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宋-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军不擅水战,韩世忠虽然部下只剩三四千陆军和一万水军,也依然有十足的信心将其尽数歼灭于海上。也正是因为这样,金军就算弄到了足够的海船,也依然不可能突破宋军水师的拦截,毕竟现在他们已经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想再蒙混过关可没那么容易了,而力战就更是死路一条。但完颜褒却找到了一支足以与大宋(官军)水师抗衡的海上力量,那就是旅居大宋的“蕃客”

    “蕃客”是唐宋时期汉人对外国商人 的称呼,宋代海上贸易空前繁荣,定居或者旅居中国的“蕃客”无论是数量还是势力都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其中大部分都是穆斯林(中古时期,东西方贸易基本都掌握在穆斯林商人手中,南宋虽然已经有商船远航非洲,但由于中国到东南亚与日本的航线利润已经极为丰厚,中国海商没必要远航中东,所以海上贸易线路大部分还是被穆斯林海商所把持,毕竟穆斯林基本都会阿拉伯语,彼此沟通起来相当方便,在涉外事务中这是很大的优势。),以大食(此处是地名,特指阿拉伯半岛,专指政权的“大食”一般指黑衣大食,其阿拉伯帝国阿巴斯王朝,其范围要比阿拉伯半岛大很多,即使是在目前努力重振国势的现在。)人最多。

    由于海上贸易的特殊性,这些“蕃客”大都拥有一些强弱不等的武装力量,以防备海盗,甚至自己“兼职”海盗(历史上盛极一时的蒲家就是官商盗三合一,所以无人能在海上与其竞争,其极盛时期有海船上千艘,私兵十余万,水军实力不在南宋官军之下,因此当蒲家倒向蒙元后,南宋连水军的优势都不复存在,很快就灭亡了。)。而由于南宋初年财政十分困难,赵构被迫以大量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更是令“蕃客”的势力急速膨胀,即使经过赵?执政期间的刻意打压,“蕃客”作为一个群体来说,仍然拥有足以匹敌一个国家的力量,无论是财力还是军力

    虽然也有一些“蕃客”定居中国后入乡随俗改了行,甚至还有科举当官的(以犹太人最多,不过到了这一步,肯定已经被彻底同化了,如果不看记载,没人会知道他们的祖先是犹太人,但没忘本的毕竟还是大多数(伊斯兰教信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即使经过几百年,也依然没被完全同化,而是衍生为一个新的民族,因此“蕃客”所拥有的海上力量是令人胆寒的。

    注1:这一点并非杜撰,历史上金世宗在没有把握造反成功的时候,为了消除完颜亮的戒心连老婆都牺牲了,也不敢轻举妄动;登基后大权在握,却再没有大举南下,军事上的优势只是用来威吓南宋而已,其谨慎的个性可见一斑。

    注2:成闵是南宋初年天下最厉害的几名猛将之一,不但勇力绝伦,而且悍不畏死,连同为顶级猛将的上司韩世忠都自愧不如,其勇猛敢战可见一斑。历史上成闵年轻时因为打仗太不要命,曾多次身负重伤(被刺中三十多枪也不死,真不明白他是什么材料做的,也不知道是不是体内插了“四魂碎片”,一笑,却得享高寿,足足活到八十一岁,善终。

    可是年纪大了以后,成闵在战场的表现却一落千丈,变得畏敌避战,不但被金人笑话,连一些主和派的文臣都看不下去,纷纷上表弹劾,最后成闵靠着进步神速的送礼和拍马屁的工夫才逃过一劫,对比他年轻时的风姿,实在令人唏嘘,所以我在本书中让他死节了,也算不负他猛将之名。只是此时解元已经病死,呼延通被赵?要走(免得被韩世忠整死泄私愤),韩世忠年老重伤,坚持不了太久,韩夫人梁红玉也死了,几个儿子才能平平,又没有什么新生力量加入,一度威震天下的“韩家军”不久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

第三百零三章 合 作

    

    虽然由于时间尚短,赵?南迁后又以超越这个时代的强大舰队击沉和俘获了不少他们的船只(其实,比起这些直接的损失,封锁航线以及勒索保护费对他们的打击更大。),现在大宋的“蕃客”之中还没哪家能与历史上后世的蒲家相比拟,但如果联合起来,他们所拥有的水上力量足以与大宋官军相匹敌。而且,卫藩凭借超越时代的强大海军垄断了远洋航路之后,“蕃客”们不得不改以近海贸易为主,这令他们在需要时可以在短时间集结其控制下的绝大部分船队。俗话说,“兵贵神速”,这也是很大的优势

    虽然女真人的早期历史上也曾经出过海贼,但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即曰本历史上所谓的“刀伊入寇”)了,现在的金人是从陆上起家,思维上自然缺乏海权概念,即使是完颜褒这个皇族中的杰出人物也不例外。因此,金人会与“蕃客”们联系上,并不是完颜褒的主意,而是因为他麾下某个汉人文官的主意。“蕃客”群体以商人为主,贪图利益而不知大义,只要舍得下血本,他们是不会死忠于大宋的,何况“蕃客”群体与金人之间看似毫无关联,在利害关系上却有着惊人的一致,完全有携手合作的可能

    原来,自从赵?掌权以后,“蕃客”的势力就开始受到压制(其实赵?还是给他们国民待遇的,只是他们习惯了优惠政策,受不了这种落差罢了。即使赵?后来封锁航线的行为,也并非是针对“蕃客”群体,而只是为了扩展势力并增加财政收入罢了。当然,因为执行任务的卫军官兵有着个人的喜恶,出现一点点的差别也是很正常的,令其不能再像南宋建国初期那样迅速扩张;而赵?被迫南下就藩之后,虽然实力一度受到明显削弱,但从此不用直接面对北方的大敌,赵?便可以将更多的精力转向海洋,很快就凭借着强大无比的舰队垄断了大宋――曰本、与大宋――南洋这两条主要海上贸易路线。这样一来,旅居中国的“蕃客”们不但收入大幅度缩水(近海贸易的利润和远洋贸易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甚至想要归国都变得危机四伏,谁知道会不会被卫军的舰队冒充海盗在半道上将他们打掉?即使交了保护费,也未必就一定安全啊!

    因此在华的“蕃客”几乎无不对赵?恨之入骨,连带着对大宋朝廷也恨上了(“蕃客”们虽然有钱,但能够进入大宋高层的一个没有,因此对上层的时期他们并不是很清楚,而卫王府的宣传工作中又从未明着与朝廷对抗,他们产生误会是很正常的。而这对赵?是有利的,他自然不会白痴到主动澄清,而金国的统治者和他们一样是外来的“蛮夷”(注1),感情上相比汉人要更亲近一些,因此双方合作的感情基础也是存在的,因而支持金国,就成了他们摆脱困境并反客为主的一个希望。不过成功的商人绝不会在胜负未明的时候过早下注,而目前的天下大势仍然是宋强金弱,因此在双方接触后立刻就坚定地倒向金人的商人只占“蕃客”总数的七八分之一而已。

    但是,那些“叛变”的“蕃客”秉着“要么不做,做就做绝”的思想,以各种资产置换的方式将在华“蕃客”群体旗下至少一半的海船和超过七成的水手与家丁纳入他们的囊中,这已经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甚至足以影响天下格局。当然,目前这支“水军”尚未完成整合,纵有实力也难以充分发挥,与大宋官军的强大水师争夺制海权尚不太现实,可是对付韩世忠留在海上的残部,护送金军北归,却是绰绰有余了。

    注1:虽然“以夷制夷”这个成语是汉人发明出来的,但从实例来看,历史上诸胡联合对抗或者奴役华夏的例子极多,而华夏成功“以夷制夷”的例子却极少。而在国外的汉人移民,也经常成为众矢之的而受到压榨、迫害、甚至是屠戮,极少有能够长期和平共存的例子,除非华人或者中国具备压倒性优势,所有反对势力联合起来都不能匹敌,才有这种可能,这种并无大恶却受到普遍敌视的情形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以笔者不成熟的分析,汉人之所以常常得道却依然寡助,与其出众的个体素质(尤其是在智力方面)和全面性有直接关系。可以这么说,世界上只有汉人这一个民族能够光靠自己的力量就过得很好,而其他民族则都有其较大的短板,如犹太人擅于动脑而不擅动手(其实是缺乏耐心,厌恶重复性强的单调工作。)、得靠其他民族供养(三次工业**以后这个缺陷就没那么明显了,因为机械化、自动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犹太人在生产环节上的不足,但短板仍然是短板。);黑人则是表现欲强,组织性差,既不能很好地生产,也不太适合从事科研、管理等高级工作,竞技体育、歌舞等娱乐大众的工作倒是很适合他们(这些短板的存在并不影响其**生存,但面对竞争时,就会很吃亏。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种特别的态势,汉人(或者说华人)即使没有其他民族也能过得很好,而其他的民族则不行,再加上汉人出色的个体素质与吃苦耐劳的民族性格又令他们在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能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因此,无论哪个民族与汉人相邻或者共存时,生存空间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挤压,**情绪的长期存在就可以理解了,因为他们都很害怕自己有一天会被汉人消灭或者同化(能令所有人害怕,固然是很威风的一件事,却也十分危险,因为再厉害的国家民族也不可能敌得过全世界。),即使是在他们的文明暂时领先于汉文明的时候

    另外中国特有的“华夷”观,将所有的外族混为一谈,在潜意识里给自己制造了过多的敌人。中华文明又有太多唯一的标记,如历史上的大一统传承和唯一还在使用的表意文字――汉字等等,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外国外族的敌意和警惕也因此更为加深

    解决这个困局的办法并不是没有,从已有的历史来看,华人已经有了三条道路可选:一,将所有其他民族全部铲除或者同化,最多留下犹太人等依附性强的寄生型民族,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但这条路太没人性不说,也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二,以阶级矛盾代替民族矛盾成为主流意识,虽然不无弊端,但至少在政权没有解体之前,国内各族的确能够一直和平共处;三,自苦利他,甘心被别的国家民族吸血,也许能够以“奶牛”的身份长期存在下去,等到主人被养废了之后,似乎还有翻身做主人的机会

………………………………

第三百零四章 特效药

    

    韩世忠勇而有谋,但由于出身较低,没什么文化,他的管理水平较为低下,因此在指挥大兵团时一直表现不佳。尽管如此,靠着南宋在舰船和水手素质上的巨大优势,韩世忠部的水军却屡立战功。但是,那时的对手都是不习水战的金军,韩世忠只要熟悉各种战船性能和水战常识,就能轻松获胜。可这次不同了,韩世忠部那些在长江两湖里历练出的水兵,比不上“蕃客”们那些曾经远涉重洋的水手,舰船方面也不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再加上韩世忠部之前不久刚在陆战中惨败,士气也很成问题,结果虽然“蕃客”们的联合水师配合还很成问题,却依然成功地依靠“狼群战术”将历史上以擅带水军而闻名的大将韩世忠打败了。

    这一次海战对整个天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韩世忠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连战连败,气急攻心,身上的伤势进一步恶化,不久就过世了,而他一手缔造的强军也已经十去其九,再也没有恢复元气,直到编制撤消的那一天,这对大宋朝廷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而完颜褒在这次豪赌之中不但将富甲天下的江南水乡化作了人间地狱,还带着一船船价值高昂的战利品安然回国,极大地振奋了军心,同时他还拉拢到了一个实力不俗的盟友,从此以后完颜褒在金国朝堂之上的地位顿时扶摇直上,很快就成为了完颜亮与皇后裴满氏之下的第三位大佬(兀术挂了,比历史上早了四年,也许是因为败仗太多的缘故。

    不过,虽然完颜褒在这一次行动中表现异常显眼,但和这段时间内天下形势的剧烈动荡相比,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只是由于通讯条件的限制,现在就能摸清全局的寥寥无几

    话分两头,赵构脱难后终于来到了大宋最南方的都市――广州,逃亡的日子总算是结束了。但还没进城,警惕心一向很强的赵构就立刻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只见城头上竖起的旗帜竟然全都是卫军的血色剑犁旗,很明显广州城已经被赵?的人接管了。

    自古以来为了皇权而父子  相残的例子比比皆是,想到自己一进城就无法再主宰自己的命运,赵构不由天人交战了一会,最终还是苦笑一声,下令一行人全部进城。他一路上被金军穷追不舍,很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