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纷纷效仿,这无疑大大增强了日军的战斗力,却也令后来日本内战变得空前残酷。
这些问题张家的二世祖们以及一些老娘们是不会关心的,可是在此过程中发放下去的一百多万两银子却令他们无比心痛。张家虽然早就是世界首富,但这几年来被赵旉摊派过多次,花费着实不小,现在又一下子送出去这么多钱,他们怎么受得了?何况张家是有钱没错,但还得分成好几份呢而且那笔数额巨大的安置费是先从遗产里面扣除的,也就是说,这个沉重的负担将由大家分担,而那个“狐媚子”则没有半点损失,大家自然不愿意了。但是张侬虽然是孤儿寡母,现在却有上千名武士在手,那些纨绔们纵然成功地收买了家中的一些远亲作为声援,也不敢轻易和其翻脸。但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张侬那个自出生以后就一直体弱多病的儿子却因病夭折了,这下张侬母女的处境立刻就变得异常险恶起来
………………………………
第四百六十三章插手家务事
第四百六十三章插手家务事
因为这个名叫张喜的幼儿夭折后,所谓的张家日本分家已经没有了可以传承家业的男性,这一方面令张侬母女的继承权受到了质疑,另一方面也令那些本来效忠于她的那些日本武士心生二意,因为日本武家虽然也有女性执掌实权的例子,但至少也都有个男性家督作为台面上的傀儡,像张侬母女这样一家只剩两个女性的情况,最后要么被别的家族以联姻的方式吞并,要么就彻底家破人亡,而无论哪一种情况,都足以令他们心生迷惘。没错,他们身为武士,应该对主家忠贞,可若效忠的对象只是一介女流,他们难免会有点疙瘩。而更重要的是,出现现在这种情况,他们纵使不能背叛,离去总是可以的吧?在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看来,怎么也比留在这个已经没有希望的“张家”好
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张侬虽然不是一般的女子,一时也有些不堪重负,可是如果她现在放弃,早就恨她如骨的本家亲戚会如何对待她们孤儿寡母,想想都令人不寒而栗,那些二世祖们没有一个继承到乃父的精明,却几乎全都像其一样性情暴戾
就在张侬走投无路的时候,远在建康的赵旉却适时地伸出了援助之手,这不光是因为张俊去世之前的请求,也是因为他对张侬本人的欣赏。张俊初出道时,因为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成长的环境也不好,所以其行事随心所欲,残虐辖下百姓不说,就连宗室成员与其一言不合这厮也敢直接打死,可见他当时已经目无王法到了何等地步。张侬嫁给张俊之后,以她的才德与温柔将张俊一点点导回了正轨,虽然其贪财、好色、谄媚的习性依旧未改,但张俊的“花腿军”至少不像以前那样残虐害民了,而张家主要的收入来源也渐渐由贪腐变成了做生意虽然这种官商还是有着以权谋私的性质,但总比当初肆意盘剥百姓要好得多。。张俊妻妾众多,其中不乏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但此种利国利民之举,却反而只有张侬这个出身娼ji的“贱人”做到了,由不得赵旉不对其心生敬意。何况张俊的才能虽然远不能与岳飞、吴氏兄弟等一流或超一流将领相提并论,但他的作用也是不能完全忽视的,如果没有张侬的枕边风,以张俊的出身和心性,彻底沦为害民军贼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甚至可能会叛国投金当然是指南宋初期,后来张俊家大业大,金军的气焰也渐渐消退,他就不可能有这种心思了。,那时宋金两国的实力对比必然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到时候大宋的国运如何,就很不好说了,从这一点来说,张侬对大宋也是有大功的,所以赵旉破例违反了一直以来不干涉部属家事的原则,要插手管一管了
赵旉对张侬表示了支持,甚至还认张侬的女儿当了他的干女儿,并亲自作保,肯定张侬**张乐为张家在日全部资产的合法继承人和日本张家的家督,在其年满十六岁以前,实际权力由其母代理,而当她长大后,赵旉许其自己挑选夫婿,任何人不得阻拦干涉,那时如果张乐自己愿意,可以将家督之位让给丈夫或者儿子。赵旉本来还曾想让张侬从张俊的几个孙子之中过继一个作为养子,这无疑是最方便有效的办法,但是张俊的那些儿子们对张侬恨意颇深,而他的孙子若是受到其父母的影响,很有可能反而会给张侬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再加上张俊的那些孙子也没哪个看上去能有出息没有根基的暴发户在教育易出问题的,而张俊正是这样的典型,若非幸运地娶到了一个奇女子,张家从此就只有消声匿迹的命了,赵旉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反正有他的支持,就算让女人做家督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赵旉的介入,对张俊的其他妻妾子女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威慑,使其不得不纷纷放弃了落井下石的打算。而张侬在消除了家中的隐忧后也底气大增,开始展现出她一直不为人知的过人手腕和魄力,她先以来去自由的态度放走了武士中的数百名不坚定分子,随即又在宴席上突然发难,以雷霆之势将那些留在家中却心怀异志长期韬光养晦的好处,否则人家重视你,平常的言行就会变得谨慎,便难以看出各人的品性了。的混蛋揪出来尽皆扫灭,不但彻底清除了家中的不安因素,而且也有效地震慑了那些再次宣誓效忠的家臣。
经过这次大清洗,张家的旗本武士数量进一步锐减,扣去其中的文职武士后,总数才有三百多人。但正所谓“浓缩的才是精华”,这剩下来的几百号人不但忠诚方面更加令张侬放心,而且脑子也更聪明赵旉的态度已经那么明确了,只要有点脑子的都肯定不敢火中取栗,冒着承受其雷霆之怒的风险去行那不轨之事。他们应该想得到,中国人素来好面子,就算赵旉的表态只是做做样子,也不可能容忍有人冒犯其威严的,尤其他们还是外国人,所以经历了这场风波,石见张家反而更团结了,也越来越像日本武家的样子,这也令其周边的日本领主们对其不再那么排斥。虽然后来石见银山的秘密公开之后,这些领主最后还是没能抗拒这笔庞大财富的诱惑,但至少他们的暂时沉寂,确实令张家得以抓紧时间稳固其在石见的根基
不过,张家虽然已经“归化”入了日本籍张俊当初这样安排,只是为了保护张侬母子,让他们远离那些心怀恶意的亲戚。但赵旉对此也是同意的。日本的主体民族和族人实在太团结,向里面掺些沙子,说不定要比单纯从外部侵入,效果要好得多。,但其家主和不少家臣都是来自大宋的汉人,所以她与通常的日本武家从一开始,就有着不小的差异。
………………………………
第四百六十四章掺入日本的沙子(上)
第四百六十四章掺入日本的沙子
首先是武士制度,张家虽然入乡随俗地在石见国沿用了原来的日本石高制度,但也进行了不小的变动。举例来说,张家旗下只有石高在400石差不多每40石的收入养得起一个最底层的农兵足轻,也即是说,有400石的封地就养得起十个私兵,低于这个标准的就算有武士身份,其实也只能算是破落武士,因为完全养不起手下啊。以上的武士才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封地,而石高400石以下的武士则按月从主家领取相应的俸禄作为补偿,这是为了让基层官兵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训练和战斗之中。当然,张家的旗本武士至少也有400石封地,所以全是实封当然,按照日本的传统,他们封地的收入必须上缴一半给主家作为年贡。,这是为了表彰他们昔日的功勋与一直以来的忠诚,而且他们这些留下来的人待遇总不能比那些逃兵差吧?至于那些离开张家的家伙得知此事后会不会后悔,张侬就没兴趣去了解了
不过张家的武士也有吃亏的地方,由于擅长理财的张侬对领地经济十分重视,张家的土地丈量比日本其他地方更科学更认真,因此张家武士受封的石高不存在“表高”与“实高”表高是日本朝廷的统计数据,实高则是实际数据,一般来说后者要远远高于前者,因为地方上的领主们要隐匿土地开发面积和粮食产量,以逃税和避免引起主家的不安。但这个年代由于日本实行石高制的历史还不算久其实历史上完善的石高制要到战国年代才出现,但以土地的粮食生产作为领地大小的计算方式,却早已有之,不过准确的时间已不可考。但再早也不会早于中国唐朝,因为日本是在进行了“大化革新”以后,才开始形成封建庄园经济制度的,武士的出现则更晚,而这两者都是石高制度出现的先决条件。,所以差别还不算很大,否则张侬这样“斤斤计较”,家臣们意见就大了。差异巨大的情况当然这只是暂时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土地的开发,几十年后封地的“实高”还是会比“表高”多出一大块。这种“误差”。所以与日本其他势力旗下的武士相比,石高相同的情况下,张家的武士实际收入要少一些,当然,张家商业气息浓厚,在记功的时候要比其他的领主公平一些,足以弥补这方面的损失,毕竟中下级的武士,其实也是被剥削压迫的对象啊。
其次是经济基础,日本虽然盛产金银,但由于相关科技落后的缘故,历史上那些有名的金银矿大多没有发现,即使发现了的产量也不太高,所以日本领主的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封建庄园制度下农奴们种田所上缴的年贡。而石见银山储量巨大,开采量也节节攀升,使得张家完全不必在乎农业上的那点收益,因此张侬便可以大胆地给农奴们以自由,并以远比日本其他地区低得多的年贡比例收取田租。
日本较为普遍的年贡比例是农奴上缴六七成的农业收成,而且还需无偿承受领主分派下来的徭役,即使遇到灾年,年贡的数额也很难得到减免,动不动就有人被逼得家破人亡,好在日本影响收成最厉害的水旱灾害远没有中国那样频繁,而且可以捕鱼打猎日本四面环海、岛内也河川密布,渔业资源十分丰富;而日本多山,森林覆盖率也比中国高得多,不管哪个时期,所以打猎也很方便。所以相对来说,古代的中国人更怕天灾,因为土地开发程度太高,生态缓冲能力太差,而苛政逼急了可以造反,大部分统治者也有所顾忌而不敢肆意妄为,所以历史上还是有些太平盛世的;而日本人则更怕苛政,因为就算遇到灾害他们往往也有办法糊口,但领主施政过苛,他们既不能逃走,因为外面的领主很可能会抓住他们送回来处死,而造反的则必定失败,领主们也因此有恃无恐,对百姓的压迫剥削比中国的统治者更狠,因此日本平民一千多年来从来就没有过上过什么安生日子填补一下食物的缺口,所以日本的农民还能勉强苟延残喘。而张侬制定的年贡制度则只要求佃农每年上缴其四分之一的收入、市民上缴十分之一市民年贡比例较农民为少,主要是为了促进城市化和工商业发展。,可以拿粮食或者金钱缴付,方式由农民自己选定日本传统的做法则是由领主定,等于是进一步增加了负担。,但是如果隐瞒其收入超过两成的,将被加倍罚款,而超过五成的,则会被抄家杀头。另外,张家的领民无需承担无偿的徭役,但是有在农闲时节接受基本军事训练、以及在外敌来犯时主动守卫家园的义务,但张侬的居城山吹城则无需他们守卫,那是武士等常备军的职责。
虽然基于斤斤计较的商人习气,张侬制定的新规也不是很大方,但与日本传统的农奴制度相比,已经十分开明了,因此张家的佃农们干活的积极性很高,结果虽然张家的田租比其他领主低得多,但因为产量要高得多因为苛政的缘故,日本田地无人耕种而抛荒的情况也不少见。,差距并不是很大。而且,随着外地潜逃日本古代的农民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在没有得到领主同意的情况下,私自离开村子是要受罚,甚至可能被处死的。这其实也是张家与其他领主之间的一大差异,张家实行的是自由民制,而其他领主则坚持农奴制度。不过这里既然说了,后面就不再赘述。到石见国的农民越来越多,石见国不过才一个县的大小,土地就那么多,因此佃农其实不光是佃农,也有不少其他职业的日本人来到石见。群体很自然地开始了优胜劣汰。
再加上石见国在引进科技方面的先天优势,劳动生产率要比日本其他地区高得多,而且其他领主收取年贡后,还要分差不多一半给公家,而张家却因为当初的秘密协议而得以免除,因此领地农业带来的纯收入方面,张家反而要优于其他的大名
………………………………
第四百六十五章掺入日本的沙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