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匆匆跑回家,和娘和怀孕的媳妇告别,叮嘱小妹好好学习。当然,大家习惯了赵兴四处奔忙。娘非常欣慰赵兴的忠君爱国的四处奔忙,媳妇体贴他的上进,小妹的学业,他说也是白说。她最喜欢的是,哥哥回来后给自己带来的新鲜玩意和新鲜的故事。
而只要他在家,总是拉人在家大吃大喝的臭毛病,,走的越远越好。现在的小妹,越来越文静了,她已经开始烦这个整日咋咋呼呼的哥哥了。
于是,赵兴再次带着缇骑赶到天津,天津的官员欢呼着送赵兴去皮岛,因为他们盼望着过年的时候,赵兴能再给朝廷带回钱,让皇上过年的赏赐丰厚再丰厚点。
急匆匆回到皮岛的时候,换防朝鲜的刘光祚参与了迎接。
刘光祚是这些安插在东江镇的沙子。但刘光祚会处事做人,和其他三个营头相处非常好。
赵兴来到皮岛后,第一之间就将自己的判断说明了。毛仲明和刘光祚最了解建奴,对赵兴的判断深信不疑,全军再次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加强铁山,备战皮岛。
但备战是严格保密的,因为不能影响商贾的运作。现在正是金秋九月,正是贸易的黄金期,等到十一月到二月,渤海就封海了,所有的海商,都在做着最后的疯狂。
正在赵兴怀着忐忑的心期待消息的时候,消息过来了——皇太极整兵五万,突袭大凌河。
事情总算是实锤了,赵兴忐忑的心总算是安定了下来。现在赵兴有了种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轻松。
既然皇太极进攻辽西,那自己就可以在皮岛从容布置了,或偷袭,或强攻,就随自己的意思了。
结果这里还没定个主意呢,孙承宗派辽东巡抚张克利亲自做船,从锦州赶来皮岛督战来了。
面对满面惶急的大佬张克利,赵兴却是一脸轻松的道:“大人不要慌,有事先发——只要按照当初我和孙师傅的约定,大凌河坚持三月,我就让皇太极吃不了兜着走。”
结果张克利哭诉:“还什么三个月啊,现在大凌河祖大寿有兵不足一万,而城内积存不足军民五日消耗,三天都够呛。”
赵兴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不是,我不是早就建议在大凌河囤积三月物资吗,我不是早就提醒要将城中的百姓撤离吗,我不是早就要求征兵吗?”
张克利咧嘴:“你说的都对,但那是曾经。是在皇太极突袭林丹汗之前发生的事。”
“那现在呢?”
“当时祖大寿认为,今年之内,皇太极是不可能再对辽西发动进攻的,而为了加快大凌河的修建速度,所以就征召了许多辽西的百姓参与,而那些百姓认为他们能够赚来钱粮,就带了不少家口。”
“那为什么不在前线多囤积一些粮草物资?”
张克利就很惊讶,“难道在前线多堆积粮草,万一敌人前来进攻,那不就是资敌吗?”
赵兴就大声的反问:“既然你们能预感到,万一敌人来攻,你们为什么不做准备?”
“我们预计是敌人不来进攻。”
“既然敌人不来进攻,那你们为什么不多堆积粮草?”
“那万一别人来进攻呢?”
赵兴真的是哑口无言,被这样的循环逻辑给气乐了。
“那孙师傅派你过来的目的是什么?”他不想在那件事上胡搅蛮缠了。
“孙大人的命令是,命令你立刻出兵救援大凌河。”
“关宁铁骑为什么不出兵救援?”
“关宁铁骑去救援大同,现在在京师南苑休整呢。”
“那不过才五万啊,剩下的10万都干什么去啦?”
张克利理直气壮的道:“从大凌河身后,到山海关前,前面100多个堡垒,须要大兵守护,兵力不足。”
“皇太极在围困大凌河,后面的那些堡垒还需要什么守护?全军出动,解救大凌河,将祖大寿及百姓救援出来,消灭,不,是阻挡皇太极不就行了吗?”
张克利立刻反驳:“那万一皇太极绕过大凌河冲过来呢?”
“那大凌河就解围啦,他就可以在后面牵制啊。”
“那万一他不冲过来呢?”
“那你就增援大凌河啊。”
“那万一——”
赵兴怒吼:“闭嘴,给我滚回去。”
“东江镇要抗命吗?”
“东江镇不归冀辽督师管,更不归你管。”
“孙大人是兵部尚书,你东江镇归兵部管。孙大人是以兵部的名义,发出的这样军令的,难道东江镇要违抗军令,不听调度吗?”
赵兴就哑口无言。自己可绝对不敢说出这句话,东江镇也绝对不敢说出这句话。
“我并非坐视不管,我已经安排了东江镇的两个营,合计两万五千将士,准备突袭镇江,突袭辽阳,逼迫皇太极撤兵。”
“那皇太极要是咬牙坚持不撤兵呢?”
“他的老窝受到威胁,皇太极是绝对不能坐视不管的。”
“那万一呢?”
赵兴一捂脸,这时候他总算是明白了,孙师傅为什么派这个人过来了。这是一个胡搅蛮缠一根筋的家伙,即便伶牙俐齿,最能说服人的赵兴,也拿他没有办法。
“我出击,我只能进攻辽南,因为我没有水师战舰,我到不了大凌河。”
“我带来了登莱的水师。”
“我——算啦,我派兵出击大凌河,但辽西关宁出多少兵?”
张克利伸出一个巴掌。
赵兴点头:“十万里出一半,五万,再加上我的的一个营——”
“不,只能出五千。”
“为什么?”
“因为从大凌河到山海关沿途一百多堡垒需要守卫。”
“可——”算了吧,再说,就又回到了那些万一上去了。
“好吧,我立刻改变作战计划。”
“要快,万一”
“我怒了,我真的怒了,你给我闭嘴,你给我滚出去。”赵兴现在真的怒了。
第428章 救援大凌河
紧急召回刚刚布防铁山的刘光祚和毛有德,汇集了毛仲明毛可喜,还有钱千城开会。
赵兴首先向大家交代了大凌河的状况,还有就是孙承宗的安排。其实,是孙承宗被张克利逼迫做出的命令。
冀辽督师,辽东巡抚,辽东经略,这三驾马车,权力相等,取的就是互相制衡。
在这次这么大的举动上,若是满桂在,他会站在孙承宗的一面,由东江镇牵制配合,由关宁出击救援大凌河的。
但可惜,满桂现在在北京的南苑休整,这样一来,辽西这里就成了孙承宗和张克利的互相平衡互相掣肘了。
而在制定这个计划之中,人们抱团,抵抗孙承宗的安排,而武将们在人的面前,只有唯唯诺诺,哪里敢帮助孙承宗?所以才出现了这个远水解近渴的局面发生。
这也就是孙承宗让老大巡抚过来的本意,你的主意你去说。
结果这个家伙,却拿着孙承宗的鸡毛当了令箭,压迫赵兴屈服。
要是别的人下达的命令,赵兴绝对会顶回去,不过是将自己的突袭计划加快,而绝对不会去大凌河救援的。
但孙承宗的面子,赵兴必须得给。赵兴在臣子这一级别,和谁炸毛都可能,但就是孙承宗不行,你要是敢,就连皇帝都不帮你。
“现在的状况就是这样,祖大寿城内的粮食,最多只能维持居民十日,即便是杀马充饥,最多也只能坚持20天。20天之后,若是祖大寿忠君爱国,就只能杀百姓守城,这是我绝对不能见到的结局。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救援大凌河,不让这人间惨剧发生。”
一提吃人,东江镇所有的将士都表示了痛心疾首。那样的惨状,他们到现在还如噩梦之中般不愿提起。
“所以,我现在改变了原先的计划,请诸位参考。”
代总兵官毛仲明直接表态:“叔儿,我们都是您的子弟兵,只要让我们杀奴,刀山火海,只要你一句话,我们甘心赴死。”
赵兴满意的点点头,只要他们对建奴的仇恨在,战斗力就在。
“好,现在我下令,刘光祚将军。”
刘光祚老将军立刻起身。
“这次,你只能带你的营,立刻渡过鸭绿江,偷袭辽阳。”这个和原先的计划缩小了兵力一半。
“是。”
“我知道老将军沉稳,所以才将这个任务交给你,但你一定记住,这一次偷袭,一定不要对沿途的城镇,进行死缠烂打。你的作战思想就是,快,飞快。打的动就打,打不动就放,大造声势,发现状况不好,立刻掉头就跑,跑的要快,飞快。”
原先的计划是,祖大寿在大凌河,为大家争取两个月的时间,然后,赵兴带着毛有德的主力,配合突袭辽阳的刘光祚,来一个浑水摸鱼,占领金州卫,将后世的大连拿下来,成为未来反击辽南的立足之地。但现在看来,只能是退而求其次。
“有德。”
“叔。”
“你带着你的营,驻守铁山,随时准备接应刘老将军的队伍。”
叔,我带人打前队,刘老将军做镇铁山的好。”
赵兴摇头:“你是一员猛将,但正是因为你是员猛将,敢打敢拼,所以我才不放心。刘老将军当初从复州反正了建奴,对辽南地区形势熟悉。当时他在辽南,救了汉人无数,这次去,也会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同时性格沉稳干练,所以我放心。”
毛有德还要争,毛仲明瞪了他一眼:“别废话,咱们叔让咱们做什么就做什么。”
被大哥瞪了这一眼,毛有德立刻闭嘴,心中不服的嘟囔,但还是坐了回去。
“毛仲明毛可喜。”
两个人立刻挺身站起。
“我带你们乘坐登莱水师的战船,立刻出发,抢渡大凌河口,汇合关宁援军,救援祖大寿。大凌河可以丢,但祖大寿绝对不能丢。”
之所以赵兴这么说,是因为祖大寿的身份太特殊了,随着祖大寿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满门都获封官职。祖大寿的兄弟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祖可法等,都是上自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的各级军官,分驻宁远、大凌河、锦州诸城。为表彰祖氏世代镇辽的功勋,崇祯即位后,特命于宁远城内敕建祖氏四世镇辽的功德牌坊。
他们的家族,几乎掌握着关宁铁骑一半的军力,占据着整个辽西。一旦他投降,那就将成为多米诺骨牌的第1颗。
祖大寿绝对不能倒。
虽然这一次祖大寿并不是真心投降,但现在的历史已经被赵兴改得面目全非,再加上赵兴已经勘定原先满清修订的明史根本不可信,赵兴可真不敢将决断认知,押在狗屁的明史上了。
“钱千城。”
钱千城站起拱手:“属下在。”
“你立刻就任皮岛代总兵,以你的一千锦衣卫为核心,带领皮岛上两万后备役,死守皮岛。你给我记住,不管外面打的怎么乱,你必须保证皮岛不乱,你必须保证一个建奴不踏上皮岛。”
钱千城犹豫了一下,这也是他在赵兴面前接受任务的时候,唯一的一次犹豫:“属下和毛总兵去救援大凌河,大人坐镇皮岛吧。”
他这样的要求,一来是担心赵兴有什么危险,同时防守皮岛责任实在是太重大了,他没有信心。
赵兴郑重道:“这一次救援大凌河,不单单是军事指挥上,更主要的是和关宁以及其他诸位大佬们打关系,你的身份不够。”同时鼓励他:“我相信你的才能,我相信你可以独当一面,放心大胆的干吧。”
这时候毛仲明提出:“叔,请调派五百锦衣卫进占所有的舟船,我们不管取胜不能取胜,必须保证退路。”
毛仲明这样的提议,很明显的表现出对登莱水师的不信任,别将自己这些将士们送上了海岸,他们掉头就跑了。
这样的出卖并不是没有出现过,当初毛龙第一次败退镇江的时候,原先答应接应的登莱同知王唯一就迟迟不到,最终才有了毛龙林溿七战,跟着他出走镇江的四万百姓,战死了三万五,毛龙的三百义子,战死一百七。
这样惨痛的教训,让这些一往无前的东江镇记忆深刻,他们不怕死,但他们怕被抛弃,现在,东江镇只相信赵兴,其他一概不信。
赵兴当然更知道,大明军队见死不救是他们优良的传统,给自己捅刀,是所有臣心中最想最欢喜做的事情。于是他接受了毛仲明的建议,立刻对缇骑总领智风吩咐:“六百缇骑,立刻进驻所有的战舰,如果他们敢私自撤退,杀之。”想一想再加道:“告诉他们,他们若敢反抗,我锦衣卫全体,必杀其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