了,也就适可而止。但是这个所谓的手谕他却不敢弄丢,因为他不知道谁会突然间找他验证。于是就只能这么一代一代的传下来。谎话说多了,连自己都信了。这样一来,传到你这一代,你就坚信了这个事情的真,却忘记了这个事情的不合理。”
李世选小心的抬了头,看了一眼赵兴:“这是真真正正的东西,这是真真正正的事实,哪里不合理了?”
赵兴就突然间指着他哈哈一笑:“就凭你刚刚问的这句话,你就已经露出了马脚。因为其实连你都知道,这东西不可信,听到我这么一说,你就想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因此出现了纰漏。”
一听这话,李世选立刻就惨白了脸,赶紧摇手:“不不不,不是这样的。”
赵兴就笑着对他道:“那我就告诉你,这个东西不合理在哪里。第1个,这个东西经过了200多年,这是纸张,还是据你汇报的,是在拆除祖屋的时候,从墙缝里拿出来的。在这样的保管环境之下,即便是是一块铁,也早就灰飞烟灭了,结果你拿出来的这个东西,竟然非常完整,仅仅有几个虫洞。好吧,我给你半年的时间,你到这个世界上,在民间,记住,是在民间,你给我寻找一张200年前的纸张,我就算你是真的。”
赵兴说的对,只要不是专业的保管,200年前的纸张,保存到现在,那就真的出了鬼了。
“大人,大人,这个——”李世选就开始冒汗了。赵兴又道:“如今文物造假做旧,有人就会将新物件埋入地下,或存放于老宅空屋几年,甚至几十年,使之浸染陈旧之气。等发掘“出土”,那就是妥妥的老古董啦。”
然后不去看这个家伙,赵兴继续道:“还有就是时间。我都纳了闷儿了,眼前的时间,咱们习惯性用今年明年,或者是前年大前年来表述,再多,就是10年20年,乃至百年。而我们英明神武的洪武爷,竟然用了一个有零有整的216年,这是什么道理?难道洪武爷知道那一年会发生巨大的事情吗?我遍查了那一年的档案,没有,什么大事都没有发生。还有就是说句大不敬的话,纵观上下几千年,除了商周以外,国祚超过300年的,根本就没有,洪武爷怎么就知道,他的身后不出现一个不孝子孙,让国祚断绝?既然这样,那洪武爷干嘛选择在这一个数字上呢?”
李世选张口结舌汗出如浆了。
看着他的表情,赵兴继续给他推理:“那不过是你贪心起了的年头。咱们退一步说,这事事真的,而为什么你不在那一年说出这件事,向朝廷讨封?因为你需要做旧,要想做得逼真,最少需要10年,是不是这样?”
李世选浑身瑟瑟发抖,嘴里只剩下拼死的顽抗:“不是的,不是的。”
赵兴就将身子探出来:“而最关键的是,洪武爷盖在你那张手谕上的印章,我们遍寻了南京和北京的库藏档案,根本就没有找到这枚印章。不要说是印章了,连盖过这种印章的公文密档,都没有发现。”
“那那那,那可能是遗失了呢?”
赵兴一拍手:“你连你祖上留下来的这张破纸,都能保存到现在而不丢失,你以为咱们大明的历朝历代皇帝,会将老祖宗的全国玉玺之一,给弄丢了吗?真要是那样,皇宫大内的24监那是必须定期检查的,你现在去翻看一下皇宫秘档起居录,从太祖登基那一天开始,你想要问哪一天发生的事情?哪一天皇上说了什么,吃了什么,接见了谁,无不记得清清楚楚。你以为那些太监史官都是白吃干饭的吗?”
李世选愣在了当地,好久好久之后,突然瘫倒在地,已经昏厥过去了。
第350章 结束韩国公案
智风从头到尾,亲身经历了赵兴的层层推理逻辑,智风惊讶的,充满崇拜的对赵兴道:“大人果然是睿智无比,在外人看来是如此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案子,在大人的这种层层推理之下,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如此简单的就让这件案子真相大白。属下佩服啊。”
赵兴就又端起了茶盏,轻轻的喝了一口,茶水已经凉了,但不过在这闷热的密室里,却正好败火:“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什么样的悬案,其实都经不起推敲,只要你用心的用逻辑推敲下去,真相就会大白。什么是逻辑?好吧好吧,你就爱怎么想怎么想吧,我没有空教导你。”
“既然大人明明知道这件案子是假的,那你为什么原先做的那些事,比如让琉璃厂所有的古董商人,真正的内行们认定那张手谕是真的呢?”
赵兴淡淡一笑:“知道的太多的确不好,知道了太多的事,却不懂得烂在肚子里,就更不好了。咱们锦衣卫,是玩阴谋的地方,像你这张嘴,最好是闭上。当然,你不愿意把他闭上,我可以有一千种办法让你闭嘴,如何?”
智风立刻做出了失忆状:“看看看看,昨天我的脑袋被门掩住了,昨天的事情我怎么就一件记不起来,不行,我得问问媒婆,我的老婆到底是谁?”
赵兴欣慰的一笑:“选择忘记,是做人最基本的本能。好吧,我信任你已经忘记了原先的事,你拿盆冷水来,将这个家伙淋醒吧。”
智风直接上去一脚,一声惨叫响起,李世选立刻‘醒了’过来。
赵兴看了一眼智风。智风立刻躬身施礼:“我内急。”然后赶紧将自己的刀解下来,放到了赵兴的手边,也不等他答应,转眼间就消失在了这个密室之外。
赵兴就握着刀柄,对李世选道:“现在我给你个机会,你配合我,然后我让你的案子成为确凿无疑的真案子。但是你必须接受我的安排,献出你的性命,但你却可以保得一家以后的富贵荣华。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你不愿意献出你的性命,然后我将这个案子定成假案,灭你全族,以为天下贪婪者戒。我这人很公道,来来来,选一个。”
每次赵兴给人选择机会的时候,总是这样,最终你是没得选择。他不过是虚伪的表示他的大度罢了。
李世选很后悔,相当相当的后悔,因为在他那小聪明里,自己所做的,绝对是天衣无缝,绝对是死无对证的事。然而竟然在这个小年轻人的面前,被层层的剥去了伪装的外衣,次果果的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在他以为必死无疑,满门抄斩的时候,这个小年轻人,竟然给了他如此的选择。是的,是选择。自己怎么样都是死,是咎由自取,但却能让自己的子孙荣华富贵,那还选择什么?
跪爬着扑到赵兴的面前,一把抱住了他的大腿:“都听你的,一切都听你的,我现在就死给你。”
赵兴一脚将他踹出去:“既然这样,你的这条命就是我的了。我让你什么时候死,你才能死,否则我依旧能灭你满门。”
在这一天的朝会上,赵兴再一次展现了他雷厉风行的办事能力,向皇上和诸位大臣宣布自己对韩国公继承案子侦办的结果。
“真的,这天底下再也没有比这更真的东西了。”赵兴果断的下着定论,语气毫不容人质疑。
温体仁代表反对派,抓住这个赵兴办错案的机会,准备彻底拿下他,于是站出来大声的驳斥:“那道手谕是假的。”
赵兴立刻坦然的请求,请京城里琉璃厂最权威的鉴宝专家,亲自验看。
于是10名代表,就在这文华殿上,认认真真的验看之后,拿出了什么包浆,什么年代印记,等等等等大道理,云山雾罩的一顿忽悠,最终一致平定:“敢拿身家性命担保,这是真的,绝对是真的。”
温体仁还是不甘心,给出了这里最大的漏洞,世界上就没有那一方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