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第五百零九章玩死你(下)
由于人员密集,飞虎军的轻炮使用的弹药又是面杀伤的利器霰弹,这轮炮击过后金军伤亡十分惨重,士气更是受到了沉重打击,而完颜襄的阵亡又令他们丧失了短时间内重振军心的机会,而飞虎军的将士们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自然不会给他们足够的时间重振旗鼓
在这段不长的时间内,飞虎军中军已经主动后退数百步,使其阵型出现了明显的陷,而两翼的轻骑则于不知不觉间包抄了过来,隐隐对金军形成了三面合围之势。好在金军虽然陷入了群龙无的境地,但身为胡骑,逃跑的看家本领仍在,他们的后军与中军见势不妙,立即抛下前锋部队掉头就跑
这样一来,飞虎军便基本丧失了全歼敌军的可能,不过辛弃疾原本就没有抱这样的幻想,在开阔的平原上,要想以劣势兵力围歼兵力过自己的敌军骑兵,别说是现在还未满十八岁的辛弃疾,就算是韩白复生,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尽管如此,至少一万飞虎军骑兵被分派出去追击逃敌,他们与早就自展开追击的游骑兵大队一起,对金军逃兵穷追猛打,给予其很大杀伤,金军伏尸十余里,只有不足七万人逃回了大营营内还留了一万多人驻守,所以金军战败后仍有八万大军,但是士气已经空前低落。,其余的人不是战死就是成了俘虏,抑或是逃散而不知所终,其中金军十三万人马中最为精锐的一万多前锋部队军覆没,一个人都没逃得出来
就在金军残兵还在营寨里惊魂未定的时候,在追击时略显保守的辛弃疾却突然下令向金军的营寨起猛攻,打头的是一支金军官兵从未见过的特殊部队——战象部队。在征服南洋诸国的过程中,大宋获得了足足几百头战象,但是其后这支令人望而生畏的力量却一直没有派上什么用场。这是因为战象虽然看起来十分可怕,但用于战场却问题多多
熟悉大象的人都知道,战象的脾气可比战马差多了,一旦因为某些原因狂,它们周围的步兵可就遭了殃,而如果不配备步兵,以战象那笨重的身躯,又很容易遭到敌军优势兵力的围攻。何况战象不可能全身披甲,这令它们的防御能力大打折扣,虽说战象皮糙揉厚,就算中上几箭也没有大碍、刀枪剑戟也很难致其死命,可是被弄伤的大象也会感到疼痛,次数一多难免不会狂
因此历史上使用战象获胜的战例不多,因为战象的缺陷被敌人利用或者自己出问题而战败的战例却实在不少,要不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赵旉一度都有将其全部裁撤的念头。正好辛弃疾向朝廷求援,而朝廷现在却又派不出多少人马,因此在尽量挑选精兵良将的同时,赵旉将目前还未被裁撤的6o头战象其余的几百只全卖给或是租给马戏团了,倒是收入颇丰给他派了过去,战象再怎么不济总比同等数量的步兵强得多吧?
辛弃疾在6军学校的时候,就曾因为好奇而研究过历史上用到战象的那些战役,并得出了一个结论:战象是优点与缺点都十分显著的兵种,因此只能在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情况下才能用好战象。由于针对战象较为有效的几种战术都会对军队本身的战斗力产生较大的拖累,只要敌人在交战前根本不知道己方的战象是否投入战斗,他们就会无所适从,而战象的作用就可以充分挥出来,即使并未参战也是一样。
不过,即使如此,在面对以骑兵为主的金军时,战象的优势却并不明显,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击退敌人,却很难将其重创。因为除非主人与战马之间关系好到能够无条件信任,否则基本没有几匹战马敢向大象这种从未见过的巨兽冲锋的,而大象的冲刺度又比不上马匹,所以两者交锋的时候,基打不起来的。而如果金军龟缩城中,战象依然对其无可奈何,它们纵然力大,也不可能破坏高大坚固的城墙。不过,在木制的营寨面前,战象的威力却可以充分挥出来,尤其是金军士气低落、甚至不敢出营迎战的现在
在现金军死守营寨不出之后,辛弃疾就立刻想到了战象这一特殊兵种,而这些战争巨兽也没有令他失望,只是短短一天时间,金军的十余里连营被6o头咆哮的巨象几乎全部摧毁,营中金军心胆俱裂、纷纷落荒而逃。而飞虎军的两万骑兵自然不会放过这痛打落水狗的好机会,连游骑兵大队也按捺不住一起追击,金军残兵一口气向北逃出将近三百里才摆脱了飞虎军的尾随,而这时他们的人数已经不到三万人了
由于这次沈州之战中的辉煌胜利,辛弃疾向天下人证明了他卓越的军事天才,也令那些哀叹老一辈名将6续故去后大宋无将可用的鼠目寸光者老老实实地闭上了他们的臭嘴。不过,原本只打算依靠轮换死守战术保住东京道的辛弃疾,之所以能够转守为攻,获得一次决定xing的大胜,朝廷派来的那支援军也功不可没。
由于当时大宋可以外派的机动兵力严重不足,赵旉不得不在确定援军构成时精益求精。在人数不多的援军当中,三分之一来自于特战大队,而且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另外三分之一则是6军学校以及其他军校的优秀毕业生,其中不乏一些因训练或战斗中表现出sè而进校深造的优秀基层官兵,他们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还有几个是辛弃疾的同学不都是同年级的,被其点名要了过去;最后三分之一则是象兵等特殊兵种。而在沈州之战中,这三个部分的援军官兵都挥出了无可取代的巨大作用
………………………………
第五百一十章令人无语的盟军
第五百一十章令人无语的盟军
特战队员的加入,令飞虎军本就占优的情报优势愈发明显,并在侧面乃至敌后战场予以飞虎军很大的帮助。优秀中下层军官的加入,就更是令飞虎军如虎添翼,基层军官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支军队的纪律xing与战斗力,有了这些人作为军队的骨干,飞虎军同等数量下的战斗力已经超过了金军的猛安谋克地方部队。如果再考虑到兵种与将帅方面的优势,飞虎军就更是不可小觑,即使对上金军主力,也有一拼。
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底气,辛弃疾才有信心与金军主力野战决胜。而辛弃疾毫无芥蒂地将这么多基层军官安排到自己一手拉起来的飞虎军内,他个人对飞虎军的掌控程度自然有所下降,这在无意间消除了朝廷对他的某些疑虑,否则他就算还能立下大功,回去也未必有什么好果子吃,中国人“内残外忍”的传统不是赵旉短短十几年就能彻底改变的
此外,那些特殊兵种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象兵的作用前文已经说过了,野战决胜过程中大显神威的炮兵也同样来自于援军,虽然为了保证机动xing,他们没有带上重炮,但这些神炮手的到来还是大大丰富了飞虎军的战术,并在野战中作为一支奇兵起到了几乎是决定xing的作用。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特殊兵种也都发挥了不能忽视的作用,正如辛弃疾后来在总结中所写的那样,“与步兵、炮兵等大编制兵种不同,有些特殊的兵种并不需要很多人,甚至只有两三个,也可能对战局产生重大的影响,臣以为今后朝廷应该对其予以更大的重视”
沈州战役获胜后,金军短时间内已经几乎无兵可用了,无论是飞虎军还是各族盟友,都急着想要“趁他病、要他命”,但辛弃疾却没有急于进兵。这一方面是为了等待朝廷派出官吏接手东京道,以使飞虎军有个稳固可靠的后方,免得一直“以战养战”,增加关外各族人民对于大宋的怨恨,不利于大宋日后对关外土地的统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直到现在高丽的那几万援军依然迟迟未到,这令辛弃疾十分不满,感情他们一直拣便宜,反倒是大宋成苦力了?
事实上,高丽人确实占了很大便宜,就在飞虎军将士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时候,他们却利用金军主力都被飞虎军吸引过去的机会,不但夺取了一直以来心存觊觎的鸭绿江南岸,而且还马不停蹄地跨过鸭绿江继续向北开拓,袭占了他们一直以来视为民族发源地的长白山脉,并继续向北进军三江平原,与辛弃疾的飞虎军渐行渐远,可见连胜志骄的他们根本就没将辛弃疾的命令放在心上。因此辛弃疾移兵东进之后也没对他们客气,一路上只要见到高丽军队,识相的就缴械充作民夫,不识相的直接消灭,没过几天时间就有三万多高丽官兵成了阶下之囚,武装反抗而被*掉的也有好几千人,呃,吐痰的也算是“武装反抗”
这下高丽人就像被当头浇下了一盆冷水,终于从其之前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中清醒了过来,其主帅更是亲自上门给辛弃疾负荆请罪。若以辛弃疾自己的想法,这个贪婪短视的国家灭掉最干净,但大宋在海东两国之间搞平衡已经作为一项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国策确定了下来,他现在虽有大功于国,却也不敢过于狂妄,越权触碰这条火线。因此辛弃疾最终还是将那些高丽俘虏还了回去,但那些武器装备他却是不会物归原主了,沈州大胜之后飞虎军威名大盛,赶来投军的各族勇士络绎不绝,辛弃疾现在正为装备发愁呢,这下正好,而且也算是小施惩戒吧。
被辛弃疾一开始的霹雳手段吓坏了的高丽人却还是心中不安,于是他们又绞尽脑汁凑出一大堆礼物送给辛弃疾,谁知大部分都被他退了回去,而且还解释得很清楚明白,“本将军只要金钱和美女,别拿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垃圾来敷衍我”
其实现在的辛弃疾一心想着建功立业,并不怎么爱财,他之所以索要金钱,是因为他知道建康的那位摄政王很爱金钱,所以收到的金银珠宝他都是秘密上缴的,这也是他屡受弹劾却并未受到大的贬黜的重要原因。不过美女嘛,这小子就很不客气地留下了,只是他的艺术天赋过人,审美能力自然也相当出sè,因此欣赏水平似乎有点过高,光有美貌的“花瓶”根本无法引起他的兴趣;而高丽贫困,金钱方面就更加不能令辛弃疾满意,于是他们只能从国内的大家闺秀、甚至是王室的公主之中选人,才勉强满足了辛弃疾的要求。但令无数高丽男子为之抓狂的是,他们的梦中情人送到辛弃疾的府上之后,却连侧室都当不上,只能作为低贱的shi妾供其玩弄和**。更有甚者,若是辛弃疾玩腻了而她们却还没有怀孕的话,等待她们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卷起铺盖回国、要么被辛弃疾作为礼物送给旁人
对于自己的好sè,辛弃疾从不讳言,之前一直“守身如欲”,不过是担心影响自己身体发育罢了,现在辛弃疾已经成年了,自然不会继续无谓地坚持下去,早在高丽美人进帐之前几天,他就已经在当初辽阳府金军主将的某个遗孀的肚皮上告别了自己的处男生涯。但是,在此期间,辛弃疾却出人意料地主动放弃了一个远胜他那几个姬妾的绝代佳人,而这还得从其现在最重要的盟友乌林答部说起
沈州战后,乌林答部虽然成功地收服了诸多中小部落而重新崛起,但是比起一战成名的辛弃疾,昔日女真双雄之一的乌林答石土黑却显得黯淡无光,而大宋的强盛更是令包括乌林答部在内的女真各部完颜部与其从属部落不在此内心生敬畏。
………………………………
第五百一十一章更好的提议
再想到自己的子孙之中并无杰出人才,老骥伏枥的乌林答石土黑终于放弃了借势崛起、在关外与大宋的势力分庭抗礼的想法,除非大宋自己放弃女真故地,否则他是决计不敢生出将其窃为己有的念头了。
不过,单纯的退让又令乌林答石土黑心里有些不踏实,而辛弃疾光芒四射的表现则说明其将来必定前途无量,现在又坐拥十余万大军,若将高丽、乌林答等听其调遣的各路盟军也算上,更是多达二三十万,石土黑的小女儿乌林答丽这些天来又与其走得较近,乌林答部的老酋长便很自然地动了与之联姻的念头
乌林答丽虽然冰雪聪明,但她深知自己根本无法主宰自身的命运,所以对于婚姻的事一直都听任家人安排,不想这些也许反而更快乐一些。但她也早到了少女怀春的年纪,在与辛弃疾这样出类拔萃的少年多次接触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微妙的情愫,虽然民族不同,但与她当初计划中的那个未婚夫相比,年轻英俊完颜褒现在已经35岁了,而且长相也不算出众,至少比他的前任完颜亮差得远。而又没有精神问题的辛弃疾吸引力显然大多了。
然而,两人的关系才拉近了一点,辛弃疾却开始有意无意地疏远乌林答丽,这令自负天生丽质的她有些难以接受。一开始乌林答丽还以为这只是因为自己是女