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宋-第1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门还没关”,赵构的**虽然已经开始熊熊燃烧,但很明显还存着一点理智。

    “我不管”,女人激动起来的时候,从来都没什么理智可言

    “呃,那就速战速决”,赵构和他老爹一样都是色中饿鬼,其间又得病那么多年,大概是饥渴得太久了,痊愈后更是精力过剩,怎么经得住妻子这么赤luo裸的“勾引”?但就在他准备提枪上马的时候,一声很不合时宜的婴儿啼哭声在屋内响起

    “要死,你把小孩带到屋里来了也不说一声。”,吴芍芬立刻清醒过来,慌张地拾起刚被扯落的衣裳遮住身体,还顺手在丈夫的胸口捶了两下发泄心中的不满。但这么漏*点的一幕过后,吴芍芬的心情倒是一下子变得平和了下来。:不少女人生气的时候都会有些异常的举动,最常见的是拼命吃东西,这里是根据“强者皆变态”原则,让吴芍芬更有个性一点

    “没关系,是女孩”,赵构满不在乎地说道,结果立刻就挨了一记,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也急吼吼地穿起了衣服,嘴里还是不自觉地小声嘟囔,“要不是你刚才想要,也不会哎呀”。

    ps:还是说明一下吧,宋代的皇室相当平民化,所以只要不在正式场合,说话与行事与一般人家里差别并不大,这一特殊现象在史书中有多次记载,是其他大一统朝代见不到的。这可能是沿袭的五代遗风,因为五代时皇帝更换频繁,除了个别小皇帝以外,其他的皇帝都或多或少地带着一点昔日的平民习惯。

    “这是?儿的女儿?他怎么会让你把她带到这里来?”,吴芍芬惊讶道。也许是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可能在一年里将儿子要回来,吴芍芬反而从那种偏激的情绪中恢复了过来,赵?小时候的种种场景又反复在她的眼前闪过,吴芍芬突然发现自己反倒好像不那么恨他了,所以称呼也恢复成了昔日的“?儿”,尽管每每想起至少一年不能见面的孩子,吴芍芬还是不由一阵心痛。至于不认识赵?的孩子,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不过一两岁的小孩子,看上去能有多大的区别?何况那时吴芍芬就像入了魔似的,一颗心全系在儿子身上,虽然见过那个小女孩几次,却都没有特别留意。

    “当然是为你出气拉,他敢抢你的孩子,我就抢他的孩”,赵构以邀功似的语气开玩笑道。

    “这可是他的孩子啊,?儿怎么舍得的?”,吴芍芬才不会相信丈夫的话,现在他们夫妻二人身在屋檐下,虽然有皇帝皇后的身份,却连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又怎么可能从赵?眼皮子底下将他的宝贝女儿带走呢?所以这肯定是赵?的意思,而吴芍芬也很快想通了他的用意,是以交换孩子的方式重建双方的信任,并缓解自己的恨意吗?可是这个孩子的母亲已经没了,如今他的父亲又狠心“抛弃”了她,未免太可怜了

    于是出乎赵构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刚刚暂时失去自己孩子的吴芍芬竟突然母性泛滥起来,收拾好后马上就走过去将那个还在襁褓中的女婴抱了起来。难道赵?就是预测到了这一点,才放心地将自己唯一的孩子交给他们夫妻俩作为交换吗?不过,这个孩子也确实非常惹人喜爱,相貌什么的暂时还看不出有多特别,但那皮肤粉嫩水灵,竟隐隐有股晶莹剔透之感,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想要摸一摸,这也许是遗传自自她那位不幸的母亲吧?

    “这孩子叫什么名儿?”,吴芍芬似乎又找回了昔日刚生下赵敖时的喜悦,一边乐呵呵地逗弄着那个刚刚醒来的小女孩,一边向着渐渐有些倦意的丈夫发出询问。

    “还没有正式的大名,?儿一直叫她‘凤儿’,说是让我这个祖父给她起,你看叫丹凤怎么样?”,赵构两手枕着头躺在床上回答道。现在他们夫妻俩以及大部分同行者都被赵?在事实上有一定灵活性地软禁了起来,但对于早就倦政的他来说,这也未尝不是一个放松的好机会,反正他感觉得到,儿子这样做只是为了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当然,赵构也不希望现在这种状态维持太久

    本章节由书友上传

    bk

………………………………

第三百二十一章 天才皇叔(上)

    

    第三百二十一章天才皇叔(上

    “丹凤太贵气,不好养活,而且‘赵丹凤’读起来也不太好听,还不如叫赵青凤”,吴芍芬想了一会,回答道。

    赵构不禁笑了起来,身为大宋的公主,就算名字取得再卑微,命格贵重还是改变不了的,但妻子说的也有些道理,赵构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听你的,青凤就青凤吧。”

    “对了,?儿有没有说为什么将这个孩子交给我,而不是潘姐姐呢?我想他不会真的没良心到只是将女儿当成一个交换的筹码吧?”,吴芍芬取的名字被采纳,心中正喜滋滋的,却突然生出一个疑问。

    “?儿说他娘太溺爱孩子,交给她不放心,而你爱于心却严于教,交给你他更放心。”,赵构笑道。但赵?当时的话他这个做父亲的只说了一半,少掉的那部分是“其实你们抚养和教育孩子的本事都不如我,但女孩如果在成长的早期,没有母亲(或是起到母亲作用的其他女性)的影响,对其人格形成不利。”

    “这的确是很公正的评价,那孩子的胸襟真是当初真不该那么对他,如果一开始就相信他,也不会弄出那么多事来了”,吴芍芬心中感慨,看向襁褓中小青凤的眼神,也变得愈发慈爱了

    赵构逃出临安时,即使军队不算,同行者也不下万人,包括臣僚、女眷、宦官与民间一些有地位有声望或是有财富的人士。但由于金军的穷追不舍,路上掉队和被金军冲散的不计其数,以至于最后被赵?接进广州城的只剩下几百人。赵?一方面将这些人全都管制起来,一方面马上派人去寻找那些失散者的下落。这固然是因为父亲赵构的要求,也因为其中确有一些人才,赵?眼睛扫了扫,就看到了几个历史上后来赫赫有名的人物。

    万幸的是,也许是金军当时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赵构这个大宋皇帝身上,这一万多人中死于金军屠刀的并不多,倒是匪乱导致的死伤更大一些,这一事实再次印证了一个历史规律,“杀害中国人最多的,永远都是中国人。”,令赵?想来不禁一阵唏嘘。但无论如何,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就找回了七千多人,这不能不说是个好消息。

    不过,对皇帝赵构来说则未必,他的发妻邢秉懿虽然侥幸未死,但却在这次的颠沛流离之中受尽了惊吓,本就不好的健康状况更是急遽恶化。赵?为其亲自诊断之后,很老实地告诉父亲,如果邢秉懿能够清心寡欲地长期静养,并以各种昂贵的药物吊命,应该还有几年好活,否则只怕几个月都撑不下去。赵构闻知后愈发为自己当初的胆怯而内疚,在其后的几年里,他将绝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陪伴这位苦命的妻子身上,其昙花一现的种马雄风也因此戛然而止,在这几年里再也没有给赵?多添一个弟弟妹妹。当然,这无论是对赵?,还是他那个寄养在爷爷奶奶那里的小女儿,都不是什么坏事

    在过了形同被软禁的生活一个多月之后,赵?终于要放赵构他们回临安了,但由于根据北边传来的消息来看,临安现在已经几乎成了一座空城,实在不宜继续作为国都,哪怕只是过渡性的。于是,赵构这个从来都算不上果断的皇帝终于下决心将国都迁至地理上更有优势、经济状况也并不差(因为这次金军的荼毒,暂时来说还要比临安那边要好得多。)的建康。对此,赵?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事实上这个问题他很早就跟父亲提过,只是他太能拖了,结果才磨蹭到现在。

    赵构能够重新回去当他的皇帝,其实还是挺高兴的,当初他的确有过倦政之念,但这次被儿子变相拘禁了一个多月之后,他终于明白,做皇帝累归累,但还是比当一个无所事事的太上皇要好一些啊但在赵构北归之前,他那位已经被正式任命为岭南三省总督的长子却似乎有话要讲。

    “父皇,在你们离开之前,我想向你要几个人”,赵?取出一个小字条递给自己的父亲。这张纸条上列出的人才都是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赵?记忆里的历史中都没有干出什么实绩的,既然朝廷不能用或是用不好,还不如给他用了试试,只要有一个人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才能,那就是赚的。

    赵构对名单里写到的这几十个人大多并不熟悉,自然一概不加阻拦,但其中有一个名字却令他眼皮一跳,“三哥?你要他到你这儿来干什么?”

    “早知道你会有这样的反应”,赵?耸耸肩笑道,“现在我手下武将如云,技师(即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性人才,并非后世的那种意思。)如雨,但谋士就有些稀缺,文才出众的更是少得可怜,最出色的居然是朱淑真这一介女流。我看这位状元皇叔回来以后整天无所事事,既浪费国家的钱粮,也浪费了他自己的才能,所以我想将他要来废物利用一下”

    赵构口中的这个“三哥”名叫赵楷,是徽宗赵佶的第三子,为其宠妃王氏所生。因为母亲得宠的关系,更因为赵楷自己确实才气过人,在徽宗赵佶的三十三个儿子之中,以他最受宠爱。从魏国公开始,赵楷先后被封为高密郡王、嘉王,历任奉宁、镇安、镇东、武宁、保平、荆南、宁江、剑南西川、镇南、河东、宁海十一个节度使的头衔,虽是虚衔,但其父对他的宠爱可见一斑。后来徽宗更是提升赵楷为太傅,改封为郓王,还任命其为皇城司提举,准其自由出入宫禁,并为其专门建桥铺路以方便赵楷进出,这在整个宋代都堪称是空前绝后。

    本来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徽宗赵佶极有可能废黜当时的太子赵桓,将郓王赵楷定为新的皇储,但是这时金军却背盟南下(虽然是北宋有小动作在先“靖康之乱”爆发后,赵楷与除九弟赵构以外的其他所有兄弟一起成了金人的俘虏,在北边经历了接近二十年的深重苦难。直到岳飞率大军进逼锦州时,金军被迫施以缓兵之计,赵楷才和其他俘虏一起回归大宋。这些宗室南归后,赵构为了表示自己的宽厚仁爱,给予了他们不错的待遇,其中赵楷昔日的王爵也得以恢复但那只是表面工夫而已

    赵楷在少年时就以文采风流闻名于世,而他的花鸟画也堪称天下第一。重和元年(公元8年),年方弱冠的赵楷以假名化装的方式参加了科举考试,由于他文采的确非凡,竟一路披靡,进入了殿试,而在殿试中赵楷的发挥更是出色,夺得了头名状元。发榜后,赵楷将实情告诉了父亲,徽宗赵佶高兴之余,怕天下士子说闲话,就把当年的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但不管如何,赵楷的状元身份还是实至名归的,在历史上他也是中国自有科举以来一千多年里唯一一个直系皇族状元(历史上仅次于他的是拿了第三名、当上探花的康熙,如果考虑到赵楷所处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盛世,而康熙时则是末世,差距之大显而易见。),再考虑到他当时的年纪与准备工作(赵楷十八岁,只是一时兴起,而第二名那位当时已经三十九岁了,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科考经验,真是人比人,气死人,确实称得上是一位天才了。

    本章节由书友上传

    bk

………………………………

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才皇叔(中)

    

    第三百二十二章天才皇叔(中

    有了赵楷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兄弟做比较,他那三十二个兄弟自然就显得有些黯淡无光,号称文武双全的赵构也只在武艺与书法上胜过这个三哥(注其他方面都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再加上年轻时的赵楷人生一帆风顺,性格自然也有些得意张狂,因此他的那些兄弟没几个人与他亲近。而在那些当初与赵楷之间关系恶劣的兄弟之中,老九,也就是现在的大宋皇帝赵构则是最为厌憎他的一个。

    原因很简单,第徽宗三十三个儿子里面,老三赵楷是最受宠的,而老九赵构则最受冷落;第二,以赵构的才能,在徽宗三十三个儿子当中本来算是出类拔萃的,可是有赵楷这个天才的存在,令赵构无论如何努力,也显得黯淡无光。有这两层因素在,赵构厌恶甚至有些憎恨他的这位三哥,也就不足为奇了。

    也正因为这样,赵楷被金人放回后,赵构虽然在表面上对他的三哥十分优待,但却严格限制了他的自由,赵楷即使是写字作画,也找不到人欣赏,因为根本没人来访,而他自己则更是连走出庭院都不被允许,日子过得如何不问可知。说起来挺可怜,这次南下逃难,竟然是他被关入那个所谓的“王府”之后第一次重见天日

    赵构本想将那位三哥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