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冷冷的对三班衙役道:“没有用的东西,退下。”然后对身边的锦衣卫拱手:“还要劳烦诸位深究。”

    一个北镇抚司小旗就笑着,端着小肩膀嘿嘿的走了出来,对着三班衙役教训道:“审讯犯人,岂能屈打成招?一顿蛮力是获得不了人家心服口服的,看看我们这些从北镇抚司出来的高手的手段吧,学着点,分分钟搞定的事,让你们弄的一塌糊涂,哎,现在我教教你,让他分分钟交代所有不法。”

    一听说是京城里来的北镇抚司慎刑司人,大堂上立刻就变得臭气熏天了。

    北镇抚司,就已经让人闻风色变了,北镇抚司里的慎刑司的人,在全天下,那都是地狱阎王闻之都是瑟瑟发抖的存在。现在,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和煦的让人从骨子里生寒的笑容走来啦。这怎么不让堂上这些没受过半点苦的监生秀才们屎尿屁皆流?

    小刀子小钳子摆在地上,这个北镇抚司慎刑司的小官,细声细气和颜悦色的闲聊里,这个赵恒,连自己和姨娘这种不能说的事,都不得不说了。

    李守一抖着手中的供词,气愤的浑身发抖:“文人,君子,秀才,这就是他们该做的事吗?”于是猛的一拍桌子,大声吼道:“来人,记录,本官当堂判决。”

    州只比县大半级,也没有府的通判推官,一州长官,也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当堂就有结案权。

    “赵恒,不尊祖制,不尊律法,贪占国家土地利益,包揽诉讼丧尽天良,败坏人伦,猪狗不如,侵吞贪占百姓土地,违法大明律法。着,将赵恒打入死牢,上报有司秋后问斩。”然后看了眼下面的所有秀才监生:“赵恒之父,教子无方,纵容儿子胡作非为,着抄没土地,赵氏家族出此逆子有家族教化不端之罪,着,取消赵氏家族所有大明恩惠,族人徭役,土地纳粮。赵氏亲友,那个,那个,嗯,对,明知不报,有包庇之罪——”

    当时教谕出来对李守一提醒:“大人,过啦。”

    李守一立刻转脸:“本州教谕,督学不严,方有如此败类,罚俸禄一年。”当时教谕直接晕倒。现在的俸禄可不像原先那样三瓜俩枣啦,有的没的了,现在是俸禄那是真正的真金白银,那是好大一笔钱啊。

 第479章 改革第一步

    李守一在大堂上,展现了他近墨则黑的锦衣卫本性,开始无限牵连。发挥了他恩师的逮谁咬谁的师徒传承,谁上来就怼谁。好在这家伙师承不精,没有像赵兴那样,往死里怼,他还心怀仁慈,给人留一线。

    当然,这里也跟李守一没有赵兴那么大的职权有关。如果他也有赵兴那么大的权利,说不得,也是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好学生。

    现在,整个大明刚刚的两届科举出来的放官进士,都完美的继承了恩师崇祯刻薄而吹毛求疵的性格,继承了赵兴逮谁怼谁的优良手段。那是,只要是东林,怼你。不法,怼你,看你不顺眼,怼死你,往死了怼。

    不等瑟瑟发抖的诸位秀才监生明白呢,李守一拉住老秀才的手:“王怀,真正秀才有功名,却没有得到朝廷按律的养士优待,实乃本官之错,现在本官宣布,剥夺赵恒的名下免赋税,从赵恒的土地里,拨两百亩划归王怀,做养士土地。规定,按照大明洪武铁卷规定,每亩每季收百姓二钱银子,绝不增加。”然后对王怀道:“但你收取地租三钱,可好?”

    王怀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天下真的有这样的好事?真的掉到了自己的脑袋上了。

    当时哭哭啼啼的给李守一跪倒:“青天大老爷啊,三分,我知足啦。”然后主动请缨:“皇恩浩荡,小民当怀恩回报,学生虽然无力徭役,但回乡之后,我用我的恩赏,开办一座免费私塾,启蒙教化后人,大人,学生保证,十年,不,八年,给您,给本州培养出一个举人来。”

    李守一激动的拉起他:“这才是大明要养的士,这才是真名士。”然后双手拉住他:“咱们就约定,如果八年你我不死,你真的给我培养出一个举人,我将亲自登门拜谢。”

    八年后,王怀真的给楚雄培养出了一个贫寒人家的举人,是实实在在的举人。而当李守一如约登门拜谢时候,王怀已经垂垂老矣,但依旧诲人不倦,成为远近闻名的真学士。

    安排完了王怀,再回上首,李守一冷脸道:“现在,本官要测查所有秀才监生名下土地,凡有非自己家有,凡是贪占的,全部退出,若不执行,革去功名,依律治罪,并追究其家族教导无方之罪。

    着,立刻颁布布告,宣布皇上旨意,恢复祖制,依照大明律法,废除所有田地上的苛捐杂税,只收二分银子每亩每季。按照皇上旨意,大明律法,每亩每季增收一分银子代替徭役,此律永久施行,绝不变更。明日,在衙门前,依照祖制,再立赋税碑以昭告天下百姓。”

    这是名正言顺依理依法的事。

    在洪武年大明开国,朱元璋为休息民力,特意颁布下土地赋税法,每亩每季征收二分,一分代役,合计三分,永不变更。并且勒石立碑,竖立在全国每一个衙门门前,随时昭示。

    只是后世贪官污吏不想遵守,后世子孙或因为财政逼迫,或因本性贪婪,将这个祖制之法直接忽视,那一孔孔石碑,也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里悄悄的砸烂掩埋了。

    那东西碍眼。

    “我晚上不管饭,还请诸位学子回去好好的向诸位家族传达本官的精神,要领会领会再领会,然后自查自纠,严格的按照祖制和大明律法来办事做人。记住,大家不要理会歪了本官的精神,皇上的意思,我们不变法,我们恢复祖制,维护大明律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你们滴,明白?”

    “明白,我们是真的彻彻底底的明白。”所有的秀才监生原本以为,今天算是彻底的陷在这里了,再也走不出这个大堂了。

    却不想这个知州还放了大家回家。这真是如蒙大赦啊。

    狼狈的逃了出去,李守一转到后堂,对着翘着二郎腿听壁角的赵兴施礼:“恩师,看学生处理的还好?”

    赵兴端着茶杯笑着道:“深得我的精髓啊。记住,就这么干,做事就要一往无前,就是要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要想成大事,就必须将自己逼入绝路,然后才能逼死敌人。”

    李守一深施一礼:“学生受教啦。”

    “跟着我,你长知识去吧。”

    李守一小心的询问:“学生这里踢开了第一脚,吴三桂和郭生田那里情况如何?”

    赵兴一笑:“查个暗杀案,比你这里简单轻松,再加上,一个年轻干劲足,一个老谋深算精如鬼,错不了。你还是继续咱们下一步吧。”

    “恩师放心,咱们以恢复祖制和遵循法律的办法,先来个釜底抽薪,打掉这群站在道德和话语至高点的文人士子们,然后我们再循序渐进的真正推行新法,到时候就是水到渠成。”

    赵兴点头:“我们这里是新法的试验田,我叫他特区。我们要在这里寻找到推行新法的最佳办法,然后总结成册,交给你的那些分散各地的同窗同门,让他们少些弯路,少些阻力。毕竟,现在有我在你背后给你撑腰,坏了,也没有什么大的灾难,但天下上千我的学生,我即便是三头六臂也分身乏术啊。我只能用严惩暗杀王庆一的凶手手段,来保证那些分散各地的门生们以安全。但,这个世界,在利益面前,敢于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太多啦,我和皇上,真的不想再看到我的门生再流血啦。”

    一提起王庆一,俩个人都不由得再次陷入悲伤之中。

    但李守一猛的抬起头,眼神里的悲伤一扫而空,换上的是一片狂热:“恩师不必悲伤,还是那句话,变革哪里能不流血,我輩有这种觉悟。但我等庆幸,王兄为变革洒下了第一腔血,却唤醒了我们上千同窗的热血。

    古来变法者多寂寞,他们都是在孤军奋战,但我们不是,我们有皇上的支持,有您的支持,有上千的同窗抱团奋斗。外面叫我们是保皇党,好吧,那我们就是保皇党,保护皇上,保护这个大明,保住这大汉民族的天下,保住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我们为此奋斗不息。”

    赵兴听之,不由得将脸转向了窗外,眼圈不由得发红。

    是的,古来变革者皆寂寞,他们都是孤军奋战。

    但现在的这次变革却是由一群,是的,是一群年轻人发起的。年轻的皇帝,年轻的自己,还有眼前这一群年轻的官吏,未来,每年都要由年轻的皇帝做主考,年轻的自己做副考,选拔出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学子,渗透到大明各处腐朽的而老迈昏聩的官僚队伍里去,他们是新鲜的血液,虽然会有偏激,虽然会有莽撞,虽然会犯错误,但,他们有激情,有责任感,他们敢担当,有斗志。只要有激情,有斗志,何愁自己心中的理想不能最终实现?

    在那个世界,不就是这样一群先觉醒的年轻人,最终点燃了熊熊的燎原之火,将整个腐败的封建社会烧了一个一干二净,让古老的中国,大汉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吗?

    保皇党,很好,顺应这个时代的思想,但这不过是外衣,后面的保护这个大明,保住这大汉民族的天下,保住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才是内核。

    好,非常好。现在,可以名正言顺的宣布,自己的党,就保皇党啦。

    。

 第480章 占据制高点

    赵兴很兴奋,连夜带着激情,向崇祯上报了那些门生组成保皇党的初衷和热情,上报了自己初步打开局面的消息。当这份奏折传到崇祯的手中的时候,崇祯那已经即将崩溃,即将折断的腰杆再次挺起,他的雄心再次恢复,上朝的脚步再次铿锵。因为他终于感受到了,自己不再孤独,因为,他的身后有一个忠心保护自己的保皇党的存在,他知道,能够改变大明财政的新政,有成功的希望。

    虽然这个党还很弱小,这个新政还很脆弱,但崇祯坚信,只要在自己和赵兴的悉心呵护下,这个保皇党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一定会快速壮大起来。只要自己挺过过去,只要自己坚持住,这个新政一定能推行,自己一定会中兴大明。

    然后,每每朝阳升起,照进这座文华殿的时候,高高坐在上面的崇祯,都会不由自主的将目光遥望向彩云之南,心中喃喃:“赵兴,朕挺的住,你也要挺住啊。咱们君臣,一定要再塑造一个全新的大明。”

    而每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大殿里的时候,所有的大臣都会真切的感受到,那个被大家已经逼近墙角,即将崩溃的小皇帝,竟然就再次爆发了斗志,信心就再次回到了他的身上,然后他就再次撸胳膊挽袖子的和大家厮杀。

    现在,崇祯已经被群臣送外号为打不死的小强了。

    同样,在这一夜,李守一也在奋笔疾书,他在写信,给自己分散各地的同窗同年写信,慷慨激昂的阐述着这一代应该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这样的书信,立刻获得了这两届进士们的共鸣,保皇上,就是保老师,只要老师在,大家就可以最终大展拳脚,一展自己胸中的抱负。

    然后,他们立刻将这封信传抄,分发给同年,同窗,好友故交,同好。一时间,大明大地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无数的保皇党人。而他们也从当初对两位恩师新政的束手无策,变得斗志昂扬。他们虽然依旧不能站上朝堂,和恩师皇上和满朝的混蛋们赤膊相对,但他们却占据着底层,他们直接面对百姓。他们有喉舌,有热情,他们不怕死,不要命,他们占据着最大多数的底层民意。于是乎,什么万民伞,请愿折那是铺天盖地的飞向了大明的帝都,飞向了朝廷各个衙门,飞向了内阁,飞向了龙书案。

    不够品级的官员无权给朝廷上书,但当年老朱给了百姓这样的权利,而且还规定,给上京敲登闻鼓的百姓报销往返路费。你敢挡?拿出祖制,你就瑟瑟发抖吧。

    而最让保守者瑟瑟发抖的是,他们都是年轻人。包括那个佞臣赵兴,包括那个皇帝小强。

    老朽们之所以瑟瑟发抖,是因为,他们知道,最终自己这群人是斗不过这群保皇党的。不单单是他们占据了这个年代的道德最高点,占据了圣人教化中的忠君爱国制高点。更是,他们占据了年轻。即便耗,在十几几十年后,也将自己耗进黄土中去,他们将取代占据这些保守者,成为这个大明的主宰,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太阳再次升起在楚雄的城头,楚雄已经是万人空巷,周边的百姓,如洪水一样在城门刚一打开的时候,就涌进了城市,然后涌到了州府衙门前那巨大的广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