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起波斯湾-第7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李璮摊开的手,章青知道如果这件事不处理好,李璮心中有委屈的感觉正常。而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兄长要是一个糊涂,站到“华夏帝国”的对立面上去,那就真是死定了。

“李兄,这件事你尽管放心,华夏军对于每一个军人都是公平的。倘若他们有本领,那么资料以及训练全都是一样的,自然不难考到一个好的军职。倘若他们仅仅只是你的亲信,那还是算是吧,华夏军里可不讲人情!”

在“华夏帝国”的范围里,按照中国传统文化标准的“能人”,打不得铁、纺不线,造不了机械研究不了科技,甚至连当一个兵也当不好。这样的“能人”,唯一的结果只能饿死。因为“华夏帝国”对于“能人”的标准,是能为他人所不能为的事情,尤其是各自专业的层面。这与所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所谓“老成持重”、“会为人处事”之类的要求,有着十万八千里的差别。

比方说领着士兵们冲锋的军士,要的是作战技术的纯熟,而最重要的就是勇气,有没有谋略倒是一件其次的事情。因为在“华夏军”里,唯一的要求就是尊重并完美的执行自己的职责。至于是不是“有勇无谋”,是不是不懂得“迎逢上司”,这些不过是狗屁之中的狗屁,连说都不允许说。

因为对一个军人的评价只能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包括了军事文化和训练的考核,另外一个战绩。有了这些,比起那些只能卖嘴,到了战场上一无是处的,传统文化标准的“能人”,那是强得多了。

由此就证明了几个问题,第一,中国的问题根本不在于什么人口、也不在于什么内斗。唯一的问题就是管理方式的问题,极权式的管理,必然滋生贪酷之官僚,而贪酷之官僚也必然造就“放弃职责”,并最终形成“迎逢拍马”的官场之习气。

“而这,轻则官场糜烂,重则亡国灭种!曾经辉煌一时的大宋朝,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事实上大宋朝的屈辱,根本不是一个秦桧,几个史弥远搞出来的。大宋辱于金、蒙全民皆成奴隶的恶果,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它把“礼”抬得过高,造成“无法无天”的恶果。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的部分糟粕,在大宋的时代里,就该终结了。

作为一个新的“华夏人”,章青早已经因为眼界的开阔,而完全放弃了所谓的“传统文化”。事实上不过是排斥掉了传统文化之中的糟粕。比方所谓的,狗屁不通的“人情”。私下可也,公正免谈。此刻与李璮的交谈,不过就是告诉他这就是“华夏的铁律”。

“李兄,您看我给您的解释还满意吗?将来你手下的弟兄们,以他们本领排坐次,我看你还是不要太操心了。”

章青的话让李璮明白,自己的那种把手下将领们,安插到将来会组建的“华夏骁骑军”的想法,还是不要在留于心间了。这让他心里还是有些不大满意,但也仅仅就只有些不满意了。毕竟他手下的军队,可不能与蒙古兵相比。尤其是章青告诉他的,蒙古人就算有了“轮回炮”“榴弹发射器”,在华夏军的打击下,蒙哥大将军的主力依然溃不成军。

仅此一点就让李璮明白,这天下再乱不了几天了。倘若“华夏军”有如此本领,那这天下还有哪一路人马是他们的对手。

对手?在这个时代里有人会是火箭炮的对手,这可能吗?

但可以肯定的是,倘若再按照“传统文化”,重用所谓“老成持重”、“会为人处事”、“长裙善舞”、“八面玲珑”的人,那么中华民族就依然还是没有希望,亡国灭种的可能就依然悬在中国人的脑袋上。

因为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有如此多的人口。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以师生、友人、裙带关系形成的集团,始终在左右着整个社会,在动摇着发展科技所要求的基础——公平、公正。更有甚者,这样的集团之中,很容易出现如同秦桧、史弥远之类的奸佞之臣,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太可怕了!

第十季 纷争的终结 第53章 还是当光棍

听到自己兄弟说的一切,李璮知道自己打算把亲信安插到军队里的想法,那是完全没有机会的了。至于说反叛,丈人以及儿子来信都告诉他,赵伏波已经征服了欧洲、阿拉伯帝国,世界上已经没有谁有能力来阻挡“华夏帝国”的建立了。

“好吧,即是如此,便谢谢章贤弟的提醒,那些人还是看他们自己的造化吧!”

章青知道,在这种旧式军队里,兄弟的情义与军队的忠诚有着紧密的关系。但对于“华夏军”而言,根本不允许军队之中存在这样的关系。就好比他章青,在未来骁骑军的组立过程之中,他就需要回避。不是他的意见不重要,而是因为他与李璮的盟兄弟关系,根据军规必须自觉回避。

中国的古话说过“信人不疑”,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因为在非“法治”的条件下,谁人可以相信?没有,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真正去信任。比方说,你去帮助人,可能会反受其害。比方说,你买来的东西可能是假货,比方说你可能吃到地沟油。

如果仅仅依靠没有任何强制力的道德来约束,那未免有些幼稚的可怕了!

对于这种事情,“华夏帝国”依靠的仅仅只是法律,而且是一部日趋严格的法律来实现。因为无法即无天,没有规矩就不可以成方圆。

章青对于李璮的选择是满意的,他点点头算是放了下这件心事。只是向四下里望望,又悄悄的补上了一句。

“无论如何,李兄你得记得,这骁骑军谁的都不是,就是华夏帝国的。而且记熟军规,看懂华夏律,这在将来都是性命攸关的事情呢!”

李璮轻轻点了下头,知道这件事上多想无益。因此他话锋一转,又说到章青他们来的另外一件事上。

“章兄弟,听你和蒲少都说,殿下需要大量的人,只是这可到哪里去找啊!益州地界里的人,能走的几乎全都走了,要再找那么些人,谈何容易啊!”

章青也在发愁这件事,毕竟前往华夏岛的宋人,从益州这里已经去了不少。多数都是无家无业的孤家寡人一人,而汉人恋家。有家有室的人,自然不愿意远赴千里之外。此刻宋蒙方面因为蒙哥大将军带去了大军,因此双方开战少了。蒙古军不攻,宋军也乐得享乐。与抵抗侵略相比,高官们更喜欢在他们的朝堂上去闲磕牙。

这个原因导致益州这里的流民已经没有多少,随着战事的平息,勤劳的汉人又开始经营他们惨淡的生活。这就造成了益州这里的劳工荒,因此李璮也没有多少办法搜集更多的人送向华夏岛。

“我看这件事还是要找蒲少商量,李兄你知道,这些是民间的事情,所以……”

此刻的章青已经是“华夏军”正式的军官,这几年的经历也告诉他,世间的事情自己这军人还是少管。至于李璮,他此刻还经管着益州地区,自然少不得在这件事上出些力才成。

随后两人找到了蒲金书,作为岛主蒲金书因为政务的需要,此刻已经变成了夜猫子。因为一天的政务不处理完,他是难得休息的。这还是来到了益州,倘若说还在济州岛,自然又有大批的政务让他去忙了。

“两位请稍坐下,蒲少昨天夜里阅公文阅的晩了些,所以现下还没有起来,我这就是去催他!”

说话的是崔红英,虽然她完全是客客气气的模样,可是心中对于丈夫的心痛,那是表现的明明白白。这让李璮与章青两人都有些后悔,这么早来打扰蒲金书的好梦。

“不忙、不忙,我们稍待之后再来也是一样!”

尽管他们这样说,但催红英去不能让他们就这样走。心中心痛丈夫归心痛丈夫,可他是济州岛的岛主,他不累哪个该累啊!

“两位不必如此,请先喝杯茶吧!”

借着下人上茶的工夫,崔红英来到内堂。此刻蒲金书还睡的正香,原本崔红英想着益州一行,还能让蒲金书稍稍歇息一下。可昨天追着他们的步子,济州岛就发来了大批的公文。崔红英知道,这也是件无可奈何的事情。心中只盼岛上的学校里,能多出些学生来。

可惜那儿学完的学生,往往又都被派向华夏岛。毕竟那里接受外族的人少了,就算接受也多是不懂事的小孩子才要,那样的话等他们成材,还得10来年之后。不似济州岛上的人,一些15~16岁的少年,能够非常迅速的完成小学乃至初中的教育。虽然当不得大用,但许多事情却比没文化的人做起来要快得多。而且还又占了个加里曼丹岛,那里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口。

好在,此刻济州岛已经可以显示它的存在,那么就可以招收大量没文化的苦力。虽然他们没有文化,但在初中毕业生的带领下,想来也能做不少的事情。而且此刻的加里曼丹岛上应该要的多数都是苦力,相信他们到那儿干干活之后,就能够找到自己的未来了。

这一点崔红英是相信的,虽然苦力们又要干活又要读书是辛苦些,但“华夏帝国”对人的改造能力,那是非常强的。就像是济州岛上的姑娘们,自由的她们此刻找起夫家来,对方没有初中的学历,往往就不大愿意。倘若连小学的学历都没有,那就彻底不加考虑了。

说起来,当女人们自由起来,并能够给男人们提出要求的时候,还真是一注催化剂。最少济州岛上的男人们此刻都明白,没有文化别看岛上那么多美女,唯一的结果依然还是当光棍。而且那里的女人们都有《华夏律》来保护,再不是他们可以轻易碰触到的对象。

被轻轻推醒的蒲金书揉着眼睛,看着眼前妻子心痛的模样,听着她小声的报告,他有些无奈的点了下头。

“哦,我知道,他们是为了人口的事情来的。这几天我也在想这件事,红英不若一会我们一起先谈谈再说吧!”

第十季 纷争的终结 第54章 人口的任务

片刻被叫起来的蒲金书匆匆梳洗了下,就出现在大堂上。那儿喝着茶的李璮与章青已经说了一小会了,蒲金书向他们拱手。

“抱歉、抱歉,久等、久等!”

当看到蒲金书的时候,李璮与章青两人一起站起身来向他拱拱手。尤其是李璮对于蒲金书,那是有着十分的客气。毕竟济州岛的岛主,那算是十分尊贵的人了。

“扰了蒲少的好梦,该罚、该罚之至啊!”

“客气、客气,是蒲某贪睡了,让两位久等!”

寒暄了一下之后,很快话题就切入到正题上。因为“华夏帝国”的人,他们自己的事情都比较忙。没那么多时间闲扯蛋。商人们忙着挣钱,工人们忙着工作。因为法定6小时工作制,因此许多人下了班还找兼职。至于为何6小时工作制,想想工业品100倍的暴利就该知道,这个时代的工人待遇应该是历史是最好的时期。

“我想来想去,除过缩减些军队能腾出些人之外,想找更多的人还真是不大容易!”

李璮的确头痛,他一个小小的益州能有多少人。华夏岛此刻已经快100万人了,那里光宋人就得有好几十万。虽然还有从泉州以及其他沿海城市,被商人们运去的流民,但终归是益州这里的人最多。可赵伏波对于人口的需要,那就像是无底洞一样,就算是再有个益州可也不够啊。就算是益州此刻的人们,因为孩子们都在济州岛上生活。所以人口出生率大增,可这依然还是不够啊!

至于章青,前面说过作为军人,对于民间的事情他是不大管的。此刻不过是李璮拉他来,他不得不来而已。

“是啊,李都督说的实在是有道理。我们此刻已经吸纳了许多高丽的匠人、学者与女人,再想要更多只怕就是那些青壮了。只可惜殿下不大中间他们,我想能不能这样,我们移些高丽的人过来,在益州这里劳动。另外益州这里出些青壮。还有,章司令,你们海军是不是可以顺江而上啊。北方许多蒙古人占领的地方,有着众多的汉人百姓。”

这话一出,倒把章青给难住了。他是中国近海的海军司令不假,但他近期的目标是劫掠扶桑,建立海军陆战队。倘若自己带着船队沿江而上,跑到北方去却被大宋挡在江里回不来,那不是个大麻烦么。但他又不好直接推辞了事,毕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是替李璮与蒲金书解决难题的,他这个海军司令还真不能一推六二五。

斟酌了片刻,章青就有了办法。虽然不能沿江而上,因为那可能会影响到赵伏波的计划,但可以沿海劫掠啊。想好之后,他点了下头向两人说道。

“两位,我看不若是金人之地吧。比如说幽云十六州,那原是大宋的土地。如果不是昏君赵构伤了岳王武穆,只怕那里早已经光复了。想来那里人心却还思汉,我看到那里去还好些,也符合殿下说的展示我们力量的要求。倘若要是顺江而上,被人用铁锁横江只怕就有些麻烦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