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3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现在四面烽火已经点燃,估计附近的援军就会增援过来。

    刚刚退上了小山包,敌人的大军就呼啸而至,转眼将这个小山包围得水泄不通。

    阿济格没有做任何的准备,不给赵兴留下一点的整顿时间,立刻指挥大军,向山顶的赵兴发动了进攻。

    铺天盖地的骑兵,血红着眼睛,呼喊着,打马向山坡上冲来。

    赵兴立刻指挥自己的缇骑,对敌人展开了阻击,为其他的边军将士争取布置阵型的机会。

    现在的缇骑,一人一把三眼火铳,一人一杆燧发长枪,还配备4个两斤重的炸药包,这相当于后世的手榴弹。

    再加上人人不舍的累赘绣春刀,简直就是武装到牙齿的一群。

    面对着蜂拥扑上来的敌人,缇骑的将士,首先打响了长枪。

    一阵长枪的硝烟过后,敌人纷纷倒毙。但是敌人的冲击仍没有停止。

    已经来不及重新装填,三眼火铳立刻开火。

    又有一批敌人落马。

    但是冲击依旧不减。

    一个又一个炸药包,投进了敌群。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连成一片,敌人没有惊慌失措,但他们的战马,却受到了惊吓,纷纷乱蹦乱跳,不再受主人的控制。

    第1波进攻,来的也快去的也快。总算是被压下去。

    也正是趁着这个机会,朱刚指挥的边军,也整理好了阵型。

    他们大部分都是冷兵器,但他们却有着最坚固的盔甲防护,有着最精良的训练。面对如潮的敌人,他们没有惊慌失措,有的是即将战斗的兴奋。

    潮水一样的勇士们退下来了,阿济格没有责备这些勇士的胆小怯懦,立刻下令:“塞住战马的耳朵,然后在冲锋的时候,如果有战马受惊,立刻宰了这些畜生。”

    随着将令的下达,八旗的勇士们纷纷撕破衣衫,将战马的耳朵塞住。

    “裹住战马的眼睛。”阿济格再次下令。

    听不到爆炸的响声,再看不到让人恐惧的浓烟烈火,战马只能够凭着本能向前冲。

    一切准备就绪,随着一声令下,那些满清八旗,再一次狂吼呐喊,向山顶冲锋。

    地形限制了战马的速度,但并不能阻挡敌人的冲锋。

    缇骑这一次却没有挡在第1线,而是退进了刚刚结成的边军大阵。

    站在阵里,他们可以从容的装填弹药,对敌人展开阻杀。

    而满清八旗冲到阵前,迎接他们的是一排扎枪的据马。

    蒙上眼睛的马匹,看不到前面的危险。就那么直直的撞了上来。

    一匹又一匹战马悲嘶着倒下,一杆又一杆缨枪弯曲折断,倒毙的战马压死压伤了一个又一个边军的勇士。

    但是没有人退却,他们依旧坚持着,保持着阵型的不乱。

    而站在里面的锦衣卫缇骑,就不断的装填子弹,射杀着一个又一个想要破阵而入的满清八旗。

    喊杀声经久不息,枪声绵绵不绝。

    每个人都在战斗,这其中包括赵兴。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亲自厮杀了。

    但这一次他必须加入战斗。因为敌人是自己的五六倍,每个人必须战斗。

    用三眼火铳,打死了一个在战马上飞扑过来的八旗兵,自己的秀春宝刀,削掉了一个敌人的脑袋。

    根本顾及不了擦拭飞溅在脸上的鲜血,赵兴就扑向了阵型的一个缺口。

    他必须堵住这个缺口,否则整个大阵就会因为这个缺口,而瞬间崩溃。

    就在他刚刚扑过去的时候,朱刚的身影早了他一步,飞身堵住了那个缺口,他手中的大刀,一下子劈开了即将冲进来敌人战马的脑袋。

    然而战马那巨大的惯性,还是将他撞飞。

    赵兴就在这个时候赶到了。

    又一个八旗兵带着狰狞的面容,冲向了他。

    一声枪响,炽热的子弹,几乎是贴着赵兴的脸颊飞了过去。将这个八旗兵打倒在地。

    “保护大人,保护大人”的呼声在四处响起,无数条身影,立刻将赵兴紧紧的包围在中间。

    枪声,爆炸声,绣春刀砍入敌人身体的顿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完美的战争序曲。

    有边军也想加入这里的战团,赵兴对着摇摇晃晃爬起来的朱刚大吼,“不要管这里,立刻去带领你的队伍,保持阵型的完整。快快快。”

    朱刚毫不犹豫的跑到了自己的队伍跟前,命令自己的边军,保持队形不要乱。

    赵兴也大声的下令:“锦衣卫,立刻退后,装添子弹,射击敌人。主要射击那些拿弓箭的。”

    敌人能够在飞驰的战马上射出弓箭,这一直是满清八旗的绝技,也是他们的骄傲。

    但是在这个时候,其实他们的骄傲已经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因为大明军队的装备,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了破烂了。

    宽边的钢盔,弓箭射到上面,就会被弹飞。

    而射向面门的弓箭,只要将士们稍微低一下头,就被那宽边挡住。

    而射向身体的弓箭,根本就没有人去理他。首先是那铠甲的防护足够强。即便是射中了身体,也不能当时要命。只要没有当时死亡,那就战斗。

    但不管怎么说,敌人的弓箭,依旧给明军造成重大杀伤的存在,必须消灭每一个敌人的弓箭手。

    得到明确的指挥之后,锦衣卫的缇骑后退了几步,继续开始装填子弹,对敌人的弓箭手展开了阻杀。

    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绵绵不绝。

    打倒了一批敌人,就再次上来一批,几乎不给赵兴的队伍,留下喘息的时间。

    就这样双方舍生忘死的厮杀,足足持续了一个时辰。最终以满清八旗的失败,告一个段落。

    敌人又如潮水一般的退去了。

    简单的清理了一下死伤,就在刚刚的这一场战斗,就有300多个边军的将士死难,100多位负伤。

    之所以负伤的比战死的要少,是因为所有的边军将士都知道,他们保护的是谁。

    他们保护的是大明中兴的希望,是这个大明的脊梁。

    他们宁可战死,也绝不因伤退下。

    他们已经退无可退。

 第634章 前仆后继

    双方的战斗暂时告一段落,这只是互相调整战斗的方式需要的时间,为下一次的战斗做准备。

    山坡平缓,对战马的冲击速度限制不大,仅仅凭借着拒马,给自己带来的损伤非常大,必须想一个办法,来限制住敌人战马的冲击速度。

    就在这个时候,山下的敌人发生了一点小小的骚乱。

    赵兴站在山顶遥望下去,见到的竟然是一股小小的明军步兵,正在向战场杀来。

    这股明军是最近的赤城堡里的守军,在他们点燃了烽火之后,毅然决然的,对被围困的赵兴军队进行了救援。

    就在他们出堡之前,留守的百户,毅然的下令,焚毁整个赤城堡,让所有的家属百姓,立刻退到山里去,然后带领手下100个将士,杀向了这个巨大的战场。

    100个明军,还是步兵,他们对阿济格的6000满清八旗兵展开了进攻。这就是送死。

    然而他们并没有停住送死的脚步,他们就那么义无反顾的挥舞着刀枪,呐喊着,对敌人进行了进攻。

    这就是现在明军的精气神,这就是脱胎换骨之后的大明军队。

    铁血和勇敢,再次回到了他们的身上。

    百户带头冲锋,虽然他们就如同飞蛾扑火,以卵击石;虽然他们明明知道自己是在送死,但他们依旧义无反顾。

    这一队小小的队伍,仅仅引起了满清八旗的一阵骚动,然后就悲壮的全部战死。

    但他们的行动还是有结果的,那就是让阿济格不得不延迟进攻了半个时辰。

    而就在他整顿好队伍,准备对赵兴发起再次进攻的时候。

    它的西面,又杀来了一股明军。

    这是松林堡的守军。

    带队的是副千户,他采取了和赤城堡一样的做法。点燃了报警的烽火,焚毁了整个城堡,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东西,将家属和百姓撤退到了山林中之后,这个副千户,亲自扛着大旗,带着他的二百兄弟,杀向了战场。

    但他们没有不管不顾的冲锋,而是结成了严谨的阵型。每前进三五里路,就停下来,将因为行动而变得松散的阵型,再次结紧。

    就这样稳健的一步步向战场推进。

    遇到了敌人的夜不收,他们就用火枪招呼。

    现在的大明工部,已经由那些工科考生做了主持人,他们生产的碎发枪,选用的材料都是东江镇钢铁厂的纯钢枪管。

    而这些官员也不再贪污腐败,将那些匠户们从原先的免费劳作,变成了雇佣的制度。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

    所以现在大明的军队,普遍的取消了弓箭,换上了燧发枪。

    虽然火器的装备数量仅仅是1/3,他的威力却得到了长足的发扬。

    尤其这支军队里,还有五杆二人台。这东西,就是后世大号的霰弹枪,威力巨大无比。

    这个小小的矩阵,开始不顾敌人小股队伍的骚扰,靠近了战场。

    面对他们的到来,阿济格不得不再次停止,对小山头上赵兴的进攻,以便扫除这一股后顾之忧。

    派出了两个牛录,对这个小小的矩阵发动了进攻。

    就在他们发动进攻的时候,大明军队的二人台开火了。

    五杆二人台齐射,就是5只巨大的铁扫把,铁砂份飞之中,将冲锋的敌人打成了一个一个筛子。

    密集的火枪,配合着将漏网之敌一一歼灭。

    遭受到了迎头痛击,这两只牛录不得不退了回来。

    而那个付千户也没有对敌人发动进攻,就那么稳稳的稳住大阵,和敌人对峙。

    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争取一点时间是一点时间,虽然最终自己这支队伍,依旧逃不脱全军覆没的结局,但能坚持一段时间是一段时间。

    敌人的4个牛录从四面开始缓慢的逼了过来。

    这个付千户看了看已经西斜的太阳,只要拖到天黑,就能给山上的友军,争取一夜之间的准备时间。

    战斗再次打响,敌人的喊杀声和马蹄声如山呼海啸,然而这只小小队伍的矩阵里,却只有枪声,没有任何声音。

    战斗在惨烈的进行着,在自己的兄弟死伤殆尽的时候,坐在几个火药桶上的副千户,拿下了嘴中的汗烟袋,对着靠在自己身边的兄弟道:“我们走吧。有生之年,能真正杀奴,值了。”然后将带着火炭的烟袋锅子,悠然的插进了火药桶中。

    天已经黑了,但就在这无边的黑夜之中,大地猛的一震,一股浓烟烈火如火山般喷薄而出,带着烈士们不屈的灵魂,还有敌人那肮脏的尸体,飞上了天空,将这片黑暗的天空,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久久的不灭。

    阿济格看着这连接天地的浓烟烈火,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他惊讶的并不是这次爆炸的猛烈,而是惊讶于这些明朝军队将士们的勇敢,惊讶他们的视死如归。

    在崇祯三年,当时他也跟着皇太极,杀进了北京城下。

    那个时候,一路上所遇到的大明军队,面对自己呼啸的队伍,就没有一个敢出城战斗的。

    即便卢象升带着的义勇,就在通州的城外,和自己的八旗大军厮杀,但在通州城内的明军,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看着自己的友军身陷敌阵,而坐视不理。

    而在三岔河自己歼灭赵率教,离这不远的蓟州城内,就有大股的明朝军队,但也就那么眼睁睁的看着赵率教的四千友军全军覆没,却不敢出城半步呼应。

    那一场入侵,刚刚的时候,就经过了这两场战斗,在赵兴横空出世之前,几乎就是兵不血刃,就让整个金蒙联军,在整个京畿之地抢的是盆满钵满。

    旧时的辉煌,离现在不远。似乎就在昨天。这也是自己敢于奉大清皇帝之命,带着区区2万精锐,再次杀进大明心腹的底气所在。

    赵兴的队伍能战斗,他可以理解。因为东江镇的战斗力就摆在那里呢。而赵兴所带的保命队伍,绝对是精锐中的精锐。

    但是刚刚杀向自己的这两股小小的队伍,非常明显,就是这附近堡寨里的边军。

    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有了这样的战斗力?

    这不是战斗力的问题,这是敢于主动出战的精气神问题。

    如果现在大明的边军,个个都有这样敢于主动出战的精气神,那自己的这次突袭,结局就不乐观了。

 第635章 英雄

    三百名明军的牺牲,给赵兴换来了宝贵的时间。

    天黑了。

    围着山包,八旗点燃了无数的篝火,开始呼喊吃喝休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