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亲军锦衣卫-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兴再次愧疚,因为他心知肚明,这是最后也是唯一一次。

    “只要朝廷不解除对我东江镇的封锁,最终我这百万属下,唯一的出路就是饿死。你能改变这个局面吗?”

    赵兴张张嘴想要辩解一下。

 第123章 我怎么能不死

    看着无力辩驳的赵兴,毛文龙再次哈了一声:“你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皇帝奴仆,你不能改变皇上的决定,你更不能改变那些虚伪的,只顾着自身利益的东林党人官员的想法。”

    赵兴只能哑口无言的长叹一声。

    “你是一个好官,从给我送粮食来看,你绝对不是单单的可怜我,而是你目光长远地看到了我东江镇的重要性。”无力的长叹一声:“但是你看到了有什么用?你能改变什么?”

    赵兴立刻抓住了这个切入点,焦急的说道:“我能改变你的宿命,我会将你的实际情况上报给皇上,我会将你这个地方的重要性,上报给皇上。只要你不死,东江镇的作用就将无比巨大,请毛帅为国惜命。”

    “嘿嘿嘿,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毛文龙突然间爆发了一阵大笑,笑的是上气不接下气,用手指着赵兴,依旧大笑不止。

    “难道我说错了嘛?”赵兴莫名其妙的询问。

    毛文龙一面笑,一面道:“你没有说错,你是有真正的战略眼光,你是难得的真心为国者。”说完这话,他的身上突然间爆发出一股傲气:“只要我毛文龙不死,只要我这根大旗还在,建奴就不敢放心西顾。”

    赵兴也跟着兴奋起来:“那你就应该珍惜自己。”

    结果转眼之间,毛文龙再次沮丧的坐下,身上那股傲气,转眼间消失殆尽,剩下的只有颓废和沮丧。

    “杀我者,不是建奴,是朝廷啊。建奴杀我,我能决死一战,朝廷要杀我,我怎么能抵抗?岳飞的前车之鉴,就是我等的归路。岳飞不是没有能力抵抗,而是不能抵抗,这是何其的悲哀?”

    赵兴继续努力着,真诚的将自己这次来的目的说出:“您和皇上之间,唯一缺少的就是信任,缺少沟通。如果您答应文官进驻皮岛,成为您的参军,这样,就能缓和您和文官集团的关系,而文官,也能将您的苦衷上达天听,这比您一味的怼要强啊。”然后耐心的解释:“太监或者文官监军,这是祖制,是不能改变的,你又何必阻拦,没来由的让皇上更加猜忌呢?再说了,你的不满和想法,也可以通过监军上达天听,这岂不比你亲自辩解更能让皇上相信吗?”然后语重心长的规劝:“接受文臣监军吧,这对你,对你继续忠诚的这个大明都好。”

    毛文龙之死,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坚决拒绝宦官和文臣监军,这让皇上感觉毛文龙不受控制,皇帝不能控制武将,历朝历代都是皇权大忌。

    如果毛文龙能妥协,他也不会走到那种地步,连冤枉被杀,皇上都不为他说话出头,毕竟,毛文龙可说一方封疆大吏啊,怎么能被一个家伙不走司法程序,不上报朝堂内阁就杀了呢。

    毛文龙就像看傻子一样的看赵兴淡淡的道:“内臣和文官监军,平时指手画脚,将我们武将当猪狗,战时调精兵保命,战后揽功于自身。尤其是我这种随时临敌的地方,若是让他们瞎指挥,哪里还有曾经的战绩辉煌,估计我的将士们早就死的荒草多高了。”

    这样的弊端,不但武将反对,其实就连明智的文官也诟病,所以才有百官强烈建议撤销内宦监军的提议,但东林的这个建议不是为了困局给武将放权,却是出于龌鹾的和内廷争权夺利。

    放下这个连赵兴都认为不靠谱的理由,赵兴表现的轻松的提议:“在下敬慕毛帅人品,听说毛帅小公子被百位勇士从辽阳救出,送到杭州老家。但毕竟杭州和东江镇离着太远,不如京师近便,而且教育程度也不高。如果毛帅同意,我倒是想将嫂子和另郎接到我的府中。我的先生郭广生学识渊博,我的小妹也勤勉好学,我娘慈祥无比,当能培养出令郎一份前程,不知道毛帅以为如何?”然后再画蛇添足的加了一句:“到时候,毛帅进京述职的时候,也可就近相见。”

    毛文龙闻听,直接探出身子紧张的询问赵兴:“这是你的意思,还是皇上的意思?”

    赵兴被看的有些发毛,最终还是实话实话所:“是在下的意思。”

    之所以赵兴这么说,是因为毛文龙被杀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被后来的崇祯皇帝深深的猜忌。

    大明朝重文轻武,都已经达到了变态的地步。文臣不遗余力的打压武将,而皇帝对武将也是身怀戒备。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整个朝廷就形成了一个不是规矩的规矩,那就是所有在外征战的武将,都自愿不自愿的将家属安置在两京,也就是变相的在给朝廷,给皇上作人质,表达自己的忠心。这样才能让文官放心,让皇帝安心。

    结果毛文龙,在四面皆敌的情况下,却宁可将妻儿放置在战乱不断的辽阳,也不将妻儿老小送到皇帝手中做人质。

    而辽阳被建奴占领,杀了毛文龙过继的叔父,名义的爹爹一家老小,以及仆人二百多。他的小妾带着儿子承斗,被百余忠心家仆保护着,在战死九十多人逃了出来后,却直接将儿子送到了杭州,自己的结发妻子的手中抚养。

    这样表示出绝对对朝廷不信任的举动,这在还算厚道的天启朝时候,还没显现出巨大的危机。但在多疑成性的崇祯朝时候,就成了最致命的错误。

    这也就是为什么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崇祯皇帝还为袁崇焕在事后背书的原因所。在年轻的崇祯还没看到毛文龙巨大的战略价值之下,他从内心里也认为,杀了毛文龙这个未来的隐患,是有必要的。所以虽然有崇祯,急于要求袁崇焕五年复辽的操切情绪在,但对毛文龙的极度不信任,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赵兴就委婉的向毛文龙提出,接他的妻儿进京居住的原因,也就是变相的请毛文龙,将人质交到京城里来,这样多少能缓和一些君臣之间的隔阂。

    明显紧张起来的毛文龙,听到赵兴的解释,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将身体轻松的靠在了椅子背上,对着赵兴坦诚的道:“我感谢大人的良苦用心,这事不是皇上的意思就好啦。”然后轻松道:“我一家几乎都为大明死难(是指他过继的鞍山叔父)就剩下这一点血脉了,我是这样了,我希望我的儿子能好好的活下去,哪怕是他最终遁入深山,也不要在傻的如我。”

    轻松一声:“我不想争了,我也不想吵了,我累了。如果我的死,能换取这追随我的百万难民活下去,我就心满意足了。”然后就站起来,对着外面的天空:“跟随我出镇江的四万忠勇英魂,我不能实现重返辽东的誓言了,我让你们失望了,不是我无能,是我真的不可能做啊。”然后丢下赵兴,寂寞的走到了大帐的后面去了。

    赵兴无语,因为他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毛文龙手握重兵,身有尚方剑,在自己的军营里,却在袁崇焕捏造的十大莫须有的罪名下,不再抗辩,甘心就戮了。因为,哀莫大于心死。

    毛文龙,心已经死了,即便是神仙也救不活了。

 第124章 无力改变的命运

    在三日三夜的苦劝无果后,赵兴和毛文龙洒泪相别。

    赵兴登船前,拉着毛文龙的手哽咽道:“我实在没有源源不断的钱粮,来支持东江镇长年的战争,我为我实在能力有限,不能帮助毛帅解困,我痛心疾首啊。”

    毛文龙倒是坦然一笑:“你我为国,尽了心就心安理得了,我和东江镇百万将士百姓感激你。”然后郑重道:“你是个好官,你是大明的希望,我将我三百跟着我战死的将士孤儿义孙,交给你,不图荣华富贵,让他们战死在拯救大明的前线吧。”然后转身面对跪倒一地的义孙:“记住,无论我如何下场,不要为我复仇,忘记我吧。”

    码头上哭声一片。

    这些都是东江镇历次战斗中,牺牲英雄们的遗孤,是东江镇的希望,是后金的死敌。

    毛文龙叫过来硕果仅存的几个义子,将毛可喜,毛仲明,毛有德的手交到赵兴的手中:“我现在就恢复你们原先的姓氏,从此,我将你们托付给赵大人。”

    三人痛哭跪倒。

    赵兴手足无措。

    “我知道在你们的这群兄弟里,你们三个对我最忠心,最听我的话。但一旦我有不测,我最担心就是你们毁了我的身后名声。现在,我恢复你们的姓氏。之所以还你们姓氏,就是要告诉你们,我们已经恩义两清,我的生死恩怨再和你们无关。”

    赵兴不由再次落泪,这是毛文龙准备以死明志了,这是不允许三人日后为他复仇了。

    再次看向赵兴:“我知道你已经做的太多了,但因为您还有良心,还知道东江镇困苦,所以,我将东江镇托付给您了。”说完,缓缓的给赵兴跪下:“东江镇有民六十七万,有吃饱后能战的兵四万,请大人想办法让百姓活下去,让这些将士能坦坦荡荡的战死在复辽的前线,希望未来,您带着他们完成回到辽东家园的夙愿吧。”

    赵兴咬着牙流着眼泪拼命的点头,扶起毛文龙,接受了三个人的参拜。

    然后,毛文龙一个人,孤单寂寞的一步步走回了皮岛,走向了他的宿命。

    赵兴将毛文龙三百义孙编入了自己的缇骑,将东江镇交付给了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带着满身的失落,回到了京师。

    给崇祯汇报自己东江镇之行结果的时候,赵兴流着眼泪,对一脸漠然的崇祯,还在极力的为毛文龙争辩。但还没等崇祯表示什么,王承恩急匆匆慌慌张张的进来,递给了崇祯一道奏折:“皇上,袁崇焕较昭,杀了东江镇大帅毛文龙。”

    赵兴闻听,身子一个踉跄,好不容易扶住了身边的椅子站稳身子,直接惊呆在了那里。该来的,竟然比历史快了两个月还是来啦。这是自己急切的做为,送了毛帅的命啊。

    崇祯捏着这份奏报,面色却阴晴不定,没有立刻表态。

    赵兴失落的给崇祯施礼:“袁崇焕无视法度。”然后一字一句加重语气再道:“无视皇权,都可以矫昭杀一方边疆大员,这才是真正的跋扈和歇斯底里,这将是一个断送大明江山的恶劣开端啊。”赵兴送了袁崇焕一个不能解的死刑之后,颓然的施礼:“臣告退。”

    看着赵兴很久,崇祯依旧没有说什么,最终只是挥挥手:“去吧,你尽快去西北,查一下耿如起的案子去吧。”

    赵兴再施礼,然后脚步虚浮踉跄的走出了皇宫。

    再站在午门广场回望的时候,感觉那皇城,那是一种沉重,一种压抑,沉重和压抑的让人喘不出气来。

    袁崇焕擅杀毛文龙这个封疆大吏之后,分拨毛文龙的士兵二万八千人为四协,任用毛文龙的儿子,那个年仅四岁的毛承祚、残疾的副将陈继盛、昏庸的参将徐敷奏、贪生怕死的自己的心腹游击刘光祚为首领。贬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为把总。收回毛文龙的敕印、尚方宝剑,令自己心腹继盛代他掌管。又犒劳军士,传檄安抚各岛人民,全部废除了毛文龙的所谓苛政。

    但他最终梦想利用毛文龙这些可战之兵,为他五年复辽的目的所用的目的,最终还是破灭了,人心散了,东江镇散了。

    事后,袁崇焕把毛文龙一事上书报告皇帝,末尾说:“毛文龙作为大将,不是我可以擅自诛杀的,所以我待罪。”。

    崇祯想到毛文龙既已死去,当时又靠着袁崇焕复辽,所以就以赞扬的态度下明诏为他背书,不久又传旨公开袁崇焕给出的毛文龙的罪行,用以稳定袁崇焕的心。

    赵兴心中哀叹一声,崇祯,还是幻想着袁崇焕能五年复辽,容忍了袁崇焕的比锦衣卫还恶劣的先例恶行,还是给文臣擅杀边疆大员背书啦。从此,文官擅自杀武将,而且是杀功劳越大的武将立威的先河开始啦,这个大明,还有救吗?崇祯,你押这个宝,却输掉了整个大明江山啊。

    这期间,以毛守义为代表的毛文龙三百义子,坚决不改姓氏,但也没有闹事。

    毛守义代表三百兄弟,站在赵兴面前,血红着眼睛一言不发。

    赵兴淡淡的,小声对他道:“袁崇焕将不得好死。”

    毛守义默默施礼,然后转身而去。

    皮岛三义子写信给赵兴,请为义父复仇。

    赵兴只是回答:“为会给你们一个交代,掌握军队,等待时机,为毛帅正名。”三帅顿首领命。

    赵兴在自己的北镇抚司小金库里,再拿五万银子,派毛守义亲自押运到皮岛之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