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锦衣卫就将手中的腰牌一亮:“本人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百户。据查,你在上一次参与了楚雄造反,证据确凿,按照大明律,诛杀九族。”

    赵大老爷当时脸色大变,刚要争辩。那个锦衣卫严肃的道:“但是我家指挥使大人,有好生之德,秉承皇上爱护百姓之心,法外开恩,杀三族所有头人,老弱妇孺不论,没收全部家产。”然后也不等赵大老爷分辨,对着手下大喊一声:“来呀,将在大厅中所有的人全部羁押,将院子里所有不相干的人,都轰出去,查封院子。”

    随着一声吩咐,100个锦衣卫轰然一诺,挥起绣春刀,各个房间搜查,将老弱妇孺丫鬟仆妇全部赶到外面去,拿起封条,将所有的门窗全部贴满。

    这时候赵大老爷才得到一口回话的机会,声嘶力竭的大吼:“我们没有参与,我们都是安善良民。”

    那个锦衣卫百户只是冷冷的一笑:“人证物证全在衙门里,我们会让你心服口服。”

    “我们家的老三,在京城是大理寺正卿,他是不会让你们为非作歹捏造罪名的。”

    这个锦衣卫的百户就冷冷一笑:“你不说,我们还真不记得这个人,差点让他成了漏网之鱼。”

    赵大老爷直接瘫倒。

    “不过你放心,即便是你那个老三想尽办法为你等脱罪,这千里万里的,等他活动成功了,一切已经尘埃落定。”然后嘿嘿冷笑:“实话告诉你吧,我们绝对不会让你等到那个时间的。我们锦衣卫,对于谋逆的案子,历来是快刀斩乱麻,估计你活不到这个月底了。”然后大吼一声:“来人,将他们押走。然后立刻搜查所有他们违禁的东西。咱们大人可说了,一定将这个案子办成铁案。”

    随着一阵响亮的应诺,锦衣卫们快速行动,一阵鸡飞狗跳之后,一串绳捆索绑的家族头人,被牵着,哀嚎哭泣着,走向了州城。

    。

 第505章 双管齐下

    看到一家又一家几百人的豪门望族,转眼间灰飞烟灭,太平坝的王家,虽然也战战兢兢,但现在却万分的庆幸。庆幸当时田洪范派人来邀约的时候,王家的族长审时度势的选择了不掺和。

    王家的族长是明智的,因为他深深的懂得一个道理,法不责众,那只是普普通通的概念。而一个强势者,真若是动真格的,法不责众,这个概念就是狗屁。

    胜利了,当然可以分一杯羹,但相比于失败的惨烈,那一杯羹算得了什么呢?

    这一次他赌对了,每天看着在自己家门前路过的,曾经嚣张疯狂的家族头领们,被像狗一样,用绳子穿成一串儿,一路接受着打骂走向了刑场,就有一种深深的后怕。

    趴在窗户上,目送着又一批参与叛乱的家族成员走向了刑场,王家族长缩回了身子。身边的兄弟子侄就都长出了一口气,纷纷弹冠相庆:“这一次,我们算是逃过了一劫,还是族长英明啊。”

    王族长苦笑:“还不是吃一亏长的一个见识?咱们的祖先想当初在山东,那是河西的豪门大族,那个时候,百姓们只知道有张家而不知道有朝廷。咱们家也不知道出了多少皇后丞相,尚书将军。可最终结局如何呢?还不是昔日谢王堂前燕飞落寻常百姓家。在历朝历代,只要是皇上决定,皇上手中再有一把刀,那就是我们这些人不能反抗的。一定要记住啊。”

    众人纷纷点头,铭记在心。

    “但我们躲过了初一,就躲过了十五吗?没有,为了一劳永逸,我明天就上州城衙门,主动的承报咱们家土地的数目,执行新政。”

    一个子侄肉疼:“若是执行新政,我们家族每年就得拿出上千两的银子啊。”

    “糊涂。”王族长低声呵斥了一声:“上千两银子算什么?我现在宣布,佃咱们家田的,每一亩加三钱银子,不,是四钱。如果佃户们有怨言,就告诉他们,这是新政加的,和我们无关,有怨言,让他们找官府去。”

    李守一也亲自到了一个村庄,召集的所有的百姓佃户训话。

    经过前一段时间参加叛乱,所有参与的人家都有死伤,这个村,可以说是家家带孝。

    官老爷来了,立刻让所有的人战战兢兢。

    面对着聚拢在一起的百姓,李守一严肃的告诉大家:“你们这是做什么?这是在造反。造反的后果是什么?国法在那里。”

    一听这话,所有的人的亡魂皆冒纷纷喊冤。

    李守一皱眉:“你们还有冤情?我为人父母官,给你们一个自辩的机会,倒是听一听。”

    官老爷能给大家申诉的机会,这是千载难逢的。商量了一下,最终推出村里的三老。

    “大老爷,我们都知道大老爷推出的新证,是为我们小民好。但是我们这些人,从来就没有土地,祖祖辈辈就佃王家老爷的地,我们也就自然而然任凭他们摆布。如果我们违背了他们的意愿,就会失去了土地,那可让我们怎么活?这一次也是如此,他们当初让我们参与,可没说是对抗官府,我们也没有那个胆子啊。结果我们死了人,还背负了这个造反的罪名,真的是冤枉啊。”

    李守一就故意的沉思了一下:“民无知,便无罪,这也是圣人说的。这么说来,你们是被人蛊惑了。”

    三老闻听,立刻点头:“就是就是,往日里和邻村械斗,也是这么样的,谁知道这次是和官府斗?我们真是被蒙蔽了。”

    “你们这些愚民,我也真的是拿你没办法,这次你们死了多少人?”

    一提这话,所有的人都痛哭。往日里的相邻械斗,出人命的机会很少;然而这次却不同,赵兴是真正的军队,一排一排的火枪打下来,真的是死伤无数。

    “然而,你们租种他们的土地,却收你们八成的产出,这一次你们为他们死的人,不但要替他们背负上造反的罪名,丢掉了性命,你们却得到了抚恤吗?”

    三老和乡里百姓就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啊,我们替他们生产粮食,替他们卖命,到现在根本没有一个说法。

    “土地虽然不是你们的,但是你们现在缴纳的地租还有白出的功夫,按照现在的国家法律政策,你们已经远远超过了向国家缴纳的。难道你们就这样甘心吗?”

    三老和乡亲互相看了看,一个老者代表最终期期艾艾的道:“我们怎么能不甘心呢?土地是人家的,只能凭人家说了算。张老爷王老爷曾经跟我们说过,如果执行了新政,官府每亩地加的那三分银子,还是要我们出。那样一来,我们就更苦了。”

    李守一终于知道了百姓的心声,于是大声道:“我的新政,目的是减轻你们的负担,增加国库的收入,我们是绝对不会让这三分的银子,最终落到你们的头上。所以我现在发布一条政令,在我楚雄,未来在全天下,地租不许超过5成。如果有超过的,我支持你们抛荒他们的土地。”

    三老闻听,不由得精神一振,但转而又担心:“大老爷的好心,我们心领了,可是我们不耕种土地,我们又要做什么呢?”

    “大家不要担心,未来会有空出来的土地承包给你们耕作的。而你们不耕作老爷们的土地,国家还会出台一个政策,那就是告诉那些地主,如果土地撂荒一年,立刻就收为国有。我就不信,那么多的土地,就指望着那些老爷太太们,就能耕作吗?到时候,如果他不进行减租减息,朝廷会让他们鸡飞蛋打。”

    有了这样的保证,所有的百姓群情激奋。

    “说这些没有用,他们还会让你们武装起来和官府对抗,你们是继续听他们的,还是听官服的?”

    不用询问,百姓们心中都有一杆秤。虽然历代的官府都说话不算数,但现在毕竟是一个反抗的机会,压抑已久的反抗精神,就在他们的心中酝酿了。

    看着一群眼睛开始慢慢变红的百姓,李守一心中感慨——走发动群众的路子,真的是无比正确呀。

    。

 第506章 朝堂战火

    上一次的判乱,在田洪范的鼓动下,在大家为利益争取下,几乎所有楚雄州上了点名望的家族士绅全部参与了。

    这一次,赵兴总算摆平了沐家和张慎言,腾出手来,开始对他们进行反攻倒算。

    这一来,楚雄就成了世家大族们的人间地狱,每一天在楚雄的街道上,都会有一长串,不一定是哪家家族的人,带着刑具,被锦衣卫押解着,缓缓的通过。

    而每一天,锦衣卫行辕的告示板上,都会粘贴出新的被判刑的人的证据。造反罪为第一,然后就是各种各样的类型,后面标注的人证物证。然后在西门的仓山下,几乎每一天都有被处决的人犯,在这里执行,真的是杀的人头滚滚。

    通过这一次,他几乎将楚雄的世家大族一扫而光了。抄没的金银珠宝,都编成了车队,源源不断的,向北京的锦衣卫衙门,向皇上的内帑,向户部的库房,向赵兴的家里运输。

    而这样的车队,赵兴特意安排,分多路进行,穿越多个省份。而且缓慢招摇,车上都写着是谁的家族,什么样的罪名,受到什么样的惩罚,皇上额外给了什么样的宽大。并且每到一个大一点的镇店,都要停下来,有能言善辩,伶牙俐齿者,详细的给予解说。穿州过府,更是不遗余力的大肆宣扬。

    有着确凿的证据,让人们心服口服,站在道义和法律的制高点,让人们无话可说。尤其是那些鼓动的话,更让百姓们群情激愤,更让百姓们拥护新政。而这样的手段,更让那些各地的士绅大户,惴惴不安胆战心惊。

    尤其是走过天子门生负责的地区,那些天子门生得到了巨大的鼓舞,虽然他们没有李守一这么幸运的由赵兴亲自坐镇,但他们也得到了驻扎在各地锦衣卫的全力支持。虽然他们不敢行楚雄那样的霹雳手段,但也大刀阔斧的实行新政。尤其是学习师兄学长李守一,将发动群众发挥到了极致。

    一时之间,大明的全国各地,推行新政之风真的是轰轰烈烈。这让那些顽固派们彻底的感受到,新政是不可阻挡的,自己必须顺应时势。哪怕是现在隐忍,也必须忍下去,尊行这个法律。不然,不然就是大难临头。

    而正是由于下面的人首先怂了,那些保守的官员们,也就失去了最坚定的支持他们的阶层,在朝堂上闹的也就没有了后劲。

    在这样的局面下,皇帝更加坚持,绝不退步。刚开始是单枪匹马,仅仅带着一个张之及,杨嗣昌和几个坚定支持皇上的各部大臣,和那几百个顽固的官员斗。

    刚开始的时候,崇祯和他们斗的是精疲力尽,沮丧无比。

    但,楚雄的没收财物到京了,那海量的金银珠宝,立刻让大明的财政得到了完全的解决。夏粮税收上来了,让崇祯看到大明财政再不窘迫。

    于是,崇祯每天吵架完了下朝,就立刻看赵兴送来的报告,总结利弊,然后就是兴奋的给赵兴写褒奖的圣旨,圣旨已经变成了朋友间的书信了。不断的交流朝廷和楚雄的斗争心得。

    然后就是早早上床睡觉,第二天,天不亮爬起来,人参燕窝的猛吃,最好,站在初升的太阳下,按照赵兴教给的给自己洗脑的办法,大吼三声,我是天子,我是天下之主,新政必胜。然后就如同打了八斤鸡血,斗志昂扬的上朝继续战斗。

    随着南面的胜利的消息不断的传来,崇祯绝不让步的态度,慢慢的,一直冷眼旁观的勋贵们,终于看到了皇上的决心,赵兴的手段,看到了,新政的推行是势在必行。于是,这些勋贵们,就再一次表明了自己保皇党的身份,站到了皇上的身后,开始和那一群东林的保守派斗争。

    论嘴皮子功夫,勋贵这些武将,怎么能是东林那些玩嘴皮子的人的对手呢?于是他们就发挥了赵兴的规矩。说你你不听,骂你有辱斯文,干脆我揍你个舅子。

    于是,几乎每一次大朝会上都会出现,先是几个大臣被皇上拉出去打板子,然后就是几个被勋贵揍的抱头鼠窜的家伙,狼狈而逃。

    当然,对于朝堂上,勋贵们总是君子动手不动口,皇上也进行多次严厉的惩处:“由于郑国公扰乱公堂,蔑视朝堂,打了大臣,拉出去打两板子。”

    “武阳候,暴打同僚,实在太不像话了,皇上给予了最严肃的严厉的申斥。”

    “魏国公,竟然一个七十几岁的老头,一个对付6个,战而胜之。皇上嘉奖他,老当益壮,赏赐宫女六名。并赞其不失乃祖之风。”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下去,估计半年之后,保皇党就站满朝堂,东林党人呢?都在家趴着养伤呢。

    真正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在就剩下皇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