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看来,我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我们却拿下了整个兵力空虚的辽南。相对来说,比皇太极大军在辽东,我们逐个攻取付出的代价太少啦。”
张大可对赵兴的态度,评价为,这个兄弟财大气粗没心没肺。
赵兴就给在坐的众人掰着指头解释:“他皇太极认为赚了,其实我认为我才是真正赚大发了的那个。”
“你就为自己找台阶吧你。”这里,只有张大可敢于和赵兴这么说话。
赵兴不尴尬,反正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如果我不让皇太极抢了我的仓库,进占了皮岛一部,我的鱼饵就根本钓不住皇太极主力这条大鱼。那时候,皇太极看到没有好处,而且辽南危险,他就会全军回师,对付我攻占辽南的三支主力。到时候,毛仲明他们爷三个就危险啦,也不可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这一点,倒是没有人反驳,这笔帐大家都会算。
但当初被杜度跨海偷袭了自己后方仓库,到底是赵兴事先为之,还是现在的将错就错的脸上贴金,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上位者说的,是不能质疑的,反正嘴在他的鼻子底下,他怎么说怎么是呗。
赵兴继续解释自己的打算:“皮岛虽然重要,但皮岛毕竟局促,现在皮岛上有五十多万人,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概念就是满打满算,皮岛的面积,几乎达到了每亩土地上,就要站着五个人。若不是我们商业繁荣,工业昌盛,皮岛早就完蛋啦。”
这倒是实情。现在皮岛上的村庄,已经密集到了村村都快连到了一起,你随便走在任何一地,都能碰到人。要不然皇太极仅仅占据了五分之一的皮岛,就让他和他的属下认为自己抢到了宝贝了呢。
村庄太密集了,皮岛太富庶了。
“但,这已经是我们的极限了,再想发展,已经是绝无可能了。所以,我们为了积聚复辽的力量,小小的皮岛已经不行了。我们必须有更大的空间,有更多的人口,有更多的地盤来满足我们积聚力量的基础。”
大家就一脸,“你说的都对”的表情。
“原本,我还准备占据南关之后,占领一地,稳定一地,逐步推进,和皇太极争夺辽南。那将付出我们无数将士的生命,耗费我们无数的钱粮物资和大量的时间。但皇太极却帮了我的一个大忙。而就在他突袭我们的时候,我就改变了我的计划,开始考虑借力打力。所以我拒绝了毛仲明的回援,允许他趁虚攻占辽南。而我为了牵制住皇太极,不让他感觉后方空虚,后路危险,匆忙撤军,和毛仲明争夺辽南,所以才让杜度偷袭成功,所以才放皇太极登上皮岛。让他感觉,只要他再努一努力,他占据皮岛,抓住我就实现了。所以,他才宁可放任辽南不救,也要和我坚决纠缠死战。”
张大可这才认为赵兴说的似乎对。
所有的众人都对赵兴佩服的五体投地了。
张大可苦笑:“你的战略真的长远,你真的有眼光,但你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吧。那么多物资,那得多少钱啊。”
结果赵兴哈哈一笑:“老哥哥,难道你不知道我这个人最多的是什么吗?”
“不知道。”
“我最多的就是钱,咱,不差钱。”
然后站起来,轻松的对大家道:“好了,我估计着皇太极已经吃饱了,将不愿意再和我耗下去了,他该撤军了,我们该收复失地了。”
就在他说这话,话音未落,錢千城带着喜悦急匆匆进来:“大人,皇太极撤军啦。”
赵兴就将脸一杨,那表情就是:“我说的对吧,我是正确滴吧。”
好吧,大人物,都是正确的,是不能被否定的——这是官场规矩。
第589章 都打不动了
赵兴认为自己赚了的时候,皇太极也认为自己赚的足够了,也实在是打不动了。
在战争中,他算了一笔帐。
现在已经损失四万了,但这四万,大部分都是蒙古人,自己损失只有一万,再加上岳托和鳌拜的,也只损失两万,这是在自己可以承受之内的。
如果按照这样的损失下去,自己拿下皮岛,最终要付出十万人马的代价。
付出十万的代价拿下皮岛,那就得开始损失自己的女真勇士啦,这就不划算啦。
自己也损失不起。
损失十万女真,即便拿下了皮岛,大金也就不亡而亡啦。
尤其再打下去,蒙古人也会心存怨恨,自己就得不偿失了。
这次缴获的物资,已经超出了自己的预期。这些物资,足可以武装自己所有的人马,足以让自己的大金在五年之内再也不必为生计发愁啦。
而有了这些物资,还和赵兴这个硬骨头啃什么呢?只要打的他伤了元气就足够了。自己拿着这些物资做本钱,去做更大的一笔生意去,到大明,捡个软柿子捏捏不香吗?
至于这次丢了辽南,皇太极也不认为自己亏。只要封锁住辽南,稳定住辽中辽东,就等于把握住了自己的根基。
只要根基在,再恢复发展五年,自己的怀柔汉人的政策也就见了成效。
而有了这批物资基础,五年后,年幼的女真孩子又长成了真的勇士。嘿嘿嘿,赵兴,你就等待着我大金新的勇士的打击吧。
“怎么样?我的好安达,我的勇士们,这次收获可还满意?”
皇太极说的好安达,是说黄金部族的可汗图尔金。
图尔金就一拍大腿:“我真的没想到,一个小小的皮岛,竟然这么富裕,物资这么多。仅在落凤里仓库,我们就缴获了足足够我们蒙古每个勇士,娶上一个女子的铁锅,太好啦。”
其他的蒙古部族八旗的都统也乐的和不拢嘴:“往年我们抢大明,都是金银啊,古董啊。对于我们来说是些没用的东西。结果皮岛赵兴就好像知道我们心思一样,在这里,就没有我们没用的金银古董,全是干货啊。而大汗公平,又分给了我们很多,这次出兵,值了。”
当时皇太极的智囊范文程听到这些蒙古人这么说,当时以为他们不会算账。
蒙古人,付出了三万多勇士的代价,获取了这么点物资,就把他们乐成了这一,真的是没有见识啊。
但其实范文程,是以一个文明高度发达的大明,培育下的士人看待蒙古人了。
现在的世界,不谈其他,就在大明的周边,就有四种文明阶段。
大明是标杆,是所有人的灯塔。然后是朝鲜日本等等深受大明影响,汉族带着跑的民族。虽然和汉族有差距,但差距不大。
还有就是像皇太极的女真族,他们在文明上排第三。
他们虽然也称呼奴隶奴才,但奴隶奴才,只是相对于他们统治下的其他民族。其实,他们的内部,已经步入了封建时代了。
还有就是第四种,蒙古人,上层已经步入文明,但整个族群,却是地地道道的农奴牧奴制度。
等其他的民族,好吧,根本没有必要去探讨他们了,浪费思想口水。
所以,范文程根本不了解真正的蒙古人。
对范文程来说,人是重要的,是发展和获取物资的根本。但在蒙古人看来,蒙古的牧奴的性命,都不如一只羊羔金贵。一个饭勺子,完全可以付出一条人命。而为了一口锅,灭一个部落,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所以,蒙古的老爷们认为,拿不值钱的人命,换来这么多值钱的物资,他们赚了,他们简直赚翻天了,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文明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就不同。
就比如范文程,以他的水平,放在大明,也就是做个教书先生的料。但放在次级文明的女真,那就是顶级的智囊。
三体怎么说?对了,那叫降维打击,团灭。
那为什么野蛮民族,往往征服了高度文明的事情经常出现呢?那是因为高度文明往往自以为是的找死。
就比如现在的大明,内斗党争,不是在找死在干什么?
所以,皇太极信心满满的道:“大家带着战利品回家吧,安安生生的发展五年。”
莽古尔泰忧心忡忡的道:“可是,赵兴这个家伙,能让我们安安生生的发展五年吗?”
皇太极傲然一笑:“诸位放心,多了不说,赵兴死,朕也不敢说,但是,三年之内,赵兴自身难保,焦头烂额,是一定的了。赵兴,他自求多福吧。”
众人不解,但皇太极和范文程却莫测高深的大手一挥:“命令岳托,死守新义州,命令李永方,死守岫岩,我们大军,班师回朝,”
皇太极大军退回了海峡,采取守势,不再进攻,而是防备赵兴打断他将缴获运回辽东。
赵兴其实也想追击,但是,实力他不允许了。不是物资军械不足,而是将士们,也的确打不动了。
这次战争,单单皮岛,就死伤百姓民兵接近五万,这对皮岛来说,已经算是伤筋动骨了。
也打不动了。
铁山的军队要求追击劫击,毛仲明也要求劫击,都被赵兴否定了。不能逼狗入穷巷,他需要留着这些有生力量,守卫辽南呢,损失不起啊。
而最让赵兴头疼的是,随着皇太极的撤退,皮岛的百姓反倒人心慌慌了。
现在,你走进任何一个家庭,你都会看到,所有的人,都已经打好了包袱,男人四处打听什么时候道路通畅,女人则坐在打点好的包袱上,抱着祖宗的牌位,哭泣着,心情急迫的想上路,恨不得连夜就走,回到自己辽东的家,回到自己的祖宗家园,给祖宗的坟茔扫墓,向祖宗报声平安。
在这个时候,漫天神佛都靠边吧,所有人心中最大的神佛就是自己的祖宗。
赵兴就只能跺脚:“人心散啦,队伍不好带啦。好吧,咱们大搬家,咱们回家。”
第590章 回家
赵兴和皇太极双方都打不动了,就默契的互相分离,一个是不辞而别,一个是闭门不送,双方相安无事。
皇太极撤退到了新义州,将那里留存的剩余物资,全部打包北运,然后一把火毁了新义州。
毛仲明,也就看着他也没有加以截击。
毛有德的队伍,看到皇太极撤退的队伍过来,立刻将沿途的人口疏散,敞开大陆路任由通过。
皇太极到了岫岩,见到了李永芳。
李永芳跪倒在地请罪。皇太极亲手将他搀扶起来:“这事朕不怪你,现在你就收拾好所有的东西,搬迁到鞍山去,我将留下镶红旗,协助你守卫鞍山。记住,原先的对错翻过去了,在鞍山你必须死守。如果你再将鞍山丢了,我杀你全家,并且将你碎尸万段。”
李永芳感激涕零的磕头,将整个岫岩打包,搬迁到了鞍山。毛友德兵不血刃,接收了空城岫岩,带着大军,追击到了鞍山对面,也就停下了脚步。
从这一刻起,东江镇从海州向东延伸到定辽右卫(凤凰城)然后到镇江,双方的战线就稳定了下来。
老渔夫,在这一场保卫皮岛的战争中,全家都上了阵。他的儿子战死了,他的媳妇战伤了。老渔夫也失去了一条大腿。
但他得到了一个白白胖胖的胖孙子,还得到了由东江镇颁发给他的,作为他儿子的抚恤,他的奖赏的,可以子孙继承的50亩承包的土地,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永远的地租做三钱银子,永远没有劳役。
一手抱着孙子,一手拿着这张地契,老渔夫笑的合不拢嘴。“还稀图什么呢,有了孙子,有了土地,这不就是汉人最大的追求吗?”
至于这片土地贫瘠与否,那根本不重要。多么贫瘠的土地,在汉人的手中,都会种出庄稼来的。
将自己那个小小简易码头上的房子,卖给了一个从山东过来的人家,价钱也没有讲,就是三瓜俩枣的。
然后就跟儿媳妇,打包了家里的所有财产,每日每夜就等着开海。
终于在有一天夜里,他听到了海面上传来的隆隆巨响。
“开海了。”老渔夫一下子就蹦了起来,跨上了简单的包袱,套上了牛车,让儿媳妇抱着孙子坐上,老渔夫就跳着一条腿,牵着这个牛车,在黑夜里,开始向北,到北面的港口上去。
那里有东江镇的货船,会将他们运到辽东半岛。然后在那里登岸,走向他们原先在复州的家。
在这一路上,不断的有贺天一样的百姓,和老夫渔夫一样,带着自己的家当,带着自己的妻儿老小,带着含着眼泪的笑,汇聚到一起。认识的不认识的,只要说是辽南的就立刻含着眼泪见礼,呼喊一声老乡。
坐上了海船,飘飘摇摇的几天,他们终于登上了辽南的土地。
一下船,所有的人首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